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好多女生不认同女权是平权?

回答
不少女性朋友对“女权即平权”的观点持有保留,甚至是不认同,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心理、社会和历史因素。与其说她们“不认同”,不如说她们对“平权”的理解和女权运动的实践方式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期待。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慢慢聊。

首先,得说说大家对“平权”这个词本身就有不同的解读。
有些人理解的平权是“完全一样”。就是说,男女在任何方面都应该享有绝对相同的机会和待遇,没有任何例外和区别。如果按照这个理解,那么一些带有保护性质的政策,比如女性在特定岗位上的倾斜,或者针对女性的福利措施,就可能被看作是“不平等”,是“过度保护”,甚至是被误解为在制造新的不公平。她们可能会觉得,这种“照顾”反而模糊了能力本身,让女性的成就似乎打了折扣。她们可能更倾向于一种纯粹的、基于个人能力和贡献的评价体系,不希望因为性别而有任何附加条件。

然后,不得不提的是历史遗留和现实的差距。
女权运动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史上长期的性别不平等,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系统性的压迫和歧视。很多女性朋友会觉得,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很多,但那些历史造成的结构性不平等,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她们认为女权运动的呼吁,包括一些具体的政策和倡导,是为了弥补过去的欠债,是为了纠正长期的失衡。这种“纠正”在短期内,或者在某些特定议题上,可能需要一些非完全“相同”的措施来推动。她们会认为,这是为了最终达到真正的平等而必须经历的阶段。但如果有人只看到了眼前的这些“不同”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最终目标,就很容易产生误解。

再者,关于“代表性”的问题也值得说道说道。
有时候,大家会觉得媒体、网络上呈现的女权声音,并不完全代表所有女性。可能有一些非常激进的观点,或者过于情绪化的表达,会让一些相对温和、或者更务实的女性感到疏远。她们可能也认同男女应该平等,但对于某些女权倡导者提出的某些具体的、或者更激进的解决方案,会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觉得有些“走偏了”。她们可能更看重家庭的和睦,或者更在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不希望被“女权”标签化,也不愿意被裹挟进一些她们并不完全认同的集体行动中去。她们可能更希望一种“我”的选择,而不是被一种“我们”的声音定义。

还有一点,就是对“男性”群体的感受也有考虑。
一部分女性朋友,她们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被压迫,或者她们的男性伴侣、家人对她们很好,很尊重。当她们看到一些强调性别对抗的言论时,会觉得不太舒服,甚至觉得这是在“制造对立”。她们可能更倾向于一种“性别和谐”的愿景,希望男女之间是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关系,而不是一种零和博弈。所以,当女权被解读成是“针对男性”或者“批判男性”时,她们会本能地产生抵触。她们可能会觉得,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贬低或对抗来实现。

此外,也有一些是关于个人经历和价值观的差异。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社会经历都不同,这自然会塑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看法。有些女性可能在特定领域取得了成功,她们会觉得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因为性别。她们可能会觉得,把所有女性的成就都归因于“平权运动的推动”,或者认为没有女权就没有她们今天的地位,这种说法会削弱她们个人的能动性和奋斗的价值。她们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是集体身份的强调。

总而言之,为什么不少女性朋友对“女权即平权”有保留,并不是因为她们反对平等本身,而是因为:
她们对“平权”的具体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期待纯粹的相同,有的理解为纠正历史不公。
她们对女权运动的实践方式、呈现出的声音,以及某些具体的倡导内容,可能存在疑虑或不认同。
她们的个人经历、家庭观念、以及对性别关系的期待,也影响了她们的看法。
有时候,她们也担心女权被过度解读,变成一种性别对立,从而影响到更广泛的社会和谐。

所以,理解她们的观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这是一个需要对话、需要耐心、需要更细致观察和理解的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平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谎言

  是用来给女性洗脑的精神鸦片

  ……

  你以为的平权是:你需要弥补缺失的权利

  实际上的平权是:你需要放弃多余的权利

  你不是要“平”权吗?

  好

  请你放弃“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的权利

  请你放弃“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权利

  请你放弃“禁止对妇女qj”的权利

  男性没有这些权利

  你不是要“平”权吗?

  ……

  平等的权利意味平等的义务

  义务是权利的基础

  你以为平权是“选择的平等”,实际平权是“不选的义务”

  你以为平权是“同工的权利”,实际平权是“同劳的义务”

  你以为平权是“安全的权利”,实际平权是“保卫的义务”

  你可以追求自由,但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

  你可以追求安全,但不能妨碍他人的安全

  你想要追求这个工作的权利,那你必须承担这个工作的义务

  你想要追求同工同酬的权利,那你必须满足同工同劳的义务

  你想要享受社会安全的权利,那你必须实现保家卫国的义务

  这才是平权!

  ……

  你想要平权,你应该离开轻松的岗位

  去工地,去呼吁女性搬砖,让女工人和男工人数量平等

  去警局,去呼吁女性训练,让女警察和男警察数量平等

  去军队,去呼吁女性扛枪,让女军人和男军人数量平等

  每多一个搬砖的男人,就意味着有一个女人搬砖的权利被剥夺

  每少一个扛枪的女人,就意味着有一个女人参军的义务没履行

  你不是要“平”权吗?

  ……

  权利要靠拼搏,靠战斗

  靠英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

  ……

  请你走出舒适区

  去跑跳

  去飞跃

  去挥洒汗水

  去工地上搬同样的砖

  去沙场上爬同样的地

  去粪坑里抓同样的贼

  去所有女性缺失的地方承认创造价值的义务

  ……

  什么?

  你是要自己的平权?

  那关我屁事?

  那关他屁事?

  那关国屁事?

  国家已经给了你平等的权利

  是你搬不动砖

  是你扛不了枪

  是你抓不到贼

  权利是社会的,是法律的

  你的平权,不是平权

  ……

  醒醒吧,仙女们

  你们不需要平权

  你们也不配拥有平权

  但你们他妈的还拥有特权

user avatar

假如一个女的,和一个男的谈恋爱,两家都谈妥了,都订婚了。

结婚前她在一次意外中受了伤,丢了工作,男方嫌弃她,退了婚约,还当众羞辱她。

这个叫什么?

你随便问一个女权,这都叫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迫害对吧?




















所以萧炎是被万恶的女权迫害的。

女权不是平权,而是魂天帝。

user avatar

首先我不认为激进的女权是平权。在我心里wb女拳和hp直男癌一样恶臭。激进只能让情绪控制理智,想要的结局无非就是让另一个群体感受到你们的力量,受到撼动,全部噤声。但是噤声真的意味着你们受到了尊重吗?比如我遇到一个柴油不进非常顽固的人,我也会噤声,但只是因为我懒得和他计较,并不意味着我同意他说的话。而且你们激进的目标是谁?光复母系社会?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也知道不可能吧。那么按你们的性别逻辑,当权者大部分都是男性,难道你们不是想诉诸于自己的“请愿”能够被男性听到吗?那你们又凭什么歧视别的平权女性?平权是说要用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应有的权益,而不是用性别,不是用撒泼打滚。

另外激进者经常使用的话术也让理智的女性感到非常冒犯,比如“女生就是不能理智,我们就是感性”。还有“男生都不爱做家务都大男子主义都会在极端情况下家暴”,天呐,这真的和性别有这么大相关性吗?哦豁,你们不知道激进女权对平权的冲击不亚于某些明星的粉丝天天刷屏引战败坏路人缘吗?

其次我非常反感把任何问题就归因于性别,因为在我心中至少阶级矛盾和正义与邪恶的矛盾优先级是远高于性别的。比如职场上专业上的性别歧视,这个是因为男同事不喜欢女同事,男同学不喜欢女同学吗?当然不是,我听到好多男女比悬殊的地方男生也叫苦不迭。这分明是因为阶级压迫和既得利益者对社会的固化。你会说哎呀,资本家男性比例高呀,所以我拳打男性也没什么不对。事实上,抛开那些被忽悠的去为资本家摇旗呐喊的恶臭男,大部分苦逼打工男和打工女应该是一个阵营的,没必要打人家,打他们会让情况变好吗?他们又不能招你进公司。打他们只会让他们反感整个平权,相当于被某些粉丝恶心到的路人。

再比如那种家暴的渣男,他不仅仅是渣男啊,放到社会里也是个人渣啊,好多正义的男性也会觉得他们很恶心啊,那为啥要给整个男性群体戴个帽子呢?我觉得一个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我们需要提出法律去尽可能地限制邪恶力量(不能全部,因为有随机性)。一个法律是好是坏,你不能说它能限制全部邪恶行为,只能说邪恶行为被限制的期望远大于正义被压制的期望。

我知道在同样的条件下,男生更占优势。就像一条螺旋上升的阶梯,从底层到上层依次是女男女男…女男,但是希望这一点点差距我们就不要老内耗了好不好,团结更多的人平权不好吗?

我觉得女生努力不比男生差,我就是要用我的实力拿到我应得的面包。同时我也劝那些被资本家洗脑的恶臭男,醒醒吧,你这么维护的南拳是在为你老板迎娶白富美,而不是你!就算到三妻四妾的古代,你确定你不是一辈子光棍的苦逼长工吗?同样的话也非常适合对激进女权者说,你确定光复母系社会你不会是女长工吗?

希望平权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越来越好。

user avatar

好多所谓的“女权主义者”只是跟风,因为这个标志能够让她们看起来更加有个性,更加“独立“ ,更加的有“文化”,实际上对争取女性应有权利没有任何作用,她们针对所有男女的不同进行攻击,可这些人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以前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强调的是为女性争取应有的权利与待遇。

而现在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在强调上面的同时,还要加上一条:女权不是特权。

很嘲讽是不是,就相当于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有一个为非作歹的子女。

《陈芊芊》这部剧刚上的时候,我发现有这么一群人在评论里跳:

一群女拳也能拍电视剧了?

这种剧也就女拳看看吧?

编剧是女拳吗?

《陈芊芊》是一部女强剧,女强这个题材在网络小说中并不罕见,而让这些人这么跳脚的原因就是他们印象中,传统宫斗宅斗的都是一男多女,“一女多男?那是a片才有的事情吧?”

我希望《陈芊芊》此类打破传统性别界限的剧越来越多。

身为一名幼师,我深深体会到在工作上的男女差别。面试不通过,我多嘴问了面试老师一句,是不是我是个男的你就录我了。面试老师说,你要是个男的我当场和你签合同。而男性幼师往往升职几率更大,升职速度更快。我大学同班的男生,专业课不及格,经常逃课,育婴师证没有到手,但他依然能够在一个幼教机构干着一个非常轻松的工作,实习期的工资是女幼师的两倍。

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可是也确实是现实所迫,因为男幼师太少,所以男幼师在幼儿园比女幼师更加受孩子欢迎。

但是男幼师做的工作真的有女幼师做不到的吗?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没有。甚至女幼师比绝大多数男幼师都能做的更加优秀。

但是“男性”这个特质,就是女性做不到的,孩子们需要一个成年男性来做一个榜样,男幼师的举手投足,做事方式,本身就是在对孩子进行最初步的两性认识。

如果你是一个跟风的女权,请你立刻停止在网上的无脑辱骂攻击,好好去了解下真正的女权主义者都会做些什么。而身为同样女性的我们,能够为我们争取应有的权利与待遇做些什么。想得到异性的尊重,绝不是在网上骂他男拳所能达到的。

所以在我看来,无知从来不是无罪的,无知本身就是一种恶。

user avatar

很简单,女权的本质是要建立一个女本位社会,女性无责任化社会。

在女性口中男权压迫,明确指出男性拥有更多的权利而责任少,而女性占有的权力更少责任大。

这种责任在女权主义者中,是不合理,是压迫极大的,所以在她们斗争开始的时候提出了男权压迫,然后致力于打破这种相对责任制度,然后在打破这种制度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群体,女平权主义者,和女强权主义者,而毫无疑问,温和派总是温和的极端派。所以女平权被内部肃清了。

而这种提议下女性将所有的责任交付男性负担了。

所以很多男性觉得微博是个粪坑,女性都不讲理,其实不然,女性是很讲道理的,但是这个道理,必须由女本位社会出发,女性无责任的角度出发。

而大部分国男还在为自我幻想,认为女性依然会承担责任,殊不知人家目的已经很明显。

为什么女性可以肆意的嘲笑,粉丝,辱骂男性,而男性做相同事情则会被明显收到明显惩罚呢,这种审判大部分男女两个群体呢?

很明显,男性群体内依然认可自建国开始,社会赋予男性的主要责任。

为什么要支持女强权

支持女强权主义者其实算一种破窗效应,因为我们必须要借女权之手,向男性内部传达一个信息,时代变了。

让所有像女本位社会妥协的舔狗感受到痛苦,要让所有被彩礼倾家荡产国男感受失望

而对女强权任然有幻想的男性,也很快会感受到微博上的女强权思想逐渐传递到社会中,幻想终有一天会被打破。

而微博的女强权主义者,她们将是女本位社会的第一批受益者,既无责任审判的男性的权利。

user avatar

因为女权本来就不是平权啊!

话说在前面,我不是女权,我结婚自己家出的房子和车子,孩子跟我老公姓,我自己有稳定工作有收入。

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要弄清楚女权是什么,平权又是什么。

我的定义肯定不科学不严谨,但大致上来说,平权就是指大家在任何事情里的权利平等。

而女权是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和定义,我理解的女权是指保护女性的正当权益。

就平权而言,我之前也在各种非女权场合说过,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很多人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各种原因导致他是弱势群体,不能跟别人享受相同的权利,只能通过其他的补偿手段去保护以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平等。女性在这个社会中,由于体能、生育等各方面的自然属性原因,导致其相较于男性而言就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跟女性谈平权,是谈不了的,想要女性跟男性在任何场合、情形之下都权利平等,这带来的结果本身就是对女性的不平等。国家之所以有妇女儿童保护法,没有男性保护法,不就是因为妇女儿童天然处于弱势状态吗?

然后再说说女权,在我眼里,真正的女权是维护女性因天生的弱势地位带来的利益损失的,而不是一味的女性优先。说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冠姓权,孩子跟谁姓,本来是一个不复杂的问题,父母商量着来,或者划拳或者抽签,最公平了,但为啥女性一直在冠姓权上纠结?因为这个社会大氛围就认为孩子应该跟父亲姓,尽管法律都已经明确规定了可以跟母亲姓,但因为长期以来的历史传统,女性处于弱势地位,丧失了对孩子的冠姓权,导致社会惯性思维的形成,女性想要改变这个现状,肯定不是短短几年能改变了,毕竟新中国成立才多少年,封建王朝都多少年了?再说说我认为的一些伪女权,比如自己又不工作不挣钱又要男方出彩礼出房出车养活她,然后还要指责男性下班回来不做家务不带娃。这种的,我觉得要么你就全职家庭主妇,男方负责一切开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对双方父母得平等;要么就是你自己工作自己挣钱,孩子夫妻一起带,没时间就请父母帮忙或者请保姆,家务两人一起做,为了补偿你怀孕生子导致的事业受阻、身体损失等等,男性婚前可以适当(一定是适当)给你点物质补偿,当然不给也没事,甚至你倒贴也行,毕竟俩人在一块都是自愿的,生孩子这事儿你也是自愿的,婚后这些东西都是你俩一块使用的,只要你俩都愿意就行,新社会女性嘛,少依赖男性,自己也舒坦。

其实那么多争议的问题,我觉得都没啥好争的,最终都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但是法律就算作出规定了,想要最终落实,也得有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国家现在离男女平等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挣扎,但我希望总有那么一天,这个社会能真正放下封建,让女性能正常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user avatar

因为如果提平权的话,她们会显得很尴尬。

细数某父权国家几大“罪状”:

女性没有继承权,分不到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至于指定继承人或者赠与他人,这是人家的自由。

作为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想必是认同“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道理吧?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还得规定送给谁?

那农村女性呢?她们土地都分不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六条 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是包产到户而不是到人的。自立门户耕自己的地,完全没有问题。作为学过防身术、暴打壮汉的新时代女性,想必也不用担心家里劳动力不够的问题。

女性没有冠姓权,没法给孩子冠母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后略)

这民法典竟然把父姓写在母姓前面,这是歧视!(笑)

您要是说“我要孩子随母姓但老公就是不愿意太过分了”,那您可以换个愿意的老公啊。“我老公不愿意”和“社会歧视”似乎差的有点远吧?还是说自己搞不定老公,想要国家帮你搞定?

顺便说一下,所谓的“冠姓权”在法律上并不存在

新生儿取姓氏的权利(姓名权)并不属于父母,而属于孩子本人。但新生儿无民事行为能力,故由作为法定代理人的父母代为行使此权利。“冠姓权”是民间自造的名词,和“卧室抽烟权”“工资管理权”“获取七夕礼物权”一样,是家庭内部关系的一部分,一般由父母协商决定。

女性没有劳动权,不好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真是一部充满歧视的法,里面写满了”不得安排女职工“!(笑)

某些女性读者看到这里一定在想:正是因为女职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有产假,企业才不愿意招女职工的!

所以干脆取消产假、取消女职工特殊保护,如何?

凭什么消防员、钻井工、油罐车司机、缉私警、高空室外装潢、地质勘探……都见不到几个女性?女性想找个工作怎么就这么难?


更新2:

应知乎小管家的要求,我暂时将辱骂我的女权私信截图删去。(反正这篇回答基本上也到了传播曲线末端了……)连自嘲“愚蠢”之类都得删掉,能用上如此严格的标准我真是深感荣幸。不难想象某些人在群里气愤地换小号点举报的样子呢。

原更新1:

承蒙众姐妹厚爱,数位女权大V呼朋唤友拜(jǔ)读(bào)拙作,笔者不胜惶恐。禁言七天因祸得福,莫名收获了8千赞和2千评论。不少姐妹对我极度愤怒地使用滑铲。(笑)

令人费解的正是这里:从女权主义者的角度看来,我应该是她们的敌人吧。首先我假设自己如截图所说,是个傻__。设想有一天,你遇见你的某位仇敌。只见此人行为滑稽、言辞荒谬,活像一个____。你会十分生气,还是开心都来不及?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仇人过得越好我越生气,ta越像____我越开心。料想诸君亦如是。

所以,现在她们纷纷来骂我……是不是正好说明她们急了?(狗头)

user avatar

可能她们中部分和我一样,从小到大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权利压迫更多的来自其他女性而不是男性,因此我更迫切的希望看到女性群体内部的平权而不是男女平权。也因此,当我看到部分高等女性把我所认识到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同性压迫推脱成“男性特有的对女性的压迫”时会感到异常的愤怒。用性别冲突来掩盖阶级矛盾主义矛盾甚至是个人矛盾都是可耻且错误的。

你平了男女权又怎样?高等女性就会把其他底层女性当同类看了吗?

user avatar

这个世界上的性别矛盾从来就不是主要矛盾。哪怕是男尊女卑的古代,一个男性平头老百姓遇到官家大小姐不照样得跪着。你看再怎么男尊女卑也无法跨越阶级的差别,性别矛盾说顶天了也只是人民内部矛盾。

比如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员工无产阶级,老板资产阶级,老板给其中一部分员工的工资不够是什么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怎么这一部分人是女性就成了性别矛盾,很奇怪的好吧。

如果不理解,我再举个例子。之前有个叫996.icu的抵制996的运动。如果有人跳出来说,996的大多数人都是男性,所以这是女性对男性的压迫。你一定会觉得这人有病,因为这事本质是资本家压迫劳动者。但是到了同工不同酬这就成了男性压迫女性,不觉得奇怪么?

然后教育权的问题。家里老大辍学打工供老幺上学,这本质家庭资源分配的问题。实际上哥哥辍学打工供妹妹读书的不会比姐姐辍学供弟弟读书的少。这里的主要矛盾是穷,有限的家庭资源只能分配给一个孩子,大多数家庭的选择是给小的。然而偏偏就把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读书单拎出来,来证明男性压迫女性。

这个社会确实有很多地方压迫女性,虽然这些东西压迫女性的同时也压迫男性。但这就给女权发芽的土壤,有人压迫我我就去压迫男性,玩一手支付转移。

前几年舔狗泛滥的时候,那时的女权温和多了。随着“舔狗不得house”思潮开始流行,女权也变得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暴躁。因为支付转移玩不动。

至于为什么不承认女权是平权,因为承认了平权,这种支付转移的玩法会显十分的滑稽。毕竟拿着欠条要钱是讨债,没拿欠条要钱是乞讨,虽然这欠条跟广大男性并没有关系。


突然好多赞,小小更新一下。

看到评论区说同一阶级也是男性压迫女性,并且以女性承担大多数家务为据。这就是我说的有些东西确实压迫着女性,婚姻带来的繁琐的家务确实限制了女性的发展这是事实。但是它同样也压迫着男性,承担房贷车贷还款压力的是谁?如果生了孩子教育成本的压力谁来承担?有些男性结婚后模型、电子设备、户外运动等等烧钱的爱好全戒了,背着老婆买台ps4都要被做成搞笑视频。你觉得这些算不算压迫男性?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你觉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歧视女性。那如果我就是个想当个家庭主夫安逸过日子的男性呢,那算不算歧视男性?

所以说很多问题核心矛盾根本不在于性别。或者说性别歧视的主体不是男性这个笼统的名词,而是有具体的个人或组织。比如隔壁老王歧视女性,比如某某公司歧视女性,比如某某高校歧视女性。这些敌对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事情往往是这样发展的,隔壁老王强奸了一女性,舆论男人都是王八蛋没一个好东西。某公司招聘偏向录用男性,舆论男人都是王八蛋没一个好东西。某高校男女录取分数做假给男性偷偷加分,舆论男人都是王八蛋没一个好东西。

当以女性为受害者的事件出现,往往声讨男性这个笼统名词的声音会盖过事件本身。这既不利于事件的解决,也不利于女权的长期发展。

要做到男女平等,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接受多样性。很大一部分女权主义者不仅看不起家庭主妇,她也看不起家庭主夫。如果接受女性走向职场,那么同样也应该接受男性回归家庭。既然都认定了男人必须要工作,那么工作机会凭什么是你的?很多女权主义者对男性的要求古板且苛刻,这本身就非常的不女权,甚至有点精分。你是个男的,所以你要赚的比我多,不然你就是个废物。但是,你工资还不能比我高,不然就是歧视女性。

user avatar

因为有的人口中的女权就不是平权。

归根结底还是男权,或者说男权社会下的单独女性权利保证。

这有什么用?

我大明皇帝不允许迎娶官宦勋贵之女,只能娶平民之女,难道大明是女权之光?

这种女权,依然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不是说有女性作为既得利益者,就算是女权了。

我们要的不是这种女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少女性朋友对“女权即平权”的观点持有保留,甚至是不认同,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心理、社会和历史因素。与其说她们“不认同”,不如说她们对“平权”的理解和女权运动的实践方式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期待。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慢慢聊。首先,得说说大家对“平权”这个词本身就有不同的解读。有些人理解的.............
  • 回答
    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肯定挺不是滋味的。花了三个月时间,鼓起勇气去表白,结果却得到了“还没办法接受,还是做朋友就好”的答复,这就像是你精心准备了一份大礼,对方却说:“谢谢,我挺喜欢你的,但我现在还不能收下这份礼物,咱们还是先当普通朋友吧。” 这种感觉确实挺复杂的,既有肯定,又有拒绝。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
  • 回答
    你提到江浙沪一带的女生普遍长得好看,这确实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要说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尽量讲得细致点,就像聊家常一样,让你觉得这都是大实话。首先,咱们得承认,基因确实是个重要因素。 江浙沪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人杰地灵。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很多文化和.............
  • 回答
    女生在吵架时喜欢翻旧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情感和沟通模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探讨,包括情感需求、沟通方式、以及潜意识的心理机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核心原因:情感的积累与宣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许多女性在感情中更倾向于积累和处理情感,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的事件。当她们觉得自己的.............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觉得现在很多女生偏爱“瘦瘦的小哥哥”,而对传统意义上的“壮的、man的猛男”没那么热衷,这背后其实是时代变迁、文化影响、社会观念以及女性自身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得说说社会审美的风向标变了。 过去,或者说在很多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在我身边观察到的情况也确实挺普遍的。好像很多女生真的相信“男女之间存在纯粹的友谊”,但不少男生对此持保留甚至否定态度。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希望能把这个事儿说得更透彻点。首先,我们得承认男女在生理和社会属性上的差异是基础。 生理层面: 这是最直接.............
  • 回答
    关于“学习好女生大多不漂亮,而二三本院校中美女却比较多”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但缺乏科学依据的刻板印象。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并分析可能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漂亮”是主观的: 美丑的定义因人而异,受到文化、个人偏好、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在A眼中非常漂亮.............
  • 回答
    关于“穿汉服的女生‘不好看’的是否居多”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个人审美、服装本身的设计、以及穿着者的气质和搭配等多方面因素。如果硬要说“不好看”的是否居多,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些片面的判断。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聊聊:一、 审美是主观且多变的,所谓的“好看”本身就没有.............
  • 回答
    “哄”和“让”这词,放在感情里,总带着点微妙的意味。很多人觉得,恋爱嘛,不就是女孩子撒娇,男孩子宠着?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是爱情的标配。但仔细想想,这真的只是男生的单方面付出吗?女生真的就那么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从来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吗?其实,感情这东西,从来就不是一道单选题,更不是一个永远的“供.............
  • 回答
    您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审美的一大热点。为啥很多健身的哥们姐们都爱练翘臀?中国女生就不能喜欢“瘦一点的麻杆子”身材吗?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好看不好看”那么简单,里面藏着好多故事呢。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翘臀”为啥这么火。这玩意儿呀,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曲线的魅力,天然的吸引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情侣之间的相处模式。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解读一下,为什么有时候男生好像“宁愿多解释,也不愿简单一句‘我错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人跟人之间的沟通,特别是男女之间,有时候就像是在演一台不怎么协调的默剧。男生想的,跟女生接收到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1. “不愿哄”背后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常见的。与其说“男生不喜欢好女孩”,不如说很多时候,“好女孩”身上的某些特质,在某些男生看来,可能没有那么吸引人,或者说,并没有“坏女孩”那种“刺激感”。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咱们得一件件捋一捋。首先,得明确什么叫“好女孩”。通常我们理解的“好女孩”,可能是指: 听话懂.............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绝对的,但确实挺普遍。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现象是,那些总是被“事儿多”、“耍性子”的女人吸引的男性,往往不是因为她们“事儿多”本身有多么吸引人,而是“事儿多”背后的一些东西触动了他们,而那些“真正对他好”的女人,有时却因为过于“好”而“看不见”了。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咱们大学男生这状态,你说气人不气人?明明身边妹子那么多,颜值身材都挺不错的,怎么就那么多人宁愿跟键盘、屏幕过不去,也不愿意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添点彩呢?这背后啊,可不只是“懒”这么简单,这里面门道可深着呢!首先,得承认,现在大学男生,很多活得是真“明白”了。他们不像早些年,一门心.............
  • 回答
    哎,这问题说起来,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中国人,对“美”的看法,那可是一直在变的,而且深受各种文化、历史、社会因素的影响。说到这“腿粗不好看”的说法,我琢磨着,大概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吧。一、历史的沉淀与审美的演变你想啊,古代中国,社会经济条件跟现在可不一样。那时候,人们更注.............
  • 回答
    看到女儿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你分享心事,这确实会让父母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那种感觉就像看着一扇曾经敞开的门,现在慢慢关上了,让你既担心又无助。首先,得承认,女儿进入青春期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这是人生一个非常自然的阶段。她们在成长,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更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同龄人.............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笑傲江湖》这部小说中一个相当核心的设定和人物命运的巧妙安排。你说的没错,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似乎练《葵花宝典》不需要“自宫”的说法,或者说,“自宫”这个词本身带着强烈的指向性。但要理解为什么它没有落在女性角色手中,尤其是任盈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葵花宝典》的性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文化、经济、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观察和潜在的差异。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日本全职太太的“恩宠”:背后有哪些逻辑?你观察到的“日本婚后成为全职太太,丈夫会对她很好”,这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支撑:1. 经济结.............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些女生喜欢发自己较暴露的照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心理、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原因。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寻求关注和认可 社交媒体的机制: 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本身就鼓励用户发布内容来吸引眼球。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内容,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点赞.............
  • 回答
    身边好多中学女生抗拒裙子?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里面门道可多了。你想啊,从小学升到中学,这可不是仅仅换了套校服那么简单,而是生活习惯、社交圈、甚至对自我认知的方方面面都在悄悄发生变化。裙子作为一种衣物,自然也逃不过这些变化的影响。首先,我们得从生理和身体发育这个最根本的层面说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