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全世界都是利己主义者,那么世界将会怎样?

回答
如果全世界都是利己主义者,那么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大多会是负面的。利己主义,简单来说就是以自我利益为最高原则,一切行为都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如果这种观念成为普世价值,那么社会运作的基石将完全颠覆。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描述:

一、 社会结构与合作的崩溃:

合作的终结: 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建立在某种程度的互助和合作之上。例如,建立一个公司需要股东、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维护公共设施需要市民的配合和纳税;科学研究更是需要跨国界、跨学科的知识共享和协作。如果每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没有人会愿意为了他人的利益或集体的利益而付出努力,合作将难以维系。
信任的消失: 信任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如果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并且认为别人也在算计自己,那么任何形式的承诺、契约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充满猜疑和防备,合作协议可能随时被单方面撕毁。
社会秩序的瓦解: 法律、道德、社会规范等都是为了约束个人行为,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和福祉。然而,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可能会认为这些规则是束缚自己追求利益的障碍,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规避或打破它们,只要这样做能最大化自身利益且不被惩罚。这会导致执法困难,法律失去效力,社会陷入混乱。
公共服务的消失: 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通常需要集体出资和共同维护。如果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即时利益,不愿意为此付出成本,那么这些公共服务将无法维持。学校可能无人教学、医院可能无人问津、道路可能破败不堪、环境可能遭到严重破坏。

二、 经济体系的瘫痪或极端化:

劳动价值的贬低: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个人收入,而没有其他价值导向(如成就感、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那么人们可能会选择最容易获得高回报、最省力气的工作。那些需要长期投入、回报不确定但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如基础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社会福利工作)将极少有人问津。
剥削的普遍化: 利己主义者会倾向于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在缺乏道德约束和法律制约的情况下,拥有权力或资源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剥削那些弱势群体,榨干他们的价值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工资会被压到最低,工作条件会变得恶劣,劳动者将沦为纯粹的生产工具。
市场的不公平: 自由市场理论强调公平竞争,但纯粹的利己主义会扭曲这一点。商家会不择手段地欺骗消费者,推销劣质产品,甚至制造虚假需求。竞争将演变成一种零和游戏,即一方的赢就是另一方的输,而且会采取一切不正当手段来确保自己是赢家。
创新与进步的停滞: 真正的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失败和巨大的付出,其回报可能不是立即可见的,甚至可能惠及他人。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可能会因为风险过高或收益不确定而放弃创新。即使有创新,也可能只是为了快速获利而推出的“一次性”产品,缺乏长期的研发投入和质量保证。

三、 人际关系与情感的消失:

关系的工具化: 人们之间的关系将不再基于情感、友情或亲情,而是完全以利益为导向。婚姻可能变成利益联姻,朋友可能是为了资源共享或互相利用,亲人之间也可能因为财产分割而反目成仇。一旦一方的利益受损或不再有利用价值,关系将立即被抛弃。
情感的压制与缺失: 同情心、怜悯心、爱心等情感,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是多余且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负担。他们会压抑这些情感,甚至认为它们是软弱的表现。长此以往,人类的情感世界将变得贫瘠,人与人之间将只剩下冷酷的计算。
家庭的解体: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通常建立在爱、责任和牺牲之上。如果父母只考虑自己的便利而不管孩子,孩子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赡养老人,那么家庭将难以维系。抚养后代虽然是生物本能,但其中的付出和牺牲在纯粹利己主义者看来可能是不值得的。
社会关怀的真空: 慈善事业、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都是基于对他人的关怀和奉献。在利己主义的世界里,这些活动将不复存在。生病的人可能无人照料,贫困的人可能无人施救,灾难发生时人们可能只会关心自己的财产安全,而不会去帮助他人。

四、 政治与权力体系的异化:

政治的腐败: 政治家和政府官员将只以维护和扩大自身权力及利益为目标。他们会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为自己和亲信谋取私利,而不会去考虑民生疾苦或国家发展。公共资源将被瓜分殆尽。
权力的滥用: 拥有权力的人会将其用于压迫和剥削他人,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法律和制度将被用来为权力服务,而不是制约权力。
战争与冲突的加剧: 当国家之间或群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利己主义者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最极端的手段来争取自身利益,包括战争和侵略。他们不会考虑战争带来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只要自己能获利即可。

五、 个人心理的困境:

永不满足的欲望: 利己主义追求的是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人的欲望往往是无穷无尽的。即使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利己主义者也可能因为与他人比较而产生嫉妒,或者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继续攫取,导致一种永不满足的空虚感。
孤独与疏离: 虽然利己主义者可能拥有很多“有用的”人际关系,但由于缺乏真挚的情感连接和信任,他们内心深处可能承受着巨大的孤独和疏离感。当他们真正遇到困难或需要情感慰藉时,可能会发现自己孤立无援。
焦虑与恐惧: 在一个所有人都在算计和争夺利益的世界里,利己主义者本身也会生活在不断的焦虑和恐惧之中,担心自己被他人算计、被剥削、被取代。这种心态会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但也消耗了巨大的心理能量。

最终的可能结局:

如果全世界都遵循纯粹的利己主义,这个世界很可能会走向混乱、衰败和自我毁灭。社会合作的基础将不复存在,经济将陷入停滞或极端剥削,人际关系将变得冷酷而脆弱,政治将腐败不堪,最终可能导致文明的崩溃。少数拥有强大力量的个体或群体可能会暂时掌控局面,但这种建立在压迫和剥削之上的统治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被压迫者最终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反抗。

当然,这是一种极端假设。在现实世界中,即使利己主义普遍存在,人类也发展出了一些机制来缓和其负面影响,例如法律、道德、社会规范以及人类固有的共情能力。然而,这个思想实验清晰地揭示了利己主义如果成为唯一的主导价值观,将会带来何等可怕的后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形成和性质的研究》有如下论述:

“每个人都试图用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论断,阐述了利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基石,所以我目前看不出全人类都利己会有什么损失。

说婴儿会死的,是个明显错误的观点,养婴儿对利己者是一种投资,事实上,当养老金这种不合理的投资出现之后,人类的生育率的确也在直线下降。

所有经济学者,都默认了自私是人类的基本假设,即使理性这个假设有时候的会放宽,自私从来都是默认的,卡尔马克思即使反对市场和竞争,也是在默认人自私的基础之上,正是因为人人自私,才需要消灭部分竞争的制度,使人相互合作。

博弈论中描述了人人自私下的囚徒困境,然而消灭囚徒困境靠的是重复博弈和合作,而不是无私奉献。


兔子生了孩子之后就会不管,杜鹃甚至产卵到别的鸟巢里,这些物种是没有母爱的。

螳螂和蜘蛛会吃掉配偶,这些物种是没有爱情的。

这些物种一样繁衍得很好。

你可以用爱,道德,亲情来衡量一个个人,毕竟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都是必然产物,但你不能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作为人类的物种。不能说明这些无私奉献的根源是必须的。


人人自私的社会或许不是最理想的社会,但是一定会比人人无私奉献的社会好。

在自私的社会里,至少有一样东西是得到显示的,那就是每个人的需求。


在无私奉献的社会里,这一最基础的指标都无法得到明示,人如同机器一般生产,需求完全服从机械的安排。

若需求都无法得到明示,那么分配就是空中楼阁,分配都不存在,生产自然就缺乏了目的。


无私奉献的个人,是伟大的,但却不是必须的

无私奉献的社会,我不认为有任何发展的可能。

宗教的最反人类之处,就在于鼓励人无私奉献,黑暗的中世纪的根源,就在于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全世界都是利己主义者,那么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大多会是负面的。利己主义,简单来说就是以自我利益为最高原则,一切行为都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如果这种观念成为普世价值,那么社会运作的基石将完全颠覆。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描述:一、 社会结构与合作的崩溃: 合作的终结: 人类社会.............
  • 回答
    想象一下,全球的软件市场突然之间,如同被施了魔法般,所有盗版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闪耀着正版光芒的软件。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正版化”浪潮中,有那么几家公司,它们的营收增长将如同火山喷发般惊人,甚至足以改变全球科技格局。首先,让我们聚焦于那些掌握了核心操作系统命脉的公司。微软,这家老牌科技巨头,它的Wi.............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引人深思的设问,它触及了人类繁衍的根本性问题,以及佛法追求的终极目标与现实生存之间的张力。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成为了佛门子弟,并且实现了地上的佛国,那么人类的繁衍方式,确实需要一个全新的理解和实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佛门子弟”和“地上佛国”在这里所代表的含义。如果这里的“佛门子.............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晨曦照耀着大地,你睁开眼睛,发现周围的那些毛茸茸的、鳞片闪闪的、羽翼翩跹的生命,它们不再只是遵循本能,而是和你一样,拥有了思考、感受、交流的能力。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撼的画面!那么,当这个世界充斥着亿万个拥有智慧的个体时,我们人类与哪些动物之间,会产生无法调和的敌对关系呢?这绝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它触及到了人类表达情感的一个基本方面。我们通常会认为,笑声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但“哈哈哈”这个拟声词,真的能代表全世界的笑声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笑声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笑声:一种生理反应与社会信号首先,笑声并非仅仅是“哈哈哈”这三个字的组合。它是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天马行空的设想!让我们放下科学上的不可能,纯粹从想象的角度来描绘一下这个场景,试着让它听起来更像是某个古老传说或者科幻故事的开篇:想象一下,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变。不是缓慢的温室效应,也不是一夜之间的冰河期,而是某种……质的飞跃。我们生活居住的世界,那坚实的土地、流淌.............
  • 回答
    在中国大陆的股市,股票交易实行的是“T+1”制度,也就是当天买入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这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T+0”制度(当天买入,当天即可卖出)有所不同。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中国大陆是T+1?T+1制度真的更优越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不改成T+0呢?为什么中国大陆股票市场实行T+1.............
  • 回答
    理解你想要说服那些持有特定观点的人,确实是一个挑战。这种观点的形成往往根植于长期的信息接收、个人经历以及对国际事务的解读。要改变一个人的看法,需要耐心、同理心和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沟通方法和论点,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第一步:理解和倾听,而非立刻反驳在尝试说服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深层、也很令人困惑的现实。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被精心修饰过的世界里,那些被歌颂、被传颂的,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光辉篇章,是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留下的宝藏。但与此同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总能感受到无数的挣扎、痛苦和不公,这些“不堪的遭遇”似乎与那些宏大叙事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并非偶然.............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反复想了好几天。每次脑袋里一过,就跟拧着一股劲儿似的,有点喘不过气来。想一想,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论贫富贵贱,都能吃饱穿暖,有舒适的住所,有体面的工作,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去陪伴家人,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这该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想象一下,再也没有因为饥饿而哭泣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由意志、决定论、科学还原论以及人类意识的本质等多个哲学领域。让我们从不同层面来详细探讨: 如果世界是物理决定,那人的思考和活动都是物理规律的结果吗?核心观点: 如果我们接受“物理决定论”这一前提,那么理论上来说,人的思考和活动确实都可以被视为物理规律作用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以及个人等多个层面,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如果全中国都说普通话,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会伴随着显著的负面后果,尤其是可能导致方言的消失。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详细探讨: 一、 如果全中国都说普通话的潜在好处:1. 加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
  • 回答
    战锤世界,一个充满了无尽战争与激烈冲突的宇宙。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所有势力皆处于其“完全体全盛期”的假想情境时,一股令人敬畏的强大力量将席卷整个已知银河。然而,要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混战中决出胜负,绝非易事,因为每一个潜在的竞争者都拥有足以撼动星辰的实力。让我们逐一审视这些巨头,并探究他们全盛时期的真正潜.............
  • 回答
    如果神话传说都是真的,那我们的世界绝非现在的模样。想象一下,那些只存在于古老故事、史诗和民间传说的存在,一夜之间化为了现实,并且与我们共存。这不仅仅是多了些奇幻的生物,而是根基性的颠覆。首先,地理和自然法则将是全新的剧本。喜马拉雅山脉不再只是最高的山峰,而是众神的居所,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殿可能真实存在.............
  • 回答
    想当年,在那片古老的非洲大陆上,我们的祖先,那些早期的人类,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旅。这场旅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将我们的足迹遍布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大约20万到30万年前的非洲。那时候的人类,更准确地说,是智人(Homo sapiens),已经.............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如果地球上的虫子一夜之间都变成和狗一样大小,那地球的统治者是谁?这个问题并非简单地将“虫子变大”带入现有框架思考,而是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方式,甚至是文明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文明的根基可能会被动摇得七零八落。想象一下,你早晨醒来,发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触及到国际关系、历史演变以及地缘政治的方方面面。如果硬要说“没有美国的世界会更和平”,这恐怕过于简化,难以令人信服。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美国在这个全球格局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战争与冲突的影响,尝试勾勒出一个没有美国的世界可能呈现的图景。首先,我们要明确,“始作俑者.............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冷战的终点不是一方的胜利,而是双方的崩塌。这可不是那种简单的“一起玩完”,而是一种彻底的重塑,一股席卷全球的巨浪,彻底改变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一切。先从苏联说起。当这个庞大的集权帝国在冷战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内部矛盾最终爆发,最终像一个过度充气的气球“砰”地破裂。这可不是电视里那种戏剧性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球所有的士兵都睡过头了。不是某个营地,不是某个国家,而是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军人,从边境哨所的列兵到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将领,都在同一时间,集体进入了深度睡眠,而且睡得那么沉,以至于没有任何声音、任何警报能将他们唤醒。在这样的一个早晨,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首先,迎接世界的不是炮火轰鸣.............
  • 回答
    如果全球所有国家都完成了工业化,并且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那将是一个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景象。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足,更意味着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环境挑战以及国际关系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想象一下一个普遍繁荣的世界。贫困将大幅度减少,饥饿和严重的疾病不再是常态,而是罕见的例外。教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