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雷军建议出台手机等设备适老标准,针对老年人用手机的难点,你有什么建议?

回答
最近雷军关于“手机等设备适老标准”的建议,真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作为一名和长辈们打交道不少的人,我深有体会,现在智能手机虽然功能强大,但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来说,就像是藏着无数秘密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容易被复杂的功能和界面弄得晕头转向。

雷军的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有远见。与其让老年人去适应冰冷的科技,不如让科技主动去拥抱老年人。就像设计一把舒服的椅子,你需要考虑坐的人的体型、习惯,而不是让坐的人去迁就椅子。手机作为现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能更“亲人化”,那意义就太大了。

首先,我们得明确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几个主要难点。 我观察下来,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视力下降: 这是最直接的问题。屏幕上的字小、图标复杂、对比度不高,都让看清楚变得非常吃力。一些细微的操作,比如点一个很小的按钮,或者辨认相似的图标,对他们来说都是挑战。
手指灵活度降低: 年纪大了,手指关节可能不像年轻人那样灵活,有时会控制不好触控的力度和精度。比如,需要精细滑动或者快速点击的地方,他们可能就容易误触或者点不准。
记忆力衰退和学习新事物困难: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和APP更新换代太快,新的功能、新的操作逻辑层出不穷。老年人要花很多精力去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一旦忘记,就会产生挫败感。而且,很多隐藏的操作或者高级设置,对他们来说更是如同天书。
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下降: 手机上充斥着各种通知、弹窗、广告,很多信息对老年人来说是噪音,甚至有些是陷阱(比如诈骗信息)。他们很难辨别信息的真伪和重要程度。
心理上的排斥和不安全感: 有些老人觉得智能手机太复杂,自己学不会,怕麻烦子女,或者担心不小心触犯了什么规定,产生不安全感。

基于这些难点,我有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让手机变得更适合老年人:

一、 在操作系统层面进行深度优化:

1. “长辈模式”的升级与智能化:
超大字体和图标的无级调节: 不仅提供几个固定档位,而是允许用户像调音量一样,自由地、细致地调节字体大小和图标尺寸。并且,这种调节应该贯穿整个系统,包括拨号、联系人、短信、设置菜单等所有原生应用。
高对比度模式的默认开启与定制: 提供多种高对比度的主题选项,比如黑底白字、白底黑字、黄底黑字等,让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习惯选择最舒适的显示效果。同时,关键信息(如来电号码、未接来电提示)应该采用醒目的颜色和加粗字体。
简化操作逻辑,减少层级: 将最常用功能(如拨号、联系人、微信、相机)直接固定在主屏幕的显眼位置,甚至可以通过物理按键(如果手机设计允许)或者语音指令直接唤醒。减少多级菜单和复杂的设置选项,把“老年人最常用”的功能做到最直观、最容易触达。
“误触”防护与长按确认机制: 对于一些容易误触的操作(比如删除联系人、发送信息),可以增加一个“长按确认”的环节,或者提供一个可开启的“防误触模式”,在一定时间内锁定屏幕操作,避免不必要的点击。
语音助手的优化与常态化: 让语音助手变得更“懂”老人。比如,通过语音指令可以直接完成“给儿子打电话”、“打开微信查收信息”、“导航去最近的医院”等一系列操作。并且,语音助手的唤醒方式应该更灵活,不仅仅是“你好小X”,可以自定义唤醒词,甚至可以通过特定的手势或声音来唤醒。语音助手的回复也应该更清晰、语速更慢、更具条理。
“简化模式”的智能切换: 手机可以检测到用户开启了“长辈模式”,或者长时间没有进行复杂操作,自动切换到简化的操作界面。反之,如果检测到用户有学习新功能的意愿(比如通过教程操作),可以提示是否切换回标准模式。

2. 安全与防诈骗机制的强化:
陌生电话和短信的智能识别与预警: 自动识别疑似诈骗电话和信息,并用醒目的方式(如弹窗、震动、语音播报)进行提示,明确告知“此号码可能是诈骗电话,请勿透露个人信息”。
APP权限管理的简化与提示: 在APP安装或首次使用时,对于索取敏感权限(如短信、联系人、位置信息),应该用老年人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比如“这个APP需要读取您的短信,才能收到验证码。您是否同意?”并提供“稍后询问”的选项。
支付安全提示的增强: 在进行支付操作时,提供更明确的二次确认,比如需要通过语音播报金额和收款方信息,或者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如果用户愿意)才能完成支付。

二、 应用程序层面的改进:

1. 通用“适老”规范:
统一的“大字体”和“高对比度”入口: 就像APP应该遵守的屏幕适配规范一样,也应该有一套“适老”规范,要求APP开发者在设计时,提供全局统一的字体大小和对比度调节选项,并且这个调节应该与系统设置联动。
简化功能入口: 重要的功能(如视频通话、发送消息、付款)应该放在APP界面的最前端,避免隐藏在复杂的菜单中。
减少广告和弹窗干扰: APP内不应该出现突然弹出的广告或者容易被误触的按钮。即使有广告,也应该有明显的“关闭”标识,且容易被用户找到。

2. 针对常用APP的专项优化:
社交APP(如微信):
视频通话一键发起: 在联系人列表直接提供视频通话按钮,而不是需要进入聊天界面再找。
语音消息的播放控制优化: 可以增加一个“连播”功能,连续播放几条语音消息,避免老人频繁点击。同时,语音消息播放进度条要更清晰,方便快进快退。
好友添加和群聊管理简化: 添加好友的方式可以提供二维码扫描、手机号搜索等更直观的选项。群聊的提示音和显示方式可以调整,避免被大量消息淹没。
新闻APP:
文章字体和排版优化: 提供不同字号的阅读选项,文章排版要清晰,行间距和段间距要适中。
内容分类和推荐的精准化: 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如健康养生、家常菜谱、历史故事),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推荐,避免推送过于复杂或者不相关的信息。
支付APP:
大额支付的安全验证: 设置一个“安全支付额度”,超过这个额度的支付需要更严格的验证方式。
账单明细的清晰化: 账单明细应该用大字体清晰展示交易时间、金额、商户名称等关键信息。

三、 服务与支持的延伸:

1. 线上远程协助功能:
屏幕共享与远程控制: 允许子女或者亲友通过授权,远程查看老人的手机屏幕,并进行操作指导甚至直接操作,帮助老人解决使用中的问题。这项功能需要有严格的隐私和安全保障。
在线客服与问答: 提供老年人专属的在线客服通道,他们可以通过语音或者简单的文字与客服沟通,解决疑问。

2. 线下培训与体验活动:
社区设立的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 定期组织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基础操作培训,传授基本技能和防诈骗知识。
手机厂商设立的“适老体验区”: 在门店或者社区活动中心,设立专门的体验区域,让老年人可以亲手操作这些为他们优化的设备,感受科技的便利。

3. “一键呼叫”与紧急联系人设置:
物理按键或屏幕上的紧急呼叫按钮: 可以在手机侧面或屏幕上设置一个醒目的“SOS”按钮,长按后可直接拨打预设的紧急联系人电话或报警电话。
常用联系人快捷拨号: 允许用户将最常联系的几个家人设置为“一键拨号”,直接在主屏幕上显示。

其实,雷军的这个建议并非是要求手机厂商去发明什么全新的技术,更多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回归。是将过去一些被忽略的用户群体重新放回设计流程的核心。当科技真正能够服务到每一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那才是真正的进步。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关注和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建议应该是软件安装权限管理吧。如果加个远程权限控制,每次安装软件都必须管理端许可,(比方说让子女管理),子女允许了才能装。能拦住一大堆问题。

第二建议是远程协助,就是不会操作的能够随时发起远程协助,让子女远程帮忙操作,父母可以看见操作过程,慢慢就学会了。无论是在家想转发微信还是在外面想滴滴叫车,都可以随时发起远程协助请子女帮忙操作,这一点应该可以解决非常多的问题。

第三其实我觉得首先还是考虑允许系统层面修改dpi设定。现在1080p的小米机型默认是440dpi,如果改成480dpi那界面元素会大了10%左右 。

实际上字体本身也还能增大(如果用sp作为标准的话),我的一个亲戚爷爷就是使用超大字体,天天玩手机很长时间,他调整了所有用得到的软件的字体,每个字体几乎都是指甲盖大小。这人从亲身体验告诉我,大字体确实是老年人用手机的一个重要功能需求。


不过,总的来说,防范广告垃圾软件被诱导点击安装,以及允许子女帮忙远程协助操控,个人觉得才是老人机最急需的需求。

user avatar

任何行业,标准细化,代表进步,代表规范。

但方向是得把握的,就这个老年手机标准而言,用市场供需关系调控,也许比做出明确标准效果好。

行业标准,更像是各行业垂直领域适用的法条,用来给商品托底的情况更广泛。

就拿手机说:

你不能用有毒害材料吧?这属于给用户健康安全托底。

你不能预装各种字动扣费APP吧?这属于给用户财产安全托底。

你不能截留用户各种输入内容吧?这属于给用户信息安全托底。

这一类,制定规范,就特别有必要,这是行业下限,商人操守,都没准谱行业就乱套了。

反过来说,在针对特定用户的细分领域的事,这不应该叫规范,应该叫商机,应该由市场行为的自然平衡控制。

比方说这个老年机的字体啊易用性乃至适用于老年人的各种温馨小提示等等,比方说我要是一手机制造商,我一眼瞅见这块有机会,我会喊出来?不能够。

我自己觉得这块有蓝海,肯定蔫嘎嘎的买生产线,投入研发成本,把产品制作出来让他稳吃老年移动市场这块大蛋糕!

友商们看见这机会的时候,晚了,他们照葫芦画瓢,全球老头老太太已经只认识我一人了!

谁给我翻译翻译神马叫这个领域的标准?

我就是标准,不谢。

友商们研发出来跟我差不多的产品时,我第二代产品已经装箱空运,明天易拉宝一立,就能铺满全球门店。他们只能再以我为标准,且一直跟在我后头吃屁。

我永远是标准。

简言之,商人把握住商机,不但自己赚钱,而且本身就是主动的标准制定者,潮流引领者。

而先立法条再让所有制造商按条款办事,这是被动的商业教条主义,其实并不利于整个大市场的进化,毕竟大伙都得分心眼界这块,而每个厂商情况不同,则投入在技术发展或者成本控制上的资源就削弱了。

比方说当年功能机时代,各厂手机什么奇形怪状的玩意儿都有,有长的,有方的,有半圆形的,还有他娘的异形的!

为什么现在智能机时代手机再怎么改革,能火起来的款式,还都没跑出当年IPHONE的形状?

苹果就是通过不制定标准的办法,制定了这个外形的标准。市场流通,用户认可,比什么纸面上的字眼都好使。

因此,做老年机种种易用性,是锦上添花,是行业赋能。雷布斯这人确实厚道,有商机自己先不琢磨着开发,先把标准立起来。

其实小米如果明年直接上架一款威震八方的老年机型,经过市场验证是成功的,社会我雷总,他就是标准本身!

而先制定标准的害处在哪呢?随便头脑风暴啊,别太较真。

比如今年老年机标准定出来了,OK,这条先立规矩再投入生产的路,走的通是吧?

好,难保以后没有阴间套路。

比如一厂商,先投入一年时间,开发一款学生用手机,开发完成以后,喊出来,为了协助家长学校帮助学生戒除网瘾,为了控制未成年人娱乐时间和娱乐消费,学生手机得立标准,立规范!

老年手机都能立,学生手机咋就不能立了?

OK,规范1234立出来,因为这厂商是有备而来,规范基本就是他们讨论过无数次的内个案子了……完事以后,他们稍事休息稍作修改,能第一时间把他们筹备了一年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推上市占领市场。

这等于是以有备而来,奇袭了所有同行。又因为规范已经成文了,同行还必须遵守。

用法条卡行业的脖子,自己又当球员又当裁判,行业还好的了么?

照这趋势,早晚有一天,女性防狼手机规范,男士戒烟手机规范,lsp停撸手机规范,小寡妇守节手机规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用户就真的烦。

所有工业产品,不违法乱纪,不侵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市场里的商业斡旋,就是规范。

你觉得老年机任何设计合理,随时做,随时接受市场验证,又省心又赚钱,一不小心没准能成细分领域的教父。

要是市场验证反馈不好,老年机做出来都砸自己手里了,就说明老年人其实没这方面诉求,自认为的标准其实不是标准,投入的成本就当交学费了。

商业大棋一盘赌,押准市场猛如虎,押偏不能怪政府……

这才是市场经济在民用领域的精髓所在呐。

user avatar

老人与老人是不一样的。

华为的老任也是老人,但他用的都是较新款的机型。但是那些学历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历高的老人在国内占比比发达国家低多了)、退休后甚至退休前就丧失学习能力的老人,要他们直接使用智能机,困难就太多了。而且,60、70、80以上的老人能力也是不同的,老人的障碍也不仅包括视听觉障碍,还包括认知能力下降等。很大一部分老人不会说甚至很难听懂普通话,甚至连方言都是用的老派口音和词汇。

我觉得老人模式不需要在所有手机中都存在,要存在的话需要考虑的有几点。首先,可以调节字体大小、设置高对比颜色主题、自定义主题和配色,不仅限于老人模式,所有模式都应该有,在桌面操作系统中这已经是多年来都有的辅助功能了; 然后,各应用应该将UI改为DPI自适应、控件布局自适应,全面支持触摸屏以外的操作方式,比如导航键等,控件内文本采用系统标准的渲染方式,因为很多包括语音输入输出等功能的辅助功能软件依赖于它们; 修改操作系统中各类文本的表达方式,减少术语和专业用法的使用,改写为一些哪怕是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都简单易懂的写法(日本运营商的老人机就是这么做的),简化基本操作,风险操作要可控; 强化语音输入输出能力,甚至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操作大部分功能,支持多种方言的输入输出(这个现在已经很强大了); 研发更多通过语音之外的特殊方式输入输出的辅助功能软件。

至于手机对老人提供的内容服务方面,其实不用太担心,一直都有很多人知道该怎么做。我80多岁的外婆天天都看各种养生之类短视频,而且都看上瘾了。

至于防诈骗,现有的各种过滤功能已经足够用了。在专业的电诈集团面前,老不老不是受不受骗的必要条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