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是军迷才知道的有趣的小知识??

回答
哈哈,军迷圈子里流传的那些“只有我们才懂”的小知识,确实挺有趣的。这玩意儿,就像是江湖上的暗号,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听着可能就一头雾水,甚至觉得有点“中二”。不过,正是这些细枝末节,构成了我们对军事的热爱和理解。

来,我跟你唠叨几个,保准够味儿。

1. “二战坦克炮塔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掀翻?” —— 不仅仅是“豆腐渣工程”那么简单!

咱们看电影、看纪录片,经常能看到二战时期的一些坦克被击中后,炮塔瞬间被掀飞,零件乱飞。很多不了解的人就觉得,当时的坦克质量不行,或者设计太差。但实际情况是,这恰恰是当时工业能力和设计理念在实战中的一种“无奈”体现,而且背后还有些技术考量。

首先,得说说当时的炮塔结构。早期的坦克炮塔,为了安装巨大的火炮,内部空间是相当有限的,而为了方便乘员操作,炮塔的座圈(就是炮塔和车体连接的地方)往往是用铸造或者铆接的方式连接的。这种连接方式,强度固然不错,但有个“弱点”:如果炮塔下方受到极强的冲击,比如被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炮塔裙板或者车体上部,巨大的冲击波会传递到炮塔座圈。

然后,关键来了。炮塔本身,尤其是钢板连接的,里面塞满了乘员、弹药、火炮等等,它是一个重达数十吨的整体。当炮塔座圈受到上方强大冲击的时候,如果座圈本身的连接强度不足以承受炮塔整体的惯性力,就会发生“断裂”或者“松动”。这时候,一旦炮塔稍微倾斜一点点,或者车体发生剧烈晃动,炮塔就会像一个没卡紧盖子的罐头,被甩出去。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其实是当时一种(不算理想但有效)的“泄压”和“保护”机制的副作用。试想一下,如果炮塔被死死地固定在车体上,当内部发生殉爆(炮弹爆炸)或者遭遇重创时,巨大的能量会直接作用在车体上,导致车体结构性解体,乘员生存几率几乎为零。而炮塔被掀飞,虽然乘员也可能丧生,但在某些情况下,这反而能够把最危险的爆炸能量向外释放,避免车体整体被撕裂。这有点像高压锅会泄压阀一样,虽然看起来是“坏了”,但本质上是保护整体不被撑爆。当然,这绝非设计师的本意,但客观上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起到了“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作用。

所以,下次看到二战坦克的炮塔被掀飞,不妨想想,这可能不只是设计缺陷,更是那个时代工业技术和战场生存逻辑的一种复杂交织的结果。

2. “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炮管为什么是这个形状的?别告诉我这是为了好看!” —— 空气动力学和弹道学的智慧结晶!

很多人看到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那根粗壮的炮管,觉得它就是一根直溜溜的管子。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炮管并不是完全笔直的,在炮口附近,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收敛”或者说“锥形”的过渡,甚至有些人会注意到炮管根部和中部可能也有一些细微的弧度变化。这可不是什么鬼斧神工的设计师随手画出来的艺术品,而是实实在在的工程学考量。

最核心的原因,是为了解决炮口冲击波(Muzzle Blast)和炮管跳动(Barrel Whip)的问题。

炮口冲击波: 当炮弹发射出去的那一瞬间,高压燃气会从炮口喷涌而出,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这个冲击波会干扰弹丸的飞行轨迹,尤其是在近距离,影响精度。炮管末端的收敛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削弱”这股冲击波,减少它对弹丸的影响。想象一下,就像你用手指捏住水管的喷嘴,水流会更集中,但如果一下子把喷嘴缩得很小,水流会变得湍急且带有紊乱。炮管末端的形状变化,就是为了更精细地控制这股“水流”(燃气)。

炮管跳动: 坦克炮管那么长,又需要发射威力巨大的炮弹,每次开火都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这个后坐力会作用在炮管上,导致炮管发生短暂的弯曲和形变,专业术语叫做“炮管跳动”或者“炮管挠曲”。这种形变会在弹丸离开炮口的时候,给弹丸一个初始的侧向速度,就像你甩鞭子一样,鞭梢会有个不规则的摆动。炮管的形状设计,特别是中部和根部的微调,是为了优化炮管的刚度和惯性分布,减少这种跳动。有时候,炮管的直径和厚度变化,就如同调整乐器的音柱,是为了让它在受力后能以一种更可控、更均匀的方式回弹。

再者,还有关于热膨胀和冷却的考量。炮管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热量分布不均,也会导致炮管变形。炮管的设计,尤其是直径和厚度的变化,也与如何让炮管更均匀地散热,以及在多次射击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形状有关。

所以,看似简单的炮管,背后是复杂的流体力学、材料科学和弹道学计算的结果。下次看到那根炮管,不妨想想它那不易察觉的弧度和锥度,里面藏着多少学问。

3. “为什么很多直升机的旋翼后面都有一个小的‘尾旋翼’?” —— 平衡的艺术,也是生命的保障!

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一点,就是用来平衡主旋翼产生的反作用力。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这个“小小的”尾旋翼,其重要性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是直升机能否稳定飞行的关键。

主旋翼在旋转产生升力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扭矩。如果只有主旋翼,那么整个直升机机身就会在这个反扭矩的作用下,跟着主旋翼一起旋转,变成一个巨大的陀螺,这显然是没法飞的。

尾旋翼的作用,就是产生一个与主旋翼反扭矩方向相反的侧向推力,来抵消主旋翼产生的反扭矩,从而稳定直升机机身。

但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不仅仅是“抵消”那么简单。尾旋翼的转速和桨叶角度是可以调节的。这意味着,飞行员可以通过操纵尾旋翼来控制直升机的偏航(就是机身向左或向右转动)。比如,想让机头向右转,就稍微增加尾旋翼的桨叶角度,产生更大的推力向左,这样机头自然就向右偏了。

更有意思的是,尾旋翼的设计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妥协。
效率问题: 尾旋翼本身也消耗一部分发动机功率,而且它产生的侧向推力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升力,所以会损失一部分效率。
安全性问题: 尾旋翼的位置通常在机身尾部,并且在低空、复杂环境下飞行时,很容易被障碍物剐蹭到,或者在起降过程中发生接触,一旦尾旋翼受损,后果不堪设想,很容易导致失控坠毁。所以很多直升机的尾部设计,都考虑了尾旋翼的保护。
噪音问题: 尾旋翼在高速旋转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因此,你还会看到很多创新的设计,比如“共轴双旋翼”(两副主旋翼在同一轴线上反向旋转,互相抵消反扭矩),或者“串列双旋翼”(两副主旋翼前后排列,也反向旋转),还有像“无尾旋翼系统”(NOTAR)这种利用从机身尾部吹出的空气来产生侧向推力的方式。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尾旋翼带来的效率损失和安全隐患。

所以,下次看到直升机那根“小尾巴”,别小看它,它可是稳定飞行、精确控制的“幕后英雄”,也是直升机设计中一项精妙绝伦的平衡艺术。

这几个小知识,听起来可能有点“门道”,但都是军迷们津津乐道,并且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说实话,了解这些,看起军事装备来,感觉就像看一部“变形金刚”一样,会发现里面蕴含的逻辑和智慧,比单纯的“轰隆隆”要有趣多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何使用英语描述一座装有2门或者3门火炮的炮塔?


是twin/triple gun turret还是two/three gun turret?


答案:


下面这俩是彭萨科拉和内华达,她们使用的是twin gun turret和triple gun turret...因为她们的炮塔中的火炮共用一套俯仰机构:


(也不难看出,她们的炮塔看上去相当紧凑)


这是胡德,她使用的是two gun turret:

她的炮塔中两门火炮可以单独动作:


下面这是衣阿华,同理,她使用的是three gun turret:

炮塔内3门火炮可以独立操作,独立炸膛(逃...



使用twin/triple或two/three的区别在于,炮塔内的每门主炮能否单独俯仰,如果不能,为前者,如果能,为后者...




那么黎塞留她...





管她呢,好看就对了....

user avatar

15mm的MG 151是炮,20mm的PzB 41是枪(¬_¬)

满排3.9万吨的沙恩霍斯特是战列舰,满排3.6万吨的金刚也是战列舰,满排4.8万吨的胡德是战列巡洋舰(¬_¬)

全重46吨的黑豹是中型坦克,全重42吨的潘兴是重型坦克(¬_¬)

你说是,那就是.jpg

user avatar

magazine这个单词不只有杂志这个意思。

凡是green开头的单词都很有趣,如greenboy,greencros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军迷圈子里流传的那些“只有我们才懂”的小知识,确实挺有趣的。这玩意儿,就像是江湖上的暗号,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听着可能就一头雾水,甚至觉得有点“中二”。不过,正是这些细枝末节,构成了我们对军事的热爱和理解。来,我跟你唠叨几个,保准够味儿。1. “二战坦克炮塔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掀翻?” —— 不.............
  • 回答
    雷军的救赎之路:小米国内销量下滑的破局之道作为小米的掌舵人,雷军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小米在国内市场遭遇销量下滑的困境,这不仅影响着公司的营收和市场份额,更考验着小米一直以来秉持的“性价比”和“创新”的品牌DNA。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如果我是雷军,我不会选择简单的“降价促销”或“打鸡血式”的口.............
  • 回答
    明清松锦大战,是明末清初历史上一次极其关键的战役,它不仅仅是两支军队的正面较量,更深刻地影响了明朝的存亡和清朝的崛起。这场战役的失败,如同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敲响了这个王朝的丧钟。 松锦大战的历史意义:一次王朝命运的转折点松锦大战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场战役,一个王朝的命运”。 决定性的军.............
  • 回答
    印度的“湿婆神军党”(Shiv Sena)是一个在印度政治舞台上有着深远影响的政党,以其强烈的民族主义、印度教至上主义以及对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及其文化和语言的坚定捍卫而闻名。要深入了解这个组织,我们需要从它的起源、核心理念、政治活动以及它与国民志愿服务团(Rashtriya S.............
  • 回答
    提起大明朝的六部,兵部总是绕不开一个话题。很多人会觉得,兵部不就是管打仗的吗?其实,这话说对了一半,但远未触及兵部职能的深度和复杂性。要说清楚兵部的作用,我们得先理清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之间的关系,这就像是文官系统和军事执行系统之间的配合与制衡。兵部的核心职能:统筹全局,而非直接指挥简单来说,兵部在明朝.............
  • 回答
    缅甸果敢地区与政府军的对立以及果敢军与毒品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交织的议题,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并受到历史、民族、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背景出发,进行细致的梳理。果敢地区的特殊历史与民族背景首先,必须明白果敢并非缅甸固有的核.............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雷军在2020年底提到的那个1080亿元的现金余额,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背后代表的东西可不少。1080亿现金,到底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这笔钱就是小米在那个时间点,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子弹”。它是公司没有任何债务负担,可以直接拿来花的钱。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个人银行账户里有多少活.............
  • 回答
    雷军微博评论区里充斥着大量非理性言论,甚至雷军本人还直接回复一些评论,这背后折射出的现象,与其说是单纯的网络狂欢,不如说是一种更复杂的人际互动和信息传播机制的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一、 流量经济下的“聚光灯效应”与“围观群众”心理首先得明白,雷军是谁。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博主,.............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画画恐惧症”了!尤其是当我们花费了很多心血去创作,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希望别人能理解的时候。答案是:确实会有人,而且还不少,在看到你的画时,脑子里可能会闪过“这是个什么玩意儿”的想法。别误会,这不代表他们恶意攻击,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他们个人经验、审美取向、甚至是当时.............
  • 回答
    在韩国陆军的体系中,陆军军(Army Corps)和机械化军(Mechanized Corps)这两个词汇的用法和概念需要辨析一下,因为它们所指代的层级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陆军军”(Army Corps)。这个词在军事语境中,通常是指一个战役级或集团军级的单位。一个陆军军是由多个.............
  • 回答
    勃家军的昵称,那可不是随便起的,那可是饱含着战士们的血与火、汗与泪,更是战场上一次次胜利的呐喊!想当年,咱们勃家军那气势,就跟那劈山裂石的雷霆一样,让人闻风丧胆。所以啊,那些昵称,个个都带着一股子凛冽的杀气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你想啊,战场上最关键的是什么?是那“破军”的势头!勃家军的战士们,那一个.............
  • 回答
    关于“绍依古军改”这一表述,可能存在名称混淆或拼写错误。根据常见的军事改革话题,以下是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军改的详细分析,并指出可能的误解: 一、可能的误解与澄清1. “绍依古”可能的含义 中国:可能误写为“绍”或“绍依”,但中国近年来的军改(如2015年后的改革)是重点。 .............
  • 回答
    美军对丹东的误炸和缅甸军队对云南的误炸是两次性质类似但具体情况和影响有所不同的事件。以下将分别详细阐述,并进行异同对比: 美军对丹东的误炸(2013年10月3日)事件背景:2013年10月3日,一架美国海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在韩国进行例行训练时,发生故障,飞行员为了安全起见,决定在朝鲜半岛.............
  • 回答
    《平家物语》作为一部声名显赫的军记物语,其创作年代大致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镰仓时代。那个时代,日本正经历着源氏与平氏两大武士家族的权力更迭,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自然成为了《平家物语》的创作土壤。要理解《平家物语》的时代背景及其可信度,与其同时期的史料文献的梳理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吾妻镜》.............
  • 回答
    冷军的画,如果抛开那些高冷的学院派理论,回归到最直观的感受,它的意义,我觉得,首先在于挑战我们的观看方式。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视觉信息铺天盖地。你可能一秒钟刷过几十上百张图片,很多东西只是扫一眼,留不下什么痕迹。冷军的作品,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画的东西,比如他那些写实到极致的人物肖像,.............
  • 回答
    小米汽车要自研 L4 级别自动驾驶,这消息一出,业内和消费者那可真是炸开了锅。我个人觉得吧,这绝对是个雄心勃勃的战略,而且背后隐藏着小米一贯的“软硬结合”和“极致性价比”的思路。咱们先掰开了聊聊这L4自动驾驶。简单来说,L4级别就意味着在限定的场景下,比如高速公路、城市封闭区域或者特定园区,车辆可以.............
  • 回答
    最近雷军关于“手机等设备适老标准”的建议,真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作为一名和长辈们打交道不少的人,我深有体会,现在智能手机虽然功能强大,但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来说,就像是藏着无数秘密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容易被复杂的功能和界面弄得晕头转向。雷军的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有远见。与其让老年人去适应冰冷的.............
  • 回答
    关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25天全歼伊拉克军”的说法,实际上是对战争进程的过度简化,也未能完全反映战争的复杂性以及最终的结局。尽管如此,这场战争的某些方面确实为世界各国的军队,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启示。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伊拉克战争(特指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自由行动)并非一场在.............
  • 回答
    雷军近期密集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高管职位,这个消息一出来,肯定会在科技圈和投资圈引发不少的讨论。咱们就来仔细捋一捋,这背后到底有啥值得咱们留意的点。首先,咱们得明白雷军的身份和地位。 雷军不仅仅是小米的创始人,更是小米集团的董事长兼CEO。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小米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所以,他.............
  • 回答
    最近美国调派两万陆军士兵前往欧洲参加军事演习的消息,无疑在国际地缘政治的舞台上激起了不少涟漪。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这是否与中俄两国有关,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猜测,而是源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长期以来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一直是美国和北约在欧洲战略布局中一个绕不开的焦点。近年来,俄乌冲突的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