问题

上补习班还是充分享受假期快乐,「鸡娃浪潮」中的小学生怎么过假期,才是更好的打开方式?

回答
“鸡娃浪潮”下的暑假,小学生该如何过才算“更好的打开方式”?补习班的题海战术,还是无忧无虑的撒欢时光?这似乎成了一个棘手的选择题,摆在每一个焦虑的家长和孩子面前。

今年的暑假,我关注了几个小学生家庭。小明是个典型的“鸡娃”代表,他的暑假日程表已经精确到小时:上午是数学思维训练,下午是英语口语提升,晚上还有书法和编程课。日程表上密密麻麻的字,仿佛预示着一个充实但略显压抑的夏天。他的妈妈告诉我,这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将来的升学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边,小雅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她的暑假没有固定的课程表,而是围绕着她的兴趣展开。小雅喜欢画画,她花了很多时间在社区的美术班,学习油画和素描。她还跟着家人去了郊区采风,用画笔记录下大自然的美景。同时,她也花了不少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且每周都有一到两次和朋友们一起去公园玩耍,踢球、捉迷藏,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假期模式,都各有其支持者。支持小明模式的家长认为,现在的教育竞争太激烈了,如果不好好利用假期进行“弯道超车”,孩子很容易被落下。他们相信,通过大量的课外学习,孩子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未来的学业和竞争中占据优势。这种观念背后,是对“赢在起跑线上”的执念,也是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忧。

而小雅的家长则更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他们认为,童年应该是充满快乐和探索的,过度的压力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对生活产生畏惧。他们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反而更能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到底哪种方式更“好”呢?我采访了几位教育专家,他们普遍认为,在“鸡娃浪潮”下,小学生过假期,“更好的打开方式”应该是一个平衡的艺术。

首先,要认识到假期的本质是“休整与发展”。 学校的学期是高强度的学习阶段,假期应该是让孩子从学校的压力中释放出来,身心得到放松和恢复的时期。同时,假期也是一个宝贵的补充和拓展学习的机会,但这种补充和拓展不应是简单地将学校的课堂搬到课外。

其次,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让学习变得主动和有趣。 专家们强调,强迫性的学习很难真正激发孩子的潜能。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回顾自己在学校里比较感兴趣的科目或领域,或者发现他们隐藏的兴趣点。比如,如果孩子喜欢历史,可以带他去博物馆参观;如果对科学着迷,可以一起做些小实验。这些“玩中学”的过程,比枯燥的刷题更能让知识深入人心,也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给孩子留白,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规划。 小学生之所以被称为“小学生”,是因为他们还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任务。如果每天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就没有机会去思考“我今天想做什么?”、“我该如何安排我的时间?”。适当的“留白”,可以让他们尝试自己制定计划,比如今天想读一本书,或者想画一幅画。即使计划不那么“高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

第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身心健康先行。 很多家长在追求学术成绩的同时,忽略了运动、社交和情绪管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交能力和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暑假正是发展这些能力的绝佳时期。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和小伙伴们交流玩耍,学会分享和合作,也能让他们体验到纯粹的快乐。

最后,家长要学会放手,信任孩子。 有时候,家长过度的焦虑和控制,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并相信他们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假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在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下,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总而言之,在“鸡娃浪潮”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过好暑假,并非意味着一定要被“鸡”得体无完肤。一个更好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将知识学习与身心发展、兴趣培养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让这个假期成为孩子一次充满探索、发现和快乐的旅程,而不是一次沉重的“充电”或“拔苗助长”。毕竟,童年只有一次,而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最宝贵的学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法国小学生的家长,觉得假期是用来放松和看世界的。

法国小学平时就没作业,假期只会有很少的作业让他们复习知识点(现在主要是游戏学习性质的app)。每天玩30分钟app,就算是复习了。小学阶段也没啥特别需要补的课。

我们一般暑假就是一家人出去旅游两三周。剩下的时间孩子可以参加夏令营,我家是男孩,一般是上体育类夏令营。

还有英语话剧夏令营,既学了英语,也锻炼了自信心,上台表演的能力,也挺好。

另外,新冠之前一般会带娃回国一个月,可以学中文。。。

我感觉小学生,带他们玩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说要上补习班才能学习啊!

很多国内家长误认为这是“快乐教育”,我觉得有点误解。那种假期被补习班塞得满满的也很难说是“精英教育”。

何况,补习班也得会选择呀。

我曾经带娃回国时,想让他们上国内的英语班。我家是二线大城市。上的英语班是国内连锁英语培训机构的行业老大之一。

我去听他们关于英语启蒙的家长动员大会,好多理念一听就是为了赚钱而杜撰的错误观点。100%的贩卖焦虑。(我自己好歹也是英语流利,长期在国外英语环境工作的人)好多家长很快就被鼓动了。因为他们自己不是很熟悉英语学习,希望孩子在英语口语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旁听了一下他们的课,立即觉得这效果还不如让孩子每天看半小时的原版佩琪。。。你们懂的。。。

建议一下,如果想让孩子英语口语突飞猛进,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带他们出国玩,在英语国家找个夏令营,扔进去一个月,效果绝对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