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基于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的特性,将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是否能使癌症传染呢?并且是否能利用这种特性?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癌症生物学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一个非常核心的交叉点。虽然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但将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并不像我们理解的细菌或病毒那样会直接导致“传染”。然而,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以及这种特性如何被科学家们利用。

为什么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不会像病毒一样“传染”?

首先,我们要明确“传染”的定义。传染通常指的是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某种途径在个体之间传播,并在宿主体内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癌细胞,从根本上说,是我们自身细胞发生变异而产生的。它们并没有独立的生命周期,也不能像病毒那样在细胞外独立存在和传播。

健康人体内拥有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免疫系统,其职责之一就是识别并清除体内异常的、潜在有害的细胞,包括癌变细胞。当外来的细胞,无论其来源如何,进入健康人体内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非我族类”,并启动防御机制。

具体来说,当癌细胞被注入体内时,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 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清除(最常见的情况):健康人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能够识别出与正常细胞表面抗原不同的癌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会迅速聚集到癌细胞周围,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穿孔素和颗粒酶),直接杀死癌细胞。此外,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也会吞噬被标记为异常的癌细胞。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被注入的癌细胞会被免疫系统迅速清除,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更谈不上“传染”。

2. 免疫系统的耐受: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注入的癌细胞数量非常大,或者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例如,移植了免疫抑制药物的个体),免疫系统可能无法完全清除所有癌细胞。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癌症的发生也并非必然。

那么,在什么极端情况下,癌细胞注入人体会“导致”类似传染的后果?

虽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少数几种情况,可能导致注入的癌细胞在受体体内生长,形成肿瘤。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染”,而是肿瘤细胞的移殖,并且需要非常特殊的条件:

1. 免疫系统极度缺陷的个体: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受体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外来细胞,那么即使是相对较弱的癌细胞,也可能在体内站稳脚跟并开始增殖。例如:
器官移植患者:他们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器官排斥,这会使他们的免疫系统非常脆弱,容易发生机会性感染,也包括肿瘤细胞的移殖。
艾滋病晚期患者:艾滋病病毒(HIV)会攻击和摧毁CD4+ T细胞,这是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免疫系统崩溃。
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化疗会削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对外来细胞的防御能力下降。

2. 极高数量的癌细胞移殖:如果注入的癌细胞数量极其巨大,并且这些癌细胞本身具有非常强的侵袭性和逃避免疫监测的能力,那么即使是在免疫功能相对正常的个体身上,也可能存在极小的概率导致移殖成功。但这需要非常高的剂量,远非日常接触能够达到。

3. 直接的血液传播:历史上,有一些极端的医疗操作(例如,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进行多次穿刺),可能导致携带癌细胞的血液直接进入他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在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人体中,这确实可能导致肿瘤的移殖。但这种现象非常罕见,且多发生于特定的医疗背景下,例如器官移植中,如果供体器官本身带有某些已播散的癌细胞,理论上可能被移殖到受体体内。

需要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可能通过接触患有癌症的人,或者他们的体液(汗液、唾液、眼泪等,除非有直接的血液接触)而感染癌症。 癌症也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科学家如何利用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

癌细胞最显著的特性之一就是它们的“永生性”——它们可以不断分裂增殖,而不会像正常细胞一样在达到一定次数后进入衰老期。科学家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将其作为强大的生物学工具:

1. 细胞培养和模型研究:
建立永生化细胞系:这是最普遍和重要的应用。科学家们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癌细胞,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这些癌细胞系一旦建立,就可以无限期地在体外培养,为研究各种生物学过程提供了稳定、可重复的细胞模型。例如,赫胥肯斯实验室建立的HeLa细胞系,就是从一位名叫Henrietta Lacks的女性身上提取的宫颈癌细胞,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用于癌症研究。
研究癌症发生机制:通过在体外培养癌细胞,科学家可以观察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以及它们如何应对各种刺激(如药物、基因突变等),从而深入了解癌症是如何发生、发展和转移的。
筛选抗癌药物:大量的抗癌药物筛选都在永生化的癌细胞系上进行。科学家们将不同的候选药物添加到癌细胞培养皿中,观察哪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或诱导其凋亡。这种高通量筛选是发现新药的关键步骤。

2. 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科学家可以对癌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如CRISPRCas9技术),敲除或过表达特定的基因,然后观察这些基因变化对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行为的影响。这有助于揭示基因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信号通路: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往往与异常的信号通路有关。通过在癌细胞系中研究这些信号通路,科学家可以找到潜在的治疗靶点。

3. 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基因疗法:科学家们尝试将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癌细胞,希望能够纠正其异常的生长模式或诱导其死亡。
免疫疗法:虽然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科学家们利用了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通过研究癌细胞逃避免疫监测的机制,他们开发了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重新激活患者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例如,CART细胞疗法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杀死癌细胞。癌细胞作为一种“靶子”,为这些免疫疗法的开发和测试提供了基础。

4. 癌症疫苗的开发:
一些癌症疫苗的研发思路是利用癌细胞的某些特异性抗原(在癌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来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体内可能出现的癌细胞。虽然这并非直接利用癌细胞的增殖性,而是利用它们“异常”的标志物。

总结来说,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使得它们在体外培养成为研究癌症的宝贵工具,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癌症的认知和治疗方法的进步。而将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并不会导致传染,主要是因为健康人强大的免疫系统会将其清除。只有在免疫系统极度受损的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肿瘤细胞的移殖。科学研究正是基于对癌细胞这些特性的深刻理解,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抗癌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将足够多的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可以让其患上癌症。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癌症传染。已经存在这样的案例:

  • 化验室工作人员被带有结肠癌细胞的注射器戳伤手,不久手上长出一个肿瘤,后来痊愈[1]
  • 外科医生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被意外割伤,不久手上长出一个肿瘤,将肿瘤切除后痊愈[2]
  • 母亲的癌细胞转移到胎儿身上[3]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谈论“健康人有免疫系统”对此影响有限,你可以投入足够多的癌细胞、让它们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形成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可以搭配免疫抑制剂或病毒,可以事先定向进化出对人的免疫系统有速效免疫抑制作用或是不表达常见抗原的癌细胞,但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得了癌症然后痊愈了,不能算做你没有得过癌症”。

  • 已经有多个“癌细胞通过器官移植从捐献者身上转移到接受者,并趁着免疫抑制剂遏制排斥的档口进入无双状态”的案例[4],这有概率导致接受者在数年后死于癌症;
  • 2013年,哥伦比亚一名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肺部、肝脏长出了密集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对人类的癌细胞来说体型过于小、构造过于简单,后来医生推断是患者感染的绦虫身上的瘤样细胞转移到了患者身上[5]

这到“人不会衰老”之间的距离太远,目前“让人体细胞癌性不死化”是一个潜在的研究方向,人们关注得比较多的还是“如何利用人体内业已存在的干细胞来有效地替换出问题的细胞”。


其它生物身上的例子:

犬传染性生殖道肿瘤[6]、2种袋獾传染性面部肿瘤[7][8][9]的病原体是这些物种身上癌变的细胞,这些癌细胞可以在个体间传递。

  • 犬传染性生殖道肿瘤可能源自巨噬细胞或其它免疫细胞,已经存续了八千多年乃至一万年以上,而且可以传给郊狼、狐狸之类的物种。
  • 袋獾传染性面部肿瘤可能源自神经胶质细胞。虽然袋獾的遗传多样性很低,但其皮肤移植物会产生强烈的免疫排斥,让这些癌细胞避开免疫系统的可能是它们不表达MHC抗原并分泌一些免疫调节因子。你可以在人类癌症患者中找到类似的癌细胞。

实验证明,叙利亚仓鼠传染性肿瘤的癌细胞可以被蚊子携带、在仓鼠间传播。

海洋双壳类间传染的致命性血淋巴细胞异常是癌化的血淋巴细胞引起的[10],这可以跨物种传播。

自然界里可能还有许多传染性癌细胞。如果粘孢子虫是癌细胞起源的,则证明传染性癌细胞在独立为新物种之后还可以再度多细胞化。

参考

  1. ^ DOI: 10.1056/NEJM198612043152314
  2.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199611143352004
  3. ^ Isoda T, Ford AM, Tomizawa D, van Delft FW, De Castro DG, Mitsuiki N, Score J, Taki T, Morio T, Takagi M, Saji H, Greaves M, Mizutani S. Immunologically silent cancer clone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offspri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Oct 20;106(42):17882-5. doi: 10.1073/pnas.0904658106. Epub 2009 Oct 12. PMID: 19822752; PMCID: PMC2764945.
  4. ^ Transmission of breast cancer by a single multiorgan donor to 4 transplant recipients Yvette A. H. Matser Matty L. Terpstra Silvio Nadalin George D. Nossent Jan de Boer Barbara C. van Bemmel Susanne van Eeden Klemens Budde Susanne Brakemeier Frederike J. Bemelman
  5. ^ Muehlenbachs A, Bhatnagar J, Agudelo CA, Hidron A, Eberhard ML, Mathison BA, Frace MA, Ito A, Metcalfe MG, Rollin DC, Visvesvara GS, Pham CD, Jones TL, Greer PW, Vélez Hoyos A, Olson PD, Diazgranados LR, Zaki SR.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ymenolepis nana in a Human Host. N Engl J Med. 2015 Nov 5;373(19):1845-52. doi: 10.1056/NEJMoa1505892. PMID: 26535513.
  6. ^ Murgia C. Pritchard J.K. Kim S.Y. Fassati A. Weiss R.A. Clonal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transmissible cancer. Cell. 2006; 126: 477-487
  7. ^ 虽然症状相似,但二者的肿瘤细胞的基因型有明显区别
  8. ^ Pearse A.M. Swift K. Allograft theory: transmission of devil facial-tumour disease. Nature. 2006; 439: 549
  9. ^ https://doi.org/10.1073/pnas.1519691113
  10. ^ Walker C. Böttger S.A. Mulkern J. Jerszyk E. Litvaitis M. Lesser M. Mass cul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umor cells from a naturally occurring invertebrate cancer model: applications for human and animal diseas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Biol. Bull. 2009; 216: 23-3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癌症生物学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一个非常核心的交叉点。虽然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但将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并不像我们理解的细菌或病毒那样会直接导致“传染”。然而,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以及这种特性如何被科学家们利用。为什么癌细胞注入健康人体内,不会像病毒一样“传染”.............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复杂也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你提出的观点——癌细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像蚊子还有生物链的价值——是很多人普遍的认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失去。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常常挑战我们的直觉和固有认知。虽然癌细胞本身带来.............
  • 回答
    关于北京大学教授团队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方面取得新进展的消息,无疑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重大突破。这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胜利,更是为无数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要深入理解这一进展,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探讨。一、 技术核心:基因编辑与干细胞疗法的深度融合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项研.............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并且尽量以一种更“人”的方式来解读。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生命最核心的运作机制,也是许多科幻小说和哲学讨论的基石。如果基因没有意识,细胞也没有独立意识,那么是什么在“指挥”它们完成如此复杂、精妙,甚至充满“目的性”的生命活动呢?这就像问,没有指挥官,一支庞大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细胞生物学中,亚显微结构层面,真核细胞基本结构体系是如何协同运作,构成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生命机器。这绝非简单地堆砌一些细胞器,而是它们之间精妙的联系,共同维系着细胞的生存与发展。想象一下,一个繁忙的现代都市,每个区域、每栋建筑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职能,它们之间又有着高效的交通、信息和能量交.............
  • 回答
    中国科学家近期在一项突破性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可能影响人类衰老过程的新基因。这一发现,如果能最终转化为实际应用,无疑将在延缓细胞老化、提升生活质量乃至延长健康寿命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深远的影响。这项研究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一、深化我们对衰老机制的认知: 揭示新的衰老调控节点: 衰老是一.............
  • 回答
    听到您因为拒绝造血干细胞捐献而感到不舒服,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可以理解的情绪。您并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导致这种不适的原因,以及一些您可以尝试的方法来处理和缓解这种情绪。一、 为什么您会感到不舒服?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您之所以感到不舒服,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救人一.............
  • 回答
    将DNA或mRNA导入高等生物细胞,从而创造出基因融合生物,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是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领域的核心操作。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投喂”,而是需要一系列精密的设计和执行步骤。首先,要明白我们是将遗传物质“塞”进细胞,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高等生物的细胞,尤其是动物细胞,有一个极.............
  • 回答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表述长期以来被广泛接受为历史事实,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殖民主义、原住民权利及历史叙事多样性的反思,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和道德性正受到越来越多质疑。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角度审视,“发现新大陆”的叙述不仅存在史实错误,更隐含了殖民扩张的正当化逻辑。因此,废除这一表述不仅是学术规范的调整,更.............
  • 回答
    从现实环境来看,中国房价出现大规模、系统性的“暴跌”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政府的调控能力。为什么“暴跌”的可能性较低?1. 政府的强力干预能力和意愿: 稳定压倒一切: 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涉及GD.............
  • 回答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在 2016 年:值得期待的重大进展与深入探索2016 年是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继续爆炸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前几年的 Transformer 模型(虽然在 2017 年才正式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和各种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种(LSTM、GRU)的铺垫下.............
  • 回答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识别原理详解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在人脸识别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使其能够处理人脸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性。理解其原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入手: 1. CNN 的基本架构与工作流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CNN 的基本构成和信息处理流程。一.............
  • 回答
    真钢琴(声学钢琴)和数字钢琴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受到技术进步的驱动,也受到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的影响。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 技术层面的分析1. 声音的还原度与真实感: 真钢琴的优势: 真钢琴通过击槌敲击琴弦振动,再通过音板放大声音,产生的是极其.............
  • 回答
    基于KDE的桌面环境(如KDE Plasma)之所以在现实中较少出现“修改版本”或“衍生桌面环境”,主要涉及技术、社区、市场需求和商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原因: 1. KDE的定位与设计哲学 高度集成与稳定性:KDE Plasma 是一个由 KDE 开发团队主导的桌面环境,.............
  • 回答
    基于大数据的个人信用体系,其核心在于利用海量的个人数据(包括交易记录、社交行为、上网习惯、消费偏好等)来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和行为模式。虽然这在理论上能提供更全面、更精细的信用画像,但绝对有可能被滥用,并且潜在的滥用方式多种多样,影响深远。以下是对大数据个人信用体系被滥用的详细阐述:一、 数据收集和授.............
  • 回答
    博物馆 AR 眼镜导航/导览,这事儿吧,问是不是“真实需求”,得拆开来看。我个人觉得,这玩意儿,潜力是巨大的,但要说到现在就是人人抢着要的“刚需”?还得打个问号。先说“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博物馆嘛,古董多,信息量大,人又多。传统方式无非是听讲解器,看展板,或者跟导游走。这些都有它们的优点,比如讲解.............
  • 回答
    中医基于阴阳五行理论的“靠谱”程度,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靠谱”或“不靠谱”来概括。要详细地讲述,需要深入理解阴阳五行理论的本质、中医的整体观以及其在实践中的优势与局限。一、 阴阳五行理论的本质与中医的独特视角阴阳五行理论并非一套纯粹的科学理论,而是一种哲学观和认识论,是中国古代劳.............
  • 回答
    说起浏览器,绕不开chromium,它是Google Chrome的基石,也是其他很多知名浏览器的“发动机”。理解Chromium和Chrome之间的区别,就像是弄明白一件定制西装和成衣之间的差异——两者都穿着身上,但内在和外在的体验截然不同。Chromium:开源的试验田与开发者乐园首先得明白,C.............
  • 回答
    在《我的世界》这款 Sandbox 游戏的框架内,人工智能(AI)参与者的演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探索与突破的过程。我们见证了从最初简单的脚本行为到如今能够进行复杂创造、战略对抗,甚至具备一定情感交互的智能体,这背后是算法、算力以及我们对游戏机制理解的不断深化。最初的萌芽:规则驱动的.............
  • 回答
    单片机驱动液位和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作为一名工程师,想要在项目中使用单片机实现液位高度和温度的双重检测,这绝对是个常见且实用的需求。下面我就从传感器选型到具体的实现思路,给你捋一捋,尽量讲得明白透彻,让你感觉就像是你自己的想法一样。 一、 核心思路梳理简单来说,我们的系统就像一个“侦察兵”,单片机是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