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主动领一下我的锅:
1.标题党,吸引眼球:
作为一个公号运营者,确实很自然就想起一个吸引人一点的标题,没考虑成为社会话题后可能带来的影响。这锅我背。
2.格局太小,眼界太窄,思想太浅,水平太差:
听上去挺客观。我也无言以对。不知道算不算一个锅。背吧。
3.自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就该拿一大把offer:
我的确是盲目自信才会低估校招的严峻。但我记录的是自己心态的变化。我曾经意气风发,但我也在失败后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没有谁不可取代,意识到失败的结局是一件多么普通多么容易发生的事情。
上述这些心情的变化我花了很多篇幅来写。我有我的自负,可我也有我的成长。
失败和挫折当然是正常的事,这些都是我该去承担的后果,没有人欠我。但我承担了不想要的后果时觉得真的好难过,也可以哭一哭吧?
4.直接提各个单位的名字:
这是一个大锅。是我考虑不周了。真的是没想到这篇文章会有这么大影响。让一些用人单位在一篇莫名爆火的主观色彩很浓的文章里躺枪了。是我的锅。
5.贴二维码打赏:
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态度,恕不背锅。我付出了劳动,写出了文章,你可能觉得一文不值,可是有的人会觉得有价值。都是自愿的,为什么贴打赏会是一件很可耻的事呢?
6.轻率辞职,浪费名额:
我并不是抱着辞职的心入职的,我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就此认命,好好工作。只是内心纠结了一个月后,我还是想去追求想要的人生。
在跳槽这一个重要决策上,我除了自己的人生确实无力去考虑别的。浪费了培训资源,浪费了用人单位的时间,这是我自己的锅。
【下面是一些并不重要又冗长的解释,可以不看】
动机:
我的公众号只有几千粉,个人色彩很浓,发的东西都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和想法而已。写个推送给关注我的小粉丝们讲讲自己的求职经历,这是我去年找工作时早早就立下的flag,看过我去年推送的话会知道。
期间我顶住催稿一直在跳票,现在感觉尘埃落定才终于写下来。写文的初衷就是一个经历的总结和心路历程的记录,发之前预估这篇文章大约会有一两万的点击。扩散成这样,引发如此多的讨论,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文风与语气:
文风保持了我一贯的风格,抽风、得瑟、激动,外加深度抒情。
“话题女王”、“运营福音”、“全宇宙最优秀情侣”、“赛区八强”这些用词,都是这种文风的产物,兴奋、得意、自嘲、胡说八道。在不认识我的人眼中,看上去会很好笑。写的时候我没意识到这些会成为“真会往脸上贴金”的黑点。可能有人说我在找补,但真的那只是戏谑。
导流量:
我用了一些看过我过往文章的人才会知道的梗,如“成熟女子”、“截图总监”,为了防止不了解的人看不明白,还附上了过往推送的链接作为参考,去年写的那篇算是一个完整的腾讯summer求职记录,我觉得也许会对读者有参考意义。如果这个可以被称作“拼命贴链接导流量”,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都是编的,太假了:
除了有情绪渲染之外,事件本身并没有任何编造,大到求职的整个过程,小到和leader等人的对话。
如果这些内容都是编的,万一传到文中提到的相关人物那里,你猜我会有多怕?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那么笃定地说这篇文章是假的。
拿个例误导应届生:
每个人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结合自己的意愿与处境做出自己的选择。至少我没有捏造事实。
就是你这种人毁了游戏:
我喜欢互联网传播,喜欢泛娱乐。我想做的是游戏营销,不是研发,轮不上我来毁游戏,大可放心。
我怼了diss我的人:
作为传播这么广的一个东西,出现任何声音都是正常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关注点和解读方式,我理解这些。
可是我也有是脾气的。根本不认识我、不了解我的人,因为讨厌我的行文方式和文风语气,因为不能认同我的一些个人感受,就忽然跑过来揣测我的动机、给我贴标签、教我做人,我觉得有话说,怼回去,不可以吗?
删评论:
我并没有所谓的“只留下支持的,把反对的全删了”。看我加精的评论里,我也保留了不少的反对意见,数了数有八九条,比如热评第二就是。随着新留言的增多,我一直在不断撤下一些加精评论,支持和反对的都有,然后再放进去新的加精评论。
我完全不介意把你们发的反对留言加精,真的。
除了有一条说我找不到工作是因为长得丑……这条我是绝对不会加精的,我怕被赞得太多_(:з」∠)_
BTW,我没想到竟然真的会有人时不时就回来看一看自己发的喷我的评论还在不在……真是得罪了。
长、没干货、内心戏太多:
我是一个有很强表达欲的人,喜欢记录各种点滴,十分爱发票圈。写得很长,心理描写多,因为这就是我最真实的心路历程。我心态的变化,情绪的波动,我都完整地记录下来与关注我的粉丝分享。我一开始也没打算写一个干货满满的攻略。
这些文字可能很纠结,很折腾,很作,几年后我再看也会觉得很可笑。但此刻我无法一笑置之,这就是我这一年真实的悲欢,就是我在这个人生阶段遇到的大到不能再大的大事。
当你我只是网络上的陌生人,你会觉得被一个不认识的小女生找工作期间复杂的内心戏刷屏是一件很WTF的事情。很抱歉,我也不是有意的,耽误你的时间了。反正也不认识,就相忘于江湖吧。
以上这就是我针对我全身的各大黑点做出的所有的回应了。
可以来评论区里骂我,我会看到,但我不会再回复了。
10W+是一时的,风口浪尖是一时的,铺天盖地的毁誉也是一时的。只有我自己的人生是真的。
我做出了选择,我不需要祝福,接下来的事交给我自己就好了。
看完全篇,我只记住了“我球”。
(其实我本来想说太长不看来着,后来一想,我自己也喜欢写那么长,所以今天就来个短的)
我看这个问题,以为这是一篇行业分析文章,后来感觉似乎是求职经验文章,最后发现是情感文章,深深感慨才女的笔力。
人啊,最好不要自己感动自己。
反复强调情感经历,甚至有一种为爱牺牲了什么什么的感觉,这样是挺好的, 值得颂扬的。
但是个人觉得,这个给你颂扬和美誉的,不应该是你自己,而应该是“你球”。
如果抱着这种心态(苏珊·福沃德称之为情感勒索,如“我为你做了那么多,……”,“如果你真的爱我,……”),感情生活啊,会出问题的。
至于工作嘛,优秀的北大才女,不愁嫁。
最大的槽点难道不是这句话吗?
“之后就不得不投入了校招的火坑。”
校招的火坑。
火坑。
坑。
原来大部分毕业生都会参加的校招叫火坑。
好吧,我也回顾一下我的“火坑”经历(1998届本科毕业),那时的我有着莫名其妙的傲娇。
“TCL、康佳这些土鳖公司宣讲会开得太low,给我offer都不去。”
“华为居然只招本科女生做秘书,简直奇葩!”
“BAT收入很高,但是这不是我喜欢的行业。” Btw,此BAT不是马爸爸们的公司,而是英美烟草公司(British and American Tobacco)的简称,以收入高而著称。
“沃尔玛号称全球500强第一名,其实就是招搬砖的零售业蓝领,没什么前途。”
那时我的dream company是宝洁:他们的宣讲会高大上,他们的校园大使个个肤白、貌美、气质佳,他们的申请表是全英文的……
但现实很快教我做人。
轰轰烈烈的海选、晋级赛、笔试、英语测试都过关了,但我倒在了宝洁终面。
心高气傲的我如失恋般痛苦。
面TCL的同班同学拿到了offer,后来又考上了公务员,最后选择去了省公安厅。他教会了我,什么叫“骑驴找马”。
去华为的女同学,没有嫌弃工作的琐碎,逐步走上了管理岗。她教会了我,什么是“一步一脚印”。
拿下康佳offer的外地同学,公司帮助办理了深圳户口。他教会了我,为什么“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
下半学期来了,而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来学校开宣讲会的企业质量越来越参差。
我开始着急,以前看不上眼的企业宣讲会一个都没拉下。
我参加了广州、深圳等地举办的万人招聘会。长长的人流望不到头,排队2小时、尬聊5分钟后,换来一句“如果有兴趣我们会联系你”。
我还打电话给沃尔玛HR,解释自己错过了上学期的校招,希望能给我一个来深圳面试的机会……
最后,工作机会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掉了下来。
我在《羊城晚报》看到一则豆腐块--“报社招考应届毕业生考试日前举行”。大学期间我跟老师一起做项目,在行业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也许可以试试。
我把简历、文章复印件一起打包寄出。当时一个报社的人都不认识,我就在封面上写《羊城晚报》“人事部负责人”收。
在深圳面试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了广州的号码来电,通知我来羊晚面试。
再后来,我成为了我们这所工科学校里唯一一个进入新闻媒体做记者的人。
毕业20年了。期间,我去国外念了MBA、回国后加入强生(一开始做最底层的销售代表,非强生编制),后来还是辗转去了念念不忘的宝洁,一干就是8年。2年多前,我离开宝洁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随着生意扩大,我们今后也要进行校招。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告诉20年前的自己:
“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放弃希望。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要相信功不唐捐。”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