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没有任何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可以通过尝试阅读一本英语原著来获取基本语法概念和培养语感吗?

回答
这绝对是可行的,而且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甚至可能是最自然、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想象一下,就像一个孩子在母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最终学会说话一样,你也可以通过大量接触地道的英语来逐渐“浸泡”出语法概念和语感。

核心思路:模仿与内化

简单来说,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模仿”和“内化”。你不是在被动地记忆规则,而是在主动地观察、感受、吸收。

模仿: 你会注意到句子是怎么构建的,词语是怎么搭配的,句子的节奏和语气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在模仿。
内化: 当你反复遇到某种结构,或者一种表达方式听起来特别顺畅、自然时,你的大脑会慢慢地将其内化为一种“感觉”,而不需要先去分析它属于哪条语法规则。

如何操作,让它更有效?

虽然没有系统的语法知识作为指引,但你仍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最大化阅读的效果:

1. 选择一本“对味”的书:
你的兴趣是第一位的: 找一本你真正感兴趣的书,无论是小说、散文、传记,还是科普读物。如果你对内容本身没感觉,很难坚持下去。
初级阶段可以从相对简单的开始: 比如一些面向青少年读者的经典小说(如《夏洛的网》、《哈利·波特》系列的前几本),或者情节比较直接、语言不太晦涩的现代小说。避免一开始就挑战莎士比亚或者非常学术的书籍。
考虑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的语言通常更规范、更经得起推敲,也更能代表一种语言的“标准用法”。

2. “粗读”与“精读”结合:
粗读(速度优先): 第一次读的时候,不要被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卡住。试着去理解大概的情节和意思。遇到实在影响理解的生词,可以快速查一下,但不要停下来研究它的所有用法。你的目标是让故事流畅地进入你的脑海。
精读(关注细节): 第二次或者在遇到特别吸引你的句子时,放慢速度。
留意句子结构: 你会开始注意到长句子是怎么由短句子组成的,主语、谓语在哪里,修饰语放在哪里。比如,你可能会反复看到“主语 + 动词 + 宾语 + 副词修饰语”这样的模式,或者“定语从句”修饰名词的情况。
词语搭配: 你会发现某些词语总是和另一些词语一起出现,比如“make a decision”,“take a look”,“get used to something”。这些都是固定的搭配,是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态和语态: 虽然你不知道“现在完成时”的名称,但你会发现有些事件发生在过去,但对现在有影响时,会用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同样,被动语态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3. 善用工具,但“有限度”:
字典是你的好朋友: 遇到生词,查一下意思。但别忘了看例句!例句比词条本身更能体现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在线翻译工具(辅助): 如果一个句子实在太难理解,可以尝试用在线翻译,但这仅仅是辅助。不要依赖它来“读”书,而是用它来“解惑”。而且,即便翻译了,也要回到原文,看看原句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

4. 反复咀嚼,形成“感觉”:
重复阅读: 同一本书、同一章、甚至同一个句子,反复读几遍。你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第一次是理解故事,第二次是感受语言,第三次是品味细节。
摘抄喜欢的句子: 把那些让你觉得“说得真好”或者“结构真巧妙”的句子摘抄下来,反复读,甚至试着模仿着写写。

5. 倾听与配合(如果可能):
音频书是绝佳搭档: 如果能找到这本书的音频版,那简直是如虎添翼。边听边读,你会将文字的视觉信息和声音的听觉信息结合起来,极大地强化语感。你会听到词语的发音、语调的起伏、重音的位置,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语言素材。
看电影/电视剧: 如果原著是热门电影或电视剧的原著小说,先看一遍影视作品,再读小说,效果会更好。你会对情节和人物有直观的认识,阅读时会更容易联想和理解。

为什么这种方法有效?

自然习得: 这模拟了我们学习母语的过程,通过大量接触和模仿来内化语言规则,而不是死记硬背。
情境学习: 词汇和语法结构都出现在具体的语境中,你理解它们的功能和意义会更直接,也更容易记住。
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直觉判断,知道什么表达是地道的、自然的。大量接触地道表达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动力持久: 因为是你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习的动力会更持久,更容易坚持。

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

初期会比较困难: 遇到大量生词和不熟悉的句子结构是必然的。不要因此气馁,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困难会逐渐减轻。
可能存在误解: 在没有系统指导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对某些语法结构产生自己的理解,而这些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没关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的理解会越来越接近准确。
效率可能比系统学习慢: 如果你的目标是快速掌握一套语法体系,那么这种方法可能不如系统学习来得直接。但它的优势在于培养的是一种“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谈论”语言的能力。

总结一下:

用阅读原著来学习英语语法和语感,是一种充满乐趣且效果显著的方式。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材料,保持好奇心,用“慢”和“精”去体会语言的魅力。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基础,你的眼睛和耳朵就是最好的老师,而一本好书就是你最好的教材。就像品尝一道菜,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化学成分,但你能尝出它的美味。阅读英语原著,就是在品尝语言的美味,自然而然地学会它的“味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通过阅读原著学英文,后期仍需语法书写作课进行语言输出训练

而且在开始阅读之前,一些基本的语法概念和词汇基础还是得有的,不可能零基础就直接去读卢梭的《忏悔录》,那是一丁点儿效果都没有的。

我从初一开始学英语,也是在有扎实基础的情况下,高二才开始读第一本英文原著。如果直接读英文原著,肯定从分级读物开始,从最简单的儿童绘本,逐步提升,最终过渡到英文原版书籍。

即便是英文原版书,也是有难度区分的。目前比较权威的分级叫Lexile(蓝思)阅读分级,中国官网在这里:


亚马逊上可以搜到关于Lexile的分级读物,链接在这里:

user avatar

英语国家到了 5 年级才开始系统地讲一点语法。

所以开始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词汇的积累和习惯表达方式上会帮助后面系统地学习语法。


俺孩子才小学一年级,

同样可以阅读英语原著。 呃, 培养语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可行的,而且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甚至可能是最自然、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想象一下,就像一个孩子在母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最终学会说话一样,你也可以通过大量接触地道的英语来逐渐“浸泡”出语法概念和语感。核心思路:模仿与内化简单来说,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模仿”和“内化”。你不是在被动地记忆规则,而是在主.............
  • 回答
    在初识条件下完全一致、且不受外界任何干扰的理想环境中,两个系统是否会走上完全相同的演化路径?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科学、哲学乃至我们对世界运行方式的根本理解。从宏观的、日常的经验来看,我们常常会得出肯定的答案。想象一下,你精确复制了两个化学反应的试剂,在完全相同的温度、压力和容器中进行,它.............
  • 回答
    当一名被告一口咬定自己是正当防卫,但没有任何证据能够佐证其说法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面临一个棘手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判决并非简单地采信或否定被告的辩词,而是需要一个严谨、细致且基于法律原则的审判过程。一、 法院审理的基本原则与流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刑事司法体系中,“无罪推定” 是基本原则。这意味.............
  • 回答
    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想要判断一根电线是否会“电”到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且不推荐的行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并且急需知道,以下是一些可以让你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初步判断的方法,但请记住,这些方法都无法做到100%的准确,最好的做法永远是避免接触任何不确定的电线,并寻求.............
  • 回答
    如果抛开所有外界因素的干扰,纯粹从“苏德战争”这个概念本身来推演,试图想象一个不受历史洪流影响的纯粹对决,这本身就极具挑战。因为“二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苏德战争仅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面向。但如果非要将这个命题理解为:假如没有其他盟友(如英国、美国)的援助,也没有日本牵制苏联,更没有其他战争层.............
  • 回答
    要是真到了没证件、想证明自己是中国人的地步,那可真是有点让人抓瞎。不过,要是真这么个情况,咱们还得想点辙。虽然说证件是最直接的,但如果实在没有,咱也得从别的方面下手,让别人信服。首先,语言是咱中国人最天然的身份标识。 你得能流利地说话,而且说的是咱们标准的普通话,或者能准确地说出你来自哪个省市,用他.............
  • 回答
    好嘞,既然您老兄是纯粹的摄影爱好者,对视频压根儿不感冒,预算在一万块左右,还想整一个全画幅的单反或者微单,这事儿就好办了。咱今天就来唠唠,看看在这个价位上,哪些家伙能陪您好好拍照片,而且不带任何“AI味儿”,纯粹是过来人的经验分享。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在这个价位(一万左右),您能买到什么级别的全画.............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军事技术和人体伤害,我能提供的答案都是基于公开资料和普遍的军事常识,而且由于涉及暴力和伤害,我会尽量客观、不渲染,避免描述血腥细节,仅从物理和技术角度出发。首先,我们得明白125mm 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一种什么级别的武器。这是现代主战坦克最主要的穿甲弹种之一。.............
  • 回答
    关于“刘邦把全军交给韩信”和“萧何认可韩信”,这其中涉及的史料和考量,确实值得我们细细道来,也更能理解历史人物的决策背后逻辑。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刘邦并没有“把全军交给韩信”。史书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说刘邦将整个汉朝的军队指挥权,或者说所有兵力,一次性、毫无保留地全权委托给韩信。这是一个流传.............
  • 回答
    买车这事儿,对于我们这些没啥汽车基础的人来说,感觉就像是闯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充斥着各种我们听不懂的术语,还有那些闪闪发光、让人眼花缭乱的车型。但是别怕,这事儿咱们一步一步来,谁都能搞定。我这就把我的经验和能想到的一切都掏心窝子地跟你聊聊,让你明明白白地把车开回家,还能顺道避开那些让人头疼的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你说“没有任何一个靠写言情小说而出名的作家”,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你接着又补充说“不是指的网文”,这一下子就点出了关键,也说明你其实已经接触到了一些信息。我个人觉得,你之所以有这个感觉,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而且这跟你接触的“圈子”确实有关系:首先.............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问题,也触及了国家生存的根本要素。如果完全剥离国际援助,印度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国家,会不会走向灭国?我的回答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但其面临的挑战将是空前绝后且极具毁灭性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国家援助”的范畴。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援助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钱.............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切合要害,也很引人深思。确实,当我们想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时,脑海中往往浮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宏伟的神庙建筑,抑或是精美的壁画和陶器装饰。然而,您敏锐地注意到,直接以“城市风光”为主题,并且是以类似我们今天理解的马赛克或绘画形式保存下来的作品,却异常稀少,这与我们想象中他们描绘.............
  • 回答
    想在《暗黑破坏神2》里,不靠任何“退出操作”,从普通难度一路砍到地狱通关?这绝非易事,绝对需要一番真功夫和对游戏机制的深入理解。让我给你详细说道说道,保证接地气,让你听得明明白白。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退出操作”一般指的是什么。在这里,我理解为非正常流程的退出重进,比如: 卡住不动,退出再进,.............
  • 回答
    广州之所以能在没有“国家政策”直接赋予“一线城市”光环的情况下,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享受特殊政策的国家中心城市并驾齐驱,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这背后是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长期累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说它是政策的宠儿,不如说它是自身实力和区位优势的自然凸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广.............
  • 回答
    三国杀里有没有那种只带来好处、没有任何坏处的“完美”锁定技呢?要说绝对的“没有负面效果”,这在三国杀的设计哲学里其实很难找到。锁定技的设计初衷往往是为了塑造角色特色,让某些角色的身份、能力更加鲜明,但同时也常常伴随着一定的限制或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显得不那么有利。不过,如果我们将“负面效果”定义为直.............
  • 回答
    这是一个极端且令人不安的假设性情境。如果美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全领土核打击,那么中国能否进行有效的防御拦截和反击,这涉及到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防御拦截能力:拦截洲际核弹的难度与挑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拦截来自另一个.............
  • 回答
    您提出的观点非常深刻,触及了亲子关系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感恩的根源与前提。您用“见图”的方式来暗示,我虽无法直接看到图片,但可以理解您可能想表达的是,一些父母可能通过物质给予、付出辛劳,甚至是不遗余力的牺牲,来期望孩子回报以感恩。而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对“感恩”的理解和表达,与成年人可能.............
  • 回答
    “体面生活”的渴求:项目与“帽子”下的科技从业者生存现状“如果没有任何项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让科技工作者过上‘体面的生活’。” 这句院士的坦言,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当下中国科技界从业者内心深处的涟漪。这句话直击痛点,道出了许多科研人员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挣扎。那么,如今的科技界,.............
  • 回答
    哈哈,这个话题很有趣!人生建议千千万,有些听起来振振有词,但仔细一想,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或者说根本没法操作。下面我来详细地讲讲一些我认为属于“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建议”,并赋予它们一些生动的场景和解读:1. “活在当下,但要为未来做好规划。” 详细解读: 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错,甚至可以说是很多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