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木星是地球的屏障,可以帮助地球挡住宇宙中的小天体从而保护地球呢?

回答
木星确实常常被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屏障”,这是一个基于科学观测和物理学原理的说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球抵御来自宇宙深处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威胁。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个“屏障效应”是如何发生的:

核心机制:木星巨大的引力作用

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其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正是这巨大的质量,赋予了木星极其强大的引力。这种强大的引力是其充当地球“屏障”的关键。

1. 拦截和吸收小天体:

改变轨道: 当小行星或彗星靠近太阳系内侧时,它们会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但如果它们的轨道恰好经过木星附近,木星强大的引力就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
捕获: 有些小天体会被木星直接“捕获”,成为其卫星。这相当于将这些潜在的撞击者从可能撞击地球的轨道上移开,并将其束缚在木星的引力场内。
抛射出太阳系: 木星强大的引力还可以将一些小天体“抛射”出太阳系,使其永远离开太阳系内部,自然也就无法威胁地球了。
加速或减速: 木星的引力可以改变小天体的速度和方向。它可能会将小天体加速,使其更容易逃离太阳系,或者将其减速,使其更容易被太阳的其他部分吸引而烧毁在大气层中,或者被木星本身捕获。
“弹弓效应”的反面: 飞掠行星时利用引力改变速度和方向的现象称为“弹弓效应”。虽然常用于航天器加速,但对于小天体来说,木星的引力也可以“弹开”它们,将其推向对地球无害的轨道。

2. 改变小天体轨道,使其进入撞击太阳的轨道:

撞击太阳: 相当一部分原本可能撞击地球的小天体,在经过木星附近时,其轨道会被木星的引力改变,使其最终滑向太阳。一旦进入太阳的强大引力场,这些小天体就会被太阳强大的引力撕裂、加热直至燃烧殆尽,或者直接撞向太阳,从而避免了撞击地球。

3. 扰动其他小行星带的稳定性: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木星和土星等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也对更远处的柯伊伯带(海王星轨道外)和奥尔特云(太阳系最外围的假设性区域)中的冰质小天体产生影响。它们会偶尔将这些小天体推向内太阳系。
木星的作用: 木星的引力在这种情况下也扮演着一个复杂的角色。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或改变这些被扰动的小天体的轨道,使其一部分偏离地球的轨道。虽然木星有时也会将这些小天体推向内太阳系,但其巨大的引力能够拦截和改变其中相当一部分小天体的方向,使其偏离地球。

4. 例子和证据:

ShoemakerLevy 9彗星撞击木星(1994年): 这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这颗彗星在接近木星时被木星巨大的潮汐力撕裂,然后碎片逐个撞击了木星。这一事件直观地展示了木星强大的引力可以捕获甚至粉碎大型天体,避免了它们可能撞击内太阳系行星(包括地球)的潜在危险。
轨道模拟和研究: 科学家们通过复杂的计算机模型模拟太阳系中各种小天体的运动。这些模拟结果普遍显示,如果没有木星的存在,太阳系内侧的行星(包括地球)将遭受更频繁和更严重的小天体撞击。

木星“屏障”的局限性和复杂性:

虽然木星确实起到了保护作用,但这个“屏障”并非万无一失,而且其作用是复杂的,有时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并非所有小天体都能被拦截: 有些小天体的轨道非常特殊,即使经过木星附近,其轨道也可能不会被显著改变,或者会被推向内太阳系,甚至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被木星“踢”向地球。
木星本身也可能被引力影响: 木星的引力也会影响到其他行星,包括地球。只是总体而言,其拦截和改变小天体轨道的积极作用大于潜在的负面影响。
其他巨行星的作用: 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对太阳系中的小天体轨道有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引力网络。

总结来说,木星之所以被称为地球的“屏障”,是因为:

1. 巨大的质量和引力 使它能够有效拦截、捕获或改变大量小行星和彗星的轨道。
2. 它能将许多潜在的撞击者 推离 了太阳系,或使其 撞向太阳,从而避免了撞击地球。
3. 通过 改变小天体的运动方向,木星大幅度降低了地球遭受大规模撞击的概率。

因此,木星的存在,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极大地增加了地球免受毁灭性小天体撞击的几率,为生命的演化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它是我们太阳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守护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你看张xkcd做的太阳系势能剖面图你就知道了。xkcd: Gravity Wells


简单的说,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引力势阱。如果一个小行星进入行星势阱,但因为机缘巧合速度下降导致没有足够速度逃离,就很容易被该行星俘获。如上图所示,木星(Jupiter)的势阱又大又深,就好像一个富豪又年轻又有钱脾气还好,结果绝大多数小天体都被他俘获了。少数天体甚至直接投怀送抱,比如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就和木星“幸福”地合体了。


我们可以等效算一下爬出这个势阱相当于在地球上,假设重力加速度不变的条件下爬多高的山

对于地球,可以算出逃离引力势阱的等效山高为:h=6,393公里,考虑地月系影响是6 379 公里。
而对于木星,等效山高是18万公里(太阳是1943万公里),很明显,落入木星的天体更难逃离引力束缚。

虽然木星,土星公转周期分别为12,30年。但是一个太阳系外层天体从遥远的地方落入太阳系并落入接近地球轨道的地方,一般也要花费十几到几十几百年的时间。这其中经过木星,土星引力影响范围时间很长。大量的短周期彗星和外天体都会被木星,土星影响和俘获。剩下的少量长周期彗星经过内部行星轨道的频率很低,不足为惧。

比如哈雷彗星,在1986年2月9日经过近日点,但是只用了一个月(3月17号)就离开了地球轨道(考虑到哈雷轨道和黄道面有18度倾角,这里的指的是哈雷轨道在黄道面投影和地球轨道相交点)。而在1987到1990四年的时间经过木星和土星轨道。换句话说,哈雷彗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木星和木星之外的轨道上。被木星和土星等大行星影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木星,土星等大行星确实是地球等小行星的屏障。有研究指出,木星发生彗星撞击的概率是地球的2,000至8,000倍。iopscience.iop.org/arti。大量的小天体被木星和土星影响,和它们合并,环绕,甚至成环,对地球来说相当于是避免了无数比子弹速度快几十倍的小天体攻击,虽然使得地球少了很多流星,但是也保护了脆弱的地球生态和无数的生命。

原来腾讯天文早有相关图片了~
不到30年被撞6次 木星表示胖不是我的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实如其他人所说,最近学界也有意见认为木星可能也导致了对小行星的干扰,从而可能对地球造成影响。,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和检验这些作用。虽然木星确实被挡住了很多可能攻击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但是,不管怎么说,木星的存在会使得很多小行星轨道变得不稳定。最近的这篇文章旗帜鲜明的认为木星自带招黑体质反而增大了地球被撞击的风险。
Jupiter: friend or foe? An answer
其理由是,在2007年,他们模拟了一个有木星的太阳系和一个没有木星的太阳系,在柯伊伯带有100万个小天体。结果木星的扰动使得更多的小天体落入太阳系,结果地球被撞的几率反而高出30%。他们之后的文章仍然坚持这个结论,并认为木星虽然对奥尔特云里面的长周期彗星引起的攻击是起保护作用的,但是现在长周期彗星已经很少了,主要的碰撞因素还是短周期彗星。

然而,认为木星是保护星的观点仍然是目前主流观点。毕竟,模拟也很难说完全反映现实。而且他们的文章是基于今天的现实阐述,而没有考虑过去。木星在过去几十亿年里面一直孜孜不断的“吞并”其他小天体,总体来说还是清空了更多的威胁。

其实做为行星,其形成就来源于一开始吸积附近的轨道的所有小天体和气体,积攒质量。因而,星体合并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客观来说,如果不是过去那场毁灭恐龙的灾难,哺乳动物恐怕今天还是被爬行动物压制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事情了。而今天随着我们技术的发达,可能的小行星撞击损失看上去是可以被现在的技术瓦解和避免的。

考虑木星被撞的次数远比地球要多。我还是倾向于木星是保护星的说法,但是这种“保护”是“英雄救美”和“雇一批混混来演一出英雄救美”,还有待未来更多的数据和事实检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木星确实常常被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屏障”,这是一个基于科学观测和物理学原理的说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球抵御来自宇宙深处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威胁。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个“屏障效应”是如何发生的:核心机制:木星巨大的引力作用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其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阳系其他所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我们对“星球”和“地面”的理解。木星之所以被称为气体巨行星,并且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固体地面”,是因为它的构成方式和地球、火星这样的岩石行星截然不同。想象一下,你站在地球上,你会感受到坚实的土地在你脚下,那是由岩石、土壤和各种矿物质组成的。即便在海洋深处,你也知道海底终.............
  • 回答
    咱们先从头说起,这太阳系的形成,说起来挺像个大工地,只不过这工地里堆的不是砖头水泥,而是星际间的尘埃和气体。你想啊,宇宙刚开始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么井井有条。它是一个巨大的、混沌的“尘埃云”,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气体(主要是氢和氦),还有一些更重的元素,这些都是上一代恒星爆炸后散播出来的“遗产”。就.............
  • 回答
    《流浪地球》里,地球选择用木星引力弹弓加速,而不是慢慢飞出去,这背后可是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科学与生存的博弈。咱们得从头捋一捋,为啥非得这么“折腾”地球。首先,时间!时间就是一切!你们想想,太阳就要爆炸了,变成一颗红巨星,然后吞噬掉整个太阳系。这个过程可不是几十年几百年就能完成的,而是以万年为单位的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木星那么大,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却不像看桌上的杯子那样,能直接、清晰地看到它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非常关键的物理和天文学的道理,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距离。木星可不是在你家客厅里的,它离我们有多远呢?平均来说,木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7.78亿公里。这可.............
  • 回答
    《流浪地球》之所以设定地球会撞上木星,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极其宏大且残酷的宇宙背景,以及人类为了求生所做出的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这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危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故事的开端,那是一个人类文明存续的终极时刻。太阳,我们赖以生存的恒星,在故事发生前的几百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
  • 回答
    《流浪地球》中,关于莫斯和地球科学家为何未能提前推演出木星引力引发的全面灾难,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恰恰是影片情节张力的重要来源。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聚焦于电影所设定的世界观、技术限制以及人类固有的局限性。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流浪地球”计划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且前所未有的.............
  • 回答
    说日向宁次是木叶十二强男性里“最菜”的,这说法其实挺让人匪夷所思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片面和不公平。但如果非要从某些特定角度去“找茬”,或者说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所谓的“木叶十二强”是指佐助叛逃前,木叶村最年轻、最有潜力的忍者群体,包括鸣人、佐助、小樱、.............
  • 回答
    .......
  • 回答
    “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薛宝钗的心尖儿,怕是没来由地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涟漪。那是一种混杂着无奈、不解,甚至带着点儿小小的恼怒的情绪。你想想,当时是什么情境?大约是黛玉又一次因为宝玉对那金锁片儿的痴迷,而感到委屈和不安。她那敏感的性子,加上对宝玉深沉的爱恋,自然是将“金玉.............
  • 回答
    朱诺号选择从极地轨道研究木星,这可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策略,其好处是多方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简单来说,它就像是换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位“行星之王”。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极地轨道”。通常我们想象中的行星探测器绕行星飞行的轨道,大多是在行星赤道附近,就像是在一条扁平的跑.............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气态行星稳定性的核心。很多人觉得既然是“气态”,那不就应该像一团气体一样容易散开吗?但实际上,木星和土星之所以能牢牢地 удерживать свои массивные газовые оболочки,是多种强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是简单的“气体不散”这么简单。咱.............
  • 回答
    哈哈,射箭沙龙里提到的“神弓”,这玩意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听着名字就透着一股子神秘感,对吧?其实,射箭界里所谓的“神弓”,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它更多是一种大家口耳相传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说法,通常指的是那些在性能上表现极其出色、拥有极佳的射准表现、手感舒适,并且材质工艺都非常顶尖的弓。你可以.............
  • 回答
    木头,这玩意儿,咱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房梁到家具,再到各种小玩意儿,都离不开它。而且,我们都知道,木头是个好绝缘体,不像金属那样能导电。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绝缘体,为什么雷还会劈在木头上呢?这事儿听着好像有点矛盾,对吧?别急,咱今天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聊聊“雷击”是怎么回事儿.............
  • 回答
    关于二战航母甲板为何大多采用木质,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确实会让人联想到“防火防潮”的疑虑。事实上,这背后是当时技术条件、材料特性以及实战需求的综合考量。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是木质的?首要原因在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在二战时期,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要求极高的海军舰种,其设计建造正处于快速.............
  • 回答
    美国很多房子之所以大量使用木材建造,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 历史传承、经济性、材料的可获得性、以及美国独特的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解释: 1. 历史传承与早期定居者: 拓荒精神与就地取材: 美国早期是由欧洲移民建立和开发的。在广袤的北美大陆上.............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日向日足口中“日向一族是木叶最强一族”的说法有点夸张,甚至忍不住去嘲讽,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而且这些原因在《火影忍者》的漫长篇幅里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与其说日向一族“不强”,不如说他们的“强”在某些读者看来,并没有达到日足口中那种“最强”的程度,或者说这种“最强”更多是一.............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赤木刚宪没有被深体大录取,以及最后流川枫出现在樱木面前是幻想还是真实,这涉及到《灌篮高手》这部漫画及动画的剧情细节。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一、 为什么赤木刚宪没有被深体大录取?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灌篮高手》的设定中,日本的大学篮球体系并非完全依靠高考分数来决定是否录取。 除了学业成绩,体.............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