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排除体型因素和分布广泛性的话鹿作为骑兵的坐骑有啥优缺点?

回答
抛开鹿的体型大小和它们广泛的分布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不谈,我们单就它们本身作为骑兵坐骑的潜力来聊聊,会发现这事儿挺有意思,但也确实挑战性不小。

优点:

首先,鹿最突出的优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们那惊人的速度和敏捷性。想象一下,在一片开阔地,鹿那爆发力十足的冲刺,以及它们在复杂地形中如履平地般的闪转腾挪。这种灵活性对于骑兵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速度与突袭: 鹿的速度远超许多传统坐骑,尤其是在短距离的爆发力上。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执行更具威胁性的突袭,快速地冲击敌人的侧翼或后方,打乱敌阵。在需要快速调动兵力,或者追击溃逃的敌人时,鹿的优势会非常明显。
地形适应性: 这是鹿区别于马匹的最重要的一点。鹿天生擅长在森林、丘陵、灌木丛等复杂多变的地形中穿行。它们的四肢结构和平衡感让它们能够轻松跳跃障碍物,穿梭于树木之间,甚至在崎岖的山路上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速度。这使得以鹿为坐骑的骑兵能够深入传统骑兵难以企及的区域,进行侦察、伏击,或者在遭遇战中利用地形优势。想象一下在茂密的森林中,一支由鹿驮着的骑兵如同幽灵般出现,这是多么令人胆寒的场景。
感知能力: 鹿的听觉和嗅觉都非常敏锐,这能为骑兵提供早期预警,提前发现潜伏的敌人或危险。它们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觉,可以大大降低骑兵被突然袭击的风险。
较低的惯性与转向灵活性: 相较于体型庞大的马匹,鹿的体型更轻盈,这意味着它们在改变方向时所需的能量和空间更小。这使得它们在狭小的区域或者需要频繁变向的近身缠斗中,能够比马匹更加灵活地机动。

缺点:

然而,这些优点也伴随着一些非常现实且难以克服的缺点。

驯化难度极高: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致命的问题。马匹经过数千年的驯化,其性情已经相对稳定,能够理解并服从人类的指令。而鹿,尤其是野生的鹿,它们是典型的“惊弓之鸟”,极度警惕且容易受惊。让它们稳定地接受骑乘,更别说在战场的喧嚣和危险中保持镇定并执行战术指令,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鹿的本能是逃跑而非战斗,即使经过训练,它们也很难克服这种根深蒂固的恐惧反应。
耐力与力量的限制: 尽管鹿的爆发力惊人,但它们的耐力与马匹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长距离的奔跑或者长时间的负重会迅速消耗它们的体力。此外,鹿的力量也不足以像马匹那样承载重甲骑兵,或者在正面冲击中发挥出强大的物理力量。骑兵的盔甲、武器以及骑兵自身的重量,对于大多数鹿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载重能力有限: 除了骑兵自身的重量,还需要考虑武器、装备以及可能的补给。鹿的体型和骨骼结构并不适合长时间、高强度的负重。这限制了骑兵的装备选择,也影响了他们在战场上的持久作战能力。
控制与指挥的挑战: 鹿不像马匹那样容易用腿、缰绳和身体的接触来控制和引导。它们的行动更多是基于本能的反应。在激烈的战场环境中,要精确地指挥鹿做出转向、停止、加速等动作,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骑兵与坐骑之间的默契配合,是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默契对于鹿来说是极其难以建立的。
繁殖与饲养的复杂性: 即使克服了驯化问题,鹿的繁殖周期、食物需求以及对环境的特殊要求,也使得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的组建和维护变得异常困难。马匹的饲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鹿在某些方面可能需要更特定的环境和照料,这会增加后勤保障的难度。
易受惊吓的风险: 即使是相对适应了骑乘的鹿,在战场上的巨响(如战鼓、号角、武器碰撞声)和突然的冲击都可能瞬间激发它们的逃跑本能,导致骑兵的阵型瓦解,甚至造成骑兵自身的混乱和危险。

总而言之,鹿作为骑兵坐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出色的速度、敏捷性和卓越的地形适应性,这使得它们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侦察、伏击或利用复杂地形进行机动,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其极高的驯化难度、有限的耐力与载重能力,以及难以控制的特性,都使得它们在整体上无法与马匹相提并论,更难以成为一支规模化、成建制的骑兵部队的可靠坐骑。它们更适合作为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特种部队”坐骑,而非主流的骑兵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心中的画面大概是这样的:

但其实画面是这样的:


之所以人类广泛地驯化了马作为坐骑,而不是驯化了鹿,当然是因为

鹿不适合驯化。


其实能够驯化作为坐骑,条件是比较苛刻的:

这种动物应该是群居,这样它们的本性中就可以接受与其它动物相处,合作生存(老虎傲娇地打了个哈欠)。

这种动物的群落有头领或等级制度的存在,动物在被驯化的过程中可以用对首领类似的方式对待它的主人(其实你家的小狗看你的时候是把你当作森林中的狼王看待的)

这种动物的性格应该足够温顺,胆子又足够大,温顺到一旦被制服就老老实实听命令,胆子又不至于小到关个禁闭就被吓死(斑马表示,我就是喜欢咬人,咋的?)。

这种动物的体形应该足够大,大到足以承担人的重量(野猪表示,我可以的)

便于繁殖,繁殖时不会打架(大角羊表示,顶角是我天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动物的奔跑速度应该足够快,至少要超过人的步行速度(绵羊表示,我跑得很快的)

这种动物的食物应该比较容易获取(狮子表示,我吃得不多)

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下来,剩下的也就是马,驴,驼鹿,驯鹿,双峰驼,单峰驼,大羊驼,美洲驼,亚洲象等几种而已。而鹿类中,入选的是驼鹿和驯鹿。

17世纪,瑞典国王查尔斯十一世曾经训练驼鹿兵。

在靠近北极的欧洲北部地区,驼鹿耐寒,负重能力强。早年西伯利亚原住民都驼鹿打仗,它跑得比哥萨克兵还要快。因故,沙皇伊万下令禁养驼鹿。直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还试验过机械化时代下运用驼鹿部队。然而,苏芬冬季战争表明,这种古老动物禁不住现代炮火的惊吓,不爱群居,为了争妹子爱打架,这些也限制了驼鹿的使用。

接下来就是驯鹿了,我国鄂伦春人多有驯养,但体型偏小,胆子也比较小,容易受惊,相对于马没有太多优势。


此外,驼鹿和驯鹿都是寒带动物,而人类早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适应性也是大型鹿科动物没有被广泛驯化应用的原因之一。


至于说冲撞的天性,对面又没有驯鹿妹子,又没有对头驯鹿,它才不会出于本能去冲呢。至于那对角,作战的时候是对着敌人的(还不够长)平时维护起来可是很麻烦的,所以,其实鹿骑兵是这样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