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物质丰富年代的年轻人,可能根本无法想象老一辈专家身上那种近乎于迂腐的爱国奉献精神。
教科书上有的、太出名的例子就不说了,说一个之前有幸近距离接触过的院士。
去年初,跟前单位领导在北京参加科技进步奖评审会,主办方请了一位老院士做评审组组长。
老院士已经79岁了,发现会场就在家附近,于是当天是骑自行车来的……还自带了一个1L左右的黄色大塑料水杯……
会前,主办方跟我们一再强调院士时间紧张,让大家汇报速度适当快一点,所以我们都以为院士在场只是走个过场。
谁知道从第一个汇报开始,院士就特别认真地听,各种提问题。就连那种明显是来凑数的小项目,老人家都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细致地让汇报人都觉得不好意思。
我们汇报完后评审意见拿去请他签字,他拿出笔一个标点一个字地审,前后改了三次,最后一次只改了一个字。
找他签字时候站他身后,他掏出钱包翻个东西,豁然看到一张 北京市老年人乘车优惠卡。
对我的触动特别大。
在行业里面,很清楚一个院士背后的能量有多大,资源有多强,也确实看过部分不学无术但精于权术者占据高位,所以当亲眼目睹一个这样级别的专家还能做到对学术如此敬畏、对生活如此简朴,我特别震惊也特别感动。
我觉得这样的老专家,无愧于共和国的脊梁。
国内的大部分院士都是这样的,只是公众不了解罢了,像之前被喷子乱喷都高福院士
2014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埃博拉疫情席卷西非,塞拉利昂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支援非洲防控埃博拉出血热,高福院士率领首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队, 于2014年9月中旬出征塞拉利昂,深入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第一线。他在那里工作的两个月,正是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时刻。他不仅领导检测队开展活病毒检测工作,建立留观中心,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科研资料;而且在沟通和协调政府官员、国际援助组织及当地社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高福院士将继续积极推动中非合作,为中国和非洲培养专业人才。高福院士已经为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喀麦隆培养了四名博士。
鉴于高福院士对世界科学的贡献、尤其是非洲乃至全球疾病预防控制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非洲各界多学科专家的独立评估和推选,以及十个不同领域顾问委员会的评审,正式授予高福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Nelson Torto常务副院长对高福院士当选非洲科学院院士感到十分高兴并致以诚挚的祝贺,希望今后与高福院士有更加紧密的合作,为早日达到非洲的科学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补一个舒院士的,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他,但是给大家推荐个回答
大家不要简单的相信公众号上的说法,自己要有逻辑的思考,谨慎的得出结论。
给大家贴一个毕导的科普
emmm我发现我一直觉得疫情是天灾,不是人祸,可能这就是我跟发家意见有分歧的地方吧。个人认为
能够控制的疫情都是爆发过的科学家对其充分其特性充分了解和掌握的。不知道人类历史上有没有新型疫情在萌芽时期就被快速扑灭的,欢迎科普。
emmm打家都问我高福院士在干啥,我寻思他也不是我导师也不是我邻居亲戚啥的,我也不知道呀。说不定在研究疫苗?
想知道就去问度娘了啊。刚刚去曾光院士微博下看了看,被骂成 ,真可怜。
我是以后不会学而优则仕的,希望大家不要喷我没有社会责任感了(狗头警告)
有人问我为啥早期疫情监测权没有下放到武汉。我学生物的同学说rna病毒不稳定,较难提取,突变也厉害。前期是在校准测序,实际上是武汉,上海,北京几家都在测序,然后测出来又差异,不确定是病毒突变了还是什么的(欢迎专业人士科普)
2020年2月18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柳叶刀)上发表通讯(Correspondence)文章,全球科学家发表声明反对阴谋论,全力支持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中国科研技术工作者。
补充一个关于cdc职责的回答
今天看到了一个对前期上报过程中的回溯
为啥要发英文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