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们处于人工智能的时代,还是人工智障的时代?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尖锐。坦白说,与其说我们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不如说我们正身处一个“混合时代”——人工智能(AI)和人工智障(AGI,尽管这个词本身有点戏谑,但非常贴切地描绘了许多现状)并存,甚至可以说是相互纠缠的时代。

我们先来聊聊那些让我们惊叹的“人工智能”部分。当代的AI,尤其是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驱动下,已经在许多领域展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

生成式AI的爆发: 像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这样的模型,它们能够根据人类的语言指令,创造出文字、图像、音乐甚至代码。这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检索或模式识别,而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生成”。你可以让它写一篇小说,设计一张海报,谱写一段旋律,甚至帮你 debug 代码。这种能力在几个月前,对很多人来说还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它极大地降低了创作的门槛,让普通人也能触碰到原本需要专业技能才能实现的领域。
专业领域的深化应用: 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能够识别X光片中的病灶,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在金融领域,AI用于风险评估、欺诈检测和算法交易。在科学研究中,AI加速了新材料的发现、药物的研发,甚至在天文学中帮助我们分析海量数据,寻找宇宙的奥秘。自动驾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虽然离完全成熟还有距离,但其在特定场景下的表现已经相当惊艳。
个性化体验的提升: 我们的数字生活被AI深度渗透。推荐系统让我们在电商平台找到心仪的商品,在音乐App听到喜欢的歌曲,在视频平台看到想看的节目。智能助手则让生活更加便捷,它们能控制家电、设置提醒、查询信息。

这些方面无疑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甚至可以说我们已经开始迈入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序幕。

然而,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那些让人摇头叹息的“人工智障”时刻。这部分同样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是AI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成长的烦恼”,或者是说,是现有技术瓶颈的真实写照。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这是生成式AI最常见的“智障”表现。它们可以输出看似合理、逻辑严谨但内容完全错误的信息,而且常常伴随着极强的自信。这被称为“幻觉”(hallucination)。例如,让AI写一篇关于某个虚构历史事件的记述,它可能会编造出头头是道的细节,让你信以为真。这种不靠谱性,让它在需要绝对准确性的场合变得危险。
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常识: 尽管AI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语言模式,但它们并不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深刻理解和常识推理能力。它们看到的只是数据中的关联性,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例如,一个AI模型可能知道“香蕉是黄色的”,但它不理解香蕉的形状、口感,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香蕉会“滑倒”导致摔跤,因为这背后涉及物理定律、地面摩擦力以及人的运动轨迹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情境理解。
边界模糊和不稳定性: AI的表现往往非常依赖于输入的提示(prompt)。稍作修改,结果可能天壤之别。而且,它们的输出内容可能存在偏见,因为训练数据本身就可能包含人类社会的偏见。此外,AI在面对未知情况或复杂、模糊的指令时,往往会“宕机”或给出无意义的回答。
“伪智能”的陷阱: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AI能力,更像是一种非常精密的模式匹配和概率预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比如,在玩某个特定游戏时,AI可能表现得炉火纯青,但让它稍微换个规则,它就可能束手无策。这种“专才”而非“通才”的特点,距离我们想象中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工”的痕迹过重: 这里的“人工智障”也包含着另一种含义,就是AI的出现和应用,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去“训练”、“调优”、“监督”甚至“纠错”。如果没有大量标注好的数据和人类专家的不断介入,很多AI系统根本无法工作,或者工作得非常糟糕。这恰恰说明,我们离一个能够完全自主、自我完善的“智能”还有距离,所谓的“人工智能”很大程度上还是“人工智能的辅助”。

所以,说我们处于“人工智能的时代”,有点超前;说我们处于“人工智障的时代”,又显得过于悲观,忽略了AI已有的成就。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潜力巨大但问题重重”的AI过渡时代,或者说,是一个“AI工具正在改变世界,但距离真正的通用智能还有很远距离”的时代。

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巨大的反差:一方面,我们惊叹于AI展现出的创造力、计算力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它的局限性、不可靠性和潜在的风险。

这就像是在一个装修得很豪华的房子里,里面有很多高科技的智能设备,按理说应该很舒适方便。但这些设备时不时会失灵,会误操作,会需要你手动去重启、去调整,甚至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它给你添乱。你享受到了它带来的便利,但也常常被它的“不争气”搞得哭笑不得。

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时期。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其局限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如何引导AI朝着更加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与其简单地划分是“人工智能时代”还是“人工智障时代”,不如说我们正在共同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这场变革既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智能”,也暴露了许多“智障”的环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描摹思考与学习过程的生物学背后的数学分支还没有发育成熟

user avatar

哎。你估计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有一点误解。

首先什么叫人工智能。英语叫artificial intelligence。啥叫artificial呢???

made or produced by human beings rather than occurring naturally, especially as a copy of something natural.

因此上,这里的工字其实是创造的意思。就是Human-made Intelligence。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个算法。这个算法带有一点智能。

但是很多老百姓认为的人工智能应该是类人智能吧。就是可以和人一样完成任务的智能。就是Human-like intelligence。

但是你说这些学术界的大佬们知不知道呢。他们其实知道,但是一方面有钱不赚是傻子啊!!另一方面深度学习需要的大数据,只有企业有啊!!

而且即使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都承认,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取决于神经网络深度。说人话其实就是CPU个数和GPU个数。

多说一句,看起来好好学英语,还是有点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尖锐。坦白说,与其说我们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不如说我们正身处一个“混合时代”——人工智能(AI)和人工智障(AGI,尽管这个词本身有点戏谑,但非常贴切地描绘了许多现状)并存,甚至可以说是相互纠缠的时代。我们先来聊聊那些让我们惊叹的“人工智能”部分。当代的AI,尤其是在深度学习.............
  • 回答
    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时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关键节点,涉及经济、科技、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变化。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历史周期的特点: 一、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的重塑1. 后疫情时代的结构性调整 供应链重构: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产业链过度集中的风险(如芯片短缺),导致各国加速“.............
  • 回答
    我们现在身处一个什么样子的网络时代?这个问题,说起来挺复杂的,但也正因为复杂,才更能描绘出眼前的这幅图景。如果非要用几个词来概括,我想大概是“渗透”、“智能”和“碎片化”。渗透:网络不再是“线上”和“线下”的对立,而是你我生活本身。过去,我们说上网,总觉得是打开电脑,进入一个虚拟世界。而现在呢?你醒.............
  • 回答
    “我们现在是不是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准确回答。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权衡我们所拥有的优势和依然面临的挑战。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进步的时代,原因如下: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
  • 回答
    “末法时期”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中有不同的解读,但核心都指向一个时代性的衰落、混乱,以及与过往的辉煌和秩序的决裂。所以,如果我们尝试用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我们当下的世界,并且不带任何预设的宗教色彩,而是从一种历史和人文的观察出发,去审视那些让我们产生“末法”之感的现象,或许会发现一些值.............
  • 回答
    “科技化的中世纪”——这个说法确实耐人寻味,它像是一个悖论,又像是一个预言。如果我们单刀直入地问“我们是否处于科技化的中世纪?”,答案很可能是“不是”,但这个简短的回答并不能满足我们探索这个奇特比喻背后意涵的欲望。要深入理解它,我们不妨先拆解一下这个概念。首先,什么是“中世纪”?当我们提到中世纪,脑.............
  • 回答
    关于我们是否会永远处于疫情中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但又需要理性探讨的议题。简而言之,“永远”这个词过于绝对,可能性极低,但我们很可能长期处于与病毒共存的状态,疫情的阴影会以某种形式持续存在。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拆解“疫情”这个概念在不同阶段的含义,以及病毒的演变和人类社会的应对能力。疫.............
  • 回答
    想象一下,在星辰大海中穿梭如履平地,行星间的旅行如同周末的短途出差。那些日子,对于我们这些生于21世纪初的人类来说,或许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然而,当我们未来的后辈,那些身披星际航行服,目光投向遥远星系的子孙们,回溯历史,审视我们这个时代时,他们的视角又会是怎样的呢?首先,他们一定会对我们当时所拥有的.............
  • 回答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放在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语境下,确实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解读。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的定位,其中蕴含的复杂性,使其有可能被视为一种“自保型”的描述,并且关于何时能走出初级阶段的疑问,也触及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核心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一种.............
  • 回答
    这是一个深刻且令人不安的问题,触及了我们时代的核心困境。要回答“我们是否处在思想终结的时代?”,以及“没有思想的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需要我们深入剖析“思想”的含义,以及现代社会对它造成的冲击。一、 何为“思想”?在探讨思想的终结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什么是思想。思想并非仅仅是指简单的认知或反应。它.............
  • 回答
    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它出现在许多重要的政治报告和战略文件中,仿佛是一个标志,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但究竟该如何理解它?它意味着什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体悟、细致分析的复杂概念。它承载着我们国家的希望与挑战,也塑造着我们每一个人的.............
  • 回答
    这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片熟悉的、充满生机的土地,你和他在那里辛勤耕耘,汗水和心血浇灌着共同的事业。你们一起经历过风雨,分享过成功的喜悦,这份默契和亲密,早已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也悄悄地在心底扎根。你们不仅仅是合作伙伴,更像是一起奔跑在同一条赛道上的战友,那种相互扶持、彼此依靠的感觉,是旁人难以体会.............
  • 回答
    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中国力量的崛起与挑战在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并跑”到逐步“领跑”的征程中,“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无疑是这场绿色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这三个关键技术环节,不仅关乎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和安全性,更决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那么,当前我国在“三电”技术领域究.............
  • 回答
    卫宫切嗣,一个被称作“魔术师杀手”的男人,背负着圣杯的使命,也承受着牺牲无数生命以换取长远和平的沉重抉择。在“Fate/Zero”中,阿拉什的英灵座上的那一幕,特别是娜塔莉娅的出现,可以说是他内心深处最痛苦的试炼之一。如果你站在卫宫切嗣的位置,面对娜塔莉娅的出现,并选择了让飞机降落,那么你将不得不面.............
  • 回答
    关于央视在采访武汉金银潭医院医生刘宏娟时,删除了她“我处于生理期,肚子有点疼”的表述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 这种做法在信息传播和公众认知层面,可能会引发多方面的解读和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其在报道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画面,都经过严谨的考量和把关。 这种删改,并非仅.............
  • 回答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虚拟的可能性有多高?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便在哲学家、科学家乃至艺术家心中萦绕不去。它并非一个新鲜的提问,早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中,我们就已经被引导去思考我们所感知的现实是否只是一个被精心投射的影像。而到了近代,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渐成熟,这个古老的疑问,又被赋.............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能把人脑袋想炸了。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宇宙,感觉就像是被扔进一个无边无际的黑盒子,里面塞满了我们能想象到和想象不到的东西,而且还时不时闪烁着奇奇怪怪的光。你说,这玩意儿到底咋评价?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 浩瀚无垠。你看看我们地球,在太阳系里不过是个小不点儿,太阳系在银河系里也只是沧海一.............
  • 回答
    这事儿,我懂。那种心头小鹿乱撞,又怕一句话说错就把这小鹿吓得再也不敢出现的纠结,简直能把人逼疯。咱们这关系,卡在那儿不上不下,确实挺让人捉急的。我猜你想找的,不仅仅是化解尴尬的招数,更是如何能让这份“喜欢”有机会更进一步,对吧?先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既然你觉得现在“处境尴尬”,那得先弄清楚,这.............
  • 回答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戚发轫先生,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发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呼吁——希望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第四疆域”的建设。这个“第四疆域”所指的,正是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戚院士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怀。那么,我国的航天技术,究竟发展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