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关于波兰历史的谣言?

回答
波兰历史悠久,也因此孕育了不少有趣的传说和未经证实的说法,其中一些甚至在民间流传甚广。虽然它们未必是历史的真相,但作为文化现象,也颇值得玩味。

1. 萨尔马提亚人与贵族共和国的神话开端:

波兰最深入人心的关于自身起源的叙事之一,便是他们是古代萨尔马提亚人(Sarmatians)的后裔。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波兰黄金时代(1617世纪)的贵族阶层,他们极力宣扬自己是勇敢、高尚、热爱自由的游牧民族萨尔马提亚人的继承者。

细节展开: 这种自我认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和社会目的。萨尔马提亚人被描绘成热爱自由、抵制暴君、与生俱来的贵族,这恰好符合了波兰贵族(Szlachta)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他们认为自己是天生的领导者,拥有自治的权利,并且是抵御东方野蛮人的屏障。因此,他们将自己的服饰、长袍、甚至长发(后来演变成一种装饰性的发型)都与萨尔马提亚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文化和身份,区别于西欧的封建制度,也不同于东方的君主专制。这种“萨尔马提亚主义”深深影响了波兰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贵族共和国”(Rzeczpospolita Szlachecka)的独特政治体制,强调贵族的权利和自由。

为什么会成为“谣言”: 尽管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浪漫,但从现代考古学和历史学角度来看,直接的血缘联系是难以证实的。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文化建构和政治宣传,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民族起源史。然而,这种叙事在波兰人心目中的根深蒂固,成为了民族自豪感和独特性的重要来源。

2. 瓦尔基里(Valkyrie)与克拉科夫的创始人:

另一个关于波兰早期历史的传说,与一位名叫瓦尔基里(或译瓦尔卡,Wanda)的公主有关。据说她是克拉科夫的创始人,一位美丽而强大的女统治者。

细节展开: 故事是这样的,克拉科夫城最初是由瓦尔基里公主建立的。后来,一位德意志的公爵(有的版本说是匈人或某个其他东方民族的统治者)想要娶她,并以此来统治克拉科夫。瓦尔基里拒绝了,她宁可自杀也不愿意屈服于外国的统治,最终跳进了维斯瓦河(Wisła River)。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牺牲了生命。

为什么会成为“谣言”: 瓦尔基里公主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带有爱国主义色彩的传说,而非有确凿证据的历史事件。她的存在和事迹主要体现在一些中世纪的编年史和民间故事中,缺乏同时期的可靠文献支持。这个故事被用来颂扬女性领导力和对国家独立的坚守,在波兰民族情绪高涨的时期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克拉科夫甚至有一座标志性的“瓦维尔丘陵”(Wawel Hill),上面有著名的瓦维尔城堡,据说在城堡下方有一个“龙穴”(Smocza Jama),传说中是瓦尔基里公主的宠物巨龙居住的地方,这也为这个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3. 琥珀之路与隐藏的财富:

虽然“琥珀之路”本身是真实存在的古代贸易路线,但围绕它却流传着许多关于隐藏财富的传说。

细节展开: 琥珀之路是一条连接波罗的海沿岸(盛产琥珀)和罗马帝国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古代商道。人们相信,这条路上曾有无数满载琥珀的商队,而很多商队为了躲避盗贼或者因为各种意外,将珍贵的琥珀埋藏在沿途的某个地方。因此,在波兰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在森林、沼泽和古战场附近,一直流传着关于“寻宝”的传说,许多人坚信曾经失落的琥珀财富就埋藏在地下,等待着有缘人去发掘。

为什么会成为“谣言”: 虽然琥珀贸易本身是事实,但关于大规模隐藏财富的具体地点和实际数量,往往带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这些传说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对古代辉煌的想象,也为一些地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4. 瓦尔萨维亚(Warszawa)的创立与美人鱼的诅咒:

波兰首都华沙(Warszawa)的名称来源,本身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细节展开: 故事讲述了渔夫瓦尔(Wars)和美人鱼西仁娜(Sirenna)的爱情。瓦尔在维斯瓦河捕鱼时,遇到了美丽的美人鱼西仁娜。他们相爱了,美人鱼承诺保护华沙,而渔夫则以她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华沙(Warszawa)。然而,故事也常常伴随着一个“诅咒”的说法:如果有人伤害了西仁娜,或者城市不再尊重她,那么华沙就会遭受不幸。

为什么会成为“谣言”: 华沙的名字确实与“Wars”有关,但“Sirenna”这个美人鱼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后来的浪漫化解释。虽然华沙城徽上确实有一位手持剑和盾牌的美人鱼(Syrenka Warszawska),她象征着城市的灵魂和守护者,但她的故事起源,更多是民间传说和艺术创作的结合。这个美人鱼的形象,虽然是华沙的标志,但她与城市名称的直接关联,以及伴随的诅咒,更符合传说而非历史的范畴。

这些故事,无论真假,都为波兰的历史增添了许多色彩和趣味。它们不仅是历史叙事的补充,更是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依然在人们心中激起涟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行文过程字斟句酌,反复查证。完稿后邀请数位相关史学大佬预览,经多次修改讨论才大功告成。


完全虚假的历史发明:

  1. 波兰的对华态度
  2. 波兰萨纳齐政府就是法西斯政府!
  3. 波兰骑兵砍坦克!
  4. 波兰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5. 波兰支持日本占领东三省!


半真半假与过度渲染:

  1. 平独镇露大波波,波兰祖上阔过!
  2. 波兰强大时欺负俄、德,最后被他们报仇,瓜分三次而亡,死得活该!
  3. 波兰复国时抢走了俄、德土地,真是犯贱,凡尔赛条约的邪恶产物!
  4. 波兰趁苏俄内战发起侵略,无耻到极点!
  5. 波兰血腥屠杀八万苏俄战俘,残忍暴虐,令人发指!
  6. 波兰吞并立陶宛维尔诺,如此侵略行径完全是帝国主义!
  7. 波兰和德国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8. 波兰大量屠杀迫害犹太人!
  9. 波兰提供电报技术帮助日本侵华!
  10. 波兰承认伪满洲国!


波兰的对华态度

现实中波兰政府的对华态度总体是趋于友好合作的,现代波兰政府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在中东欧的最大合作国,两国经贸往来,技术互通,是很正常的友好外交关系。波兰人民共和国也是全世界第七个与新中国承认并建交的国家,当然有人会杠:当时的波兰是苏联傀儡国,我承认这一点,只是说出这个史实。
令附一张图,是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世界各国民众的对华态度,绿色是喜欢中国程度,红色是讨厌中国程度。这张图极具讽刺意味,大量我国年轻人非常喜爱的日韩两国的对华负面倾向极其高,瑞典刚发生了什么我就不用说了,甚至意大利、德国、法国、匈牙利的红色也比绿色高。如此来看,大半个欧洲对中国态度都是红色高于绿色,而波兰的态度是绿42%,红29%,在欧洲绝对属于比较亲华的。当然了也有人会说,不能仅凭一张图就断言某国的真实对华态度,但我们毕竟不可能去那些国家做实地调研,皮尤研究中心已经是比较中立客观了,因此这张图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 (皮尤研究中心是一家无党派的,免税的非营利性组织,坐落于美国华盛顿D·C,隶属于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为其子公司司。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是世界各地各宗教的人口统计,还进行广泛的社会、舆论问题研究、民意调查、媒体内容分析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

波兰萨纳齐政府是不是法西斯政府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简单梳理一下萨纳齐政府的由来。从1918年复国到1926年5月波兰国父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发起政变,这段时间是总统议会民主制度的人民政府。毕苏斯基逐渐不满当前政府引起的外交不利局面和通货膨胀等经济危机,他认为民主政体的效率太低,让国家日益混乱。于是在1926年5月发起政变,建立了类似后世南美军政府的新政权,她被命名为萨纳齐政府,萨纳齐(Sanacja)就是波兰语“愈合,救赎”的意思。萨纳齐政府对波兰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


那么,萨那奇政府是不是法西斯政府?首先,萨纳齐政府最初的领导班子几乎都由军人组成,两院议会的权力被削弱,毕苏斯基本人的权力得到明显加强。因此,我们得出萨纳齐政府是专制政权的结论,好像和德国很接近了,因为德国纳粹政府就是独裁政体,但我需要指出波兰总统权力显著加强是在1935年,而专制≠独裁。


毕苏斯基本人是反政党的,1928年萨纳齐政权的领导者们创建了一个“ 与政府合作的无党派集团 ”(Bezpartyjny BlokWspółpracyz Rządem),这个组织拥护政府,却否认自身的政党属性。波兰直到1939年都没有取消其他反对党,所以谈不上一党专政。而法西斯独裁政府基本是一党专政的,是非常重视政党作用的,因此在政治结构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萨纳齐政府≠法西斯政府


毕苏斯基在萨那奇政府实际上施行的是某种半专制半民主的特殊政体。说它民主是与纳粹相比,BBWR并没有搞彻底的一家独大,法律依然认同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结党自由和选举自由。说她专制是BBWR依然对反对者施行了压制和迫害,1930年许多反对派被作为政治犯关押至布列斯特要塞的监狱中,但没有对他们进行人身迫害。

当时在波兰文艺界流行的作品不乏对BBWR和对毕苏斯基本人的讽刺,如果是法西斯政府当政,这种情形是难以发生的。同时,毕苏斯基公开禁止对犹太人和乌克兰人等少数民族的压迫和歧视,尽管在民族主义和反犹思潮席卷欧洲的时代,波兰底层对少数民族的迫害屡禁不止。在毕苏斯基死后,波兰民族主义再难以遏制,酿成了许多人间惨剧——沃伦地区和耶德瓦布镇的种族仇杀成了波兰历史中最沉重黑暗的篇章之一。

“毕苏斯基无意担任独裁者这一公众角色,更倾向于部署手下的人去实现他的最终目的——将一个强大的总统制政府引入波兰......毕苏斯基领导的萨纳齐政府是一个非法西斯主义的世俗权威政府,虽然政府确实试图动员群众支持政权,但是国民生活的大部分领域仍然处于它的直接控制之外。” . ——《波兰史》by耶日·鲁瓦克斯基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和波兰刚刚复国百废待兴的年代,萨纳齐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调控和治理,在短时间内让波兰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对当时波兰的误解常常是认为一个月灭亡于苏德两国夹击的波兰是非常弱小的国家,然而萨纳齐政府于1936年开始实施的工业复兴计划非常顺利,军用和民用工厂的工业区在维斯瓦河一代拔地而起,旨在实现现代化的三军建设。基础教育、医疗水平、农业和识字率节节攀升,国民收入于西班牙相当。


基于以上资料和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波兰萨纳齐政府是一种介于议会民主和专制统治的特殊政体,有点类似于南美军政府,但绝不是法西斯政府。


骑兵砍坦克神话

好吧,某种程度上,这是关于波兰最古老,流传最广的谣言,而且已经有许多人辟谣了。但我在这里还是再系统性地讲一下,毕竟想当年,我在很年轻的时候也曾深信这则很扯淡的谣言。说句题外话,我在本市新华书店的权威二战史书中,还能看到渲染骑兵砍坦克的篇章,2018年,这种言论堂而皇之地在市场公开售卖,这不禁令我大为汗颜。


首先要说明的是,骑兵军种在二战依然在世界各国服役,在德国和苏联都有独立编制的骑兵部队,骑兵在那个时代的侦察功能大于实战效果。在1939年苏德夹击波兰战争中,波兰陆军的10%是骑兵部队,共有约11个骑兵旅,每个旅下辖3-4个骑兵团。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骑兵团并不是一整个团都是骑兵,他们包括炮兵、装甲部队和步兵营建制,有的骑兵旅基本由装甲部队构成,只是挂个骑兵旅的名字。


骑兵的作战形式基本可以被视作骑马的步兵,骑兵抵达战场后大都是下马作战,使用的都是标准的步兵战术。波兰骑兵部队的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步枪、手枪、Szabla wz.1934年军刀、长矛、75毫米炮、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博福斯40mm高射炮、WZ.35反坦克枪(Wz. 35 anti-tank rifle)、TKS与TK3轻型坦克等。

波兰骑兵很少使用冷兵器对敌人发起进攻,除非敌人也是骑兵部队,实际上波兰骑兵和德国骑兵有过几次交手,双方互有胜负。接下来我要着重讲讲“骑兵砍坦克”神话的万恶之源——克罗扬提之战(battle of Krojanty)


1939年9月1日,波美拉尼亚地区的克罗扬提村附近,第18波美拉尼亚乌兰骑兵团(18PułkUłanówPomorskich)在卡齐米日·玛斯塔雷什上校(Kazimierz Mastalerz)的指挥下正沿着一段普鲁士铁路向东前进。这天的早些时候,德军突破了这支骑兵团以南的波兰军队,卡齐米日上校奉命从防线撤退。


当天下午,侦查部队发现在距离柯尼茨镇7公里之外的铁道十字路口附近,在图霍拉森林(Tuchola Forest)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有一群德军步兵正在休整。这队德军是名将古德里安麾下第19装甲集群中第20机动步兵师下的第76步兵团,他们由毛威茨·冯·维克多恩(Mauritz von Wiktorin)指挥。


卡齐米日上校命令在当天19:00对这伙德军步兵发起进攻,由奥格纽斯·西维茨查克(Eugeniusz Świeściak)上尉指挥两个骑兵中队共计250名士兵发起骑兵突袭。一开始进展很顺利,德军步兵猝不及防,很快被击溃并被冲散。然而在波兰骑兵准备追杀溃兵时,德军装甲侦察车突然从森林中出现,他们使用重型车载机枪对波兰骑兵进行扫射。倒霉的是这片空地无遮无拦,许多骑兵在撤退过程中被射杀,西维茨查克试图掩护卡齐米日上校撤离,结果他们两人还是双双中弹落马而死。


战斗结束后,波军有19-25人战死,40-50人负伤。德军有11人战死,9人负伤。克罗扬提之战客观上迫使德军第20机动师重新花了好几小时休整,暂缓了德军的进攻锋芒,掩护了大部队波军第一步枪营的后撤。

这本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战斗,直到一位西方记者出现在战场遗迹上,他的名字叫尹多罗·蒙塔奈利(Indro Montanelli),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职业战地记者,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意大利同伴和德国记者。他来到战场上看到许多波兰骑兵和战马的尸体还有旁边的德军装甲车,于是便向家中发送了一篇文章,以文学化的浪漫描述了波兰骑兵的勇敢作战和英雄主义。只是不知他是缺乏军事常识还是艺术加工,蒙塔奈利在文中描述了跟事实完全相悖的关于波兰骑兵使用军刀和长矛对德军坦克进行冲锋的场面。


借由德国强大的宣传机器,很快这一轶事就传遍了欧洲,各种像模像样的故事在各国流传。德国人声称波兰骑兵严重低估了他们的装备,波军以为德国坦克的装甲很薄弱于是才发起了愚蠢的冲锋。而苏联当局也乐得利用这个故事大做文章,用来证明波兰指挥官是多么的愚蠢,浪费士兵的鲜血。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故事的发酵中,德国作家京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也在他的小说中用华丽的辞藻描述了这一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当局并没有第一时间澄清这件事,因为当时波兰的命运岌岌可危,他们需要这个故事来衬托波兰军队抗击外敌的勇敢,来赢取更高的国际关注和各种援助。因此在许多认有意无意的传播下,骑兵砍坦克的神话传说就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个故事仍然在美国和英国的的历史课上被当做正史讲授......


克罗扬提之战中阵亡的波兰骑兵就这样蒙受了半个多世纪的不白之冤,他们的勇敢和忠诚沦为了笑柄,他们的牺牲成了落后和愚蠢的代名词。直到互联网和历史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才得以平反昭雪,愿所有牺牲在保家卫国战争中的英灵都能获得安息。


资料来源:
en.wikipedia.org/wiki/P
en.wikipedia.org/wiki/C

波兰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关于波兰的种种流言蜚语当中,最为恶毒无耻的就是这种,因为作为普通中国人对欧洲发生的事大体是不在意的,只有牵扯到中国,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特别是在今天大汉族沙文主义日益高涨的时代,这种卑劣至极的谎言就像是扔进茅坑的炮仗,准确挑动着每个年轻人躁动的神经,这也是大多数不了解欧洲史的人跟风憎恨波兰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流言的辟谣非常简单,因为刚刚复国的波兰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根本就他妈没有说话的份儿!!!(掀桌怒骂)具体到山东的归属问题,波兰代表更是完全不存在程序上的发言权,因为中国代表面对的是10人会,并不是全体大会。编造这个荒谬流言的人真是毫无下限,无耻至极。而这条流言的广泛传播则侧面证明了当下许多网民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听风就是雨,如此简单查证就能破解的事却选择了全盘相信。

真心不希望我的同胞都成为这样的人。拒绝思考,拒绝查证,人云亦云,在获得意淫中的道德制高点后,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大义凌然的用最恶毒的咒骂,侮辱一个谣言的受害者。键盘侠当到这个份上,真是修炼到家了。


资料来源:
en.wikipedia.org/wiki/L

波兰支持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又是一凭空捏造,无中生有的荒谬流言。关于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各国态度的资料我已找到,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保存的《訴諸國際公論:國際聯盟對 [ 九一八事變 ] 的討論(1931-1933)》,链接已放到下端,诸君可自行查阅。我只在这里放几条最关键的截图。


客观来讲,波兰在这里基本是随大流。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动,但也没能力和意愿对日本施行进一步干涉。但这才是史实,波兰从没有支持日本占领东三省!

资料来源:

訴諸國際公論:國際聯盟對「九一八事變」的討論(1931-1933) pdf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Lytton Report

平独镇露大波波

最早是在日本网络上流传来的,“独”指德国和“露”指俄国,字面意思是波兰打败德俄,是反讽波兰不自量力。今天在这里公开言明,我非常讨厌,反感这个垃圾烂梗。“平独镇露”四个字,就是对波兰、德国和俄国三国历史的共同侮辱。

“平独镇露大波波”的出现有两种意义,第一,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本是好事;然而第二,90%的历史爱好者的水平,和图中“darkfeng0”的水平无甚两样。说得再直白一些,大部分人喜欢的都是“历史故事”,甚至是“地摊历史故事”。他们不在乎到底是真是假,他们只在乎话题性,能不能尽情地喷,辱骂,嘲笑或赞美历史故事里的国家。


一个愚蠢的,不自量力的,“祖上阔过的”,心比天高的波兰简直太适合拿来嘲讽了。至于真相?真相在一搜一大把的《震惊!东欧鼻屎小国活该灭亡》里。


任何人都知道,毛子是“战斗民族”,德国是“无比强大的严谨民族”,至于中间的波兰?who care?没人在乎波兰的真实历史,人们愿意看自己想看的内容,愿意听自己想听的东西。人们不愿意相信波兰也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不愿意相信波兰是欧洲史乃至人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愿意相信一个滑稽小丑式的波兰被强大的邻居凌辱灭亡,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一个祖上阔过却不知天高地厚的搅屎棍波兰。人们痴迷在自我意淫的不存在的历史中狂欢笙歌,至于真相,真相见鬼去吧。

波兰强大时欺负俄、德,最后被他们报仇,瓜分三次而亡?

相信任何一位看过我亲自撰写波兰史的人都知道,波俄历史盘根错节,互有影响,不存在所谓的谁欺负谁。具体的可直接移步阅读我所连载《正说波兰史》的内容,或者可以观看我在知乎发布的关于波俄历史的简练回答:
俄国和波兰的世仇是具体是什么,可以详细说明吗? - 张益达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079

至于所谓的欺负德国......到底是哪个德国?是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条顿骑士团,是普鲁士公国还是独立的普鲁士王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是纳粹德国,这里提到的每个政体都有德国的概念。神罗中的奥地利参与瓜分波兰;条顿骑士团侵占波兰祖地波美拉尼亚,后被彻底击败,波兰收复领土;普鲁士公国的前身就是残存的条顿骑士团,从属波兰王室;普鲁士王国脱离波兰,后来参与瓜分;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和灭亡的时候地球上没有波兰;纳粹德国和苏联一起瓜分了波兰。


波兰“欺负”了谁?


至于三次瓜分,波兰因为长期无政府状态,瑟姆瘫痪,国家已经非常虚弱。在这个局势下,三国瓜分波兰是事半功倍的,是稳赚不赔的,这个逻辑很难理解吗?把瓜分波兰的原因归结为幼稚的报仇论,真是侮辱腓特烈国王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智商。三国瓜分波兰的参与者奥地利之前还被波兰救过,可见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简单的“报复论”解释,国家人格化是大忌。

资料来源:
可在机核网或知乎搜索“正说波兰史”阅读我本人目前二十万字的波兰史科普连载;
《瓜分波兰》、《波兰简史》、《波兰通史》、《波兰史》;
en.wikipedia.org/wiki/P

波兰复国“抢走”俄、德领土,凡尔赛条约的邪恶产物?

波兰复国是爱国志士的努力和以美国为主导的新列强重新分配欧洲格局的产物,一个波兰国家可以配合法国预防德国再起,还能充当布尔什维克西进的桥头堡,至少当时的人是这么想的。只是没人想到德国和苏联崛起地如此之快。

波兰趁苏俄内战发起侵略?

1920年苏波战争的历史相对复杂,涉及众多知识面,包括但不限于苏俄内战,早期苏俄史,早期波兰史,乌克兰对于波苏两国的意义和历史纠纷,波兰和乌克兰的民族纠纷,一战对欧洲民族国家的影响等等。总之最简练的说法就是这是波苏两国为争夺乌克兰地区统治权而发起的战争。


如果用我写波兰史的风格写,怕是要写几千字,所以现在我最简练最浓缩的说。一战刚刚结束,欧洲旧秩序松动,民族国家崛起,波兰和乌克兰就是其中的典型。苏联领袖列宁计划在彻底打败白军后一路向西,通过波兰这座桥梁把赤旗插遍欧洲。波兰领袖毕苏斯基想巩固波兰的地位,扩大波兰在东欧的影响力,确保对西乌地区的吞并彼得留拉试图建立独立的乌克兰。

谈到苏波战争,乌克兰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苏波战争就是围绕着乌克兰打响的,让我从头开始捋一捋。

  • 一战结束,本着民族自治原则和前列强体系崩溃。
  • 1917年11月20日,以西蒙·彼得留拉为主的乌克兰爱国者建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 1917年12月17日,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政府否认乌克兰的合法性,并发出最后通牒。
  • 1918年2月9日,红军占领基辅,乌克兰拉达(议会)向德国求援,后者将红军赶出基辅。
  • 1918年11月,因领土民族纠纷,波军入侵西乌克兰。年底,红军再次入侵东乌克兰。
  • 1919年2月,红军占领基辅。2月14日,苏波战争打响。
  • 1919年5月,波军对西乌军发起总攻,6月,西乌军基本崩溃,协约国委员会批准波兰对东加利西亚的控制,西乌政府流亡。
  • 1919年10月,白军占领基辅。12月,红军再次夺回基辅,并完全占领东乌克兰。
  • 1919年底,红军保持稳步后撤,波军在乌克兰境内继续进攻。
  • 1920年4月21日,波乌签署华沙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的独立地位,乌克兰成为波兰盟友,波乌两国以泽布鲁奇河为界,禁止双方相互缔结任何国际协定。波乌联军准备发起基辅攻势。
  • 1920年5月7日,波乌联军夺回基辅。5月29日红军开始在计划中的反击。
  • 1920年6月13日,波乌联军放弃基辅,红军再次夺回基辅。
  • 1920年7月,红军进入波兰本土,战争性质从争夺乌克兰的有限战争变为全面战争。
  • 1920年8月,有限的波军无法守住广袤的防线而一路后退,红军高歌猛进。但波军没有被大量消灭,波军在利沃夫发起的反击迟滞了红军对华沙的总攻。
  • 华沙战役之前,志在必得的列宁将战争目标转变为向中欧和西欧输出革命。波军补给线缩短,在毕苏斯基的领导下开始积蓄力量。
  • 1920年8月12日,华沙战役打响。至15日,红军在中路对华沙的猛攻遭到顽强抵抗,但北部红军的迂回进攻进展顺利,波军在南部集结并开始反击。
  • 1920年8月16日,南部波军向北部快速推进,大规模猛攻红军左翼,红军主力被拦腰斩断。北部红军也受到波军的的猛烈反击。8月31日,红军西南部战线被击溃。
  • 华沙战役结束,红军第4、15、16军和第3骑兵军大部被歼。约15,000人阵亡,10,000受伤,500人失踪,65,000人被俘。波军4,500人阵亡,22,000受伤,约10,000人失踪。
  • 1920年9月15日,红军在哥罗德诺附近布置的防线又被波军击溃,波军虽然成功反攻到明斯克-德里萨一带,但也筋疲力尽。
  • 1920年10月12日,双方签订停火协定。
  • 1921年3月,波兰三月宪法出台,总统职权遭到严格限制,毕苏斯基无法继续战争。
  • 1921年3月18日,被民族民主党控制的波兰众议院派遣使团与苏俄签订里加条约,这一行为直接破坏了波乌联盟。毕苏斯基评价里加和约为“怯懦和短视的。”他的战略规划功亏一篑,波乌关系直线下滑。
  • 战争结束。

在这段历史中,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就是“波兰入侵苏俄领土”。实际上波军一直是在乌克兰境内作战而乌克兰是根据国际法民族自决独立的国家,法理上不属于苏俄。而当时只有一个政权认为乌克兰地区是苏俄的,就是苏俄自己。所以站在国际法的中立角度,波军并没有入侵传统意义上的苏俄领土。

其实不管国际法如何,海牙常设国际法院有没有成立,国际法约不约束到苏联都不重要。关键的点是,这不构成苏俄发动所谓阶级战争的理由。 试想,红军杀的那些地主丶富农丶反GM分子丶破坏分子丶右派,有多少人只是无辜民众? 而布尔什维克那套价值观要是真理,为什么要以暴力强加于普通人身上? 这与现在那些在中东为了所谓的“圣战”而杀无辜民众的KB份子有什么区别?

请注意,我无意评判谁对谁错,因为这种性质的战争和事情牵扯的地方太复杂,根本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我只是把事实陈列出来,剩下的诸君自己理解判断吧。

参考资料:

en.wikipedia.org/wiki/P Polish-Soviet War en.wikipedia.org/wiki/P

en.wikipedia.org/wiki/P

Ukrainian-Soviet War

波兰血腥屠杀八万苏俄战俘?

红军被俘数量至今没有确切数字,最高的说法是16万,最少的说法是7万。靠谱的说法是红军80,000~85,000被俘。波军有51,000人被俘。但双方的战俘都出现了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原因其实很简单,两个政权都是刚刚建立的,自己人还没吃饱饭,你指望他们给战俘多好的待遇?况且这些都是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从某种角度讲,双方没有大规模杀俘已经是很人道主义了......
2000年统计的红军死亡人数在25,000~28,000左右,Г.Г. Алахвердов 给出的数字在19,647人左右,波兰战俘死亡数字约为20,000,双方战俘们大部分是死于战俘营糟糕的环境引发的各种流行病。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回忆录中会提出高得多的数字,但是这些回忆录基本全是战俘个人的回忆,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关押自己的战俘营中有多少战俘,更不可能知道关押自己的战俘营中有多少战俘罹难。

这是个常识问题。联合调查中的俄方后来又修正了一次结论,把红军战俘的死亡数量提高到了25000到28000。但是即使是这个数字,也比各种七八万的数字明显要小,且主要原因依然是疾病之类。鉴于这实在是个重要争议点,我不妨多谈谈在苏波战争时期两国战俘的真实处境,先聊聊红军战俘在波兰的处境。

红军战俘被分配进Strzałków,Dąbiu,Pikulice和Wadowice这些一战时期就被修建战俘营内。1919年,流感,斑疹伤寒,霍乱和痢疾在这些战俘营迅速爆发,战俘死亡率一度到达17%-20%。一些波兰报纸公开了战俘营的糟糕环境,波兰当局试图控制疫情,但可能因过高的成本而作罢。有时也会出现报复性处决和对战俘的虐待行为,如1920年8月24日,红军第3骑兵军团的200名战俘被直接枪毙,作为他们杀害92名平民和7名军官的报复。

接下来谈谈在苏俄境内的波兰战俘情况。

波兰战俘被大量分配在西伯利亚的图拉州、伊万诺沃、维亚特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雅罗斯拉夫,兹韦尼哥罗德等战俘营。苏俄当局比较重视军官战俘的政治教育工作,他们让许多波共去做战俘的思想工作,寄希望于发展他们的阶级意识,将他们变成布尔什维克的支持者,但收效甚微。

大部分普通战俘被安排在“叶尼塞工人队”中劳动,但和红军战俘一样,他们也严重缺乏保暖衣物和医疗用品。许多士兵的衣物甚至遭到掠夺,流行病一样没有放过这里,伴随着饥饿造成的虚弱和不时的打骂与凌虐,战俘大批死去,波兰战俘的死亡率要高于红军战俘。苏俄当局试图禁止对波兰战俘的私自处刑,但谋杀甚至虐杀行为还是出现了。比较著名的就是在霍热莱的针对波兰骑兵部队战俘的报复行为。

里加条约签署后,27,598名波兰战俘得以回国。约58,423红军战俘也被遣返回苏俄。

资料来源:

Controversies of the Polish-Soviet War

Jeńcy polscy w niewoli sowieckiej (1919-1922)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е советско-польской войны

Jeńcy sowieccy w niewoli polskiej (1919-1921)

чпеообс мйфетбфхтб --[ рЕТЧПЙУФПЮОЙЛЙ ]-- лТБУОПБТНЕКГЩ Ч РПМШУЛПН РМЕОХ Ч 1919-1922 ЗЗ. уВПТОЙЛ ДПЛХНЕОФПЧ Й НБФЕТЙБМПЧ.

Алахвердов Г.Г. - Краткая история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 СССР

波兰吞并立陶宛维尔诺,如此侵略行径完全是帝国主义?

波兰吞并维尔诺是确凿无疑的侵略行为,严重影响了当时波兰的国际形象。波兰吞并维尔诺的性质和1939年~1940年苏联吞并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全境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赤裸裸的罪恶侵略,这一点过一万年都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吞并局部和吞并整体也不太好混为一谈。当然,侵略性质肯定无可否认。


至于波兰为什么要吞维尔诺,就像我之前说的,在民族主义高涨的年代里,毕苏斯基认为立陶宛就是波兰的一部分,因此他不承认立陶宛的独立性。立陶宛人可不干,但在波立战争中失败,首都维尔诺受到波兰占领。失去首都的立陶宛一直存在到1939年底,波兰被瓜分后,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都被苏联彻底吞并。立陶宛人民拒绝波兰的合并要求,但更不能接受苏联的吞并。但悲惨的是,迎接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的只有流放、逮捕和处决,扯远了。


综上所述,波兰吞并立陶宛首都维尔诺的行为就是侵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批判其为帝国主义则不至于,波兰吞维尔诺是欧洲民族主义思想高涨的结果,全欧洲当时类似的民族领土争端数不胜数,单独摘出批判波兰是没什么太大意义的。

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切欣争端

又是一战后欧洲众多民族地区的争端事件之一,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争端我简单讲讲吧。一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切欣地区对捷克人来说是交通重镇和矿产种地,对波兰人来说这里也很重要。这时你会问了,波兰凭什么想要这块地?因为按照国联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再根据1910年的人口普查,切欣地区波兰人占了50%以上,而捷克人则不足30%。波兰和捷克都在切欣地区成立了地方自治委员会,而且都宣称切欣是自己国家的领土,双方都是新生国家,谁都不服谁......


两国各自磋商了几次都不满意,后来波兰在切欣举行了众议院选举。捷克人声明这里是有争议地区,任何人都不能执行主权统治,波兰人说这里波兰民族占多数,本来就不是你的。捷克就趁着波兰精锐部队忙于在东部加利西亚的战事时,于1919年1月发兵15,000进入切欣于当地的近4,000波兰守军发生武装冲突。双方打了七天,捷克军死亡约50人,124人受伤。波军死亡近百人,八百多人受伤。然后在协约国多调停下,双方在2月3日签署停火协议。既然不打了,那就公投吧,但经过几个月但尝试,双方表示切欣地区太混乱没办法公投。7月,双方放弃公投,邀请大哥协约国们派人来仲裁。



问题就出在仲裁上。


捷克斯洛伐克接管了58.1%的切欣领土和67.9%的人口,剩下的给了波兰。但这份仲裁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划给捷克但人口里有约139,000都是波兰人,而波兰那边只有2,000捷克人,很多家庭因此被强制割裂开,酿出了许多惨剧。更要命的时,许多重要的工业设施、铁路也和煤田也都让捷克人占了,然后仲裁团和捷克人又干了件很不厚道的事。


此时捷克、波兰和仲裁团在一起,波兰代表团还不知道仲裁结果,然后仲裁团在第二天就要求波兰人签署协议,而且拒绝透露仲裁结果。波兰代表团心说你是大哥我就认你的吧,然后就签了。过几天波兰政府获悉了仲裁内容,可以想见的失望与愤怒令波兰政府和捷克政府的关系急剧恶化......

1938年,希特勒的魔爪伸向捷克斯洛伐克,纳粹政府对博胡宁市提出了领土要求,这里是波捷边境一座铁路枢纽城市,对波兰有重大战略意义。波兰政府认为既然捷克斯洛伐克被纳粹吞并已经无法避免,不如先下手为强拿下这里,以后如果爆发波德冲突也更有利一些,苏联获悉后,威胁波兰如果对捷克斯洛伐克动手就取消波苏互不侵犯协议。


但波兰还是认为要迅速行动,防止德国占领博胡宁,于是在9月30日对捷克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从博胡宁市撤离军队。10月1日,捷克外交部宣布同意。然后波军很快就占领了包括约切欣在内的801.5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22万人口。当然不能忽略匈牙利也来分了一杯羹,而且胃口比波兰大的多,他们吞了斯洛伐克10,39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854,277人口。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波兰对捷克下最后通牒是在慕尼黑阴谋之后,所以不存在“波兰是压垮捷克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夸张的说法。


然而这一事件的真正赢家是谁?德国。原本德国要承受所有吞并的谴责和责任,而今天波兰和匈牙利也参与了,尽管他们取得的领土和德国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但哪怕他们只拿了1米的地,也成了德国的帮凶,无论波兰有多么充分的理由。

后续,随着二战结束,切欣地区波捷两国都重新确定了1938年1月1日双方的边界线,直到今天。今天的波兰和捷克睦邻友好,在切欣问题上更是没有半点存疑了~

资料来源:
en.wikipedia.org/wiki/C
en.wikipedia.org/wiki/P
en.wikipedia.org/wiki/P
en.wikipedia.org/wiki/Z
en.wikipedia.org/wiki/G


波兰大量屠杀迫害犹太人?

先说结论,有,但是波兰也是全欧洲救助犹太人最多的国家。在二战期间的波兰,一方面发生针对波兰人的迫害屠杀,但另一方面也有更多波兰人冒着生命威胁拯救犹太人。犹太人在波兰的命运,让我从头讲起。


伴随着一次大战后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反犹主义也逐渐死灰复燃,波兰也不例外。波兰反犹现象的第一次大规模出现还是在苏波战争时期苏俄方面在占领的波兰国土内曾征召犹太人加入红军,结果就出现了针对犹太人的报复事件。但美国总统派出的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在1918-1919年间发生的八起迫害事件中,有280名犹太人死去。但其中有至少一半都是被军人处决的,比如有一位波兰步兵团指挥官职责一群犹太人在密谋反波行动,于是有35名犹太人遭到处决。
但情况很快得到改观,帕德雷夫斯基总统签署了保护波兰境内少数民族权利的命令,1921年的三月宪法更是赋予了犹太人和其他公民拥有相同的合法权利,保证他们的信仰自由和宗教节日自由等等。

但随着更多犹太人从更加排犹的苏俄进入波兰,波兰境内的犹太人越来越多,特别是犹太复国主义兴起,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开始将意地绪语和希伯来语列为母语,这客观上直接加剧了波兰人和犹太人的分歧。而当时波兰本就经济不景气,大批犹太移民的加入让波兰经济更加动荡,此时民间反犹情绪再次出现,针对犹太人的歧视、排斥和暴力偶有发生。这一点全欧洲都正在发生,并不是波兰独有的。


不过毕苏斯基的“国家同化”政策明显对犹太人表达了更多的善意:“公民是根据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判断的,而不是他们的国籍。”毕苏斯基的个人威望让这条法令得到宣扬,犹太人也很赞同他的政策。但倒霉的是,随着席卷全球的大萧条和毕苏斯基的去世,情况再次恶化。许多犹太人的生意倒闭,他们被迫更加抱团,但这又加深了犹太人和波兰人的隔阂。情况在不断恶化,新的民族主义党派开始宣扬大波兰民族主义,反犹主义再次高涨。针对犹太人的骚扰、对犹太商店的抢劫犯罪开始增多。1935年至1937年间,79名犹太人在反犹太人事件中丧生,500人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反犹运动的重要原因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宗教原因也占了很大比重。波兰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国家,而犹太人......坚定的信仰犹太教。社会的动荡加剧了极端宗教教义的出现,当时就涌现了许多针对犹太人在宗教上的不利说法,甚至认为犹太人“玷污”了天主教。但我同时也要指出,波兰的天主教会反对暴力对待犹太人,因此,在波兰就产生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即以主张大规模遣送犹太人出境的主张为主流,而不是德国那样赤裸裸的迫害和侵吞犹太财产。


下一波反犹高潮则是沦陷期,在国家剧烈动荡和德国人的撺掇拱火下,针对犹太人的暴力和屠杀事件开始明显增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发生在1941年7月,在耶德瓦布镇发生的屠杀事件,经后世波兰专家考证,有至少340名犹太人被杀,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这次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一度在当代波兰引起了不小轰动,在波兰史学界产生了大规模地讨论,但是基本没人不承认,争议点主要在于德国人在此事件的作用。更多包括波兰总统在内的人最后接受这一现实,对犹太人表达了歉意。


但人性是复杂的,历史也是有两面的。有些波兰人对犹太人发起迫害,但有更多波兰人对犹太人伸出援手!二战期间欧洲最大的地下犹太人保护组织就是波兰人建立的,这就是热戈塔(Żegota)。他们在整个二战期间从屠刀下拯救了至少60,000犹太人,二战结束后有6620位波兰人获得以色列颁发的“国际义人”荣誉。



上图中的女士名叫索菲娅·柯萨科·施祖茨卡(Zofia Kossak-Szczucka),她是热戈塔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作家,一直呼吁救助犹太人。她曾被德国人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但波兰地下反抗军想尽办法把她救了出来,索菲娅没有逃离波兰,秉持着炽热的爱国情怀,还参加了华沙大起义。她一直活到了战后,于1968年去世。
热戈塔得到波兰地下反抗军的支持,为救助的犹太人伪造了约50,000个身份证件,包括结婚证书,洗礼记录,死亡证明和就业卡,以帮助犹太人以基督徒的身份离开波兰。热戈塔在华沙的犹太儿童地下保护机构由另一位天使姐姐负责,她就是波兰的辛德勒——伊雷娜·森德勒(Irena Sendler)。为什么说她是天使,因为她以一人之力燃起了希望和救赎之光,在黑暗和残暴之下拯救了无数生命,她是一位伟人。
森德勒的身份是一名护士,但她冒着生命危险照顾了从华沙犹太区救出9,000名犹太儿童中的2,500个。在纳粹的眼皮子底下,她不知冒多少次极大的危险将孩子藏在波兰家庭、修道院和孤儿院中照顾。1943年10月19日,她被盖世太保逮捕。当纳粹匪徒洗劫她的居所时,她把孩子的名单偷偷扔给她的朋友,后者藏了起来,幸运的是盖世太保没有搜查这位朋友。
但不幸的是森德勒还是被带到盖世太保的总部,她受到严刑拷打,但柔弱的女子依然没有吐出一个字背叛她的崇高事业,尽管她为此受到了更多刑罚和殴打。11月,她被命令枪决,然而热戈塔队员贿赂了行刑队将她救出。她还是选择留在华沙,但在市长的帮助下重新被雇用,森德勒继续着她拯救犹太儿童的秘密行动。


1965年,以色列承认她为国际义人。波兰政府授予她白鹰勋章和金色十字勋章,这是波兰国家的最高荣誉,为她崇高的人道主义贡献。老人在2008年5月去世,享年98岁。

资料来源:
en.wikipedia.org/wiki/H
en.wikipedia.org/wiki/R
en.wikipedia.org/wiki/J
en.wikipedia.org/wiki/%
en.wikipedia.org/wiki/Z
en.wikipedia.org/wiki/I

波兰提供电报技术帮助日本侵华?

先说结论,波兰需要有一个国家在远东牵制甚至对抗苏联,因此,波兰愿意提供给她电码破译技术用来对付苏联。这个国家得到技术后兑现了诺言,给波兰提供了许多远东苏联的情报,但也顺手利用这个技术侵略中国,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波兰为二战盟军阵营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广泛的情报网和相对先进的密码破译技术。波兰密码局(Biuro Szyfrów)最早成立于苏波战争时期,为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二战前,波兰和苏联总体处于互不信任的竞争状态,本着远交近攻原则,波兰政府在寻找一个在远东制约苏联的对象。无独有偶,日本也将苏联视为潜在竞争对手,想从情报电码方向入手对付苏联,于是两国就王八看绿豆——对眼儿了。

20世纪20年代初,波兰密码局派遣密码专家杨·科瓦勒乌斯基(Jan Kowalewski)去往东京组织了一个无线电情报课程,他培养出的许多学生之后都成了日军情报战专家,日本的密码谍报技术由此得到飞跃式发展,关东军也成功破译了边防苏军的一部分密码。此后双方合作更加频繁,波兰也借助日本在东欧的中立身份取得不少苏联和德国的情报。但这就很尴尬了,波兰当局利用日本针对德国,而名义上德国日本同为轴心国阵营。因此日德双方的外交人员都希望日本和波兰停止情报合作,但日本不予理睬,直到1944年,波日之间才停止在谍报电码上的合作。在整个合作期间,波兰方面的谍报特工从未向日本透露任何关于西方盟军的情报,双方只分享德国和苏联的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波兰给日本提供的密码谍报技术客观上加剧了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的伤害,尽管波兰当局主观上并没有针对国民政府的意愿,波日在电码破译方面合作的主要目的还是针对苏联。另外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并不是日本在取得波兰电报技术后才能强势的破译中国方面的电码,实际上当时国民政府的电报水平......并不高,日本在取得波兰技术之前的电码谍报水平也绝对强于国民政府。

资料来源:
en.wikipedia.org/wiki/J
en.wikipedia.org/wiki/J
en.wikipedia.org/wiki/B

波兰承认伪满洲国?

先说结论,波兰第二共和国在二战前夕对伪满洲国的外交策略结论简述如下:

  1. 开始时承认李顿调查,拒不承认伪满。但因对苏联的竞争态度,对日示好并提供密码电报技术,其目的是在远东制衡苏联;
  2. 在感受到苏德压力后,被迫使用默认伪满洲国的办法来保护在东北的波兰侨民;
  3. 相比其他承认伪满的国家,波兰没有对其进行任何实质帮助,更没有协助侵略中国;
  4. 波兰对伪满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外交承认,但是仍然可以算作国际法意义上的事实承认。这是波兰历史上不可抹除的污点,也是波兰外交政策失当的表现之一;


“总结波兰与中华民国间关系的分期史 , 并非简单地从波中双边关系来着手 , 而是需依当时世界的总体情势发展来评估 , 当时波俄关系的恶化 ,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 日本与苏联的军事冲突 ,以及国际联盟的作用愈来愈弱等 , 都对波中关系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力 。依据当时的外交文件和报刊分析可看出 , 波兰虽与德国及苏俄之间皆订立互不侵犯条约 , 但是波兰在看待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问题更重于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 在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上除了商业关系和海运问题外 , 通过哈尔滨的波兰领事馆 , 特别保护居住在东北的波侨生命财产的安全 , 所以承认“满洲国”的行为也可被解释为保护波侨的需要之一 。
——施乐文 作《波兰与中华民国的关系》

既然谈到波兰和中华民国的关系,不妨就多说点。
刚才提到波兰政府承认伪满的重要原因是保护自己在东北的波侨,那么问题来了,波兰和中国相隔何止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会有波兰人跑到中国呢?其实波兰和中国的联系可以追溯很久很久,早在明朝末年就有一位波兰传教士秉持着国际传教主义精神来到中国,他的汉名叫波伊姆(M.Boym)。很多人都知道基督徒兼南明永历皇帝曾派人到罗马教廷求援,他派遣的人就是波伊姆......
然而大规模波兰人进入中国则要等到20世纪初沙俄崩溃时,有许多住在俄国境内的波兰人为躲避战乱,就跟随逃亡的俄国贵族来到了中国东北,他们就是最早的中国波侨。1920年起,波兰政府在哈尔滨和上海设立波兰领事馆,主要是用来庇护当地波侨。后来中国的领导者变成了蒋介石,1933年中波双方就确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后来苏波战争结束,许多波兰人得以回国,但还有许多波兰人留在了哈尔滨,大概有3000人左右。1935年3月,苏联把中苏共同经营的中东铁路北段(北满铁路)以1亿4千万日元卖给了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后,又有许多波兰人回国。剩下的1500多名波兰人一直滞留到50年代,在东北的波侨也曾帮助中国人进行开发和建设工作。


接着就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顾维钧在国联会议上抱怨波兰代表的亲日态度,这是历史事实。

伪满刚刚建立时就向日本、美国、波兰、意大利等17个国家发出了“对外通告”,希望得到承认,波兰政府对此并未加以理会。后来国联对《李顿调查报告》进行投票,日本反对,暹罗弃权,余下40国包括波兰在内都赞同李顿报告的结论。但此时波兰政府的哈尔滨领事馆就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祖国不承认伪满应该要立刻搬走(虽然按照当时国联的方案,不承认伪满并不意味着要立刻搬走),但另一方面,时局混乱为保护波侨又不能搬走。


后来随着苏波关系的竞争态势,波兰政府越来越看重日本在远东制衡苏联的战略地位,于是对日关系越来越暧昧。但这并没有影响中波关系的进展,1934年,波兰商会在上海成立,1936年,波兰在中国创立波亚银行,进一步发展对中贸易。


伪满就急了,“建国”好几年,国际上除了苏联在1932年对其进行默示承认外,基本没人搭理他,有点尴尬。于是伪满当局为了促使他国与自己结成所谓“外交关系”,开始对其控制境内的外国人进行打压,并且不再承认对其不予承认国家的公民的治外法权,以期强迫他国与自己发生接触并且谈判,这其实是一种以他国侨民安全为筹码的变相要挟。

1938年10月19日,波兰方面与伪满洲国达成经济互惠协定,事实承认伪满。尽管波兰与伪满签订了经济条约,然而在国际法上,波兰对伪满的态度仍然不甚明朗。1938年11月3日,波兰外交副部长扬·斯泽姆贝克会见了中国驻波兰公使魏宸组以商谈对伪满洲国的外交问题。在商谈中,斯泽姆贝克明确指出并不存在波兰法理上对伪满洲国的外交承认。但是在接下来的商谈中,斯泽姆贝克也不得不承认了波兰在事实上承认伪满洲国的事实。在1939年4月,伪满洲国开始筹备于华沙设置伪领事馆。因为事实上在波兰几乎没有所谓“满洲国公民”,此举实际属于面子工程,波兰方面也对此反响冷淡。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波兰政府的相对亲日政策也正式终止。1942年1月,波兰驻哈尔滨领事馆正式关闭,波兰宣布不再承认伪满洲国,波兰承认伪满的时间为三年零九个月。在领事馆正式关闭前,波兰领事成立了波兰人保护委员会,继续保护当地波兰人的权益。


下面简单提一下,国际法上的承认主要有两种形式: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


明示承认是一种直接的、明文表示的承认。默示承认是一种间接的、通过某种行为表示的承认 ,通常是缔结双边条约 、建立或维持外交关系或领事关系。相比较之下,萨尔瓦多、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对伪满洲国的承认,都是属于明示承认。特别是在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特别声明“苏联尊重满洲国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该声明表明苏联对伪满洲国的承认由默示承认变为了明示承认。而波兰对伪满洲国的承认,主要是通过1938年10月19日的外交条约所体现。因此,波兰对伪满的承认属于默示承认。

根据国际法,条约的附加声明同时也可以视作条约的一部分,这得看附加声明的性质。在审查条约完整性的时候,条约的附加声明也是需要审查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份附加声明被一同收录进了《国际条约集》,这至少说明根据国际法来看,这就是《苏日中立条约》的一部分。

但我身为一个中国人,在此必须言明,鉴于在波兰承认伪满的时候,中国的全面抗战已经爆发,因此波兰此举很明显并不尊重与中国的关系,更没有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更何况伪满本身就是日本侵华的产物,波兰与其接触,签署条约并且对其进行事实上的外交承认,本就已经属于对中国主权的不尊重。


波兰对伪满的态度,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考虑到哈尔滨的波兰侨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日波关系。而波兰之所以想要与日本修好,主要原因在于苏德的威胁。因此,虽然波兰在起初遵守了国联的呼吁,但是最终还是对伪满洲国进行了事实承认,本质上也是向日本示好的举动。但是波兰方面对此始终保持分寸,并且不愿意在法律上造成承认满洲国的既成事实,更不愿意进行明示承认。但是波兰对伪满洲国的事实承认仍然是对中国主权的不尊重,这点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有鉴于波兰方面11月3日的表态,波兰对伪满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外交承认。但是仍然可以算作国际法意义上的事实承认。这是波兰历史上不可抹除的污点,也是波兰外交政策失当的表现之一。


尽管波兰最终与伪满洲国缔结了经济协定,如愿以偿的改善了与日本的关系。然而在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中,日本都遭受了挫折,使得“北进”战略被放弃。可以说,波兰围绕伪满洲国进行的种种外交活动,并没有达到其本来目的。


最后感叹一句,假如我不是波兰人也不是中国人,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阅读上面的历史。我只感觉到波兰和中国在那个时代作为弱小国家挤压在强国之间的深深无奈。

资料来源:


end

本文所有内容授权和鼓励随意转载到任何平台,最好标注原作者和原地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波兰历史悠久,也因此孕育了不少有趣的传说和未经证实的说法,其中一些甚至在民间流传甚广。虽然它们未必是历史的真相,但作为文化现象,也颇值得玩味。1. 萨尔马提亚人与贵族共和国的神话开端:波兰最深入人心的关于自身起源的叙事之一,便是他们是古代萨尔马提亚人(Sarmatians)的后裔。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
  • 回答
    听到维瑟米尔波兰配音演员离世的消息,心里真不是滋味。作为一个玩《巫师 3》很多年的老玩家,维瑟米尔的声音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陪伴,一种象征。还记得第一次在凯尔·莫罕见到维瑟米尔的时候,他那低沉、略带沙哑的声音,带着一种饱经风霜的智慧和温厚。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导师,更像是一位和你一起.............
  • 回答
    华为员工在波兰被捕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回应确实包含了不少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信息。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个案,更牵扯到中波两国关系、国际法、华为公司的处境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等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梳理一下其中的关键点,并尽量用自然的语言来呈现。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信息是中方明.............
  • 回答
    欧盟与美国在波音空客贸易争端上终于握手言和,这无疑是全球航空业以及跨大西洋贸易关系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这份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长达十多年的补贴纠纷告一段落,为波音和空客这两大巨头以及其背后的产业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为全球贸易的稳定扫清了一个不确定性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份协议的意义,我们需要.............
  • 回答
    关于张文宏提到的“倒春寒”和疫情的指数级上升阶段,以及疫情的预计结束时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张文宏“倒春寒”比喻的背景与含义1. “倒春寒”的字面含义 “倒春寒”通常指春季本应温暖,却出现异常寒冷的天气,常用来形容突发的、不期而至的冲击。张文宏将疫情比作“倒春寒”,可能意.............
  • 回答
    说话的艺术,是一门融汇了技巧、智慧、情感和共情的复杂学问。它并非天生的才能,而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磨练而成。掌握说话的艺术,能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建立良好关系,甚至影响他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下是关于说话艺术的详细阐述,涵盖了多个关键维度: 一、 沟通的本质:为何说话如此重要?在深入.............
  • 回答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也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一些关于上海的冷知识:1. 上海的“黄浦江”并非上海最长的河流,甚至不是最长的黄浦江 上海最长的河流是淀山湖水系中的肖塘港。 肖塘港全长约38公里,流经青浦区,最终汇入淀山湖。.............
  • 回答
    好的,关于文学知识普及的书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推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我会从几个主要的分类来详细介绍,并解释为什么推荐它们。一、 宏观理解文学史与文学理论这类书籍适合想要系统了解文学发展脉络、理解文学演变规律以及掌握基本文学理论的读者。1. 《文学史》系列(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 .............
  • 回答
    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悠久而复杂,其中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讶的“冷知识”。这些知识点往往能从新的角度揭示历史的进程和人们的生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关于俄罗斯(苏联)历史的冷知识:一、沙皇时代的秘密与奇闻1. 伊凡雷帝并非首位使用“沙皇”称号的统治者,但他是巩固了这一称号并赋予其现代含义的.............
  • 回答
    台湾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岛屿,除了大家熟知的夜市、日月潭、阿里山、故宫博物院等,其实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方。下面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关于台湾的冷知识:1. 台湾拥有世界最高的大楼密度(非指高度):这可能听起来有点令人意外,因为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迪拜或纽约。但如果计算单位面积内高.............
  • 回答
    重阳佳节,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情感的节日,总是能勾起人们心中那份对亲情、友情和故土的眷恋。它不仅仅是一个登高望远的日子,更是一个关于长寿、祝福和怀念的传统。说到重阳节的诗句,那真是太多太多了,每一首都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古人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情感。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回答
    行,这事儿我熟!说起医学题材的影视剧,那可真是不少能挖的宝藏,我这就给你唠唠,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介绍,而是有点儿“人情味儿”的推荐。先说几部我印象特别深的,看完感觉自己好像也懂点儿医学的:《良医》(The Good Doctor) 为啥推荐? 这部剧绝对是“治愈系”的代表,而且还是那种有点儿“.............
  • 回答
    苏联历史悠久而复杂,围绕着它也流传着不少故事和说法。有些是经过官方宣传塑造出来的,有些则是民间口耳相传的,还有些是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立场和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解读。下面我就来聊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苏联历史的“说法”,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报告。1. 关于斯大林和他的统治关于斯大林,.............
  • 回答
    讲真,历史这东西,你以为你了解的那些教科书上的东西就是全部?那你就太天真了。历史啊,那玩意儿就像是埋在地底下的宝藏,总有那么些不为人知,甚至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细节,藏在角落里,等着你去发掘。今天我就跟你聊聊几个我听来的,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历史“冷知识”,保证你听了会觉得,“我去,原来是这样!”咱们先.............
  • 回答
    美国历史浩如烟海,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这些冷知识如同隐藏在巨石下的溪流,虽然不常被人们提及,却能为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形成过程提供别样的视角。1. 独立宣言的“草稿”其实有过多个版本,甚至没有一个最终的“原件”我们常常想象《独立宣言》是由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在某个庄严时刻一.............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梳理一些值得一看的经济与金融类纪录片,尽量把它们讲得生动有趣,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列表式介绍。这些片子很多都触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让你对金钱、市场,甚至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有更深的理解。1.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 2020虽然这部片子更多.............
  • 回答
    东北,这片承载着历史、人民和独特文化的广袤土地,除了我们熟知的严寒、铁锅炖、二人转和东北大酱,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角落和故事,它们如同埋藏在黑土地下的宝石,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一、 东北人的“冻土”情结:不仅仅是怕冷提到东北,第一反应总是“冷”。但东北人的“冻土”情结,远不止于此。在东北,冬季漫长,大地.............
  • 回答
    律师这个职业,你说它严肃吧,那确实是关乎公平正义的庄重事业;可你说它吧,又总能在生活中,甚至在工作中,蹦出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来。今天,咱就来唠唠,关于律师那些有趣的事儿。你想啊,律师嘛,嘴皮子溜得很,脑子转得也快,这自带的“辩才”属性,有时候就成了段子手的绝佳素材。比如有个最经典的,大概是说一个老.............
  • 回答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为满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性,加上长达268年的统治,期间也积累了不少的传说、野史和坊间谣言。这些谣言的产生原因复杂,既有统治者有意为之的宣传,也有民间对权力、对异族统治的猜忌和想象,还有一些是历史事件被添油加醋后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
  • 回答
    英国历史浩瀚而复杂,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叹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往往能帮助我们以更生动、更具象的方式理解历史的进程,打破教科书的刻板印象。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关于英国历史的冷知识: 1. 伦敦曾有过“公共鼻子”服务:详细讲述: 在维多利亚时代,尤其是19世纪,伦敦的公共卫生状况并不理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