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成都某猫咖半个月无人管理沦为猫咪地狱,应该如何加强对宠物行业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回答
成都某猫咖半个月无人管理沦为猫咪地狱的事件,确实令人痛心,也暴露了当前宠物行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有效加强对宠物行业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系统性的改进。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1. 明确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
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针对宠物经营场所(如猫咖、宠物店、宠物医院等)的经营许可、动物福利标准、从业人员资质、卫生防疫、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制定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例如,《动物福利法》、《宠物经营管理条例》等。
界定“无人管理”的标准: 法律应明确规定宠物经营场所的最低人员配备、日常照料标准(喂食、饮水、清洁、医疗、互动等)以及突发情况下的应对预案。
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对虐待动物、疏于管理、造成动物伤亡或严重健康问题的经营者,应处以高额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终身禁业,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建立黑名单制度: 对于有严重违法记录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纳入行业黑名单,禁止其再次从事相关行业。

2. 建立健全许可和审批制度:
强制性经营许可: 所有宠物经营场所,无论是猫咖、宠物店还是宠物医院,都应实行强制性经营许可制度。在申请许可时,必须提交详细的经营计划、动物福利保障方案、人员资质证明、卫生防疫措施、应急预案等。
动态监管和定期审查: 许可并非一劳永逸,应建立动态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定期对持证经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评估其是否符合动物福利和经营规范。对于猫咖这类涉及活体动物且需要高频率互动的场所,检查频率应更高。
引入第三方评估: 可以考虑引入具有专业资质的动物福利评估机构,对宠物经营场所进行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作为监管的重要参考。

3. 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和协同机制:
职责划分清晰: 明确哪个政府部门(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安局等)负责宠物行业的哪个环节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推诿扯皮。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对于涉及动物健康、公共卫生、消费者权益等复杂问题,需要建立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例如,对于传染病防控,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需要紧密合作。
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加强基层市场监管、农业部门等一线执法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识别和处理宠物行业违法行为的能力。

二、加强行业自律和专业化建设

1. 推动行业协会发展:
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 鼓励和支持成立有影响力的宠物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行业内的服务标准、动物福利标准、从业人员培训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行业内部监督机制: 行业协会可以设立投诉受理平台,对会员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或劝诫。
组织行业培训和教育: 协会可以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动物行为学、疾病预防、急救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整体从业人员素质。

2. 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强制性职业资格认证: 对于直接接触和护理动物的从业人员,应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其具备动物护理、营养学、疾病识别、动物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持续教育和培训: 鼓励从业人员进行持续教育,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跟上行业发展和动物福利理念的进步。
强调责任意识和爱心培养: 在培训中,应特别强调对动物的责任感、同情心和爱心,培养从业人员“以动物为本”的服务理念。

3. 建立透明化运营机制:
信息公开: 宠物经营场所应公开其营业执照、动物健康证明、从业人员资质、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查询和监督。
引入消费者评价体系: 建立由消费者参与的评价体系,让消费者可以对猫咖的服务、动物的健康状况、环境卫生等进行评价,并作为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参考。

三、加强社会监督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1.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设立专门的投诉平台: 政府部门应设立统一、便捷的投诉举报热线和在线平台,方便消费者举报宠物经营场所的违法违规行为。
保护举报人隐私: 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严格保密,并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及时处理和反馈: 监管部门应认真处理每一项投诉举报,并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增强公众对监管的信任。

2. 加强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
普及动物福利知识: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向公众普及宠物福利、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
警示性宣传: 对虐待动物、疏于管理等行为进行警示性宣传,让消费者了解选择宠物经营场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一旦发现问题该如何维权。
明确消费者权利: 让消费者清楚自己的权利,例如在宠物经营场所内拥有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和获得安全、健康动物的权利。

3. 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鼓励动物保护组织参与: 鼓励和支持独立的动物保护组织参与到宠物行业的监督中,他们通常拥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媒体监督: 支持媒体对宠物行业的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和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1. 智能化监控:
强制安装监控设备: 对于宠物经营场所,可以考虑强制安装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设备,特别是动物活动区域和生活区域,以便监管部门进行远程抽查和事后核查。
利用AI技术分析: 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控视频进行分析,识别动物异常行为、环境卫生问题、人员疏忽等情况。

2. 动物身份标识和健康档案:
建立宠物档案: 要求所有在猫咖等场所寄养或展示的宠物都必须有完整的身份标识(如芯片)和健康档案,记录其疫苗接种情况、驱虫情况、过往病史等,便于追溯和管理。

具体到猫咖这类场所,可以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管理:

人员配备: 明确规定猫咖必须配备具有动物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员工,确保即使店主不在,也有专人负责猫咪的日常照料和健康观察。
轮班制度: 即使是店主本人负责,也应该建立合理的轮班制度,避免长时间脱岗。
应急预案: 猫咖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员工生病、请假、突发事件(如火灾、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的猫咪照料方案,并明确委托人或联系人。
卫生标准: 制定比一般宠物店更严格的卫生标准,例如每天至少两次的猫砂盆清理、食具和饮水器消毒、空气净化等,并对外公示。
猫咪健康监测: 定期对猫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可以与宠物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动物福利设施: 确保猫咖的活动空间足够,有足够的猫爬架、藏身之处、玩具等,满足猫咪的活动和休息需求。
招募志愿者或兼职人员的资质审核: 如果猫咖依赖志愿者或兼职人员来补充人力,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资质审核。

总结:

加强宠物行业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从业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提升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监督和利用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地避免成都某猫咖事件的重演,保障动物的福利,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宠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将动物福利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商品或盈利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看到的是一段15秒的视频,一家充满臭味的猫咖内,屎蝇横飞,猫咪瘦骨淋漓,不少已经患病感冒,拉稀,弱小可怜又无助,甚至有小猫已经死亡,苍蝇叮咬着尸体,展现出一幅猫咪地狱的景象。

不少网友见如此惨状,又听闻老板卷钱跑跑,不禁爆出粗口,诅咒店长,甚至有人说要人肉店主,让店主体会社会性死亡。

可你看到的是真相吗?开骂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详情。店主真的抛下猫咪们,让它们慢慢死去吗?


@和猫住视频,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细节。

08月18日,和猫住收到一则救援求助,说成都某猫咖内半个月无人打理,店内发出恶臭,猫咪们身体状态很差。

于是和猫住来到该猫咖,找到了求助人——猫咖隔壁的酒吧老板,进一步了解情况。

这是一家在疫情打击下,经营不善的猫咖,在8月初时,便大门紧闭,无人照顾,酒吧老板联系猫咖老板,却没能解决问题。

在和猫住的观察,猫咖内散养在店内猫咪四处排泄,发出阵阵恶臭,令人作呕,关在笼子内的小猫健康堪忧,本来应该是人与猫的天堂,现在却成了地狱。

经过和猫住的联系,店主飞回成都,与和猫住、民警等人进去猫咖。

和猫住进去店内后,发现状态比想象的恶劣,猫咖内的羊奶变质发臭,猫咪拉肚子弄得粪便到处都是,猫咪们有不同的健康问题。具体可以看视频,不忍直视。

让和猫住为猫咪们的生命而担忧,它们如果得不到救治,会死的。

为了猫咪的安全,和猫住希望将猫咪带去治疗,可这需要店主的允许。

他们也想知道,开猫咖的人大多是爱猫的,可又是为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

和猫住了解到,老板卷钱跑路纯属编造,店主家里老人病危濒死,回老家照顾老人,见最后一面,而猫咖交由兼职人员进行照顾。家里事情繁多,自己也没怎么关注,对店内情况,自己不清楚,今天坐飞机回到现场,才知道情况。

和猫住请求将猫咪带去治疗,店长面对诸多求助人的请求,有些犹豫,这要与猫咖合伙人(一人经营,一人投资组合)进行协商,才能确定。

经过和猫住一个小时的沟通,店长同意将猫咪带去治疗。

为了妥善安置店内猫咪,和猫住也将购买店内的猫咪,在猫咪健康之后,开放领养。

同时由于和猫住收容数量有限,和猫住发起求助:

希望有人代为照顾几窝小猫,期间产生的一切费用,也将由和猫住承担。

待小猫稍大之后,再安排领养。


店主一边是家人病危濒死,一边是经营不善的猫咖,他选择了家人,这无可厚非,经历过的都懂。我见过辞去百万年薪回乡下老家照顾父母的呢,这只是个人选择。

只是他将猫咖交给不负责任的兼职人员,让猫咪承受脏乱之苦,却有失察的责任。

开设猫咖,本是商业之举,为的就是赚钱。

但既然已经无力维系,要么想办法盘活,要么放手,继续拖下去,只会越来越糟,及时止损是最好的方案。

转让猫咪,大家好聚好散,也让猫咪有一个好结果。

望其他猫咖经营者引以为戒。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喜欢猫的人,我想说,虽然个人有个人的难处 ,但是抽个半天送人或者找人换粮,打扫的时间总有吧。刚看完了视频,各种猫,带孕的母猫,应该是个猛配的后院,这种一般不指望能对猫有多好。你15天对自己的猫舍不管不问??你让我信?兼职去没去你发个微信很麻烦?

没有经验,没有余钱,不会编故事,就不要进猫舍这一行。迄今为此,我还没看见过有实业挣了钱的猫咖。

挣钱的有,基本都是抖音吸粉加当口碑贩子,或者纯流量挣钱。最近火的是奶茶色矮脚,金渐层,银点,幼猫吃播。能帮你们的就这么多,少嚯嚯猫吧。

今年行情惨不忍睹,“知名”猫舍下场撕人,还有些喊开不下去:

此道艰难,慎入

user avatar

老板自己的猫饿死了,

老板自己卖的肉臭了,

老板自己卖的菜烂了;

这三个有什么区别?

猫也好狗也罢,

只是普通的财物而已。

请依法保障公民对私有财产的

【处置权】

user avatar

没必要管,猫是人家的财产,只要他不公开虐猫,没人管得着

猫对于猫咖来说是消耗品,如果猫咖不能盈利,那里面的猫只能是无害化处理了

其实猫狗和饭店的桌椅板凳差不多,坏了能小钱修就修,修不了就喂点硝氯酚埋了,再去东北进货一批。很多猫咖都是9-12个月换一批猫的,你可以把猫狗当爹妈,但你不能道德绑架别人也把猫狗当爹妈!

我现在真的很烦 @和猫住 这种猫警,别人猫咖做点小生意不容易,因为他要搞博眼球的网暴,导致别人不得不用更高成本的方式处理不良资产

user avatar

没有购买,就没有伤害。猫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多数猫咪都怕生人,不适合营业。如果想撸猫,可以喂熟流浪猫。同时用收养代替购买,避免商业化猫舍对猫带来伤害。

图一是邻居阿姨从小区里捡到的两个猫(之一),之后的照片是按照猫咪成长的时间先后排列。刚捡回来瘦瘦小小的丑猫咪,只要营养跟上、爱心到位,照样能长成盛世美颜。









捡猫没有诀窍,你跟阿姨那样跑的比猫快就行。

user avatar

感谢大家对猫咖事件的关注,和积极为猫咪发声的这份爱心。但请明白,我们发布这件事的本意,是想要呼吁大家敬畏生命,而非谴责、曝光这个猫咖店家。为什么我们会打这么厚的马赛克,我们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让这些猫咪更快的领养出去,并不是想曝光这家猫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这件事是许多疏忽和意外造成的悲剧,没有人希望看到它发生。现在这些猫咪已经妥善安置得到了解决,猫咪会在身体情况稳定后 由我们统一绝育发布领养。


片面地谴责所有猫咖,或是这家猫咖的店主,只会增加负面舆论发酵,让真正在用心推动动物保护、努力经营优秀宠物行业的从业者寒心,甚至变为恶性网暴事件,伤害到他人隐私和人身安全。


所以在这里由衷地恳请大家,不要搜索或曝光猫咖店家的详细信息和地址,不要恶意揣测和发布攻击言论。我们一起理性探讨宠物行业更加规范的管理方式,分享自己身边优秀的猫咖做法,才能让这些小生命真正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user avatar

请记住:“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先不说“猫咖”“狗咖”的兴起,先说“宠物”,你为什么要养宠物?是为了爱护它们?关心它们?还是为了满足自己?


然后,“猫咖”这样的地方是怎么“兴”起来的?喜欢宠物,没法养,所以,去猫咖或者狗咖,一边撸猫撸狗,甚至撸羊驼,一边喝东西!当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撸”........又不需要自己养,不需要自己负责任,还显得自己有爱心........


于是,精明的商家找到了寄“宠物用品”之后的又一发财点!而这些“咖”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热潮,开始了扩张!


但,经营是有风险的!且不说这些“咖”,就看看那些普通的饭店,有多少能撑过5年以上的?饭店不干了关门,东西可以转让,但这些“带着活物”的“咖”.........谁来管?


作为一个旁观者,个人认为,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控制这样店面的审批,提高准入的门槛!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特别是那些经常光顾这样地方的人来说:“你不去这样的地方消费就是对这些小动物最大的保护!”

别等到看到这样的视频才感到心疼!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