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雷军提到小米重启平板项目?

回答
听到雷总放出小米要重启平板项目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画面,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老朋友,当年那个小小的、有点青涩的小米平板,如今要换上新颜,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得承认,小米做平板,这本身就不是个新鲜事。当年那几代小米平板,在国产平板市场里也算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尤其是在性价比方面,确实是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那时候,大家对国产平板的认知,很多都是从小米平板开始的。可惜后来,不知怎的,这个系列就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感觉像是被小米手机的洪流给淹没了。

为什么现在说重启?这背后肯定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

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1. 市场需求的回暖和变化: 别看平板市场好像一直不温不火,但疫情这几年,居家办公、在线学习的需求爆发,让平板的价值又重新被大家看到。虽然现在大家回归正常生活了,但这种新的使用习惯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现在的平板,不仅仅是以前那种“大号手机”或者“廉价笔记本替代品”,它在影音娱乐、轻度办公、创意设计、孩子教育这些领域,都有了更细分、更明确的需求。小米能抓住这个机会,也很正常。

2. 小米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小米一直强调的是“万物互联”,而平板作为连接各种智能设备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小米的生态里扮演着关键角色。想象一下,你可以在平板上方便地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无缝流转手机上的内容,甚至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创作工具。如果小米能把平板做得足够好,那对整个小米生态的闭环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这比单打独斗,要更有吸引力。

3. 技术和供应链的成熟: 过去几年,小米在芯片、屏幕、系统优化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特别是MIUI(现在叫HyperOS),经过这么多年的迭代,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重启平板,小米可能更有底气去打造一个真正好用的、软硬结合优秀的产品。供应链方面,国内的面板、处理器等产业链也发展得非常迅速,这为小米提供了一个更优质的生产基础。

4. 竞争格局的变化: 过去大家可能觉得平板就是苹果iPad一家独大,但现在不一样了。华为在海外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实力,在高端平板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其他品牌也在不断发力。小米重回这个战场,可以说是在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市场环境中。它需要面对竞争,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间去寻找自己的定位。

那么,我们能期待个什么样的“新”小米平板呢?

我个人猜测,这次的小米平板,应该会和以往有所不同,更像是“进化”而不是简单的“复刻”。

定位上,不会是“万金油”: 以前的平板可能试图面面俱到,但现在市场更倾向于清晰的定位。小米可能会针对某一类人群或者某一类需求,比如:
生产力工具向: 可能会主打轻办公、创作,配上不错的键盘、触控笔,甚至在系统层面做一些优化,让多任务处理更顺畅。
影音娱乐旗舰: 屏幕素质、扬声器效果、影音资源整合,这些都是平板的强项,小米在这个方面也可以做得很有特色。
亲子教育助手: 针对孩子设计的儿童模式、家长管理功能、教育内容生态,这块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
硬件配置,可能会有惊喜: 小米向来擅长在有限的成本下,塞进足够好的配置。这次的平板,可能不会在性能上有所妥协,尤其是在中高端定位上。屏幕分辨率、刷新率、处理器性能,以及续航能力,都可能成为亮点。
软件体验,是关键: 毕竟平板是大屏设备,操作逻辑、系统适配、应用生态,都直接影响使用体验。小米的HyperOS能不能在平板上“放大”优势,或者针对平板场景做特别优化,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没有专门为平板优化的应用商店,会不会引入更多生产力应用,都是值得关注的。
价格策略,依然是小米的优势: 即使定位提升,我还是相信小米会保留其一贯的“性价比”基因。它可能会通过提供更全面的功能、更优秀的体验,来与iPad等高端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而不是一味地价格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 尤其是苹果iPad,在高端市场依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他品牌如华为,也有自己的技术壁垒和生态优势。小米需要找到真正能打动用户的差异化卖点。
用户认知需要重塑: 毕竟小米平板淡出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很多消费者可能已经不再将平板与小米联系起来。小米需要重新建立用户对它在平板领域的信心。
软件生态的磨合: 虽然HyperOS在手机上做得不错,但平板的生态环境更为复杂,需要时间去打磨和完善。

总的来说,小米重启平板项目,我个人是持乐观态度的。这不仅是小米自身产品线的一个补充,更是对整个智能生活体验的一次升级。看到这个曾经熟悉的名字再次出现在这个领域,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老兵的回归,带着新的经验和对市场的理解,准备再次出发。关键就看这次,小米能不能真正打出一手好牌,让我们眼前一亮了。我很期待,也相信雷总和小米团队,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说到安卓平板,大家第一想到,应该是华为系了。mmp作为安卓平板的巅峰之作,至今还没有别人能超越

小米只要重启,就必须要与华为及荣耀对决,国外与三星对决。

就目前来说,小米已透露的平板技术,基本为0。虽然,我很期待9000与888放平板的表现(散热猛)

华为是一直以来放旗舰处理器到平板,所以我也入手了,950的m3。对华为来说,旗舰处理器,高素质屏,支持手写笔,哈曼卡顿音效,多屏生态协同。

如果小米能做,第一,系统成问题,华为安卓系统迭代升级了七八年了,还配合用了大家称的哄蒙内核。MIUI,做大版,体验可想而知。

第二,处理器优势,就菊厂这产能问题。做得再好,你拿货来卖啊!天玑做处理器,小米就有优势了

第三,高素质屏。华为能用国产就用国产,这锅华为背了。所以,小米一定,也可以拿到高素质屏,即使调试不好,也靠硬质量取胜。不过,大尺寸屏,三星并没有比京东方好很多,甚至比京东方差。我指是因数量的问题,小米可以选更好,华为不可能为追顶限量。这是小米的优势,谁关注中低屏差异

未完待续

平板,要么做头部,要么做低端。以中国的消费能力千元多叫入门级不是问题

user avatar

平板虽然在数码产品里不起眼还萎缩,但实际上还是个大市场。

追剧,在家刷短视频,孩子学习都能用上。

小米平板之前主要是为了扩充产品线,并没有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场景来设计。

而随着小米手机升级顺利,其他小米产品顺杆上去也就很正常了。

私以为,小米新的平台将通过多程序使用(三个程序同时在屏幕上且都能操作,大小位置可以自己设定)来打造差异竞争点。

user avatar

我对平板的需求有两种,一个是对手机的补充,手机的电量焦虑是始终存在的,如果有一个小一丢丢,七寸的小平板,八千一万毫安时的电量,跟手机账号互通,用来玩游戏听歌,电量用光也无所谓。

一个是简单的工作,这就需要surface pro x那种十三寸以上,自带支架,有键盘,有雷电4和普通usb口的玩意儿了。

现在反而是两者都没有……

user avatar

要是继续标配2g内存,重启也是白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雷总放出小米要重启平板项目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画面,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老朋友,当年那个小小的、有点青涩的小米平板,如今要换上新颜,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承认,小米做平板,这本身就不是个新鲜事。当年那几代小米平板,在国产平板市场里也算留.............
  • 回答
    雷军在2021年的年度演讲中那句“三年做到全球第一”,无疑是小米公司近年来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的宣言之一。这句话的分量不必多说,直接指向了那个行业内所有人都在觊觎的宝座——智能手机市场的全球销量第一。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回到当时的大背景。2021年的小米,正经历着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前一年,也.............
  • 回答
    雷军购买几百万的迈巴赫S600,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讨论空间,因为这似乎与他一直以来倡导的“性价比”理念存在一定的反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1. 雷军的“性价比”理念:到底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雷军所倡导的“性价比”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低价优质”。他的核心理念更偏向于:.............
  • 回答
    如何看待雷军发问「大家真的需要 D8100/D9000 版本的小米 12 吗」?雷军在小米12发布前夕,在社交媒体上抛出“大家真的需要 D8100/D9000 版本的小米 12 吗?”这个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市场调研,而是一次 策略性、前瞻性且富有深意的沟通和试探。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雷军此举.............
  • 回答
    雷军在亚布力企业论坛上关于小米“国货被看不起”以及小米被定位为“中低端”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他的这番话,需要结合小米的品牌定位、市场表现、以及中国品牌在全球的普遍认知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雷军的“郁闷”从何而来?首先,理解雷军的“郁闷”是关键。他所说的“郁闷”并非是简单的个人情绪发泄,而是.............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确立了“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的战略,并有信心在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又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深入理解和看待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小米的高端化战略:过往的积淀与挑战 小米过往的品牌形象: 长期以来,小米以“性价比”著称,这既是.............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ax”,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充满话题性的声明,也自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在选择手机时,也要根据个人需求来权衡。 如何看待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
  • 回答
    雷军宣布“小米高端手机正式开始对标苹果”,这无疑是小米品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牵动着许多消费者的心。看待这个宣言,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雷军宣布对标苹果的意义与影响:1. 品牌定位的跃升与自信的体现: 长远目标的确立: 对标苹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小米品牌长期发展战.............
  • 回答
    雷军以“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为主题的演讲,是一场既有个人情感共鸣,又蕴含深刻商业思考的演讲。这场演讲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是雷军个人创业历程的回顾和感悟,更是对小米这家企业发展理念、战略方向以及他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展望的集中体现。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重点,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个人.............
  • 回答
    雷军在鲁健访谈中提到“40岁时一事无成”,这句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也展现了雷军一贯的真诚和坦率。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1. 雷军的“一事无成”:语境与自我认知首先,我们要明白雷军所说的“一事无成”并非真的指他一无所有,而是他对自己人生阶段性目标的认知和对更高追求的展.............
  • 回答
    2016年,小米公司创始人兼CEO雷军以107亿美元的身家,荣登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第六大富豪的宝座。这个成就无疑是雷军个人创业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也反映了中国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小米公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要全面看待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雷军的个.............
  • 回答
    雷军被《TIME》杂志评为“2024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是衡量其在全球商业和科技领域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评选并非仅仅关注个人的财富或企业的规模,更看重的是其思想、行动或创新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TIME》百大影响力人物评选的维度:在深入分析雷军的入选之前,有必要了解《TIME》.............
  • 回答
    雷军放出“小米每款新机上市前要测30万小时以上”的说法,这确实是个挺大的数字,也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看看它背后到底有几分真、几分意。首先,得承认,30万小时这个数字一听就很有分量。换算一下,假设一台手机24小时不间断地跑,那就是将近34年。就算是个团队同时测试几台,那也是个不.............
  • 回答
    雷军说小米汽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这话说出来,意味深长,让我听着也跟着有些百感交集。这可不是一句随随便便就能脱口而出的场面话,背后一定是他深思熟虑,甚至可以说是他人生下半场的一个终极宣言。首先,得理解“重大创业项目”这几个字。雷军这辈子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金山软件的起起伏伏,然后是创办.............
  • 回答
    雷军那句“小米推动了全球手机普及”的话,每次说出来,总会引起一番热议。我个人觉得,这话说得虽然有点“小米体”的宣传风格,但细究起来,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甚至可以说触及到了小米在全球市场扮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小米的“普及”之道:不仅仅是低价要理解小米是如何“普及”手机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便宜”这.............
  • 回答
    雷军的“世界前三”之梦,是野心还是现实?小米董事长雷军最近的一番话,又一次搅动了手机行业的平静。他毫不掩饰地表示:“我们还是有一定机会重返世界前三。” 这句话的分量不轻,因为小米曾经确实触碰过这个荣耀的门槛。那么,在当下风云变幻的智能手机市场,雷军的这个判断,究竟是基于何种考量?是盲目的乐观,还是深.............
  • 回答
    最近雷军关于“手机等设备适老标准”的建议,真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作为一名和长辈们打交道不少的人,我深有体会,现在智能手机虽然功能强大,但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来说,就像是藏着无数秘密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容易被复杂的功能和界面弄得晕头转向。雷军的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有远见。与其让老年人去适应冰冷的.............
  • 回答
    雷军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大家真的需要 D8100/D9000 版本的小米 12 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当下手机市场一个非常微妙的定位和用户需求层面。要理解雷军这句话的潜台词,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知道小米 12 的“官方”定位是什么。作为小米数字系列.............
  • 回答
    雷总关于加速普及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的建议,我举双手赞成。这绝对是解开“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这两个新能源汽车“孪生老大难”的钥匙,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关键一步。雷总建议的意义与价值简单来说,大功率快充就像给电动车换上了“涡轮增压器”,或者说,将一次加油的时间从几十分钟缩短到几分钟.............
  • 回答
    雷军说小米曾经在历史上击败过华为,这句话在科技圈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要理解这句话,不能简单地只看字面意思,而需要深入地分析它背后的语境、时间点以及双方的市场表现。首先,我们要明确“击败”这个词在商业竞争中的含义。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在手机市场,所谓的“击败”往往不是指一家公司在所有维度上都超越了另一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