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癌细胞扩散最后把人杀死,对它有什么好处?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运作机制,从一个纯粹的“好处”角度去理解癌细胞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拟人化的视角。癌细胞本身没有意识,也没有“想要”什么。它们之所以会扩散并最终导致宿主死亡,源于它们在细胞层面发生的根本性、失控性的改变,这些改变恰恰是它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扭曲方式,而这种方式对整个机体来说是灾难性的。

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不妨把癌细胞看作是一种极端个体化、高度“自私”的生物单元,它的目标(如果非要这么说的话)就是最大化自身的复制和生存。而它做到这一点的方式,正好与宿主个体的整体利益背道而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挣脱了正常的生长调控,开启了“无限复制”模式:

正常细胞的生命周期: 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从皮肤细胞到神经细胞,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它们会根据身体的需求进行分裂增殖,但也会在特定时间经历衰老、凋亡(程序性死亡)。这就像一个精心规划的城市,建筑物的建造和拆除都有秩序,以维持整个城市的稳定运行。
癌细胞的“自由”: 癌细胞则像是城市里不受规划的建筑,它们打破了这种秩序。由于基因突变(可能源于环境因素、病毒感染、随机错误等),它们绕过了控制细胞分裂和死亡的“刹车”。它们不断地、不受限制地复制,就像一个失控的工厂,只生产不停止,也不考虑资源消耗和废物处理。
“好处”的解释: 对癌细胞自身而言,这种不受限制的复制能力就是它们最直接的“生存策略”。它们可以迅速增加数量,占据资源,这是一种原始的生存优势。

2. 获得了侵袭和转移的“超能力”:

正常细胞的“地盘意识”: 大多数正常细胞被限制在它们所属的组织和器官内,它们不会随意游走或侵入其他区域。它们有“边界感”。
癌细胞的“拓荒者精神”: 癌细胞则失去了这种边界感。它们会分泌酶,溶解周围的细胞外基质,为自己“开路”。它们学会了穿过血管或淋巴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好处”的解释: 身体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当一个区域(原发肿瘤)的癌细胞数量饱和,或者面临资源竞争时,它们可以通过侵袭和转移找到新的、未被占领的“殖民地”(新的器官或组织)。这就像生物迁徙,寻找更适宜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每一个新的转移灶,都是癌细胞一次成功的“扩张”。

3. 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武装叛变”:

免疫系统的“巡逻队”: 我们的免疫系统时刻都在监控体内的异常细胞,包括早期的癌细胞。免疫细胞会识别并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
癌细胞的“伪装术”和“贿赂术”: 癌细胞非常“聪明”。它们会改变表面的分子信号,让免疫细胞认不出它们是敌人(逃避免疫监视)。或者,它们会产生一些信号,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甚至“收买”免疫细胞为己所用(免疫抑制)。
“好处”的解释: 免疫系统的存在是对癌细胞致命的威胁。癌细胞必须学会“对抗”免疫系统才能生存和扩散。能够躲过免疫系统的追捕,让自身得以生存并继续繁殖,对癌细胞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这使得它们的扩散过程得以持续进行。

4. 攫取宿主资源,为自身“供血供粮”:

身体的“资源分配系统”: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精密的资源分配系统,确保各个器官和组织都能获得所需的氧气和营养。
癌细胞的“掠夺者行为”: 癌细胞为了维持疯狂的增殖,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它们会诱导身体生成新的血管(血管生成),以供给肿瘤生长所需的血液。它们还会“窃取”宿主正常细胞的营养物质。
“好处”的解释: 癌细胞通过这种掠夺行为,为自己的快速生长和转移提供了物质基础。它成功地将身体的资源导向自己,而不是供养健康的组织。

那么,癌细胞扩散的“最终目的”——将人杀死,对它有什么“好处”呢?

从细胞本身的逻辑来看,癌细胞的扩散并不是为了“杀死”宿主。杀死宿主是它们失控生长和扩散策略的“副作用”,是它们对宿主资源进行无限制攫取和破坏的必然结果。

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最大化自身的复制潜能: 当癌细胞扩散到全身,侵入各个器官时,意味着它找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它几乎占据了宿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自身细胞数量。
规避宿主死亡的“风险”: 只要宿主还活着,哪怕是处于垂死状态,癌细胞就有机会继续分裂和复制。一旦宿主死亡,癌细胞自身也会因为失去氧气和营养供给而死亡(除非它们已经发展出更高级的独立生存机制,但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宿主“活着”但同时被自己“控制”,反而能延长癌细胞的生存时间。

反过来说,如果宿主死亡过快,例如肿瘤在早期就生长得极其迅速导致器官衰竭,反而可能限制了癌细胞进一步扩散和繁衍的机会。 那么,它“最优”的策略是让宿主缓慢地被消耗,让癌细胞有足够的时间去占领更多的“地盘”。

总结来说,癌细胞扩散并最终导致宿主死亡,并非其有意识的“目标”,而是其失控的、以自身增殖为唯一导向的生物学行为所带来的必然结局。 它们的“好处”在于:

1. 摆脱了生长限制: 可以无限复制。
2. 获得了生存空间: 通过侵袭和转移占领新区域。
3. 躲避了身体的“清除机制”: 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
4. 掠夺了生存必需的资源: 为自身疯狂增殖提供支持。

当这些失控行为达到一个临界点,身体的正常功能被严重破坏,无法维持生命时,宿主死亡。这就像一个极端的经济泡沫,所有资源都被少数人疯狂攫取,最终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崩溃,而那些拥有泡沫资产的人也因此失去了一切。癌细胞的“好处”就是实现了最大化的自我复制,但这种复制是以整个机体的毁灭为代价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什么好处」是讨论动机,而动机主要是基于生物学的。我们从事某些行为是因为它们有助于生存。

这个问题是把癌细胞当作了一种生物了,可惜它并不是,所以这个问题是存在缺陷的。

生物的根本动机是生存

生存是最基础的动机,保证自己活着,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后者包括精神上或经济上的健康。同时人类又是社会化的动物,所以自我保护又会应用到亲近关系的人身上,比如家人。

活下去的愿望是一种本能,植根于有机体的心灵。生物体将寻找其环境中能够增加其生存机会的那些元素。这些包括食物、水、氧气和休息时间,让身体修复组织上的任何磨损。

或者,它会避免或逃避那些可能会降低其生存机会的因素。此类危险包括捕食者、饥饿、脱水、窒息以及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情况。

这些寻找或逃避的驱动力会影响生物体的行为:寻找铁的细菌会向磁性移动,牛羚会迁移数百英里寻找新的牧场,人类会求助于同类相食;变形虫会远离电流,羚羊会逃离狮子,人类会服从杀手或忍受折磨。

生存必须寻找食物、饮料、休息,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如果适应不了就会被环境筛选掉。

如果作为一个物种,要想取得成功,该物种的成员必须渴望存活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癌细胞的求存

癌细胞消耗人体的过程就是它求存的过程。

它快速分裂需要大量能量,就会从环境中无限攫取,当环境(人体)无法承载这个能量需求时,就会面临崩溃。

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分裂,繁殖下一代,等环境(人体)崩溃时,它早就不知道是第几代徒子徒孙了。

虽然无限攫取会损害环境,进而降低它生存的机会,但癌细胞并不是生物,它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它只会无限攫取。

它不是生物不会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依旧我行我素

人体也不是真正的环境,无法约束在环境里生长的东西,自然最后就是人体破灭,癌细胞也跟着破灭。

所以你看,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运作机制,从一个纯粹的“好处”角度去理解癌细胞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拟人化的视角。癌细胞本身没有意识,也没有“想要”什么。它们之所以会扩散并最终导致宿主死亡,源于它们在细胞层面发生的根本性、失控性的改变,这些改变恰恰是它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扭曲方式,而这种方式对整个机体来说.............
  • 回答
    给“反儒志”颁发一座天坛那么大的奖章,这提问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和想象力,将一个历史思潮与一个象征性的最高荣誉并置,极具探讨价值。要详细论述是否应该这样做,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反儒志”在晚清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它所指向的“儒毒文化癌”是否真的值得如此重大的褒奖。首先,我们得正视“反儒志”在晚清的历史语境。晚.............
  • 回答
    癌症切除手术,按理说应该是“斩草除根”的治疗手段,但有时事与愿违,术后反而会促使癌细胞的“传播速度”加快,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完的,背后涉及到挺多复杂的生物学机制,还有我们对手术本身的理解。首先,得承认,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干扰”。想象一下,癌细胞就像潜伏在“地盘”里的一群“非法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深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我们对生命、疾病和进化的理解。用简单的语言来说,癌细胞“杀死”人并不是一个有意识或故意的行为,而是它们失控的生长和扩散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更重要的是,当宿主(人体)死亡时,癌细胞并不会立即随之死亡,它们有能力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只是最终会因为缺乏营养和生存.............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用高温来对付癌细胞,特别是能不能给大脑单独加热来杀死脑部的癌细胞。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癌症细胞相比于正常细胞,对高温更敏感,在超过一定温度(通常认为在40°C以上就开始受到影响,甚至在更高温度下死亡)时,它们的生存能力会大大降低,甚至凋亡。所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入,也触及了癌症生物学中最核心也最令人困惑的部分。癌症细胞并非“有意”要杀死一个人,它们也没有意识和目的性。它们之所以会危害人体,是由于自身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它们失去了正常细胞的行为模式,转而进入了一种失控的、具有侵略性的生存状态,最终危及整个机体的生存。咱们不.............
  • 回答
    探讨癌细胞发展的“最终形态”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癌症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疾病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的终点。将癌细胞的发展比作一个生命周期,或者一个单一的“最终形态”,其实是对癌症本质的一种简化。癌细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所有癌症都必须达到的“终极形态”。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癌细胞在发展过程中.............
  • 回答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而“自养能力”这一概念,如果放在生命的起源或维持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生物体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有机物的能力,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然而,在讨论癌细胞时,我们更常接触到的“自养”概念,与生物体本身的能源和营养获取方式相关,特别是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生存和增.............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复杂也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你提出的观点——癌细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像蚊子还有生物链的价值——是很多人普遍的认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失去。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常常挑战我们的直觉和固有认知。虽然癌细胞本身带来.............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癌症生物学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一个非常核心的交叉点。虽然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但将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并不像我们理解的细菌或病毒那样会直接导致“传染”。然而,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以及这种特性如何被科学家们利用。为什么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不会像病毒一样“传染”.............
  • 回答
    利用癌细胞制造人造肉(蛋白质)和生物材料是一个前沿且具有争议性的研究方向。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并且面临着许多技术和伦理上的挑战。然而,从理论上和一些初步的探索来看,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核心原理与潜力:癌细胞之所以被考虑用于此目的,主要基于其以下几个特性:1. 快速增殖能力: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癌症的恐惧和好奇。我们来聊聊,如果一个人真的吃了那么一丁点儿癌细胞,会发生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癌细胞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们失去了正常的生长和死亡规律,并且能够侵犯周围组织,甚至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肿瘤。这个过程,在医学上被称为“癌变.............
  • 回答
    关于端粒酶在非癌细胞中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简而言之,端粒酶在没有癌细胞出现时,确实会以非常受限和受调控的方式帮助普通细胞进行修复和维持,但它不像在癌细胞中那样被“开启”并持续活跃。 想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端粒、端粒酶以及细胞衰老和修复的过程。理解端粒和端粒酶首先,我们需要明.............
  • 回答
    想象一下,在某个实验室的无菌培养皿里,一个孤零零的癌细胞被精心照料着。它的生命线被无限延长,养分充足得像一个永不枯竭的宝藏,而那些限制它生长的天敌——免疫系统、自身的衰老机制,早已被清除干净。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细胞将如何演变,又会生长到怎样一个惊人的地步?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癌细胞的“无限.............
  • 回答
    从系统发生学的角度给癌细胞分类,是一个复杂但极具洞察力的问题,它让我们得以理解癌症的起源、演变以及它们与正常细胞之间深刻的谱系关系。这并非简单地将癌症病灶与正常组织进行二分,而是深入到细胞分子层面,通过分析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甚至表观遗传学上的变化,来构建癌细胞的“家谱”。核心思路:追溯起源与.............
  • 回答
    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不过我得先跟你说明白,所谓的“优雅地吃癌细胞”这种说法,在科学上是没有明确定义或者实现的途径的。人体对抗癌症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过程,它依靠的是我们身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比如免疫系统,以及我们通过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来帮助身体消灭癌细胞。但如果我们.............
  • 回答
    诱导癌细胞成为危害性较小的癌症,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且正在积极探索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驯化”癌细胞的策略,目的是让它们不再快速生长、不再侵袭扩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让它们重新“学会”死亡。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让癌症消失,而是通过改造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威胁性降低。为什么这是个重要的.............
  • 回答
    利用病毒杀死癌细胞,这无疑是医学界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而且其未来复制的可能性,我认为是相当大的。这并非一句空洞的预测,而是基于我们对病毒生物学特性和癌症复杂性的深入理解。我们知道,病毒本质上是一种极其精密的“程序”,它们感染宿主细胞,利用细胞的机制来复制自身。而癌细胞,虽然是我们自身细胞发生了变异,.............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哲学性和想象力的问题。如果人类真的突然发现自己是宇宙的癌细胞,这必然会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认知危机和存在危机,进而影响我们的一切行为。我会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思考和行动:第一阶段:震惊、否认与恐慌(最初反应) 大规模的认知冲击与信息传播: 首先,这个发现绝对是爆炸性的。科学界会率先公布并进.............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有趣的问题,而且能引发很多思考!当不同医生对同一个“吃一小勺癌细胞”的后果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时,我们确实会忍不住要问:医学到底算不算科学?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医学当然是科学,而且是极其复杂、充满挑战的科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并不是因为医学本身不科学,而是因为它所研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