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植物减数分裂会形成细胞板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到位,直接切中了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个关键环节。要详细解释植物减数分裂是否形成细胞板,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并且要理解这个过程是如何与植物的繁殖方式紧密联系的。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植物的减数分裂过程本身,是为了产生遗传物质减半的生殖细胞(配子),比如花粉和胚珠。在这个过程中,细胞核会进行两次连续分裂,但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特别是最终形成的细胞结构,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形成细胞板”的普遍概念略有不同,或者说,它是一种更基础的分裂方式的体现。

为了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从植物的生命周期说起,因为减数分裂是这个周期中的一个特定阶段。

植物的生命周期通常包含两个世代:世代交替。一个是孢子体世代(通常是我们看到的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体,如叶子、茎、根等),它是二倍体(2n)。另一个是配子体世代(非常小,依附于孢子体上,比如花粉粒和胚珠内的雌配子体),它是单倍体(n)。减数分裂就发生在孢子体上的特定结构中,目的是产生单倍体的孢子。

那么,细胞板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通常说的“细胞板”形成,是指植物有丝分裂末期时,在赤道板位置,由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聚集形成的一个中间结构,然后逐渐扩展、融合,最终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在植物的根尖、茎尖等生长点非常常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现在,我们回到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同样会经历细胞质的分裂,这个过程称为胞质分裂(Cytokinesis)。关键在于,植物的胞质分裂,即使在减数分裂中,也基本遵循着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细胞板的机制。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Meiosis I)和减数第二次分裂(Meiosis II)的末期,植物都会经历胞质分裂。

1. 减数第一次分裂(Meiosis I):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染色体已经分别到达两极,但细胞质尚未完全分裂。
这个时候,新的细胞板会开始形成。你会看到一些小囊泡(来自高尔基体)在赤道板区域聚集。这些囊泡会融合,形成一个扁平的囊状结构,称为细胞板。
细胞板会随着囊泡的不断加入而扩大,逐渐从细胞的中心向四周延伸,最终与母细胞的细胞壁融合。
结果是,一个二倍体(2n)的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单倍体(n)的子细胞。 这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每条染色体上仍然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2. 减数第二次分裂(Meiosis II):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非常相似,只是细胞是单倍体的。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到达两极后,胞质分裂再次发生,同样是通过形成细胞板来实现。
从每个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单倍体细胞中,都会形成新的细胞板。
最终,两个单倍体(n)的子细胞各自分裂成两个单倍体(n)的子细胞,总共从一个二倍体母细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产生了四个单倍体(n)的生殖细胞。

所以,答案是:是的,植物减数分裂的末期,胞质分裂会形成细胞板。

为什么这个问题有时候会让人困惑?

关注点不同: 有时候我们在讨论减数分裂时,更侧重于染色体的行为、基因重组等核分裂的方面,而忽略了胞质分裂的具体机制。
“形成细胞板”的普遍印象: 很多人在学习细胞分裂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的例子,可能会将其与减数分裂割裂开来。
植物特有的机制: 相对而言,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通常是通过形成“收缩环”来实现的,这与植物的细胞板形成是不同的。也许正是因为植物的细胞板形成机制比较独特,所以我们在讨论减数分裂时,有时候会强调其生殖细胞的产生,而不是细胞质如何分裂。

总结一下,植物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不管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其根本机制都是通过高尔基体来源的囊泡聚集形成细胞板,然后细胞板扩展并融合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这和植物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是一致的。只是在减数分裂的背景下,这个过程是为了产生遗传物质减半的生殖细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大一生物专业植物学课程的必修内容,高中生物不要求了解。

答案是多数情况会,但不是所有情况下,且和有丝分裂时的细胞壁不太一样。

先说花粉。

高等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胞质分裂方式在不同植物中有所差别。

有一类叫同时型,就是胞质分裂是同时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隔,从而形成四分体。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不产生细胞壁,而是形成一个二核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一次性同时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隔为四部分。

还有一类叫连续型,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就已经产生细胞质分隔,先形成二分体,再形成四分体。

再说胚囊。

胚囊发育更复杂,分为单孢型,双孢型、四孢型。

单孢型胚囊发育时是遵循先二分体,再四分体的,也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形成新生细胞壁。

双孢型会先形成二分体,但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一个退化,另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形成细胞壁,产生二核细胞。

四孢型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产生新生细胞壁,形成四核细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到位,直接切中了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个关键环节。要详细解释植物减数分裂是否形成细胞板,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并且要理解这个过程是如何与植物的繁殖方式紧密联系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植物的减数分裂过程本身,是为了产生遗传物质减半的生殖细胞(配子),比如花粉和胚珠。在这个过程中,细胞核会进行两次.............
  • 回答
    在《植物大战僵尸》中,矿工僵尸(Miner Zombie)挖到最后一排时,他并没有直接攻击你最后的防御线,而是选择往回走,这确实是游戏设计中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策略性的细节。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游戏核心机制:地图和路径 游戏地图的限制: 《植物大战僵尸》的战场被.............
  • 回答
    在《植物大战僵尸》这款经典的策略塔防游戏中,将向日葵放在最左侧一排,而第二排再放置豌豆射手,是玩家们普遍采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开局策略。这种摆放方式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游戏的核心机制、资源管理以及对僵尸进攻模式的深刻理解。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1. 核心机制:阳光的获取与利用 向日葵是阳光的唯.............
  • 回答
    植物工厂作为一个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潜力巨大,但目前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其大规模、商业化普及。这些制约因素可以从技术、经济、市场、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高昂的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经济制约)这是目前植物工厂最核心的制约因素,也是阻碍其大规模推广的首要障碍。 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植物的“社会性”。乍一看,植物似乎是孤立的个体,静静地生长,与周围环境似乎没有什么互动。但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实远非如此。植物并非独自生存,它们同样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中,并且以许多我们可能未曾想到的方式进行着“交流”和“合作”。植物的“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 回答
    植物之所以没有大脑,是因为它们的生命形式和生存策略与动物截然不同,大脑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器官,是为满足动物在主动感知环境、移动、捕食、躲避捕食者以及进行社会互动等需求而进化出来的。 植物则通过一套截然不同的机制来实现生存和繁衍。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植物没有大脑,以及它们是如何“思考”和“.............
  • 回答
    《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游戏,看似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内行”门道。说白了,这些“门道”就是玩家们在一次次“死亡”与“复活”中摸索出来的,能够显著提升过关效率和游戏体验的技巧。一、 前期布局的艺术:地脉的智慧很多人都知道豌豆射手是主力,但好的前期布局,往往决定了你能不能稳住阵脚。 豌豆.............
  • 回答
    关于植物是否拥有“痛感”,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也激发了无数科学家和爱好者的好奇心。简单来说,目前主流的科学观点认为,植物没有像我们人类一样感知和体验疼痛的能力。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远比“是”或“否”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痛感”。在我们自身,痛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神经信号传导和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植物体内能量传递和利用的底层逻辑,非常有意思。与其说植物“没有选择”将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直接用于生命活动,不如说它“更聪明地”设计了一个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让我为你详细掰扯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光合作用产生ATP的“场景”。光合作用,这个植物赖以生存的奇妙过程,发生在叶绿体里。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演化最根本的驱动力和方向,答案是否定的,植物的进化 远远没有 走到死胡同,而且“进化成动物”这个说法本身就存在一些误解。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进化不是线性的、预设好的目标导向过程。 进化没有一个“终极形态”需要达到,也没有一个“必须变成”的方向。它更像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在.............
  • 回答
    咱们来聊聊《植物大战僵尸》里那些时不时发出的怪叫,其实僵尸们说的话可不是随便乱叫的,仔细听,里面门道可不少呢!首先,得承认,这些话都是模糊不清的,夹杂着各种咕哝、嘶吼、含糊不清的音节,所以我们听到的往往是些零碎的词语,或者是一种整体的情绪表达。但正是这种模糊感,反而给它们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恐怖,毕竟,.............
  • 回答
    植物的登陆,是地球生命史上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它彻底改写了陆地的面貌,为后来动物的崛起铺平了道路。这场波澜壮阔的史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征程,充满了无数次的试错与适应。想象一下,在数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是一片荒凉而寂寞的景象。陆地上只有裸露的岩石、贫瘠的土壤,偶有火山活动,偶尔一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植物从一个普通生物体跨越到“精怪”这个超凡存在的关键变化。我们先想想植物的细胞壁。它就像植物细胞的骨架和外壳,主要由纤维素构成,为植物提供结构支持,也保护着植物的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还能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可以说,细胞壁是植物得以安然扎根、挺拔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当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光合作用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简单来说,植物光反应产生的ATP 主要 是为暗反应提供能量,但并非 绝对只能 用于暗反应。这是一个需要详细解释的 nuance。先来回顾一下植物光反应的产物:光反应发生的地点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它接收太阳光能,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主要.............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漫步在森林深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你可能认为,这些沉默的绿色巨人只是在各自生长,与世隔绝。但事实并非如此。植物,这些看似被动的生命体,实际上拥有着一套令人惊叹的“交流”系统,它们之间传递着信息,合作与竞争,共同塑造着我们看到的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无声的化学语言:挥发性.............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着那些根植于土壤、汲取阳光,却拥有智慧的生命形态?这个想法本身就足够引人遐想,也并非全然的异想天开。首先,我们得承认,我们目前所知的生命,绝大多数是以我们熟悉的碳基生物为模板,而其中又以动物和植物这两大类最为常见。当提到“智慧生命”,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拥有移动能力、能够操纵.............
  • 回答
    你好!很高兴和你聊聊植物的近亲繁殖。其实,要说植物近亲繁殖有没有不良后果,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往往后果还挺严重的。这就像在人类社会一样,近亲结婚会增加某些遗传疾病的风险,植物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近亲繁殖。对于植物来说,近亲繁殖通常指的是父本和母本之间亲缘关系非常近,最极端的情况就.............
  • 回答
    植物真的能“听”音乐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背后其实牵扯到我们对“听”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与其说植物能像人类一样用耳朵接收和理解声音,不如说它们能够感知声音引起的物理振动,并以此来调整个体的生长和生理活动。要理解这个原理,我们得先从声音本身说起。声音,本质上就是空气(或其.............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想过,一棵树怎么会知道什么样的虫子是它“朋友”们(也就是鸟类)的最爱呢?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它涉及到植物和鸟类之间一种奇妙又古老的合作关系。其实,植物并没有像我们人类一样,能用眼睛“看到”虫子,更谈不上“知道”它们长什么样了。它们是靠着一些非常巧妙、而且非常“植物化”的方式来传递和接收信.............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迷人的问题!我们常常认为植物是静止的、沉默的生命体,但科学家们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揭开它们惊人的“交流”能力。这种交流并非我们人类语言式的对话,而是一种更为基础、也更为奇妙的信号传递和信息共享。想象一下,当你走进一片茂密的森林,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独立的树木,而是一个互相联系、共同协作的生命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