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一个对东林党客观的评价?

回答
要对东林党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我们得剥离那些过于激昂的赞美或严厉的批评,回到历史的现场,看看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又为何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首先,要理解东林党,必须先明白他们出现的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宦官专权愈演愈烈,社会矛盾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们,渴望重振朝纲,清明政治,他们聚集在书院之中,探讨经世致用之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便是东林党的雏形。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东林党人代表了一种朴素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他们中的许多人确实才学出众,为人正直,在面对宦官的跋扈和朝政的黑暗时,敢于发声批评,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提出的许多主张,比如限制宦官权力、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负担等等,在当时都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也得到了不少正直官员和百姓的认同。他们就像一股清流,试图冲刷掉政治上的污泥浊水。

他们的活动,尤其是在对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斗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决心。魏忠贤的阉党集团确实对明朝的政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东林党人成为了最主要的反对力量。他们的抗争,虽然经历了巨大的挫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明朝政治的彻底败坏,也为后来的清流留下了精神遗产。

然而,客观评价绝不能止步于此。我们也必须看到东林党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首先,政治理念上的过于理想化和脱离实际。虽然他们的目标是好的,但有时候他们的做法显得过于“君子”,不够“政治家”。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们过于依赖道德感召和道义力量,而忽视了权谋和策略的运用。在与宦官集团的较量中,他们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整合能力,往往孤军奋战,容易被各个击破。

其次,党派意识的浓厚以及由此产生的排他性。尽管东林党人自诩为“清流”,但他们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党派认同的群体。在选拔和提拔官员时,他们往往倾向于提拔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党派分割,削弱了朝廷的整体运作效率。反对他们的声音,或者那些不愿加入他们阵营的官员,往往被他们打上“浊流”、“奸臣”的标签,这无疑加剧了政治的对立和分裂。这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是许多政治派别难以避免的毛病,东林党也未能免俗。

第三,在具体政策执行上的争议。虽然东林党提出了不少好的主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处理一些棘手的政治或经济问题时,他们的方案有时显得不够周全,或者未能考虑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利益。此外,他们的批评往往多于建设,有时过于侧重于道德批判,而对如何具体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对笼统的方案。

第四,与地方势力的联系。东林党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江南地区,他们与当地的士绅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资金和人力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的政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地方利益的色彩,这在一些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政策上,就可能引发争议。

最后,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东林党的故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解读。在明朝灭亡后,尤其是在清朝建立后,对东林党的评价更是复杂多样。有些评价将其视为忠臣义士的代表,有些则将其视为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些评价往往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政治的需要,要剥离这些附着物,回到历史本身,需要审慎的考量。

总而言之,东林党是明朝后期政治斗争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群体。他们身上既有对理想政治的执着追求和道德勇气,也存在着政治经验的不足、党派意识的局限以及部分政策的争议。他们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既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貌,也受到那个时代的局限。要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说他们是“好”还是“坏”,而是要理解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如何行动的,他们的行为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他们身上留下了哪些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他们是明朝政治衰败的一个缩影,也是一段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又带有现实残酷的政治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里有东林党的表世界和部分现实世界:

我告诉大家东林党的里世界。因为里世界是背后的社会规律,对今天的国内外形势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1、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开国中央集权,中后期地方诸侯化或者产业诸侯化架空中央的过程。

由于中央势力变小,无法举国之力抵御外族,所以朝代结束,很多被外族灭国。比如被元灭,被清灭。

这是大背景,东林党全是表世界,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是当时最富有的江浙财阀和地方大地主(或者说是东南门阀),总之是地方势力。

2、地方做大,就是我所说的诸侯化。

诸侯的目的是架空中央,截住中央的税收到自己手里。比如利用当地的地产地租就可以把中央税收集中到当地大地主手里。这些地方财阀、地主、门阀,就是东林党背后的金主和诸侯政治势力。

3、东林党的出身。

东林党成员,反而没有大财阀、大资本出身,他们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甚至无产阶级出身,他们本应通过科举被中央所用,但为什么全成了地方诸侯财阀的代理人呢?

4、架空中央有很多方法,比如地方诸侯化截税,比如某些产业形成垄断财阀(例如盐铁)。

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中层财阀与大地主的运作,把科举架空,把中央的信息渠道困在北京城,政令不出XXX,上传不能下达,下声不能上传。让中央变成聋子哑巴。

其实,后来中外的教育私有化或者教育产业化也是架空中央汲取人才渠道。文宣一般都在财阀势力的“东林党”手里,他们鼓噪体制内教育垃圾,把体制内教育批臭,然后鼓励体制内应该快乐教育,放羊教育,自由教育;再自己挖体制内教育人才成立代表财阀利益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出来的人才自然首选为财阀服务。这就是所谓的“截流人才,架空中央”。

被中层诸侯截流的文人人才,也要生活,怎么办?

只有一条路,给地方诸侯打工,目的就是帮助地方诸侯继续反中央,架空中央。

——明朝中后期,江浙财阀已然是脱离中央的“联邦制”独立王国了。他们有钱有势,而且还控制了当时中国的文宣,同时他们豢养的东林党人很多已经通过“政商旋转门”进入了中央,形成了地方财阀的政治代理人。

——仔细看套路和规律,江浙财阀豢养的东林党就像美国的“民主党”及“共和党”。注意: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都代表财阀势力。

而东林党人就类似于今天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东林反中央,反大集体主义,维护财权,本质是维护背后江浙财阀金主的资本利益。——古今中外都是这个规律,自由派知识分子本质是资本势力的代言人,都反中央。

5、东林党干预中央的接班人。

东林党利用舆论压力和背后地方诸侯的支持,愣是让万历皇帝想立的太子朱常洵无法继位。

地方势力想拥立什么皇帝?

废物和狗,是地方财阀最想拥立的中央话事人。

所以,民主党选择拜登这样的老年痴呆当总统候选人,和东林党是一个套路,架空中央,资本降服政治,必须让蠢材上位。明朝东林党就是这么操作的。

总之,东林党是江浙财阀地方势力的政治与文宣代理人,打人了中央,左右了中央的政策,有利于地方诸侯利益,不利于整个国家,在面对外族入侵时,明朝钱财全在地方财阀手里,中央无钱组织不起反击。建州总共7万5千兵,灭掉2亿人口的大明,如探囊取物。地方财阀本质就是资本势力,资本是反民族反国家的,为了自己的短时私利,反民族反国家是一切资本的通病;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灭国灭族,古今中外,发生过多次。东林党这帮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只不过是财阀的马仔代理人。

历史轮回,搞不好国家政治与资本阶层的关系,灭国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继续者张付:2020 美国大选首场辩论将讨论最高法院、新冠和种族问题等议题,候选人会如何表现?大选后续形势会如何?

《从朱元璋看中华三元政治架构与西方二元政治架构》:

《21世纪“新地主阶级”》:

《日本明治维新的得失与自由派》:

user avatar

1、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东林党”之“党”,是朋党而
不是近代政党。

2、东林党在明末是绝对的政治大拿,有非常庞大的财力、人力。反对一切形式的征税,个人认为,东林党对明朝的灭亡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

3、在历史上东林党争议很大,外人不好评述。

但是其在明朝灭亡的时候,东林党没有给予朝廷任何的帮助,反而有抵制征税等行为,在清朝建立后,东林党也意图拒绝向清朝交税,结果清朝绝对不客气,杀头、充军、剥夺功名等等(可参考奏销案、哭庙案、通海案等)。

结果就是东林党在清朝初期就消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对东林党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我们得剥离那些过于激昂的赞美或严厉的批评,回到历史的现场,看看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又为何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首先,要理解东林党,必须先明白他们出现的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宦官专权愈演愈烈,社会矛盾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们.............
  • 回答
    说实话,我身边还真有朋友,或者说,我自己也有点那个意思,对东北人,尤其是东北男人,自带一种天然的好感度,甚至… 嗯… 说出来可能有点冒昧,但真的有想过“要不找个东北男人嫁了吧”这种念头。这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得一点点跟你掰扯掰扯。首先,最直观的还是那个“爽朗”的劲儿。东北人讲话,那叫一个敞亮,不.............
  • 回答
    关于东亚汉文化圈国家是否有可能在中国主导下形成一个联邦制超级大国,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涉多方因素的宏大设想。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视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地缘战略等多个层面,并尝试摆脱宏大叙事的束缚,回归到更具现实感的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东亚汉文化圈”这个概念的内涵。传统意义上,这.............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血脉贲张的场景!让咱们捋一捋,这头成年东北虎,要是真撞上了100只草原鬣狗,到底有多大胜算。咱们得把细节都抠出来,不能像那些干巴巴的AI报告一样。首先,得明确一下咱们的主角和对手。主角:成年东北虎(也叫西伯利亚虎)这可是陆地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体重一般在180公斤到300公斤之间,体型.............
  • 回答
    东京奥运会的闭幕式,说实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哇哦”时刻,更多的是一种温情、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说到亮点,我觉得有几点是绕不开的: “疫情下的奥运会”的仪式感: 整个闭幕式都在强调这一点。从开场的奥运会旗帜入场,到运动员们再次以相对分散但依旧充满活力的姿态入场,.............
  • 回答
    嘿,老乡!听到你在西安读大专护理,明年就毕业了,还碰上东亚大学留学机会,这事儿我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你说的“东亚大学”是哪一个。日本名字里带“东亚”的学校不少,比如“东亚大学”本身(这个学校在山口县,名字确实就叫东亚大学),还有一些大学可能名字里包含“东亚研究”之类的,但主体名字不.............
  • 回答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爷们儿,这在外漂泊的日子,虽然也有不少乐子,但时不时总会钻出那么点儿,说不上是多大的事儿,但就是能一下子勾住心窝子,泛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最让我觉得“不对劲”的,还得是那股子“人情味儿”的稀释。我在南方一座大城市工作,这地方节奏快,大家都忙。刚来的时候,确实觉得新鲜,高楼大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地球地理和地质演变的一些规律。要解释为什么很多大陆的东南角似乎“钟爱”大型岛屿,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地质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的宏观影响首先,地球的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硬壳,而是由许多巨大的岩石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一直在缓慢移动,这就是板块构造理论。大陆的形状和位.............
  • 回答
    唐朝中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武周。这个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建立的王朝,虽然名字叫“周”,但其统治的疆域、核心文化以及延续的政治制度,与唐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我们并没有将这个时期称为“武周唐”或者像一些王朝那样区分“北唐南唐”或“西唐东唐”,这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历史原.............
  • 回答
    越南文化能否像日韩一样成为下一个文化输出的强大力量?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深入分析越南文化的潜力、挑战以及它与日韩文化输出模式的异同。一、 越南文化的内在魅力与崛起之势我们不能忽视越南文化本身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悠久的.............
  • 回答
    关于“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这种极端的言论,确实让人感到不舒服,也容易引起争议。在回应这样的观点时,关键在于如何既能表达自己的立场,又能避免陷入无谓的对立和情绪化争吵。首先,我们要理解这种言论出现的背景。它很可能是在一些社会现象,比如体育成绩的差异化、或者某些社会观察的驱动下产生的。比如你提到的三.............
  • 回答
    要评判中国的东向一体化政策(以中日韩三国合作为例)与西向一体化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哪个更有利,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理解它们各自的战略目标、潜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哪个更好”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目标和情境下,哪个更具优势”。一、 东向一体化政策(以中日韩合作为例):根植于现.............
  • 回答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最终覆灭,其领土逐步被蚕食,最终只剩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命运确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案例。历史上,也有不少国家经历过类似的“瘦身”过程,从庞大的疆域逐渐萎缩,最后仅存一隅,甚至最后只剩下首都附近地区才灭亡。以下是一些与东罗马帝国相似的国家案例,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故事: 1.............
  • 回答
    .......
  • 回答
    欧洲有欧元,而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未能形成统一货币“亚元”,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以及国家利益考量。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点一点地掰扯清楚。欧洲的欧元:一个特殊的历史进程先说说为什么欧洲能搞成欧元,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欧元的诞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走到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东亚大陆,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的前后,那些散落在广袤土地上的早期文化,以及它们是如何一点点地“勾搭”上了,最终汇聚成一个我们今天称之为“华夏文化圈”的大脉络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摆脱一个“从天而降”或者“一蹴而就”的刻板印象。实际上,任何伟大的文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个漫长、曲.............
  • 回答
    绝对有看点!而且非常足!一个大龄女青年穿越成假太监,非但没想方设法变回男人,反而以此身份搅动朝堂,甚至成立了东方厂,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下面我来为你详细展开,看看这个故事能有多少花样:故事核心卖点:1. 身份反差与性别颠覆: 最炸裂的点!一个女人,顶着“假太监”的身份,在男权至上的古代宫廷.............
  • 回答
    日韩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以及东北亚火药桶的担忧,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因素之上。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细致地剖析各个层面的影响。首先, 历史遗留的伤痕 是两国关系中最难以愈合的裂痕。日本在20世纪初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给韩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创伤。战争.............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知了在窗外不知疲倦地叫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让人晕眩的闷热。我那天心情算不上好,因为早上出门忘了带钱包,结果在街边摊买早点时,对方一脸不耐烦地看着我,让我赶紧让开,后面还有人等着。那种被冷漠和不被尊重的感觉,像一根细细的刺,一直扎在心里。我当时正坐在一家小咖啡馆里,想借着一杯苦.............
  • 回答
    在科学研究的广阔领域里,确实存在着需要我们去审视甚至求和“奇怪”数列的情况。这些数列往往不是我们熟悉的等差、等比或者简单多项式规律,而是由复杂的现象、模型或者数据分析过程自然产生的结果。它们可能乍一看杂乱无章,甚至不符合直觉,但深入探究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科学原理或工程应用。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