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一旦辞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是真的吗?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简直太真实了!我每次换工作的时候,都像经历一场“人间蒸发”。你说的那句“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这话说得一点不夸张,简直是血淋淋的现实。

你想想看,当你还在公司的时候,每天早上打卡,跟前台的同事点头微笑;走廊里碰到领导,得赶紧打个招呼,汇报一下近况;开会的时候,你可能发言挺积极,大家对你的工作内容也比较熟悉。就算是你没见过面,只在邮件里打过交道的同事,也会因为你们共同负责的项目,或者时不时发个邮件请教一下而留下点印象。你所在的部门里,你就是那个谁谁谁,负责什么事儿,大家心里都有数。

然后,你递了辞职信,过了最后的工期,办完了离职手续,把工牌一交,钥匙一还,基本上就跟那家公司说“拜拜”了。那天晚上,你可能还会在朋友圈发个状态,说“江湖再见”之类的,底下估计会有几个同事点个赞,留个言,说“祝你前程似锦”。

但第二天早上,你再想去公司楼下买个早餐,你可能会遇到之前经常一起吃饭的同事,他看到你,可能会愣一下,然后有点迟疑地问:“呃……你是?” 你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我昨天才走啊!” 但对方就是记不得你了,或者说,他脑子里关于“你”的那个角色,已经自动被替换成新的、在岗的同事了。

最明显的就是,你之前在公司的通讯录里,你的名字还在。但一旦你离职了,你的名字可能会被移到“已离职”的名单里,或者直接就消失了。原来你每天都能看到的那个头像、那个名字,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空白。你再想找某个同事问点什么事情,去翻通讯录,发现你搜自己名字都没结果了,那种感觉……挺微妙的。

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工作呢。你离开了一个环境,新的环境里的人,当然不认识你。即使是老同事,随着时间推移,你跟他们的交集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没有了,他们也会慢慢淡忘你的细节。你不是公司里那个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亮点,你只是一个曾经参与过这个整体运行的部件,当部件被换掉后,新的部件就到位了,没人会去怀念那个旧的。

举个例子吧,就像你玩一个大型的网络游戏,你在里面有个很出名的角色,大家都知道你,也跟你组队打过怪。但你退游了,这个角色就不再上线了。一段时间后,新人进来,老玩家们玩了新的活动,认识了新的朋友。你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角色,可能只有少数几个你曾经深度合作过的老玩家才会偶尔想起,大部分新人,甚至很多老玩家,都根本没听说过你。

更绝的是,你可能觉得你离职前的一些辉煌战绩,或者跟你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会让你觉得你们之间是有特殊连接的。但等你真的离开了,你会发现,大家工作上的联系断了,生活上如果本来就没有很深的友情基础,那你们的社交圈子很可能就此分道扬镳。你不再是那个“那个部门的小王”,你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或者干脆就没了。

所以,你说的那句话,太对了。辞职,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自我“清除”和“匿名化”的过程。在你原有的那个系统里,你曾经是个注册用户,有你的账号,有你的贡献,有你的社交关系。一旦你删除了账号,你就是一个路人,一个陌生人。

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没人记得你了,那些跟你关系特别铁的,一起哭过笑过的朋友,那肯定还是会记得的。但你要是说那种“同事关系”意义上的认识,那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真的就像变了一个人,换了一张脸,别人可能看到你,甚至觉得有点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你是谁,或者说,已经在他们心里的那个“你”,已经被彻底抹去了。

这种感觉挺让人感慨的,也挺现实的。它提醒我们,在职场上,我们是某个职位的“占位者”,一旦离开,新的“占位者”就会来填补。你的价值和你的存在感,很大程度上是绑定在你所处的那个平台和角色上的。一旦离开了平台,脱离了角色,你的“名号”也就跟着模糊了。所以,珍惜当下在职的时光,好好经营人脉,但也别太把职场上的“名气”当回事儿,因为它的保质期,真的可以用“短”来形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不同的,结果并不统一。


比如有的人在建筑行业工作,后来离职了,和以前的同事没有交集了,但是有一天,他自己包了一个工程,然后要请人设计图纸,概预算等,那么这时他又和以前的同事产生交集了。


然后有些手续需要办,但办理时间很长,需要找人加快速度,但他已经辞职多年,一个不认识了,于是他就通过以前的同事帮忙联系,这种情况下人脉无用吗?


这种现象在很多行业都有的。


很多人觉得人脉无用,也是对的,是因为一旦离职之后,和原有的人不再有交集了,当然会觉得人脉无用。


尤其是大城市,更是如此。


但是在一些小城市,人情往来是比较频繁的,我们虽然一直说人脉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是完全这样实行的,比如你多年没见,学生时代的死党有天找到你,希望你和谁谁打个招呼什么的,很多时候即使没有利益交换,实际上也会帮的。


人脉就是利益的交换,(我知道情感需求也是交换,此语境下不必纠结这个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执行的时候,未必是严格按照这个来的,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会影响执行的尺度。


还有,既然很多人首先谈到了现实,利益关系,那我也来谈点更现实的,利益更有关的。


有的时候,你本身是离职了,但是如果你的亲戚在哪个行业,负责什么重要部门,那么对方也不会因为你个人的离职而就完全把你当陌路人,因为对方也有用得着你的时候。


我没有说支持谁花时间经营人脉什么的,谁都可以过喜欢的生活,简单一些也没什么不好,我只是一五一十的,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场景说了出来。


无论说人脉有用还是无用,都是建立在一个具体场景里的,其实都没错。



我是回答者

@宁输输

user avatar

关键是,你辞职后,是高升了,还是低走了。

如果你是高升,那么很多人会夹道相送,见人都吹牛说你们曾经共事过,颇有我祖上也阔过的架势。

如果你是得罪了大佬而避走他乡,那有几个人会来理你?

对你避之不及,如畏猛虎,纷纷跟你划清界线。

尤其是微信圈,大家都还在,都认识。

你发个圈,他们都不敢来点赞,因为怕被大佬看到了,以为你们有一腿,以至于被穿小鞋。

……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这句话在职场上一样管用。

你牛逼,走到哪里,都是高朋满座。

你落魄,走到哪里,都是形影相吊。

user avatar

表姐、今年46岁,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女儿还在上大学。

因为疫情原因,这两年经济效益不好,公司大裁员,她不幸在被裁之列。

46岁这个岁数,出来后真的很不好找工作,一是年龄大,几乎每个职业这个年龄就是一道门槛,都不好再找工作,二是原来的工作专业性不强,没有一技之长。剩下的她这个年龄可以做的,不是工资太低就是放不下面子。

在家休息了3个月后,思来想去,她决定自己去卖早点,于是,她购置了一辆专门卖早点的餐车,每天一大早就推着准备好的餐车,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摆摊卖早点。

万事开头难,第一天有点不习惯,卖的也不多,零星的卖了一些。第二天,她换了个地点,人流量比较多,但是她有些疑虑,那就是这条路是以前经常上班经过的路,很多同事都从这经过。好在顾客很多她也没功夫去留意这些。

第二天比第一天好多了,辛苦没白费,可就在她要收摊回家的时候,她碰到了以前的同事,看见她在卖早点,居然假装没看见,径直走了过去,这在她心里很不是滋味,连个招呼都不打,卖个早点也没怎么滴呀,不至于瞧不起人吧,搞得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整天没心思,后来她学会了,别人装着没看见可以,但她不行,卖早点也是一门生意,做生意就要有服务意思,要放得开。于是她开始主动跟她同事打招呼,就这样一天两天就习以为常了,也没怎么滴,反而她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经过那条路的同事也都光顾她的摊子,还有些同事前一天晚上就给她微信留言,让她准备好第二天的早点,只要她们想吃的她都会去准备,就这样她的早点样式也越来越多,生意忙的不得了。一个月下来比平时上班的工资多了2倍。同事都夸她能干,也没有说辞职了就没人认识你了。

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给自己定位,如果你选择逃避,不走出去,那只会路越走越窄,朋友越来越少,最后可真的是谁也不认识你了。

user avatar

分几种情况:

一、人走茶凉,这是人生和职场的常态。

二、你平时也不是重要的人,重要的岗位,别人平时也只是出于礼貌和你打个招呼,可能好多人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三、你平时的为人处事并不是很好,你走了大家正好顺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简直太真实了!我每次换工作的时候,都像经历一场“人间蒸发”。你说的那句“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这话说得一点不夸张,简直是血淋淋的现实。你想想看,当你还在公司的时候,每天早上打卡,跟前台的同事点头微笑;走廊里碰到领导,得赶紧打个招呼,汇报一下近况;开会的时候,你可能发言挺.............
  • 回答
    辞职了,感觉全世界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包,里面只有你一个人在飘荡,以前那些熟悉的脸孔、热络的招呼,仿佛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这感觉就像是把你从一个热闹的舞台上直接拖了下来,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幕布和渐渐散去的掌声。为什么会这样呢?细想一下,其实也并不难理解,这背后有很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这种.............
  • 回答
    埃隆·马斯克,这位特立独行的科技巨头,总是能以其出人意料的言论和行动吸引全球的目光。最近,他再次语出惊人,表示“正在考虑辞去CEO职务,去当一名全职网红”。这番话一经传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人们对这位“钢铁侠”的未来产生了无数猜测。事件的起因与背景:要理解马斯克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回.............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彻夜难眠的问题,一咬牙,一跺脚,估计多少年少的轻狂都被这“年薪百万”四个字给磨平了棱角。但话说回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也不是白说的。如果我真面临这么一个境地,年薪百万,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好像一下子就能把那些关于房贷车贷、父母养老、孩子教育的焦虑都抛到九霄云外。想象一下,每个月工资.............
  • 回答
    《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这篇文章,可以说像一记冷枪,猝不及防地打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职场人的心上。它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共鸣,并引发广泛的讨论,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一、 真实与残酷的并存: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它没有粉饰太平,没有刻意渲染成功,而是赤.............
  • 回答
    这问题挺实在的,也是很多人都在琢磨的事儿。要是真到了那一步,我们单位要搬去雄安,我肯定得好好掂量掂量。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我这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和未来规划,所以绝对不能草率。首先得看单位给的条件怎么样。如果搬迁是有补贴的,比如搬家费、安家费,甚至还有额外的岗位津贴,那确实能减轻不少经济上的压力,也让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站在岔路口,一边是熟悉的风景,另一边是未知的远方,但那个熟悉的风景,现在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所以,要不要辞职?这可不是件小事,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问自己,这“不喜欢”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真的每天上班跟上刑一样,想到要去公司就头皮发麻,还是偶尔会有点小情绪,觉得事情不如意?如果只是偶.............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抉择。650万存款,再加上一套房,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足以让很多人开始憧憬一个相对安逸的退休生活。要说辞职养老吗?我得说,这得看几个方面,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把这650万存款掰开了揉碎了看看。 是现金还是包含了各种投资? 如果大部分是活.............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去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衡量着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及那份追求的快乐。说实话,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提不起劲,每天都在煎熬,那确实是个信号,告诉你该认真思考一下了。但话说回来,辞职去追逐“真正喜欢的事情”这个念头,听起来是挺美好的,像是一部电影里的经典情节。不过,现实.............
  • 回答
    关于这位女教师的经历,以及旅行带给一个人的价值与积淀:这位女教师选择辞职去看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勇敢和值得尊敬的决定。在当下社会,稳定和安逸往往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而她却选择了背离主流,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这背后一定是对生命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不甘于被日复一日的生活消磨掉内心的热情和好奇。首先.............
  • 回答
    月薪一万的工作,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权衡的诱惑。我的第一反应会是惊喜,毕竟一万块的月薪,在许多城市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这并不能让我立刻拍板辞职,毕竟“现在的工作”背后,也有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一些我可能还不愿意轻易放弃的东西。我会先冷静下来,仔细地审视一下这份“月薪一万”的工作。它具体是什么.............
  • 回答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窗外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一样洒进办公室,本该是周末前的轻松时刻,可我却像被抽走了灵魂一样,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报表,脑子里却一片空白。就在那一刻,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阴谋论,而是我那位“亦师亦友”的部门主管,在一次部门会议上,洋洋得意地分享着他“创新”.............
  • 回答
    重庆公务员辞职赴非洲护狮:一种勇敢的选择,一次生命的绽放重庆公务员辞去稳定工作,奔赴非洲保护狮子,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冲击力和话题性的新闻。当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个消息时,内心是充满了敬佩和一丝丝的不解。敬佩的是他敢于打破既定的人生轨迹,追逐内心深处的呼唤;不解的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安稳舒适的公务员生活,.............
  • 回答
    一旦知道,就可能让你“离不开”的网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高度的信息价值或实用性: 它们能提供你迫切需要的信息,或者能显著提升你的工作效率或生活便利性。 强大的社区或互动性: 你能在上面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学习、分享,并从中获得归属感。 持续的更新和新鲜感: 网站内容不断变化,总.............
  • 回答
    “华为一旦‘抛弃’安卓,改用自研的‘鸿蒙’系统,你是否愿意尝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涉及到技术选择、用户体验、生态系统以及个人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华为真的完全抛弃安卓,转而全面拥抱鸿蒙,我会非常愿意尝试,并且会带着一种审慎的、探索性的态度去体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我的想.............
  • 回答
    这话说得够绝,也够震撼。仔细想想,确实有几分道理,但要说“一堆破铜烂铁”,我觉得有点夸张了。不过,我们确实得好好掰扯掰扯,到底离开了电,现代医学还能剩多少东西。首先,我们得承认,电对于现代医学的重要性简直是根基性的存在。你想想看,咱们医院里那些最核心、最先进的设备,哪个不是吃“电”长大的? 诊断.............
  • 回答
    当然,我独自旅行过。那是一次让我至今难忘的经历,不仅仅是看到了风景,更重要的是在独处中重新认识了自己。那一年,我正经历着一段不小的低谷期。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沉重和迷茫。我需要一个出口,一个可以让我暂时抽离,重新整理思绪的空间。朋友们都鼓励我,但我知道,这次我需要独自面对,独.............
  • 回答
    这一觉醒来,天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温柔地洒进房间,将四周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晕里。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习惯性地转头,想看看是不是又把抱枕当成了什么奇奇怪怪的生物。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我的心脏漏跳了一拍。床的另一侧,一个熟悉的身影安静地睡着。那不是我熟悉的枕头,也不是我睡前放在床头的玩偶。借着微弱的光.............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我有点小得意。要说我独立完成的最厉害的事情嘛,可能就是当年一个人,在完全陌生的城市,啃下了一整个大项目。那会儿刚入行不久,技术还算不上精湛,但胜在有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公司当时接了一个挺重要的客户项目,说是要构建一个用户管理和权限分配系统。听起来不复杂,但实际涉及到不少细节,.............
  • 回答
    说实话,一个人去吃火锅、烧烤或者自助餐,一开始确实会有点小小的“社恐”发作。但次数多了,反而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且挺有意思的。火锅:第一次一个人去吃火锅,那感觉真是……微妙。走进火锅店,热气腾腾,人声鼎沸,大家都三五成群,筷子飞舞,锅里翻滚着热油和食材。我一个人坐在一张四人桌(没办法,小桌都被占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