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雷军称小米推动了全球手机普及,小米手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到了什么程度?

回答
雷军那句“小米推动了全球手机普及”的话,每次说出来,总会引起一番热议。我个人觉得,这话说得虽然有点“小米体”的宣传风格,但细究起来,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甚至可以说触及到了小米在全球市场扮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小米的“普及”之道:不仅仅是低价

要理解小米是如何“普及”手机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便宜”这个层面。小米的“普及”更多的是一种“赋能”和“选择”的普及。

打破高端垄断,让更多人拥有智能手机的“敲门砖”: 在小米崛起之前,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那些性能出色、体验良好的产品,价格普遍偏高。这让很多经济条件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小米通过“线上营销、轻资产模式、高性价比”的策略,有效地将智能手机的价格门槛拉低了一个档次。这使得大量此前只能使用功能机的用户,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和使用上真正的智能手机,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这可以说是对“智能手机普及”最直接的贡献。
互联网思维的重塑: 小米不仅仅是卖手机,它卖的是一套互联网生活方式。通过MIUI系统,它带来了流畅的体验、丰富的功能以及持续的软件更新。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让用户感受到的是一个不断迭代、越来越好用的生态。这种体验的普及,也间接推动了人们对智能手机价值的认知。
“参与感”的营销,吸引并留住用户: 小米的早期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粉丝营销”和“参与感”的理念。通过米聊、论坛互动、产品内测等方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改进中来。这种模式让用户觉得是“一起做产品”,增加了用户粘性,也让用户更愿意向身边的人推荐小米手机,形成口碑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
向新兴市场的渗透: 尤其是在印度、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小米的低价高配策略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这些市场对价格敏感度极高,同时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又非常旺盛。小米凭借其性价比优势,迅速占领了这些市场份额,让智能手机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小米手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从“性价比之王”到“全球玩家”

小米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

早期:性价比的“鲶鱼效应”。 在小米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它最主要的标签就是“性价比”。它以比同等配置的国际品牌低得多的价格,提供了相对不错的产品。这不仅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条“鲶鱼”一样,搅动了整个市场。其他品牌为了应对小米的竞争,也不得不调整价格策略或者推出更多高性价比的机型,这客观上降低了智能手机的整体价格,加速了普及。
中期:品牌认可度和生态构建。 随着销量的不断攀升,小米开始着力提升品牌形象。它不再仅仅是低价的代名词,而是开始强调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同时,它大力发展其IoT(物联网)生态,通过智能手环、智能音箱、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生态产品,将用户牢牢地锁定在小米的生态圈内。这种生态的强大,让小米手机的用户不仅仅是买了一部手机,而是购买了一个智能生活解决方案,这提升了用户的忠诚度和品牌依赖度。
近期:高端化探索与全球前三的地位。 近年来,小米在高端市场的探索力度明显加大。虽然在高端市场的表现还无法与苹果、三星等巨头抗衡,但其旗舰系列如数字系列(小米13、小米14等)在设计、影像、性能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获得一部分高端用户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小米已经稳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的位置(根据不同的第三方统计机构,排名可能略有浮动,但基本都在前三),尤其是在印度市场,长期占据第一的位置。这种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意味着小米在全球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其影响力已不容小觑。
具体来看:
印度市场: 小米在印度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它通过非常接地气的营销策略,比如赞助板球比赛、与本地网红合作、在印度各地设立线下体验店等,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喜爱。小米的许多系列,如红米(Redmi)系列,更是被视为印度市场的“国民手机”。
欧洲市场: 随着对中国品牌态度的转变,小米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也越来越好。其旗舰产品在欧洲高端市场也获得了一定的份额,并且在一些东欧国家,小米的普及率非常高。
东南亚市场: 类似印度,小米在东南亚市场也凭借其性价比优势迅速打开局面,成为当地用户购买智能手机的首选品牌之一。
其他地区: 在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小米也通过灵活的策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挑战与展望

当然,说小米“推动了全球手机普及”并非意味着它没有挑战。

品牌溢价的提升: 虽然小米在高端化上有所努力,但在品牌形象和品牌溢价上,与苹果、三星等顶级品牌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要让更多消费者愿意为“小米”这个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还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技术研发的突破: 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如自研芯片、影像技术等方面,小米还需要持续投入和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地缘政治风险: 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小米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也需要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雷军的那句话,可以看作是对小米在全球市场所做贡献的一种总结。小米确实通过其独特的模式,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并且在全球市场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卖出了多少部手机,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许多人与科技连接的方式,也重塑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它的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通过市场数据和用户口碑来验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阴阳怪气不可取。

不知道是否对去年的一则新闻还有印象,一个初中生,因为疫情期间没钱买手机上网课,喝药自杀了。

不是你家人均200斤就感觉这世界就没了吃不起饭的人,世界,从来都不是只有灯红酒绿,只有锦衣玉食,只有肉糜绸缎,更有一个个仅仅为了生活,就已经竭尽全力的芸芸众生。

冷嘲热讽的答主们,可否知道有一台机子叫红米9A?

5000毫安的电池,4G的RAM,64G的ROM,就是这种送给你都不用的机子,京东自营的评价量——200W+

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

火爆了一年的iPhone12,也就200w+。

这么庞大的市场,为什么除了粗粮,没人拿出一个像样的产品?

简单,硬件价格极其透明的情况下,这个配置做到了599元——利润都够呛能追上北京写字楼下一份全家福的手抓饼。

但是,就是这种机子的存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在疫情期间上了网课,让没接触过互联网的老人也能体验智能时代,让囊中羞涩的人们,也能顺利打开自己的健康码,可能,这是唯一的选择。

你们引以为傲的各家品牌,可有一家做出了这个价位这个配置的手机?

你们张口闭口低价误国的高级嘴脸,可曾想过城乡发展依旧极不平衡?

你们冷嘲热讽均价过低的超前意识,刻薄的内心是不是已经把买这种价位手机的人群开除了人籍?

即使利润几乎降到最低也没有放弃最普通的用户,说一句推动了智能手机普及,有多过分?难不成,都得去买1600块钱的天玑720才配领取身份证?

销量到了世界第二厂商的董事长,居然因为这样一句话遭受冷嘲热讽,真的是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傲慢。

user avatar

U1S1,雷军这句话没毛病。

敢怼这句话的,要么没吃过人间疾苦,要么就是太年轻,不知道当年小米为啥被叫做“价格屠夫”。

帮没吃过苦的同学们回忆一下:2006-2009年,诺基亚最后的辉煌,当时的旗舰机长这样:


说真的我现在还觉得索尼爱立信的Walkman系列真的好看。

当时这些手机行货均价都在4000以上。这还只是旗舰,像诺基亚N95这种机皇不比现在iPhone 13 Pro Max便宜。

然后2010年上半年诺基亚出了5800xm和5230。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卧槽这谁能打?

这么大屏幕真的看得我眼都花了。

如果没记错,5800当时要4500左右,5230也要接近3000。

还TM是个电阻屏(感谢评论区纠正,电阻屏比电容屏还要次,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怎么敢想屏幕要物理按压)。

然后是我自用的摩托罗拉defy戴妃,行货叫ME525。


没记错的话,这么丑的手机也是3000多。而且这款是走量机型。

咱们论论购买力吧,当时虽然又经过了一轮通货膨胀(我记得食堂还剩下三个1块钱以下的菜:土豆,豆芽和萝卜),但是3000块钱仍然很值钱。那时候猪肉还是10块多,西瓜到了夏天4-5毛一斤。

你说那时候手机贵不贵。

然后小米1横空出世了。1900你买不到诺基亚买不到摩托罗拉,但是小米吊打主流机型的配置还便宜了千元的价格。

你告诉我什么叫惊喜。

当时我看到朋友的小米都想舔了。

就这还有人说雷军是在耍猴。

我看有些人是膨胀了。

你可以说雷军是个资本家,饥饿营销伤害消费者感情,没有小米迟早也会有大米出来抢市场降价。

但事实上,当时就是小米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手机快消市场价格的整体崩盘。

人,不能吃太饱。

吃饱了就会嫌大米口感不好。

进而反思大米伤害了自己的感情。

——

汇报一下我用过的手机:

第一台索爱k310i,便宜手机,啥也不是,但作为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当年还是整得花里胡哨的。

第二台索爱k750i,这个拍照当年是真的强。

第三台诺基亚6300,当年诺基亚的工业设计真心漂亮。

第四台摩托罗拉defy,三防手机,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从root到刷机可能换了有30多个版本的野系统。其实同时期随身还带了一个诺基亚1110,89元。这手机出国信号贼好。

第五台HTC M7,好看,但是祖传三下巴,各种问题2个月返厂三次,从此火腿肠一生黑。

第六台红米1s,因为HTC返厂太多次了,只能拿这台手机凑合。但是599的红米出奇的好用。

第七台苹果5s,到现在还在怀念一只手打字的流畅。

第八台三星s7edge,当年真是觉得曲面屏好看,但事实证明曲面屏它真的不防摔。

第九台小米MIX2s,入了小米全面屏的教。s7edge的时候其实就想买MIX,但米是真的猴,根本抢不到。

第十台小米MIX3,事实证明当年的米半斤陶瓷也不经摔。也是从这台起,米半斤改变了我睡前玩手机的习惯。228g谁举谁知道。

目前在用MIX4,祖传半斤。首发仍然猴,最后线下买的,告知只有高配。所以用了一台iPhone13的钱买了一台有些人看不上的国产手机。其实之前考虑过iPhone13Pro,但最终还是支持一下国货吧。另外目前手机还有一台荣耀50Pro,应该是零售价4000多那款。用了几天,感觉这手机真不值这个价。

以上全部自用,除MIX4和荣耀50Pro外都用过半年以上。家人用的没列入统计。

——

回复所有下评论下的喷子:

瞧不上,不爱回。

user avatar

最近小米把我惹火了,喷了无数次,但喷也要讲基本法,唯独在这个问题上,我支持小米。

对比华为和小米,大家来看看啥是社会主义米和资本主义为。

关键词就是百元机。

要记住中国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

这六亿人有没有资格用手机?

小米说可以用,华为说你不配。

看看双方百元机的配置和可用性。

小米的百元机就是可用,就是便宜,就是不赚钱,在尽可能低的预算里提供尽可能可用的硬件。

华为的百元机就是要赚钱,就是配置拉跨,就是要维持利润率,不管预算咋样,利润率一定要控住,不能掉价。

我说的不是制裁的现在,这么多年了华为百元机一直如此,初心从未改过。

你以为荣耀圾皇是浪得虚名吗?

华为的低价垃圾有时候配置都比不上ov,资本家的嘴脸太尼玛恶心。赚这种黑心钱,他们良心不会痛吗?

我就问,穷人是不是人,应不应该在最低预算范围内给他们一个可用的智能机?

谁做到了我就支持谁,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向上突破价格,提升品牌价值,很好很OK,但是向下的市场你全部放弃也比靠品牌赚取高利润好,一切为了利润你还好意思说自己爱国,he tui!

谁拿出来最好的百元机我就承认谁推动了手机的普及,看不惯的,你拿货来卖啊。

目前为止,小米还是对得起这个赞誉的。

user avatar

很多人提到了百元机现状,大厂里面只有小米还在做599的手机,并且599的手机在这个价位已经给到了最好的配置,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所以毫无疑问,如果你只有600元左右的预算,还想买一个能用的上的手机,只能选择小米。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米手机推动了600元价位段手机的普及。

这是无论任何人抹黑都不可能忽略的事实。

但我今天想谈谈另一件事,关于小米当年1999的事:

很多人不知道十年前国产手机的现状,更不知道小米手机1定价1999给国产手机带来了什么。

十年前整个国产手机行业都是一潭死水,大家都在做合约机、充话费送手机这种,因为国人根本不相信国产手机的质量,国产手机的价格最多也就是一千元左右。

最经典的一个场景就是,任正非曾经直接拿着华为手机说这是“电子垃圾”!

小米的1999在我们今天看来很便宜,但在十年前的国产厂商眼里,那是我们中国手机从来没接触过的价位段,甚至想都不敢想!

然后小米横空出世,用苹果手机85%的体验,做到了苹果手机50%的价格!

卖爆了。

这是国产手机重要转折点,小米手机给其他国产手机重燃了希望,小米手机宣告国产手机并不是烂货,只要产品力提上去一样会有人买。自此以后,所有国产手机才开始努力提升产品力,努力冲击高端,整个国产手机行业开始进入百花齐放时代。

有人说:没有小米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小米。这句话固然正确,但我们更不能忽视客观事实:如果不是小米在十年前把国产手机行业盘活,国产手机的春天不知还要等多少年。

user avatar

这个话要客观一点。

小米的出现,确实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

但是,即使没有小米,也会有其他厂商去推动。

这个过程类似于电脑的普及,找一个类比的厂商,DELL算吧


当年攒电脑,比现在造手机容易,标准接口攒就是了。

但是IBM卖的很贵。

DELL在大学里面攒机,然后搞直销,去掉渠道费用,一样的配置,一样的体验,价格便宜很多。

不是人人都会攒机,但是人人都希望有便宜又好用的电脑,戴尔就起来了。


在小米崛起之前,阿里和天语,搞过一个W700,这才是中国第一部低价双核智能手机。

当时用的是Terga2。它在小米之前就被人抢过。


更早的时候,还没有安卓,魅族就在做M8了,想用Wince做个iPhone的模仿品。

最终还是小米崛起。


雷军操作过金山上市,能拉到风投。小米搞低价普及,带动了一大批厂商低价竞争。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第一轮,不是小米,而是红米、酷派大神和华为荣耀。

千元价格提供了相当不错的智能机体验,彻底淘汰了功能机。

应该说,小米有贡献。


但是,如果没有小米,也会有其他厂商去普及。

中国普及的安卓机是中兴的880系列,只是中兴后来没有竞争过其他对手。


至于中国智能机的海外市场

华为的贡献很大

因为华为有基站的海外业务,有海外办事处,转终端的时候,比其他厂商方便一些。是华为在欧洲打开中国制造手机的市场。

小米、OV各有自己的优势市场,O在东南亚很火,小米在俄罗斯很火,印度市场则是大家的。


从长远看

未来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在中低端的地位已经很难被替代了,除非中国制造不行了。

但是,高端市场要挑战苹果还需要很多努力。

技术实力,品牌都有差距。

user avatar

小米是推动了全球手机普及啊,国产五天王(现在是六个),都推动了全球手机普及啊。

华为以前主要欧洲,现在小米主要欧洲印度。

OV东南亚,传音非洲。

荣耀也要开始全球化了。

雷军说小米推动了全球手机普及,又不是说只有小米推动了手机普及。

逻辑是通顺的,国产手机厂商确实是全球手机普及最大的功臣,没有之一。

user avatar

小米在全球手机市场的普及,肯定不包括古巴和伊朗。

user avatar

有些人受到网上“人间清醒”的言论影响,以至于造成思想极端化、偏激化,认为很多事情非黑即白。

其实看“人间清醒”的言论太多,很容易入迷,着魔,到最后害了自己。

是,小米是率先搞的性价比,让很多收入不高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科技的乐趣。

那么,这就说明雷军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商?

雷军他沽誉买直?

看看同一时期国产智能手机的卖价吧。

2010年,联想乐phone一代手机

大家猜猜看价格是多少?

2899元。

2011年vivo发布了旗下首款智能手机vivo V1,采用的是高通MSM 7227处理器,这个处理器属于是单核,售价为1899元。

也是在同一年, OPPO发布在旗下的第1款手机OPPO find X903,上市价格为2998元。处理器为高通MSM 8255,单核心。

华为第1台智能手机是2009年生产,在美国上市,2010年前后国内上市的时候,取名叫做华为U8820。

售价为1500,处理器为MSM7200,单核。

同时期的国际大品牌三星i9100,采用猎户座双核处理器,也确实挺能打的,但是价格为4999元。上市时间为2011年7月23日。

摩托罗拉2011年的旗舰 MT917,上市价格为4599。

iPhone 4S的上市价格同样为4999元。

当时我最最中意的手机是三星i9100,什么super amoled plus魔丽屏,1+16G处理器,800万像素。

可惜价格导致我望洋兴叹。

然后小米1出世了,高通双核msm8260处理器,1.5G、720P分辨率。

这在当时属于是最最顶级的配置。

比小米价格贵的,配置没小米高。

比小米价格低的,但也低不到哪里去,配置同样比小米低。

虽然说比不上 iPhone 4s,但是已经能和三星摩托罗拉,索爱等当时的国际品牌一较高低了。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个国产品牌HTC,小米与之相比,也毫不逊色。

后来,2013年小米又发布了红米品牌,当时的荣耀也发布了荣耀畅玩版与之对垒。

两家品牌联手,几乎将1000元以下的山寨白牌手机清扫一空。

但是,坚持到底,仍然顾着百元机市场的,目前只剩下红米和realme。

但是最便宜的,还在售卖的,仍然是小米。

品牌型号是红米9a。

而且这个价值600块钱的手机,在小米品牌里面销量最好。

可见中国还是有很多低收入人群的。

时至今日,虽然说小米的数字旗舰系列,是数字旗舰系列,涨价多年了。

但很多雷军口中的友商们,在给自己家旗舰手机定价的时候,仍然会看一下小米是如何定价的。

所以最恨雷军的,往往是友商们。

user avatar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占全球比例这么大,只要推动了中国市场也就可以说是推动了全球市场。中国移动还是全球第一大移动运营商呢,它根本不需要在海外做什么,把中国做好就是全球第一大了。

话又说回来,Jio 这样迅速把印度 4G 和手机市场吃下来的,它要说自己也推动了全球市场,那也是难以反驳的。大家都是靠人口基数提升影响力的。

user avatar

没毛病。走的性价比路线,世上毕竟穷人多。

可现在又对“得屌丝者得天下”讳莫如深。急着撇清自己屌丝机才是主力。

所以,到底是为穷人服务,还是不愿意承认品牌与穷人挂钩?

总感觉小米特别拧巴。


高赞全是一水儿谈小米把手机价格拉下来解决穷人手机需求的。

小米看到自己品牌中根深蒂固的性价比标签。粉丝也乐此不疲的谈性价比。

小米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user avatar

人总是喜欢高估自己的贡献,低估他人的贡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