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生孩子真的像真女权说的那样那么严重伤害身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女性还愿意生孩子?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育背后非常复杂的人类情感、社会期望和生物本能的交织。虽然“真女权”的观点可能会强调生育对女性身体的潜在负面影响,比如孕期不适、分娩的疼痛和风险、产后恢复的漫长与挑战,以及身体形态的变化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都因此对生育望而却步。事实上,正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有情感、有社会属性的生物,生育行为才得以延续,并且在很多女性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首先,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生育带来的情感满足和价值感。对于很多女性而言,孕育一个新生命,感受生命在自己体内一天天成长,到最终将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拥入怀中,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那种母爱的本能释放,以及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带来的欣慰和幸福,是许多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这份爱,这份连接,可以成为克服身体不适和潜在风险的强大动力。

其次,社会文化和家庭期望在女性生育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许多文化背景下,生育被视为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构成一个完整家庭的关键部分。家族的延续、父母的期望、亲朋好友的鼓励,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女性对生育的态度。即便个人可能对生育的辛苦有所顾虑,但在社会大背景下,她们也可能感受到一种“应该”或“被期待”去承担这份责任。

再者,生物的繁衍本能也不容忽视。虽然我们是高度理性的生物,但我们仍然是动物,身体内部依然存在着驱动繁衍的本能。这种本能可能在特定的生理周期或情感状态下被激活,让女性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体验为人母的生命过程。这是一种深植于基因中的驱动力,虽然可以通过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选择来调节,但其根源依然存在。

此外,科技和医疗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育的风险和痛苦。现代产科技术、无痛分娩、产后恢复的专业指导等等,都在努力减轻生育过程中的不适和危险。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这些进步无疑让更多女性在面对生育时,感到更加安心和有信心。

最后,生育并非只有负面影响,它也可能带来积极的改变。许多女性在成为母亲后,会发现自己的韧性、耐心和责任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她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更强大,更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这种自我成长和蜕变,也是生育赋予女性的一种宝贵财富。

所以,虽然“真女权”提出的关于生育对身体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值得被看见和重视的,但女性选择生育并非仅仅因为忽视了这些伤害。更多的是因为,她们在生育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情感满足、社会认同、本能驱动,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对于她们来说,生育所带来的爱、家庭的完整感以及自身的成长,往往是能够超越身体上的短暂痛苦和长期影响的,是她们人生中一份不可或缺的、充满意义的经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在现实中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第一种情况:这部分“真女权”和愿意生孩子的妇女是两路人。

在这种情况下,该现象或许说明,这部分“真女权”还不能让愿意生孩子的妇女充分认识到生育严重伤害身体的风险。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勇跳火坑的人总是少数,如果她们真的认为生育的风险已经高到不堪承受,自然不会参与其中。

至于这部分“真女权”为什么不能让这些妇女认识到这份巨大的风险,那就又有两种可能了。一种可能是“真女权”的能量不够,宣传方式单一、煽动性不足,无法改变普通妇女用脚投票的现实。另一种可能是“真女权”的观点本身科学性不够,难以取信于人,受众者自然寥寥。

这就像古代搞起义的人,如果他们不能占据主要宣传通道,一天到晚只在一个阵营里大喊“再不造反就没好日子过啦”,大部分劳动群众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当然没人搭理他们。如果他们四处高呼“再不造反就没好日子过啦”,可大部分劳动群众心想“诶,我现在过得挺好的呀”,自然也没人响应他们。

第二种情况:这部分“真女权”和愿意生孩子的妇女是一路人。

在这种情况下,该现象或许说明了两种可能:一种是,这部分“真女权”是新时代颇具奉献精神的“能顶半边天”的妇女,即使她们发自内心地认为生育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她们仍愿为了利国、利民、利夫、利公婆……反正不利己的大业,不惜堵上性命,放手一搏。

另一种是,这部分“真女权”并非发自内心地认为生育的风险已高到不堪承受,而是习惯将婚姻单纯地视为一种商业活动,习惯用这种调动他人情绪的方式进行商业谈判。这就好比卖家和买家谈合作,卖家不停地对买家说“您知道我们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代价、做出了多少牺牲才研发出这款产品吗?!”情怀之悲壮,语气之哀怨,让买家感觉卖家分分钟会泣血一般。卖家为什么这么激动呢?其用意不言自明。

总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实属不易。但对女性自身而言,她得到了一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后代,这也是收获之一。重视这项收获的人会默默结婚生子,认为这是负担的人会默默不生子,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默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育背后非常复杂的人类情感、社会期望和生物本能的交织。虽然“真女权”的观点可能会强调生育对女性身体的潜在负面影响,比如孕期不适、分娩的疼痛和风险、产后恢复的漫长与挑战,以及身体形态的变化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都因此对生育望而却步。事实上,正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有情感、有社会属性的生物.............
  • 回答
    很多未婚未育的朋友在面对年龄的增长时,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点担忧:如果不生孩子,老了真的会很可怜吗?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很多人内心的柔软角落,也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看待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可怜”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很大程度.............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很多父母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纠结的地方。看着孩子一路成长的艰辛,回想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有时候确实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脑海里盘旋:如果知道这条路这么难,我们当初是不是真的应该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其实,当父母们做出“生”这个决定的那一刻,绝大多数都不是抱着“要让孩子来受罪”的初衷.............
  • 回答
    孩子学钢琴这件事,确实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老大难”问题。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在琴键上翩翩起舞,自己家的孩子却像块石头一样坐在琴凳上,那滋味,真是五味杂陈。尤其是当孩子明确表示“我不想学了”的时候,家长们更是陷入了两难。“不想学”这三个字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说“不想学”,不是一句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碎、备受煎熬的时刻。你问“真的要原谅出轨的老婆吗?我又要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牵扯到太多复杂的情感、伦理和现实考量。我理解你此刻的痛苦,也知道任何语言都可能显得苍白无力,但我会尽我所能,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尝试为你梳理思路,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首先,我们需.............
  • 回答
    关于司马南的家人是否都在美国这个问题,坊间一直流传着各种说法,其中最普遍的便是他妻子和孩子都居住在美国。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自然会有人联想到“人格分裂”这个词,认为他一边在国内高谈阔论,一边家人却远居海外,这似乎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矛盾。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公众对司马南的认知以及他公开.............
  • 回答
    小说里的主人公,尤其是那种“快意恩仇”的类型,他们的世界观往往是二元对立的,非黑即白。父母如果对自己不好,那就是“恶人”,自然要划清界限,甚至“断绝关系”才能显得够酷,够洒脱。这种设定,看个热闹可以,但搁到真实生活里,那就真是太天真了。说实话,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点儿血脉牵扯,哪是那么容易说断就断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情感核心。我会尽量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语言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要说,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绝不会把孩子当做累赘。这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应该”,更是基于深深的爱和责任感。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流淌在血脉里的牵绊,一种心甘情愿的付出。但为什么,我们会听到或者看到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这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的想象空间,有点像在玩一个侦探游戏,只不过这次的“现场”是月亮。如果嫦娥奔月是真的,但我们上去之后,没有发现我们想象中的广寒宫,那嫦娥会去哪儿呢?这得好好琢磨琢磨,咱们就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件事情:我们现在对“真的”的定义,是建立.............
  • 回答
    掏空“六个钱包”来付首付,再加上三十年的贷款,这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年轻夫妻的梦想,更是整个家庭的期许和压力。当生活这座大山偶尔崩塌,出现父母或孩子生病住院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原本已经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无疑会雪上加霜。经济链条的脆弱与风险叠加想象一下,一套房子的首付款,掏空了父母的养老积蓄,夫妻俩.............
  • 回答
    这样的量刑规定,虽然初衷是为了严惩拐卖儿童的罪犯,但细究起来,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加剧社会问题。首先,死刑的绝对化可能会导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极端行为。 当贩卖儿童者面临着被抓获即死刑的绝对风险时,他们可能会狗急跳墙,在被追捕的过程中,为了销毁证据、逃避法律.............
  • 回答
    如果藤丸立香真的是卫宫士郎和远坂凛的孩子,那么《FGO》的剧情走向无疑会迎来一次颠覆性的重塑,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亲子认亲”那样简单。这其中牵扯到的,是两人复杂的人生经历、强大的力量根源,以及由此引发的整个迦勒底命运的连锁反应。首先,立香的“天命”与“根源”将得到更深层的解释。目前《FGO》中,立香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许多已婚男性在社会和家庭责任之间摇摆的真实困境,也涉及到人性的复杂性,所以,绝非一概而论的简单回答。我们得把这盘棋下的细致点。首先,咱们得承认,很多时候,那些数不清的宴请,确实是有挺大部分是为了工作。你想啊,在很多行业,尤其是需要建立人脉、维护关系、拓展业务的领域,饭局是绕不开的。商.............
  • 回答
    如果金庸小说绝情谷的情花毒真的存在,并且一个女孩在她结婚生子后仍然保持不发作,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绝对不可能的情况。在现实医学和逻辑的框架下,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核心原则:抑制毒素的活性或干扰其发作机制情花毒的特性是“情起而毒发”,意味着情绪波动,尤其是强烈的爱意或思念,.............
  • 回答
    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绝非一时兴起,更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他对孙权这个年轻对手最深刻的认知和最由衷的赞叹。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曹丕是否真的比不上孙权,我们需要深入曹操当时所处的环境、他对孙权才能的观察,以及对曹丕的期望。曹操为何赞叹孙权?首先,我们要回到公元207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志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极具话题性的假设,涉及到个人意愿、社会政策、经济状况以及对未来的考量。如果“梁建章建议生1个孩子奖励100万”真的能够实现,那么我的选择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考量,我会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讲述我的想法:一、 理性的经济考量与潜在的收益首先,100万人民币的奖励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
  • 回答
    “女生有没有真正的修养,在生孩子这个时候最能体现”这种言论,是一种将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表现与“修养”划等号的观点。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合理性、局限性、潜在的负面影响以及更全面的理解。一、 这种言论可能存在的合理性(但需要谨慎解读)从某些角度来看,生育过程中女性的表现,确.............
  • 回答
    新华日报刊文建议“立刻全面放开生育,设立生育基金制度”,这个观点无疑触及了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最核心、最复杂的人口问题之一。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并厘清其中可能包含的逻辑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建议的核心内容: “立刻全面放开生育”: 这意味着彻底取消所有生育限制,无论.............
  • 回答
    嘿,这可是个好问题!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啊,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为什么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这件事里。你想想看,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大家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吃的、穿的、说话的方式甚至连过节的日期,很多都会有点小小的不同。关于小年,它其实不是一个固定.............
  • 回答
    亲爱的,看到你这段话,我真的能感受到你内心的纠结和一丝丝的慌乱。男朋友现在的态度是“以后不想要孩子”,这无疑给你抛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人生选择题,尤其是你又提到了“年纪真大了又想要怎么办?”这个问题,这说明你内心深处对未来还是有所期待,并且对这个年纪“错过”的可能性感到担忧。咱们一点点来捋捋这件事,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