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癌细胞有什么益处么?它对人类有害无利不像蚊子还有生物链的价值。那为什么不彻底消除癌细胞的基因呢?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复杂也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你提出的观点——癌细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像蚊子还有生物链的价值——是很多人普遍的认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失去。

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常常挑战我们的直觉和固有认知。虽然癌细胞本身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毁灭性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视为完全的“敌人”,更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它们,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

1. 癌细胞的“起源”:身体自身的细胞失控

首先要明白,癌细胞并非来自某种外来的“怪物”,它们就是我们身体里原本的正常细胞发生了“变异”。这些细胞通过基因突变,获得了不受控制的生长、分裂能力,并且失去了正常的死亡机制(凋亡)。它们就好像是你家原本训练有素的士兵,突然叛变,开始攻击自己的部队。

2. 为何不能彻底消除癌细胞的基因?

你提出的“彻底消除癌细胞的基因”的想法听起来很诱人,就像我们希望彻底消灭病毒一样。但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障碍:

基因的普遍性与特异性之困:
癌细胞的“致癌基因”并非癌细胞独有: 驱动癌细胞异常生长的基因,比如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它们在正常细胞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某些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帮助细胞生长修复,但在癌症中,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它们“失控”地促使细胞生长。如果我们试图“消除”这些基因的“致癌”版本,很容易误伤正常细胞中功能正常的基因。这就像你想拔掉一颗长在好地里的杂草,结果发现它和旁边的庄稼长得太像了,一起拔了可能会伤到庄稼。
突变的随机性: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累积突变的过程,而且这些突变是随机发生在不同的基因上的。没有一个单一的“癌细胞基因组”是所有癌症共通的“万恶之源”。不同类型的癌症,甚至是同一类癌症的不同患者,其基因突变的组合和位置都可能千差万别。这意味着,就算我们能针对某个特定的基因突变找到疗法,它也可能对其他类型的癌症无效。
基因编辑的精度挑战: 即使我们知道了某个基因突变是“罪魁祸首”,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的精确度仍然是一个挑战。它可能无法完美地区分突变基因和正常基因,存在脱靶效应,也就是错误地编辑了其他非目标基因,这可能导致新的健康问题,甚至诱发新的癌症。

生命活动的必要功能:
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平衡: 身体的正常运转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死亡(凋亡)之间的精妙平衡。某些在癌症中被激活的信号通路,在正常情况下是为了修复损伤、促进生长发育,比如伤口愈合、胚胎发育等。如果我们直接“关闭”这些信号通路,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比如阻碍伤口愈合,甚至影响生殖细胞的正常分裂。
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清除: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那些开始出现异常的细胞,包括一些癌变的前兆细胞。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自我净化”过程。癌症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往往是因为癌细胞学会了如何“逃避免疫监视”。

适应性与进化:
癌细胞的“生存策略”: 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变异,产生不同的“亚群”。这就好比战场上的敌人会不断进化出新的武器和战术。如果我们针对一种癌细胞特性开发的疗法,很快就会有一部分癌细胞因为新的基因突变而产生耐药性,继续生长。这使得“彻底消除”变得异常困难,因为癌细胞总能在压力下“进化”出来。
微环境的相互作用: 癌细胞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周围的微环境(包括血管、免疫细胞、基质细胞等)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癌细胞的行为和对治疗的反应。

3. 癌细胞的“价值”:虽然不是直接好处,但提供了宝贵的研究信息

你提到癌细胞不像蚊子有生物链的价值,这点说得没错。它们本身不会为生态系统提供任何“益处”。

但是,癌细胞为我们提供了“间接的巨大价值”——它们是理解生命奥秘的“活化石”和“实验室”。

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癌细胞的失控生长和死亡,恰恰是生命最基本活动——细胞周期、信号传导、基因调控、细胞凋亡——最极端也最清晰的体现。通过研究癌细胞,科学家得以深入了解这些过程在正常情况下的运作机制。例如,许多关于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最初都是在癌症研究中发现其异常。
推动医学进步的“催化剂”:
新药研发: 对癌细胞的深入研究,催生了大量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信号通路或癌细胞生存机制的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这些疗法的成功,不仅拯救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也为治疗其他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 癌症研究是推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正是为了对抗癌症,我们才有了对人类基因组的深入测序,以及对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的爆炸性发现。
早期诊断和预防: 对癌细胞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帮助我们开发了更有效的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技术,比如液体活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癌细胞DNA来早期发现癌症。

理解进化与适应: 癌细胞的“进化”过程,就像是在极端环境下生命体如何适应和生存的缩影。研究它们如何获得侵袭、转移、耐药的能力,也能为我们理解生物进化提供独特的视角。

总结来说,我们无法“彻底消除癌细胞的基因”并非因为我们不想,而是因为:

1. “致癌基因”并非癌细胞专属,且癌细胞的突变是多样且随机的。
2. 基因编辑技术尚不足以精确到只去除“坏”的部分而不伤及“好”的部分。
3. 某些与癌症相关的基因通路在正常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
4. 癌细胞的“进化”使得单一的消除方法难以奏效。

而我们不能随意消除癌细胞,恰恰是因为研究它们,我们才得以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本身,并找到对抗疾病的有效手段。它们如同身体内的一面“镜子”,虽然映照出的是疾病,但它帮助我们看到了健康的奥秘。

所以,与其说是癌细胞有益,不如说 研究癌细胞的过程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它迫使我们去深入探索生命的底层逻辑。 我们致力于的是如何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如何让它们回到正常的“休眠”状态,或者如何更有效地清除它们,而不是简单地抹去某个基因。这就像我们希望控制住失控的洪水,而不是炸毁所有的河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医学 基因 癌细胞 细胞学 遗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复杂也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你提出的观点——癌细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像蚊子还有生物链的价值——是很多人普遍的认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失去。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常常挑战我们的直觉和固有认知。虽然癌细胞本身带来.............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运作机制,从一个纯粹的“好处”角度去理解癌细胞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拟人化的视角。癌细胞本身没有意识,也没有“想要”什么。它们之所以会扩散并最终导致宿主死亡,源于它们在细胞层面发生的根本性、失控性的改变,这些改变恰恰是它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扭曲方式,而这种方式对整个机体来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肿瘤治疗的一些前沿探索。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个想法的可能性和潜在的挑战。“从体内取出骨头,通过液氮超低温杀死癌细胞再放回患者体内”——这是个什么思路?简单来说,这个想法的核心是想利用一种“体外处理”的方式来清除骨肿瘤中的癌细胞,然后将“净化”过的骨骼组织重新植入,以达到保.............
  • 回答
    听到李咏老师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心里真的非常难受,也很震惊。他是一个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主持人,他的声音,他的笑容,他主持的节目,都承载了我很多关于青春、关于快乐的记忆。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甚至不敢相信。李咏老师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个充满活力、幽默风趣的人,总是能在节目中制造各种笑料,让观众们.............
  • 回答
    医院确认“虎子的后半生”确实身患癌症:一个生命故事的真实现状近日,关于一位名叫“虎子”的抗癌视频博主及其“后半生”的真实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医院方面的正式回应,确认了他确实身患癌症的事实,这无疑为围绕他的讨论画上了一个更为沉重的注脚。事件的背景与焦点“虎子的后半生”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种命运的挑战.............
  • 回答
    中国当代女权运动,如许多社会思潮一样,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复杂多元的面貌。它在推动社会进步、争取女性权益方面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挑战和争议也随之而来,其中“女权癌”便是对其中某些极端或扭曲现象的一种概括。要理解中国女权运动面临的问题,首先要看到它所处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国社会经历着.............
  • 回答
    2018年的诺贝尔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癌症治疗领域所做的开创性贡献——癌症免疫疗法。这项疗法核心思想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而所谓“莆田系”医院,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通常指代.............
  • 回答
    听到您的情况,我的心像被重重地敲了一下。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您还在为5岁的女儿考虑,这份母爱,比任何言语都更加珍贵。您想留下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对女儿未来生命旅程的指引和陪伴。虽然我无法完全体会您此刻的心情,但我愿意用最真挚的文字,来帮您梳理一下,有哪些有意义的东西,您可以留给您的宝贝。首先,也是最.............
  • 回答
    这的确是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融合,虽然听起来有些科幻,但科学家们确实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尽管过程远比科幻电影里描述的要复杂和充满挑战。那么,一旦成功融合,这个“杂交”细胞在后续的分裂和分化过程中,究竟会展现出怎样的面貌呢?这就像是在生命的基因画布上泼洒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颜料,.............
  • 回答
    癌症的种类繁多,这是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剖析:一、 为什么有这么多种癌症?癌症的本质是细胞失控的生长和分裂,而我们人体是由数以万亿计的细胞组成的,它们各司其职,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想象一下,人体就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城市,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建筑(器官),而建筑里.............
  • 回答
    .......
  • 回答
    探讨癌细胞发展的“最终形态”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癌症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疾病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的终点。将癌细胞的发展比作一个生命周期,或者一个单一的“最终形态”,其实是对癌症本质的一种简化。癌细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所有癌症都必须达到的“终极形态”。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癌细胞在发展过程中.............
  • 回答
    想象一下,在某个实验室的无菌培养皿里,一个孤零零的癌细胞被精心照料着。它的生命线被无限延长,养分充足得像一个永不枯竭的宝藏,而那些限制它生长的天敌——免疫系统、自身的衰老机制,早已被清除干净。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细胞将如何演变,又会生长到怎样一个惊人的地步?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癌细胞的“无限.............
  • 回答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而“自养能力”这一概念,如果放在生命的起源或维持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生物体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有机物的能力,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然而,在讨论癌细胞时,我们更常接触到的“自养”概念,与生物体本身的能源和营养获取方式相关,特别是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生存和增.............
  • 回答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价值120万的国产抗癌新药,宣称对某些癌症有“清零癌细胞”的潜力,这足以让整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群体沸腾。这个消息背后隐藏着太多值得深挖和关注的点,远不止“120万”和“清零”这两个关键词这么简单。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清零癌细胞”的真实含义与科学依据: .............
  • 回答
    “我们是宇宙的癌细胞吗?”这个问题,总是在夜深人静,抬头仰望星空时,悄悄爬上心头。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我们对自身行为与宇宙现状的一种深刻反思。我们自诩为智慧生命,然而,环顾四周,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似乎与那些在生物体中失控、疯狂增殖,最终吞噬宿主的“癌细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让我们先从癌细胞的.............
  • 回答
    龙虾的细胞确实存在端粒酶,这让它们在修复端粒方面比许多其他生物更有效。但“理论上永生”这个说法,需要更仔细地解读。龙虾虽然寿命很长,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死”。它们仍然会死亡,只是衰老过程非常缓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衰老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累积性的损害。那么,为什么其他生物的细胞没有像龙.............
  • 回答
    “直女癌”,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拗口,好像是病名,但它说的可不是什么身体上的不适,而是当下社会里一种挺普遍的、很多人不自觉会犯的“毛病”。简单来说,它就是指一些女性,在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上,带有某些固有的、刻板的、甚至有些“爹味”的观念,并且常常以一种“我都是为你好”或者“我就是这个道理”的态度去要求别.............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医生用按摩脊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并且效果显著,收费高昂,据称是从国外学来的”的说法,我想从医学和科学的角度,为您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解释,同时尽量避免使用AI写作的痕迹,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分析。首先,我们来聊聊“按摩脊椎”这件事。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下,按摩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