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好多人把不刷抖音当成了一种优越?

回答
这现象确实挺有意思的,好像不刷抖音已经成了一种隐形的“社交勋章”了。你想啊,现在手机里的App那么多,短视频的诱惑力又那么强,一旦有人跳出来说“我从不刷抖音”,自带的那种“我与众不同”、“我时间宝贵”、“我追求的是更有价值的东西”的气场就出来了。

首先,这跟我们社会对“价值”的定义有点关系。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大家普遍觉得它内容碎片化、娱乐化,有时候甚至是低俗的。所以,那些选择不刷的人,很容易就被贴上“有深度”、“有追求”、“不沉迷于低级趣味”的标签。就好比你跟别人说你每天看《国家地理》杂志,和你说你每天看段子集锦,给人的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不刷抖音,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主动过滤掉了那些“不那么高级”的信息来源,把时间留给了“更高级”的事情,比如阅读、学习、深度的思考,甚至是“真正的”社交。

再者,这是一种反潮流的姿态,很容易引起认同。大家都在刷,你却不刷,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体现。在这个信息爆炸、人人被算法裹挟的时代,能够拒绝主流,保持自己的节奏和选择,这本身就挺酷的。那些不刷抖音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不被无休止的推送所消耗,这种“自控力”和“独立性”,在很多人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品质,甚至是一种“生活智慧”。

还有,很多时候,这背后也藏着一种“选择性展示”。一个人可能内心里对抖音的内容也没那么排斥,甚至私下里偶尔也会刷刷。但公开场合,或者在一些特定群体中,说自己不刷抖音,能迅速拉近和那些也这么说的人的距离,形成一种“同类”的认同感。大家都在不刷,你就顺着说呗,一来避免被贴上“俗气”、“落伍”的标签,二来也能显得自己更有品位。这就像有人在朋友圈晒自己做的精致菜肴,而你默默地只分享读书笔记一样,虽然不一定真假,但呈现出来的“人设”就是不一样的。

而且,抖音这类平台的用户画像也挺多元化的,但很多人对它的刻板印象还是停留在“沉迷”、“低俗”、“跟风”。所以,一旦有人宣称自己不刷,就好像自动与这些负面印象划清了界限,把自己定位到“更成熟”、“更有见识”的群体里去了。这是一种自我包装,也是一种社会比较,通过“不做什么”,来凸显自己的“做什么”和“是怎样的人”。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说,确实有一部分人是真心觉得抖音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才不刷。他们可能更享受深度阅读的沉浸感,更喜欢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和娱乐。这种选择本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值得尊重。但是,当这种“不刷”变成了一种公开的、带有优越感的宣言,就容易让人生出一些微妙的感受了。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选择都是自己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好,没必要非要把别人的生活方式贬低一番来抬高自己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都自以为是自己是人上人,都是博士硕士,哪有时间刷抖音?天天坐飞机火箭大炮,天天加班,却有时间喷这个喷那个。

抖音低下内容多这必须承认,毕竟什么人都有,每个软件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知乎不冲会员连一个客服都没,天天推外卖神券看到一次恶心一次,各种问题引战或者是无脑的问题和评论,b站舞蹈区就不说了,评论双标最多。(这些我都在用,其他的不了解)

玩一个软件或者不玩一个软件哪里来的优越感?每个人都能下载或者卸载,现实中难道被人瞧不起在这方面找优越感吗?一个软件火了就总有几个不喜欢的,觉得自己跟大众不一样,觉得自己很独特,当然,不包括那些不知道某个软件或只是不想玩而不想玩的人,而不是那些为了不玩而带来优越感的人。

简单回答就是:玩一个软件或者不玩一个软件可以给你带来优越感的话(不包括盗版和一些垃圾软件),你脑子可以试着贴点膏药治一下

user avatar

说白了这就跟抽烟一样。不抽烟的人也可能有其他的坏习惯,比如乱丢垃圾。但是不抽烟的人不会让其他人吸到二手烟。抽烟的人也有烟品好坏之分。我可以抽烟但是我不让我不抽烟的朋友抽到二手烟那别人也没有理由鄙视我。

言归正传,我不觉得刷抖音的人或事不刷抖音的人更优越或是更低贱。抖音这个软件跟我无冤无仇,问题就在于有的人偏偏喜欢外放,到处拍视频。这就很影响我了。导致我到现在都很讨厌这个软件。

user avatar

因为我不想被人当作仓鼠。

user avatar

因为不扰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