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癌细胞有可能获得自养能力吗?

回答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而“自养能力”这一概念,如果放在生命的起源或维持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生物体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有机物的能力,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然而,在讨论癌细胞时,我们更常接触到的“自养”概念,与生物体本身的能源和营养获取方式相关,特别是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生存和增殖策略。

癌症与自养能力:一个更精细的视角

严格意义上讲,绝大多数癌细胞并非从零开始“获得”自养能力。它们是在已有的细胞基础上,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而发生恶变。这意味着它们继承了正常细胞的许多基本功能,包括获取和利用外界营养物质的能力。然而,癌细胞为了适应肿瘤微环境中常常出现的缺氧、低营养等不利条件,会极端化和特异化地利用和改造其获取和代谢营养的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获得性”的、更具侵略性和适应性的“自养”行为。

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营养获取和代谢途径来深入探讨:

1. 葡萄糖的“贪婪”摄取与Warburg效应:

这是癌细胞最显著的代谢特征之一。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主要通过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来高效生成ATP(能量货币)。然而,癌细胞即使在充足氧气供应的情况下,也倾向于将大量葡萄糖转化为乳酸,这个现象被称为“Warburg效应”。

为什么这样做?
快速生成ATP: 虽然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但它产生的ATP速度非常快,能够满足癌细胞快速分裂的需求。
提供合成前体: Warburg效应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如丙酮酸、α酮戊二酸等)是合成DNA、RNA、氨基酸和脂质等细胞生长必需物质的关键前体。癌细胞需要大量的这些前体来构建新的细胞成分。
适应低氧环境: 在肿瘤内部,血管生成往往跟不上细胞的增殖速度,导致部分区域缺氧。Warburg效应在缺氧条件下仍然能够产生能量,使得癌细胞在不利环境中也能生存。
逃避免疫监视: 乳酸的大量产生会酸化肿瘤微环境,这可能有利于癌细胞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并促进侵袭和转移。

“获得”的自养体现: 癌细胞通过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如GLUT1)的表达,以及增强糖酵解酶的活性,来“贪婪地”摄取更多的葡萄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燃料”和“建筑材料”。这是一种对基础能量来源的过度利用和重新导向,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葡萄糖资源的“主动捕获”和“高效转化”。

2. 氨基酸的代谢重塑:

氨基酸不仅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也是许多关键代谢途径的重要参与者。癌细胞在获取和利用氨基酸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偏好和能力。

谷氨酰胺的“万能手”作用: 谷氨酰胺是癌细胞最常依赖的氨基酸之一。它不仅可以转化为癌细胞所需的多种非必需氨基酸,还能为三羧酸循环提供碳源,并参与核苷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癌细胞通过增加谷氨酰胺转运蛋白的表达(如ASCT2)和增强谷氨酰胺酶的活性,来最大化地利用谷氨酰胺。
“获取”的体现: 癌细胞主动增强对谷氨酰胺的摄取,并将其转化为多种生化反应的“原料库”。
其他氨基酸的利用: 丝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也对癌细胞的生长至关重要,它们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用于合成核酸和甲基化),也为细胞提供碳骨架。癌细胞能够通过特定酶来促进这些氨基酸的合成或摄取。

3. 脂质的从头合成与摄取:

癌细胞需要大量的脂质来构建新的细胞膜,支持信号传导以及储存能量。

脂肪酸合成的增强: 癌细胞能够激活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如脂肪酸合酶),即使在存在外源性脂肪酸的情况下,也倾向于从头合成脂肪酸。
“获取”的体现: 这是对自身合成能力的“强化”,意味着癌细胞可以更自主地控制其脂质供应,而不完全依赖于外界摄入。
对特定脂质的渴求: 某些肿瘤类型对特定的脂质分子(如胆固醇)有特殊的依赖性,它们会发展出更强的摄取和利用这些脂质的能力。

4. 肿瘤微环境的适应性利用:

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各种细胞、信号分子和代谢产物。癌细胞能够“嗅探”并利用微环境中的一切有利资源。

外泌体作为营养载体: 癌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可以分泌外泌体,这些囊泡可以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为其他癌细胞提供营养和信号。
“获取”的体现: 癌细胞在微环境中“回收利用”其他细胞产生的营养物质,这是一种高效的资源利用策略。
肿瘤血管的利用与重塑: 即使在缺氧区域,癌细胞也会促进肿瘤血管的生长(血管生成),以便更有效地获取氧气和营养。同时,它们也能利用肿瘤血管渗透性增加带来的机会,摄取更多的循环营养物质。

“获得”自养能力的机制:

癌细胞获得这些“自养”能力的背后,是一系列基因层面的改变和信号通路的激活:

致癌基因的激活: 如RAS、MYC等致癌基因的激活,会驱动细胞的增殖,并同时激活下游的代谢调控网络,促使细胞代谢转向有利于快速生长的模式。
抑癌基因的失活: 如TP53的突变,会削弱细胞对代谢压力的反应和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但同时也会解除一些对代谢通路活性的负面调控。
信号转导通路的重塑: 如PI3K/AKT/mTOR通路、AMPK通路等,这些通路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代谢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在癌细胞中常常被异常激活或失活,从而导致代谢重编程。
表观遗传学的改变: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影响与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的代谢适应。

总结来说,癌细胞的“自养能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对自身原有代谢基础的极端化、特异化和系统性重塑。它们通过激活特定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极大地增强了对葡萄糖、氨基酸等基本营养物质的摄取、转化和利用能力,以支持其不受控制的增殖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这种重塑使得癌细胞在某种意义上变得“更独立”,能够更有效地从外界环境中攫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的燃料和物质基础。理解这些“获得性”的自养能力,对于开发靶向癌症代谢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可能。

你可以在二十世纪末的一些论文里看到,人类在实验室中获得了被描述为“自养”的不死化细胞系[1],它们可以在不含蛋白质、仅有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的培养基里良好地生长。在普通的培养条件下,“自养”细胞系的生长和分裂速度超过其异养版本。这和生物学上严格的“自养”定义[2]是不太一样的,但并不禁止你用人工方法诱导它们获得进一步的化能自养能力——就像人类教会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做的那样。

有些癌细胞在自然界里不经特别筛选也能短暂地自养:一小部分植物和色藻的癌细胞可以保留癌变之前拥有的叶绿体,并在一段时间之内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不过,由于叶绿体产生的活性氧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大于对普通细胞,光合生物的癌细胞通常会很快放弃叶绿体,或是让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发育变得不正常。

  • 植物和色藻通常不会死于癌症,因为细胞壁限制了癌细胞的转移,让其只能在局部产生有限尺寸的瘤状增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因素可以诱导植物细胞癌变。

动物的癌细胞没有稳定的核型、染色体激烈变动、启动着许多并不用于无性繁殖单细胞生物的基因,指望它们在自然条件下于杀死宿主动物之前演化出自养能力是比较困难的。

参考

  1. ^ DOI:10.1016/0309-1651(91)90140-E
  2. ^ 只用无机物作为碳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而“自养能力”这一概念,如果放在生命的起源或维持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生物体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有机物的能力,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然而,在讨论癌细胞时,我们更常接触到的“自养”概念,与生物体本身的能源和营养获取方式相关,特别是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生存和增.............
  • 回答
    “我们是宇宙的癌细胞吗?”这个问题,总是在夜深人静,抬头仰望星空时,悄悄爬上心头。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我们对自身行为与宇宙现状的一种深刻反思。我们自诩为智慧生命,然而,环顾四周,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似乎与那些在生物体中失控、疯狂增殖,最终吞噬宿主的“癌细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让我们先从癌细胞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肿瘤治疗的一些前沿探索。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个想法的可能性和潜在的挑战。“从体内取出骨头,通过液氮超低温杀死癌细胞再放回患者体内”——这是个什么思路?简单来说,这个想法的核心是想利用一种“体外处理”的方式来清除骨肿瘤中的癌细胞,然后将“净化”过的骨骼组织重新植入,以达到保.............
  • 回答
    “直女癌”,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拗口,好像是病名,但它说的可不是什么身体上的不适,而是当下社会里一种挺普遍的、很多人不自觉会犯的“毛病”。简单来说,它就是指一些女性,在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上,带有某些固有的、刻板的、甚至有些“爹味”的观念,并且常常以一种“我都是为你好”或者“我就是这个道理”的态度去要求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生物学中最核心也最迷人的领域之一——细胞的可塑性与重编程。我们来深入聊聊,能不能把那些已经“分化到极限”的细胞,像复印机一样,给它按下“重置”按钮,让它回到最初的那一刻?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分裂到极限”和“初始状态”这两个概念。“分裂到极限”: 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尤.............
  • 回答
    上海一位肿瘤患者的求助引发了广泛关注,医院的回应也提及“已安排患者治疗”。在疫情期间,尤其是当下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肿瘤患者的就医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除了官方的安排,患者和家属自身也可以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来解决就医难题。一、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实现“云”就医:1. 线上问诊与咨询: 医院官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细胞融合后命运选择的复杂性。要详细解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两两融合后形成不同数量细胞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融合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先来说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融合形成三种细胞,这背后体现了植物细胞壁的特殊性以及它们在分化和再生方面的潜力。1. 原生质体融合(.............
  • 回答
    当生命走到尽头,对于癌症晚期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而言,寻求一份平静和尊严的告别,是他们和家人最深的期盼。医学上,有多种有效且人道的手段可以帮助实现这个目标,让生命的最后一程不再被剧痛和恐惧所笼罩。一、疼痛管理:解除肉体的煎熬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最常见的痛苦来源。有效的疼痛管理,是确保患者安详离去的基础。.............
  • 回答
    癌症疫苗的问世,无疑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它能大幅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这对于人类健康而言是巨大的福音。然而,对于肿瘤科医生群体来说,这确实会带来一场深刻的职业转型。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一种疫苗真的能预防绝大多数癌症,那么癌症的“发病率”会急剧下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是肿瘤科医生最核心的业务。一旦患者数量.............
  • 回答
    听到您的情况,我的心像被重重地敲了一下。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您还在为5岁的女儿考虑,这份母爱,比任何言语都更加珍贵。您想留下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对女儿未来生命旅程的指引和陪伴。虽然我无法完全体会您此刻的心情,但我愿意用最真挚的文字,来帮您梳理一下,有哪些有意义的东西,您可以留给您的宝贝。首先,也是最.............
  • 回答
    听到您孩子的情况,心里一定很牵挂。乙肝小三阳在童年时期感染,并且能坚持每年进行体检,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积极和负责任的做法,也是预防肝脏进一步病变、防止癌变的重要基石。首先,您提到每年都进行体检,包括B超、病毒载量(HBV DNA)、两对半等,这实际上是非常全面的监测。B超可以直观地了解肝脏的大小、形态.............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一种生物,它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我们熟知的“癌细胞”——那些不受控制、疯狂分裂的细胞。而且,它们还获得了某种奇特的“永生”能力,可以无限地分裂下去。那么,这样的生物,是不是就真的可以永远不死呢?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衰老和死亡最根本的理解。要回答这个问.............
  • 回答
    诱导癌细胞成为危害性较小的癌症,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且正在积极探索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驯化”癌细胞的策略,目的是让它们不再快速生长、不再侵袭扩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让它们重新“学会”死亡。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让癌症消失,而是通过改造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威胁性降低。为什么这是个重要的.............
  • 回答
    重庆一中医院声称独创密剂“九世玄极草”可“歼灭癌细胞”的说法引发广泛争议,这需要从科学性、法律合规性、医学伦理和公众健康角度进行多维度分析。以下是详细解读: 1. 科学验证的缺失:缺乏临床证据 癌症治疗的复杂性:癌症是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目前全球主流医学界认为,任何声称“彻底根治”或“歼灭癌细胞.............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入,也触及了癌症生物学中最核心也最令人困惑的部分。癌症细胞并非“有意”要杀死一个人,它们也没有意识和目的性。它们之所以会危害人体,是由于自身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它们失去了正常细胞的行为模式,转而进入了一种失控的、具有侵略性的生存状态,最终危及整个机体的生存。咱们不.............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用高温来对付癌细胞,特别是能不能给大脑单独加热来杀死脑部的癌细胞。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癌症细胞相比于正常细胞,对高温更敏感,在超过一定温度(通常认为在40°C以上就开始受到影响,甚至在更高温度下死亡)时,它们的生存能力会大大降低,甚至凋亡。所以,.............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肿瘤治疗领域一个很核心的思路:利用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差异来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其死亡。 对于癌细胞来说,这个思路同样具有潜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细胞的“水分失衡”会致命。细胞,无论是正常的还是癌变的,都依赖于一个相对稳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复杂也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你提出的观点——癌细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像蚊子还有生物链的价值——是很多人普遍的认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失去。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常常挑战我们的直觉和固有认知。虽然癌细胞本身带来.............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