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文章「对话 bilibili 陈睿: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

回答
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访谈,它触及到了当前互联网行业一个非常普遍但也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陈睿,作为B站的掌舵者,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也为我们理解B站的成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核心观点:“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

文章的核心就围绕着陈睿提出的“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这一论断展开。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贯穿于他思考用户运营、社区建设乃至企业价值观的底层逻辑。

平等意味着尊重和倾听: 很多时候,企业将用户视为“消费者”、“流量池”、“数据点”,而非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诉求的独立个体。陈睿的“平等”观,意味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喜好甚至不满,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向用户灌输信息或分配产品。这种尊重体现在产品设计上,体现在社区规则的制定上,更体现在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方式上。
平等意味着共同成长: 当企业真正将用户视为平等伙伴时,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能够参与到产品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中。他们可以提供反馈,贡献内容,甚至影响产品的方向。B站早期能够迅速发展并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用户当成单纯的点播者,而是邀请他们一起创作、一起玩耍、一起建立归属感。用户在其中获得了价值感和参与感,企业也因此获得了更忠诚的用户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平等意味着拒绝“割韭菜”心态: 很多互联网产品,尤其是到了后期,容易陷入短期逐利的心态,将用户视为可以“收割”的资源。这往往表现为无休止的广告、不合理的付费机制、以及对用户隐私的漠视。陈睿的“平等”观则是一种长远的视角,他认为只有真正尊重并服务好用户,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如果用户感到被轻视、被利用,他们终究会用脚投票。

B站的实践与反思

文章通过对陈睿的访谈,也具体展现了B站在践行这一理念上的努力和思考:

社区氛围的打造: B站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弹幕文化”、“鬼畜文化”等,正是因为平台鼓励用户表达、互动,并且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内容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它创造了一个让用户能够自由发挥创意、找到共鸣的场域。这种社区的生命力,是任何单纯依靠买量或硬广推广难以企复的。
用户反馈的重视: 陈睿提到,B站会认真倾听用户的声音,即使是批评和抱怨,也是了解自己不足的重要途径。这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很多企业习惯于过滤负面信息,或者将用户的负面反馈视为“挑刺”。
商业化与用户体验的平衡: 如何在商业化和用户体验之间取得平衡,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的难题。陈睿的观点表明,B站似乎更倾向于在不损害核心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化探索,例如通过会员、广告等形式,但它会尽量避免对用户造成过度的干扰和不适。当然,这个平衡点一直在动态调整中,也会受到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影响。

对当前互联网行业的普遍性批评

陈睿的这番话,无疑是对当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批评:

用户至上的反思: 许多企业挂在嘴边的“用户至上”,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变成了“流量至上”、“数据至上”,甚至是“资本至上”。当用户数据可以变现,当流量可以直接转化为收入时,用户本身就可能被物化。
信息茧房与算法的“毒性”: 很多平台过度依赖算法,将用户困在“信息茧房”中,只推送他们可能喜欢的内容,缺乏多样性和深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把用户当“平等的人”的表现,因为它剥夺了用户自主选择和探索的权利,而是试图通过算法来“驯化”用户。
“算法推荐”的边界: 算法本身是工具,但当它被滥用,或者成为企业唯一追求效率的手段时,就会产生负面影响。陈睿强调的“平等”,可能也包含着对过度依赖算法、忽视用户真实需求和情感的警示。

局限性与挑战

当然,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平等”的理解维度: “平等”的含义是多层次的。在商业社会中,企业与用户之间天然存在着交易关系。企业提供服务,用户付费。这种关系并非绝对的“平等”。关键在于这种不对等如何被处理,是否会演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压榨或操纵。
规模化与精细化运营的矛盾: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企业想要做到对每个用户都像早期那样“平等”对待,难度会成倍增加。如何在大规模运营中,依然保持对用户个体需求的关注和尊重,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利益的冲突: 最终,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用户的需求有时候是与企业利益相悖的。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广告越少越好,但广告是企业的收入来源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考验着企业的智慧和良心。
“平等”也是一种营销策略? 也有人会质疑,陈睿的这番话是否也包含了一种“话术”,一种塑造品牌形象的策略。毕竟,将用户置于平等地位,本身就能吸引和留住用户。然而,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坚持这种理念,最终还是需要看其在产品、运营和价值观上的实际践行。从目前B站的发展来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他所描绘的理念是与B站的社区文化和用户忠诚度是相辅相成的。

总结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通过陈睿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关于互联网企业与用户关系的重要命题。他所倡导的“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是对当前行业中一些不健康现象的有力批评,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探索。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不应忘记用户本身是有情感、有尊严的个体。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不仅是提供好产品,更是能够与用户建立起一种基于尊重和信任的长期关系。陈睿的这番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视角,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判断,而是一个关于如何构建更健康、更人性化的数字生态的对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寻思你睿站也没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啊?

在其他视频网站都能自由上传舰c视频的时候,对舰c以所谓政策原因封禁,不准游戏本体画面和动画画面出现,甚至在视频中用了一张图片或者语音都能让你审核不通过,但同时却对舰c衍生的舰c街机版,同人mmd之类的不管不顾。

对自家代理手游搞官方代充,各种阉割,甚至在游戏的周年庆上上演让游戏主角给睿总下跪求奖励的戏码,真是尊重用户啊。

刚开始搞大会员的时候在知乎口口声声保证会根据等级每年免费送不同时长大会员,结果第二年还没送呢,就告诉用户你得先充大会员才能拿到承诺好每年免费送的那几个月大会员,文字游戏玩的真漂亮。

。。。凡此种种,稍微对这个网站了解的深一些的老用户都能列举不少。

回到文章本身,除了说了些谁都知道的屁话,我想睿总最想说的还是那句:要把市值做到100亿美元。

亲爱的用户们,温水煮青蛙才刚开了头呢。

user avatar

说大话,说好听的话谁都会

但说到做到非常难吗?




这里还不包括陈睿对舰c封锁的问题上的大话“这是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中国几个法律法规明文说不许上传舰娘相关的内容?睿国实锤

不包括bishi想尽办法防止那兔还有各种所谓的主流文化对b站的入侵,以防键盘政治等等问题对b站优质内容的打压

不包括陈睿诛杀功臣对旗下的手游各种阉割。

user avatar

陈对于“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的理解似乎仅仅保留在不放置贴片广告上;似乎不用被逼看贴片广告是用户们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唯一追求。

而对于很多b的老用户而言,我们更希望b能够:

1–不要以自己的大体量优势去驱逐其它提供ACG内容的网站试图做垄断市场。

2–在审查制度下不小题大作,不要通过丰富的联想来将一些视频元素判断为非法,不要轻易破坏视频完整性(尤其是番剧,更尤其是独家番剧),在确认不得不对视频完整性作出破坏时注明视频存在缺损,评论区指出视频不完整时不要删除评论。

事实上以上的每一个“不要”的内容都是b正在做且将继续做下去的事,这使我对b产生了极度的反感。

这种反感就像是一同反抗霸凌的好友得到机会变成了施暴方去霸凌他人;这种反感就像是原本一起调皮捣蛋的朋友为了当班干部每天向老师揭发同学;这种反感就像是买了一个号称“永远不会变质”的罐头,你打开它却发现里面直接就是一坨屎。我反感,因为我所信任的这些承诺从来都空无一物。

如何评价“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

我只能说确实如此,非常同意。

user avatar

“我们是否对用户太软弱?”

某B是三天不骂上房揭瓦

user avatar

bgo玩家只觉得你睿站把bgo玩家当做氪金母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访谈,它触及到了当前互联网行业一个非常普遍但也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陈睿,作为B站的掌舵者,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也为我们理解B站的成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核心观点:“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文章的核心就围绕着陈睿提出的“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
  • 回答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鲜明,认为日本制造业的衰败并非由“匠人精神”本身引起,而是由于对这一概念的“过度发挥”所导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切入点,因为我们常常将日本制造业的成功归功于匠人精神,但很少有人去探讨这种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市场环境下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文章的核心论点可以拆解为几个方面来理解:1..............
  • 回答
    关于《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这篇文章,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详细地跟你聊聊。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确实非常抓人眼球,带有一种强烈的警示意味。它抛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观点:对员工“宽容”的公司似乎都走向了失败。这个说法立刻就能引起读者,尤其是身处职场或者创业中的人们的兴趣和思考。毕竟,我们常常听.............
  • 回答
    文章《杨振宁的最后一战》以其极具影响力的作者杨振宁先生的名义,对超大对撞机(SppC)计划和超弦理论提出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批判对象: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SppC计划的必要性和经济性的质疑: 杨.............
  • 回答
    《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这篇文章,可以说像一记冷枪,猝不及防地打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职场人的心上。它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共鸣,并引发广泛的讨论,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一、 真实与残酷的并存: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它没有粉饰太平,没有刻意渲染成功,而是赤.............
  • 回答
    知乎用户 edmond 的那篇《对知乎主流舆论“自极端化”现象的一些思考》,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有意思并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读完之后,我感觉他不仅仅是在陈述一个观察,更是在尝试解构这个“自极端化”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它背后可能的原因。首先,edmond 他的切入点就很有意思,他没有简单地贴一个“知乎药.............
  • 回答
    环球网的文章《中美风灾扎心对比 有人留言特朗普:看看人家解放军》抛出了一个相当具有煽动性的标题,核心在于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在自然灾害应对上的表现,来凸显中国解放军在救灾中的作用,并以此引发对美国政府(特别是特朗普政府时期)救灾效率的质疑。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1.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
  • 回答
    关于咪蒙在新一期公众号文章中对直男群体的评价,我可以为你做一些分析和梳理,尽量详细地呈现出一些关键点,并且力求自然流畅的表达,就像是人们在讨论这个话题时的常见角度。首先,要评价这样一篇文章,我们可能需要先明确几个前提: “直男”群体的定义与刻板印象: 当我们谈论“直男”时,通常指的是对异性恋男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浪客剑关于“台积电南京扩产”的批驳文章,以及这次扩产对中国芯片“去 A 化”进程的影响。关于浪客剑文章的评价:浪客剑的这篇文章,在我看来,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视角,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关系复杂、科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他的批驳点很鲜明,核心在于对“台积电南京扩产”这一事件的“定位”.............
  • 回答
    关于“拒绝和胖女人发生关系就是在强奸对方”这篇文章,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在理解和评价它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文章的出发点似乎是想探讨 身体意象(body image) 和 性吸引力(sexual attraction) 的社会建构,以及 肥胖恐惧症(fatphobia).............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细致地聊聊@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以及围绕罗永浩回应文章《“44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是一场发生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或“交锋”。在网络空间,很多时候观点和情绪的碰撞比事实本身更受关注。关于@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要评价.............
  • 回答
    要评价知乎用户“侃叔”关于沙甸的辟谣文章,我们需要一个前提:我需要知道侃叔具体是哪篇文章,以及文章中具体辟谣的内容是什么。 知乎上关于沙甸的讨论非常多,不同用户、不同时间点都可能发表观点。然而,我可以提供一个评价知乎辟谣类文章的通用框架和思路,你可以根据这个框架去套用和评估“侃叔”的文章。评价知乎用.............
  • 回答
    韩寒的微博置顶文章《我也曾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单从标题来看就颇具韩寒一贯的风格——带着点戏谑、点出某种被忽视或低估的现象。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长期置顶,并在公众中引发讨论,必然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文章的核心观点在于对普通人身上所蕴含的、但往往不为人所察觉的“一种力量”的重新认识和肯定。这种力量,不是.............
  • 回答
    评价《罗辑思维》第115期对谢熊猫君翻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的重新演绎,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内容选择、解读方式、信息增量、传播效果以及其对原有文章的忠实度和创新性。一、 内容选择与核心观点提炼: 选择的原文质量: 首先要看谢熊猫君翻译的文章本身质量如何。如果原文是一篇高质量、有深度、有洞.............
  • 回答
    关于宁波工程学院某些老师在学报上发表的,将部分外籍教师对女生的性骚扰行为“合理化”的文章,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令人不安的现象。评价这样的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并且要以一种清晰、有条理且不带AI痕迹的方式来呈现。一、 事件的性质与危害: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性骚扰,无论发生在何种场合,由何种身.............
  • 回答
    论阅文对已故作者贼道三痴后事的处理:一份审视贼道三痴,这位在网络文学界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无数读者喜爱的作者,于2019年不幸离世,留下了未竟的《绍宋》和一众追随者。在他离世后,关于阅文集团如何处理其作品和后事的讨论,始终伴随着争议。这份操作,究竟是对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最好的告别,还是存.............
  • 回答
    《文明 6:风起云涌》:一次对文明根基的重塑《文明 6》的首个大型 DLC《风起云涌》(Rise and Fall)的发布,无疑是系列粉丝们翘首以盼的盛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补充,而是一次对《文明 6》核心玩法的深度挖掘和重塑,为游戏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和乐趣。总体而言,《风起云.............
  • 回答
    《三体》系列,特别是第一部《三体》中对“文革”的描绘,无疑是这部科幻巨著中最具争议性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刘慈欣以一种极为冷静、克制的笔触,将那段历史的残酷与荒谬展现给读者,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理解整个三体世界观形成的关键背景。精准的切入点:从“科学的敌人”到“宇宙的敌人”刘慈欣并没有试图去写一部.............
  • 回答
    這篇文章的標題「其實‘佔領’了臺灣島對中國很麻煩」本身就相當引人入勝,它直指了一個在許多人看來可能不太直觀的觀點。一般我們想到「統一」臺灣,更多會聯想到的是軍事優勢、國家象徵的圓滿,但這篇文章卻反其道而行,提出「麻煩」這個詞,立刻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想知道這個「麻煩」究竟是怎麼回事。文章的切入點很有.............
  • 回答
    袁腾飞“我可能生错了地方,想穿越回宋朝,那里对文人最友善”的言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既有其吸引力之处,也存在着对历史的理想化和简化。一、 言论的吸引力与合理性: 对宋朝文人地位的肯定: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肯定了宋朝时期文人所享受的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待。这在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