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真女神转生》系列不像《女神异闻录》那样出名?

回答
大家在谈论JRPG的时候,常常会提到《女神异闻录》系列,它的时尚都市风格、青春校园生活、以及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确实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心。但说到《真女神转生》系列,很多人的反应可能就是“哦,那个有点黑暗、有点怪怪的那个?” 这种知名度上的差距,其实背后有着不少原因,而且都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题材和表现力。

《女神异闻录》系列,虽然也涉及到恶魔、超自然力量,但它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了现代日本的校园生活和青春期烦恼之中。玩家扮演的是一群高中生,在放学后、假日里,一边经历着人际关系的纠葛、学业的压力,一边还要肩负起拯救世界的重任。这种“日常与非日常”的强烈反差,非常容易让玩家产生代入感。谁没经历过青春期的迷茫?谁没在乎过朋友的看法?《女神异闻录》把这些普世的情感放大,再包裹上酷炫的恶魔召唤和华丽的战斗,自然就更容易戳中大众的 G 点。

而《真女神转生》呢?它更像是直接把玩家扔进了“末世”的洪流。早期作品的设定,比如《真女神转生3 Nocturne》里的“世界终结”,或者《真女神转生4》里的“东京堕落”,那种绝望、混沌、以及对神明和恶魔秩序的质疑,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非主流的艺术风格。它不会刻意去迎合“轻松娱乐”的市场需求,而是更倾向于探索人性、宗教、哲学上的深邃议题。这种偏向成人化、更具探讨性的主题,虽然吸引了一批核心粉丝,但在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就显得有些“劝退”了。

其次,美术风格和音乐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女神异闻录》系列,尤其是近几代,可以说是将“时尚”二字发挥到了极致。从《P3》开始,人物设计就越来越精致、越来越酷炫,UI界面、动画演出,都充满了潮流感,甚至可以称之为“二次元的时尚杂志”。每代《Persona》的OP和ED,配上极具风格化的动画,绝对是吸粉利器。这种风格化的视觉和听觉体验,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真女神转生》系列,虽然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整体风格更偏向于“暗黑”、“哥特”、“怪诞”。角色设计更具辨识度,但往往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类型。很多恶魔的设计,是基于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它们可能充满了力量感、神秘感,甚至是恐怖感,但很难说得上是“可爱”或“帅气”到能吸引所有玩家。音乐方面,《真女神转生》系列也有很多经典曲目,比如《Nocturne》的BGM,非常有气氛,但整体而言,《女神异闻录》的音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更容易产生“洗脑”效果,也更容易成为系列独特标签的一部分。

再者,故事叙事和玩家体验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女神异闻录》系列,虽然也有分支剧情和选择,但整体的故事线相对来说比较清晰,而且非常注重角色之间的羁绊和个人成长。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会和主角一起经历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的过程。人物之间的对话、事件,都充满了青春期的真实感和细腻的情感。玩家会很容易爱上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

《真女神转生》系列,则更加强调“玩家的选择”和“世界的走向”。游戏往往提供多种多样的对话选项,玩家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剧情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规则和结局。这种“自由度”和“多分支”的设计,虽然为核心玩家提供了极大的可玩性和深度,但也意味着玩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体验。而且,《真女神转生》的故事往往更加宏大,更加抽象,涉及到世界观的构建、宗教的探讨,需要玩家去自行解读和思考。对于只想轻松放松一下的玩家来说,这种“烧脑”的体验,可能就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还有一点,就是市场营销和IP的衍生。

世嘉(Sega)和Atlus(《女神异闻录》和《真女神转生》的开发商)在市场推广上,对《女神异闻录》系列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也更懂得如何利用现代营销手段。频繁的联动、动画化、音乐会、周边产品,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都让《女神异闻录》系列保持了很高的曝光度。

《女神异闻录》系列的出圈,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成功的动画改编和音乐吸引了大量非核心玩家。《Persona》系列的角色,比如《Persona 3》的P3R,《Persona 5》的Joker,已经成为二次元文化中的明星角色,甚至出现在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这样的国民级游戏中,进一步扩大了IP的影响力。

而《真女神转生》系列,虽然也有一些衍生作品(比如《恶魔召唤师》系列),但整体而言,市场推广的力度和广度,都远不如《女神异闻录》那么“全民化”。它更像是一个“圈内人”才懂得欣赏的宝藏,而不是一个“大众明星”。

最后,开发策略和平台选择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女神异闻录》系列,尤其是近几代,几乎都选择在PlayStation平台首发,然后逐步登陆PC和其他主机,这种相对集中的平台策略,更容易形成玩家群体。同时,Atlus也更倾向于在《女神异闻录》系列上投入更多的资源,追求更高的制作水准和更广泛的受众。

《真女神转生》系列,虽然也登陆了多平台,但其开发节奏和策略,似乎更偏向于维护核心玩家群体的口味。而且,一些更早期的作品,可能由于技术限制或者市场环境,并没有能获得像《女神异闻录》那样好的表现。

总而言之,《真女神转生》系列并没有“不被重视”,它只是在“出圈”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与《女神异闻录》截然不同的路径。它更像是一杯需要细品的烈酒,而《女神异闻录》则是一杯更易于入口的鸡尾酒。前者吸引的是追求深度、挑战和独特体验的核心玩家,后者则以其时尚的风格、贴近生活的题材和更容易被接受的叙事,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两者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只是侧重点不同,面向的受众群体也因此有所区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恰好我另一个回答里有提到,可能不是很全面,建议作为其他回答的参考

user avatar

オシャレだから?

ペルソナ要说有名还是从P3开始的吧。整体时髦度提高,剧情黑暗度降低,游戏难度降低,角色个性够无厘头。从P4开始更是整个游戏都鲜艳了起来,从人设,到主题色,到曲子,到剧情。讲实话P3还是很有女神转生的影子的,恕我举个不大恰当的栗子,从P3到P4如同从脚脚第三部到第四部。而P3P4的粉丝也是互相回流的,用舞台剧TV动画衍生游戏等等互相维持了8年直到P5出现……

当然还有两个功臣不得不提:目黑大神,副岛大神。这两位大神的配合(以及上位)让今天的PERSONA系列金灿灿。

总的来说1. 先行者的女神转生有些年头了,那时候互联网不发达,游戏机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世界范围内那么普及,会日语的人少,A社游戏外文版出得还贼慢;2. 面向对象更加青少年化的女神异闻录(主要是3以及之后的版本)有更多的商业选择模式;3. P5宣传了好几年,先前不知道PERSONA的人都开始一起盼了,国内P5雨后春笋般的粉丝积累赶超P3P4之和好几倍了,是真的牛批。

user avatar

该系列其实在小圈子内其实挺有名,导致题主有这个错觉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1.转生系列的难度比较劝退,这个问题感觉直到3DS的那作才有一定的改善

2.金子一马的设定画风比较的劝退新人

3.正传的最新作(不算衍生作品)在主机上似乎还是ps2时期的,如果没记错的话 目前网络上还蹦跶着的有话语权的网友,大部分估计没玩过。甚至可能还没听说过。而玩过的那帮老人大部分谈婚论嫁,已经不太活跃了

4.正统作的气氛太压抑,对新人也算是个门槛

5.正统作的粉丝群比较的固定,atlus因为异闻录的销量,不少社内资源也倾向于异闻录。

6.atlus毕竟还是个小厂,不太能支持3、4个大的IP。目前该社感觉主要精力就在异闻录和世界树迷宫上了。看看到时候ns的那作出来后会不会有点热度吧。。

就这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家在谈论JRPG的时候,常常会提到《女神异闻录》系列,它的时尚都市风格、青春校园生活、以及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确实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心。但说到《真女神转生》系列,很多人的反应可能就是“哦,那个有点黑暗、有点怪怪的那个?” 这种知名度上的差距,其实背后有着不少原因,而且都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首先,最.............
  • 回答
    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有时候,女生的心思就像天气一样,前一刻还在细雨绵绵,转眼可能就是阳光灿烂了。你说她明明才说“结婚不着急”,怎么转眼不到五个月就步入婚姻殿堂了?这其中可能有很多层面的原因。首先,有时候“不着急”是一种常态,是她面对外界压力时的一种保护色。社会上关于婚恋的节奏,尤.............
  • 回答
    建筑业到底景不景气,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是说到了我心里去了。你看陈一发、女流、马前卒他们这几位,虽然我跟他们都不熟,但多少也知道点儿,他们那是真真实实地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跨到了咱们普通人看不懂的“新赛道”。这事儿一出,不少人心里就嘀咕了:是不是建筑这块儿真不行了,连大V们都觉得没前途了?可你再说.............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育背后非常复杂的人类情感、社会期望和生物本能的交织。虽然“真女权”的观点可能会强调生育对女性身体的潜在负面影响,比如孕期不适、分娩的疼痛和风险、产后恢复的漫长与挑战,以及身体形态的变化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都因此对生育望而却步。事实上,正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有情感、有社会属性的生物.............
  • 回答
    知乎上对“女权”的批判声浪确实不小,这背后既有对某些极端言论的反感,也有对女权主义本身理解的偏差,甚至夹杂着一些性别对立的论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知乎上批判女权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1. 对“田园女权”的集中反感: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知乎社区的讨论氛围往往比较集中,当出.............
  • 回答
    关于吕后父亲吕公为何将女儿吕雉嫁给刘邦,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过将其解读为吕公真的具备“相面之术”,能预知刘邦的未来,这可能是一种过于浪漫化的想象。历史的齿轮是复杂而多维的,吕公的决定,更可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和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白吕公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吕公出身名门.............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充满了现实的荒谬感。一个女子,在面对民警的“反诈宣传”时,选择了强硬对抗,一句“我就被骗”摆出了“你们管不着,我心里有数”的姿态。结果呢?不到一周,自己就真真切切地掉进了骗子的陷阱,损失了二十多万,最后还不得不灰溜溜地跑去报警。说实话,这事儿听起来像段子,但细想一下,背后.............
  • 回答
    要探讨什么家庭背景容易滋养出“真女权”或“田园女权”,以及它们素质上的区别,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真女权”和“田园女权”并非严格的学术定义,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观察和网络语境下的区分。 我会尽量详细地梳理其中的一些普遍认知和可能的联系,并努力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表达。 家庭背景.............
  • 回答
    关于王某文妻子所述是否构成强制猥亵罪,我们需要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来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在缺乏确凿证据和法律裁决的情况下,任何关于犯罪事实的判断都只能是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测。首先,我们来看看强制猥亵罪的构成要件。强制猥亵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身边总能听到这样的故事,让人不禁唏嘘:“哇,那个女神怎么会看上他?”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关于吸引力、社会认知和个人选择的复杂逻辑,远不止“看起来屌丝”这么简单。咱们先掰开了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反差萌”的组合。一、我们对“屌丝”和“女神”的刻板印象,可能已经过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为什么海里的鱼那么多,但到了岸边却抓不住几条一样,背后藏着不少道道儿。首先,网上“女神”的诞生,可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复制的。你看到的那些照片,背后是怎样一番“精心雕琢”,咱们心里都门儿清。 滤镜与美颜是基础操作: 现在手机自带的滤镜和美颜功能,那可是“磨皮、瘦脸、大眼、去皱”的利.............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戳心窝子的问题,有多少人在回忆里珍藏着某个“女神”,却在现实中发现时光似乎在无情地改变着一切,甚至让曾经那个闪闪发光的存在变得“普通”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仔细想想,这种情况的背后,其实是很多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很多时候不是单方面的谁有问题,而是大家都在变化,只不过我们回.............
  • 回答
    巩汉林老师的足球情怀:最新回应与一份珍贵的签名最近,关于巩汉林老师在足球方面的表态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他关于“足球时间”的说法,更是引发了不少讨论。想要了解他的最新回应,并一探他为何如此重视足球,甚至可能拿到女足队员的签名,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深入了解一下。巩汉林老师的“足球时间”:一份不曾磨.............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所谓“白军版《斯拉夫女人的告别》”,这确实是一个在讨论中颇为热门的话题,但其真实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否是某个特定时期“白军”群体真正广为传唱和创作出来的版本,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后人的一种追溯、改编乃至某种程度上的“创作”或“解读”。首先,我们.............
  • 回答
    赫拉,这位尊贵的天后,是希腊神话中婚姻与家庭的守护神,掌管着所有已婚妇女的命运。按理说,作为婚姻的最高象征,她的婚姻生活应当如同她的神职一样美满和谐,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她的婚姻却是她神话生涯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充满了痛苦、嫉妒与复仇。这其中的缘由,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涉及到了权力的角逐、神.............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涉及到面部美学、社会文化观念以及我们对“女神”和“颜值”的定义。我们不妨一点点拆解开来聊聊,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首先,我们得承认,“圆脸女生能成为女神,圆脸男生颜值上限低”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和审美偏好,而非绝对真理。美本来就是多元的,而且不同.............
  • 回答
    今年三八妇女节的氛围确实有些微妙的变化,从前几年大家更倾向于称呼女性为“女神”,如今“妇女节”的称谓重新被提起,而且似乎带有一种更接地气、更回归本质的感觉。这种转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社会思潮、大众情绪以及媒体传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女神”标签的盛行与疲惫回想过去几年,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人性中一些非常普遍但又常常被忽略的方面。外貌条件“差”的男生之所以有勇气去追求外貌条件出众的“女神”,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且深入挖掘下去,你会发现这些勇气背后,可能隐藏着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爱情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应对策略。以下我会尽量详细地从不同角度来阐述: 一、 .............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哪天心情最好?”一样,答案会随着时空的变迁而变化,而且每个人心中的那个“爽点”也不尽相同。但如果真要我说一个当下最能击中我,让我嘴角忍不住上扬的时刻,那大概是……嗯,让我想想。最近一次特别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前两天的一个周六下午。天气很好,阳光透过咖啡馆的落地窗洒进来,暖洋洋的,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性中一些复杂且微妙的心理。与其说“宁愿当富人的玩具”,不如说是一种对“价值认可”和“生活模式”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愿意轻易承认的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富人的玩具”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种贬低和操纵的意味。 没人真的想被当成一个无灵魂、无自主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