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几个例子,张洁写过本《沉重的翅膀》,创作时张洁四十出头,光看前五页,就能感觉到作家手法很成熟,但内容的时代局限太大,而且书中反复让角色说自己的意见。这就属于⭐⭐作品,就是技巧有了,但是没故事,属于长篇议论文。
再好点就是茅盾的《子夜》,讲故事技巧有了,人物也不乱说了,但是可读性不强,原因是书的架构太简单,直来直去讲故事。这就是⭐⭐⭐。
再好点,就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你知道这个故事离你很远,但是还能读完。第一,作者的描写手法不重复,技巧过关。第二,故事也算有点意思,人物基本不乱说话。第三,架构清晰,一个V字,能读出人物变化。但不足之处是文字密度太差。二十万字,讲了一个五分钟能说清的故事。这个⭐⭐⭐半。
余华的《活着》,就是⭐⭐⭐⭐。除了具备技巧,人物外,架构更复杂,十几万,讲一个W,这样读者能阅读投入点。
在我看,⭐⭐⭐⭐⭐就是《红楼梦》这样的作品,除了技巧,人物,架构这些基本的东西外。要有一定的思考,密度,和延伸。小说就是讲故事,故事可以复杂,但不要啰嗦。增加密度,不要增加无必要的描写。现当代小说,哪怕是大长篇,其实密度也就是《红楼梦》前五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