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别人家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做完作业就玩儿,从不上补习班,天天在班上说自己是天才,可为啥每次考试都很好?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孩子,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三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写完就玩儿,不上补习班,还能每次考试都拿好成绩,并且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是“天才”,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咱们仔细琢磨琢磨,这孩子是怎么做到的,而且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自信心。

首先,我们得承认,天赋这东西,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确实是存在的。有些人天生对某些事物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就比别人强。对于学习来说,可能这孩子的大脑就是“学霸型”的,能够快速抓住知识点的核心,举一反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他可能一遍就能内化,理解得比别人更透彻、更深刻。这就好比有些人天生对数字敏感,算算术跟玩儿似的,有些人对语言敏感,背单词、写作文就特别轻松。如果这孩子确实在这方面有天赋,那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自然可以更少,作业写完,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玩了,这很正常。

其次,我们不能排除学习方法上的高效。虽然你不提他具体怎么做作业,但“做完作业就玩”这事本身就暗示了一点:他的作业效率很高。这意味着他可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比如,他是不是在课上就已经把知识点弄明白了,回家做作业只是一个巩固的过程?他是不是有一套自己总结的快速记忆或者理解知识的技巧?也许他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理解、联想或者自己构建模型来记忆,这样一来,记忆更牢固,理解也更深入。

再者,课堂专注度和主动学习能力也很关键。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如果他能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甚至主动提问,那么他从老师那里获取的信息量和质量会远远高于那些走神或者被动接受的学生。他可能就是那种坐在前排,眼睛紧盯着老师,一刻都不愿错过精彩内容的“学神”。这种高度的专注力,加上对知识的渴望,往往能让他事半功倍。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他可能在玩耍中也学习了。很多孩子觉得“玩”就是纯粹的娱乐,但对于有心人来说,玩耍也可以是一种学习过程。比如,他可能喜欢玩一些逻辑推理类的游戏,这能锻炼他的思维能力;喜欢看一些科普读物或者纪录片,这能拓展他的知识面;甚至在和朋友玩耍时,也可能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协作,这些都是一种隐形的学习。如果他的“玩”并不是完全脱离学习的轨道,而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拓宽自己的能力,那么考试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他为什么会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是“天才”,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方面,成绩是最好的支撑。考试成绩好,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当他一次次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分数遥遥领先时,他自然会形成一种“我很聪明”的自我认知。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实际成果上的,是水到渠成的。

另一方面,这可能也跟他家庭教育环境有关。如果他的父母或者家人在他取得好成绩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且支持他发展自己的兴趣,那么他很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父母可能也认为他有天赋,并以此为荣,这种正向反馈会不断强化他的“天才”标签。而且,如果父母并没有给他过多的学习压力,而是让他有自主发展的空间,这也能让他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还有一点,有时候孩子对“天才”的定义可能比较简单。他们可能觉得,能够轻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考试又得高分,就是天才了。他可能并没有我们成年人那样复杂的标准去衡量自己。这种简单直接的定义,加上他确实优秀的表现,让他觉得自己就是天才,这是一种纯粹的、孩子的快乐。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虽然他现在成绩好,但三年级毕竟还小,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还在发展中。过度强调“天才”光环,也可能让他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积累。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很可能是一个学习能力强、对学习有一定兴趣、并且受到了良好支持的孩子。他的自信,至少目前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这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总而言之,这个孩子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很可能是天赋、高效的学习方法、课堂上的专注以及积极的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敢于表达自己的“天才”身份,也说明他是一个内心比较强大、有自我认知的孩子。这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别的女的,不节食不锻炼不贴面膜不割双眼皮,天天说自己是天然美女,为啥就是比大部分人好看?真是很酸了。


题主活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没搞明白上面的问题吗?


人家凭什么和你一个命?

你以为你在玩大富翁,可以整个均贫卡?


这种见不得人好的人,心理阴暗可能就是阻碍他们进步的关键所在。

而那些享受自己命运的人,除了命好,可能心态也阳光很多。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我小时候就是这样,除了我不说自己是天才。也不会挤兑别人。

我曾经小学三年级住院一年,没上过一天课。就参加了期末考试,仍然考了年级第三。

当然我住院的时候还是看了两眼书的,看的不多,一年的课大概一个月就会了。

最惨的是四年级恢复课堂学习后就近视了,可见不学习不会近视,上学会导致近视。。

user avatar

学习上天赋是有差,但是题主问的这件事,其实根本没有到讨论天赋的层次,根本原因也不是因为天赋的问题。


孩子班上的同学,每天做完作业就是玩儿,从不练题,从不上补习班,上课经常不遵守纪律和同学讲话,天天在班上说自己是天才,什么都会。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数学经常满分,一考完试就到处炫耀自己的成绩,很多同学包括家长都不喜欢他。就想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孩子能获得好成绩呢,显得这些老老实实学习的孩子有点儿笨似的。


那些回答天赋的人,根本没有回答到点上。天赋的差异是在较高的层次,经年累月的努力之后,人与人在同样的平台上,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师傅,最后得到截然不同的成就你才能说和天赋有关。像题主举的这个例子,和天赋并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天赋再强,人也是需要努力学习,才能学到知识的。现实中,有任何一个功成名就的教授,是成天玩,从来不努力,然后随随便便就能发很多有水平的文章的?这在现实中可能么?现实中,各个学科的大拿,传说中的前辈,领域的大师,不都是把24个小时当30个小时再用的?

如果现实中的科学家和教授都需要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的话,那你觉得一个8岁小孩子不学习,就成为天才这话可信么?你让他现在去搞学术前沿的科学工作,你看他会不会?你看他用不用学习?医学临床工作,你看他是不是学一遍就会?航空航天,他是不是不学也能弄明白?高能物理,是不是8岁小孩就能掌握?

人与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绝对没有差别到可以无视别人十年二十年努力的程度。


但是之所以出现天天不学习,还能考出好成绩这种情况,无非就三种原因:


1.他回去其实偷偷努力,只是故意显得不努力,然后打击其他的孩子而已。

他家孩子回家学不学习你真的知道么?你跟他24小时生活在一起?他家说没上补习班,你确定他家没请家教?没上网课?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没有可以辅导功课的?

你怎么知道他家孩子不是在楼下装着不学习,大玩特玩一个小时,潇洒的回家,然后开始偷偷的刻苦学习4个钟头,然后第二天又在学校不听课,大玩特玩?

关于别人家长说的话,你不能全信,他家就算故意说假话了,或者隐瞒了重点,你真的清楚么?

所以你不能真的信他家不努力,除非你有确定的证据,你24小时跟他家生活在一起。首先你这个得出的情报就可能是错的,他可能是真不努力,也可能是表面装作不努力而已。


2. 小学阶段,因为减负等原因,课纲教材的内容难度太低,测不出来一个人的真实学术水平。

这就是三年级数学考试的难度,这玩意有啥天才不天才的?考了100分,又能说明啥?拿了100分,难道还成了天才了?


这个难度的题,家长辅导一个礼拜,谁还不能考个80分以上?你就算上课不听课,这也就是回家讲一个小时的事。


别人家的孩子,要是不学习,天天玩,三年级能把这样的题做出满分,那才真是天才。


3.很多家长有个误区,觉得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就代表努力了。

因为很多家长自己曾经可能不是好学生,所以对待学习有些误解,以为给孩子报个班,就算完成任务,孩子就应该考试拿高分了。

实际上学习这个东西,是很看重反馈的,你就算上了一天课,没有具体的实践,没有总结,没有复习,就是上个乐呵,上也白上。学习方法掌握不对,确实也很致命。

有的时候不怪孩子,而是家长压根自己学习就不行,还给孩子瞎指导,瞎搞,最后孩子一天天忙得很,考试还不怎么样,纯是没摸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这样也不行。


所以你真别信别人家孩子不努力,天天考试拿高分这种神话故事,真的没意思。确实可能两个人8个小时学习,最后出来的分数可能不一样,但绝不会出现,每天上课不听讲,天天不学习,从不努力,最后考高分这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