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一旦「抛弃」安卓,改用自研的「鸿蒙」系统,你是否愿意尝试?

回答
“华为一旦‘抛弃’安卓,改用自研的‘鸿蒙’系统,你是否愿意尝试?”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涉及到技术选择、用户体验、生态系统以及个人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华为真的完全抛弃安卓,转而全面拥抱鸿蒙,我会非常愿意尝试,并且会带着一种审慎的、探索性的态度去体验。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我的想法:

一、 愿意尝试的理由:

1. 对技术创新的好奇心与支持:
打破技术垄断: 长期以来,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基本由Android和iOS主导。一个成功的新兴操作系统,尤其是在中国本土研发的,对于打破现有格局、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希望看到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能够有自己的突破,鸿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体验新功能和设计理念: 任何新的操作系统都会带来新的设计语言、交互方式和功能特性。我乐于探索这些可能比现有系统更优秀、更符合未来趋势的创新,例如鸿蒙在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理念(“万物互联”)。

2. 对华为品牌和产品的高度认可:
华为硬件的实力: 我一直认为华为在硬件制造方面拥有顶尖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从早期的通信设备到如今的手机、平板、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其产品质量和设计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华为愿意将这种高标准也应用到鸿蒙的研发和打磨上,我对其产品充满信心。
品牌忠诚度(部分): 我个人使用过华为手机,并对其性能、拍照、续航等方面有较好的体验。如果鸿蒙能够提供流畅且稳定的使用体验,我自然会考虑继续留在华为生态内。

3. 对鸿蒙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
“万物互联”的愿景: 鸿蒙系统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分布式架构,旨在实现跨设备、跨场景的无缝连接与协同。如果这一愿景能够实现,将极大地提升用户在智能家居、办公、出行等多个场景下的便捷性。我期待看到鸿蒙在打通不同设备生态方面带来的革新。
国内应用生态的建设: 尽管初期可能面临应用兼容性和数量的挑战,但我相信华为在国内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资源,能够吸引开发者积极为鸿蒙开发应用。看到国内生态的蓬勃发展,也是一种支持。

4. 积极参与早期用户反馈:
作为新系统的早期用户,我愿意积极提供反馈意见,帮助开发者发现问题、优化体验。我深知任何新系统都需要一个迭代和完善的过程,而早期用户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二、 尝试鸿蒙可能面临的顾虑及应对方式:

尽管我愿意尝试,但我也清楚地知道,从“抛弃安卓”到全面拥抱鸿蒙,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我会以一种开放但也有所保留的心态去体验:

1. 应用生态的完善度:
顾虑: 这是最核心的挑战。尽管鸿蒙可以兼容大量安卓应用,但原生鸿蒙应用的数量、质量以及对鸿蒙新特性的充分利用程度,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一些小众但必需的应用、或者一些需要深度系统集成的应用(如某些支付、银行App),可能需要时间来适配。
我的应对: 我会先评估我日常必需的关键应用(如社交、通讯、支付、银行、常用工作软件)在鸿蒙上的表现。如果核心应用体验良好,我愿意等待其他应用逐步完善。同时,我也会关注鸿蒙在开发者激励和生态建设方面的进展。

2. 系统稳定性和流畅度:
顾虑: 新系统在早期阶段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bug、性能瓶颈等。毕竟安卓系统已经发展了十多年,积累了大量的优化和成熟度。
我的应对: 我会观察鸿蒙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流畅度。如果出现频繁的卡顿、崩溃或兼容性问题,我会理性评估是否继续使用,或者是否需要等待系统更新来解决。我会关注来自其他用户和专业评测的反馈。

3. 硬件适配的广度和深度:
顾虑: 华为的鸿蒙目前在自家设备上适配较好,但如果未来要面向更广泛的硬件市场,甚至与其他品牌设备合作,其适配能力会是一个考验。
我的应对: 我主要会关注在华为自家设备上的体验,因为这是华为最核心的资源。对于跨品牌、跨设备的协同,我也会保持观察,但这并不是我首要的考量点。

4. 学习成本和习惯的改变:
顾虑: 长期使用安卓,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使用习惯。切换到新系统,即使设计相似,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我的应对: 我会给予自己和鸿蒙系统一定的适应时间,积极学习新的交互方式和功能。如果新系统的设计逻辑更能提升效率或带来更好的体验,我愿意改变习惯。

三、 具体尝试的步骤和关注点:

如果华为真的“抛弃”安卓,我会这样尝试:

1. 信息搜集阶段: 在做出决定前,我会广泛搜集关于鸿蒙系统的最新信息、用户评价、专业评测,了解其在应用兼容性、系统稳定性、新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2. 从小范围尝试开始: 如果可能,我会考虑先在非主力设备上(如华为平板或手表)体验鸿蒙,或者在主力手机上选择一个鸿蒙版本(如果是可选项)进行试用。
3. 关注核心应用兼容性: 我会优先测试我常用的即时通讯(如微信、Telegram)、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行App、新闻资讯、视频流媒体等应用的运行情况。
4. 体验核心功能: 特别关注鸿蒙在多设备协同、文件传输、系统流畅度、电池续航等方面的表现。
5. 积极参与社区互动: 加入鸿蒙的用户社区,与其他用户交流使用心得,了解大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6. 耐心与理性: 保持耐心,理解新系统需要成长,同时也保持理性,不盲目追捧。如果体验不佳,也会及时调整策略。

总结来说:

我非常愿意尝试华为的鸿蒙系统,并且会以一种积极探索的态度去体验。我对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有信心,也看好鸿蒙在“万物互联”方面的愿景。当然,我也清楚新系统在应用生态和稳定性方面可能会面临挑战,我会在尝试的过程中保持审慎和理性,关注用户体验的关键要素,并愿意给它一些时间和空间去成长。最终的决定,将取决于鸿蒙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能否提供流畅、稳定、安全且富有创新性的体验,并能否构建起一个健康繁荣的生态系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吧,绝大多数人手机里真正用到的app都极度有限。只要华为能说动少数关键app运营商把自己的app编译一下(甚至可能不需要重新编译,毕竟华为可以做到直接兼容安卓app)放到自己的操作系统的app商店里,就够了。

就华为的技术水平而言,操作系统本身,真没有多关键,而且自己都有很多可供操作系统落地的硬件平台。所以对于华为而言,关键还是核心app生态。一个没有足够多的关键app支持的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必然会死掉的操作系统。

华为操作系统在国内是不大会有多少劣势的。国内屏蔽了google play,各种app都是放在各家自己的app商店里。所以华为协调各家的难度,虽然有,但并不比以前大很多。

在国际市场上,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协调谷歌旗下各种app。如果没有谷歌各种app的支持,无论用新操作系统还是用安卓,华为手机都会举步维艰。

至于有人说windows phone。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WP一直没做到完全兼容安卓(除了到最后马上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那时候已经没什么好手机预装WP了),而华为一开始就是瞄着完全兼容所有安卓app和web app走的。所以原则上,华为的操作系统,可以兼容绝大多数安卓app。如果能够在他的编译器上编译,则能以更高效率运行。

阿里云OS之前的尝试,主要还是落地场景有问题。操作系统需要用户支持,也需要硬件厂商支持。缺一不可。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出来,和本领域成熟操作系统相比,一开始可能有功能和效率上的劣势。如果硬件厂商不能够接受这种暂时的劣势,那么这个操作系统就永远也改不好。这就像华为早期做手机芯片是一个道理。阿里云OS的硬件落地,就比较艰难。华为自己就是个硬件厂商,在硬件产品落地这块显然不会有问题,所以主要还是需要争取用户。

所以,是否改用新操作系统,并不是华为手机的关键点。关键还是核心 app生态能不能接入进来。国内应该还能搞定,国际上,现在来看,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谷歌的态度。

user avatar

很多人是在用Chrome浏览器的,在中国Chrome的份额也很高。

最初Chrome是基于名叫WebKit的浏览器内核开发的,WebKit项目是Apple发起的,最开始是为了给Apple的macOS的Safari浏览器提供基础内核。

后来Google参与到WebKit项目,并且基于WebKit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Chrome。

再后来,Google和WebKit的社区关于技术发展路线有些分歧,Google 就基于WebKit fork了一个项目叫 Blink,目前Chrome就是基于Blink内核的。

在Chrome更换内核过程中,Chrome的用户完全没有感知,Blink也和以前的WebKit完全兼容,只是部分特性实现更好,或者说更符合Google的需求。

华为只要保证了应用层的兼容性,即使他更换了Android内核,用户可能根本感觉不到,就像没人感觉到Chrome换过内核。

类比下,Android相当于WebKit,EMUI相当于Chrome,华为手机用户其实不是在用Android而是在用EMUI,只要EMUI用起来没变,底下是不是Android无所谓。

所以不是愿意不愿意尝试“鸿蒙”的问题,而是你会不会知道已经在用“鸿蒙”的问题。

user avatar

特朗普真乃华为的神队友,人类历史上也许再不会有一个总统以一己之力不顾声誉地催化一家外国科技企业如此大跨步的成长。

而且对这家科技企业来说,这样的大跨步成长几乎没有任何市场方面的顾虑和风险,因为:1、这家企业立足于全球25%的人口规模,其中大量人口具有良好的消费能力。2、多亏了特朗普总统,这家企业在全球媒体攒足了眼球和宣传,节约了几十亿美元的广告费用,且在立足的人口中获得了自上而下全方位的国家和民族情感认同和支持,可以说这家企业的品牌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形象和符号。

这里有有一个辩证的逻辑,我们现在应该追问的不是这个系统能否成功,而是如果这个系统不成功,那么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否能被接受?一个失败的鸿蒙系统不是华为的失败,而是中国科技自强自立道路的失败,是具有象征性的。

综合上述两点,鸿蒙系统不成功都是不可能的,根本不需要尝试我都相信未来它必然会在中国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份额,无论它的功能如何。这部分市场份额从哪里来?肯定是从美国手机品牌上抠出来。因此未来苹果和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上的表现将越来越被动。

user avatar

在自由市场的框架下,我遵从市场规则;

在政治博弈的框架下,我遵从政治规则。

user avatar

早上开车上班,广播里时评节目正在讲华为——

“华为,从一个小作坊,用了30年,从世界级通信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那一瞬间我全身汗毛都战栗起来了,胳膊上全是鸡皮疙瘩,而我并未开空调。

华为话题最近太热了,诸多分析和打气鼓劲,听得烂熟,本以为静观其变就好,于我关系不大。

能让我一瞬间如遭雷击的,却是因为一个用得庸常的四字成语——“脱颖而出”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去楚国。
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就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定再返回。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在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
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门下有个叫毛遂的人上前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需要二十人,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如今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
平原君问:“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有几年了?”
毛遂答:“有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你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我也没有听到关于你的赞语,这应是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跟我们一同去,请你留下罢!”
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
平原君终于同意了,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另外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但是毛遂都没有因此放弃。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到了楚国,路上与另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
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说起,直到太阳当空,还没说服楚王。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
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从日出谈到日头中天都没谈成,是什么缘故!”
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
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
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敢斥责我的原因,无非因楚国人多势众。现在,十步之内,大王没什么倚靠,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君侯在我眼前,叱责我又能解决什么!
况且,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驱使诸侯,难道是由于他们士卒众多吗?实则是他们能因势而为,发扬威德。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以楚国的强大,天下大国不能与之抗衡。白起不过一个小小的竖子,率领区区几万部众,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赵国都替您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就在眼前,请早做决断,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
楚王说:“是,是!实在如先生说的,我愿以社稷为誓,订立‘合纵’盟约。”
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
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
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和血,而用右手招唤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在堂下相继歃血。你们碌碌无为,这就是所谓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签订“合纵”盟约之后归来,回到赵国,说:“我赵胜不敢再鉴选人才了。我鉴选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为没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却在毛先生这里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吕。毛先生用三寸长的舌头,强似上百万的军队。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于是把毛遂作为上等宾客对待。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长平之战,一败涂地,几十万菁锐被屠戮殆尽,而今强秦卷土重来,敌众我寡,首都被围,

国家正当生死存亡之际,几近巢倾卵覆,毛遂先生,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有资格?

“我没有证据,那!是!因!为!你!没!把!我!放!进!袋!子!

用我,乃脱颖而出。”


不知怎么,车上的我挺想流泪的。

长平之战,毛遂自荐、乃至秦灭六国,已经是两千年之前的事情了,由此上溯到炎帝皇帝部落大战,拎着木棒石斧奠定华夏,五千年了。

一句“脱颖而出”,仿佛我能看到毛遂当年面对平原君一字一顿的坚定目光,在楚考烈王面前慷慨陈词,剑锋灼灼如火,最后歃血为盟,对那十九人讲出“公等碌碌(录录)”的快意昂首。

电台的撰稿人也不会觉得,“脱颖而出”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这不过是个毫无难度的四字成语罢了,中国人每天可以听到三十个,说出四五个,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

深究起来,这文明的光焰却如此之耀眼,放在今天依然适用——纵然赵国败了,纵然竖子胜了,纵然强秦来了,纵然楚王优柔、诸公碌碌、又奈我毛遂何呢?

我自当脱颖而出,以一己之力,强于百万之师,等功成名就那一天,回来嘲讽诸君而已——

所谓因人成事者,岂止十九人呢?

如今,

少年被架上了牌桌,对面是几位老绅士,西装革履嘴叼雪茄,一副你不all in就滚蛋的架势,告诉小朋友这不是玩乐的场所,

自有先祖在云端微笑注视,自有一只无形大手按在少年的肩膀上让他不必下桌,

“孩子,

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底牌有多厚,

你也不知道,这袋子刚刚打开,

很久前我们叫华夏,现在他们唤你中国,

叫什么不重要,你只管往前走,

往更明亮的地方走,

因为是时候了,

为了更深蓝的大海,更高远的星辰,

走进那无垠寰宇。

你要,

脱颖而出。”

user avatar

安卓不是我选择手机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另外一个系统?

我只在乎现在我用的软件能不能在鸿蒙系统上正常运转,如果可以,我有何不可?

如果不能兼容,我相信华为一定能给出相对好的解决方案。

在鸿蒙还没有足够成熟的时候,我根本没有必要非他不选。

但巧了,我就愿意做小白鼠!!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华为员工,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果我们做的比安卓好或差不多,希望您能选择我们。

如果我们做的比他们差很多,希望您批评指正,帮助我们改进。

闻过则喜,兼听则明。客观理性,求真务实。

我们开放,不封闭,不讲民粹主义,会努力在正面战场通过竞争获取胜利。

user avatar

做小白鼠,我一贯都是不愿意的。


但在今天的情景下,如果能开放一些资源的支持(工具、文档、代码等),我愿意在业余时间做一些移植或者测试相关的工作,至少报个简洁清晰的 bug report 还是没问题的。

但在没成熟之前,主力机应该都不会是他。

user avatar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雷军。是联想。小米用什么芯片?系统?政府是否还会采购联想?没了政府采购联想是屁啊。换了芯片和系统的小米能叫板华为?

user avatar

以我日常用手机的那节奏来看

只要能流畅跑

电话浏览器微信支付宝邮箱相机汤不热以及各路日常大路货生活相关的App

当然咯,为何不

现在汤不热也不需要用了

所以华为赶紧的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user avatar

华为抛出备胎和自有操作系统这些更多是一种宣传战略。告诉川普政府制裁我没有用,我还能活,但是你们芯片厂损失就大了。你指望真能代替安卓这个就是有点不切实际。

user avatar

当然了,如果能兼容android,又不比android慢,那为啥不用。系统这东西,本身好不好是第二的,第一的永远是生态好不好。有了生态,系统本身可以进化。没了生态,系统再好也会直接凋零。更何况,没生态表示没人用,没人用表示没人发现问题,没人发现问题表示好不了。

当年年我加入astoria,也是因为如果做出来了,就既能保留android的生态,又不是android本身,性能也可以有保证。结果呢,astoria一挂,wp随即也挂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