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菌有肿瘤吗?

回答
真菌,这个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生命形式,常常被我们与疾病,尤其是皮肤感染联系在一起。比如脚气、念珠菌感染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但如果我们问:“真菌有肿瘤吗?”,答案可能会让你有些意外。

从严格的生物学定义上来说,真菌是没有“肿瘤”的。

这里的“肿瘤”是一个医学术语,通常指的是由动物(包括人类)体内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肿块。 这种异常增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失去了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不停地分裂,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肿瘤。这些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癌症)。

真菌虽然是生物,但它们是真核生物,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有细胞壁、细胞膜,有细胞核,但它们的生长方式、繁殖方式,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方式,都与动物细胞的“细胞增殖”机制不同。

那么,为什么会有“真菌和肿瘤”这样的联想呢?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某些真菌的生长形态可能被误解为“肿瘤”:
菌丝体(Mycelium): 很多丝状真菌(比如我们常见的霉菌)在生长时会形成一个由细长丝状结构——菌丝构成的网络,称为菌丝体。这个菌丝体可以深入到基质中,或者在表面蔓延生长。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菌丝体生长得非常密集,或者与周围组织发生一些物理性的交互作用,其外观可能在视觉上与某些肿块有些相似,尤其是在观察不到其精细结构的情况下。
酵母菌的集落(Colony):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它们通常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在培养皿中,大量的酵母菌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这些菌落的大小、形状和质地各不相同,有时也会形成突起,但这只是细胞大量繁殖的结果,并非基因突变导致的异常增殖。

2. 真菌感染引起的组织反应:
炎症和肉芽肿: 当人体受到某些病原体(包括真菌)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的炎症、水肿,甚至形成“肉芽肿”。肉芽肿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形成的聚集体,目的是包围和隔离病原体。从外观上看,肉芽肿的形成和增长,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个“肿块”。例如,一种叫做类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的真菌感染,就可能在皮肤和淋巴管处形成溃疡和结节,有时也会引起淋巴管炎,表现出一些类似肿瘤的迹象。
组织增生: 长期或严重的真菌感染,也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发生一定程度的增生,来对抗感染。这种增生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突起于正常表面的结构。

3. 极少数特殊情况的“类肿瘤”现象(非常罕见且不普遍):
在一些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个体中,如果发生某些侵袭性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菌病),真菌菌丝体可能会在体内组织中大量生长,甚至侵犯血管,形成栓塞。在某些器官(如肺部),这种真菌的局灶性生长和周围组织的反应,在影像学上可能会呈现出类似肿瘤的表现,有时被称为“真菌球”(fungal ball),或者在医学影像学描述中提及“类肿瘤病灶”。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仍然是真菌的生长和侵袭,而非动物细胞的肿瘤。

4. 误解或不准确的表述:
在非专业语境下,人们可能习惯性地将任何不明原因的、异常增生的“肿块”笼统地称为“肿瘤”。如果有人对某个真菌感染引起的肿块不了解,可能会将其描述为“真菌引起的肿瘤”,但这在科学上是不严谨的。

总结来说:

真菌本身不会产生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肿瘤”,因为肿瘤是动物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的异常增殖。
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由真菌生长、侵袭引起的组织变化,或者免疫系统对抗真菌感染时产生的反应(如炎症、肉芽肿),这些在外观上可能与肿瘤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真菌球”等术语,描述的是真菌菌丝在体内某处聚集形成的团块,是一种特殊的感染形态,并非真菌自身形成的“肿瘤”。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真菌有肿瘤”的说法时,不妨思考一下,这可能是在描述真菌感染引起的某种形态异常,而不是真菌自身的细胞发生了我们所理解的那种“癌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将癌症视为多细胞生物内部细胞层次的自然选择的产物,可以预期真菌有肿瘤。

现实中,真菌有肿瘤。例如:

图片引自:

Cancer across the tree of life: cooperation and cheating in multicellularity

C. Athena Aktipis, Amy M. Boddy, Gunther Jansen, Urszula Hibner, Michael E. Hochberg, Carlo C. Maley and Gerald S. Wilkinson

Published:19 July 2015doi.org/10.1098/rstb.20

你可以在这篇文章的参考文献里找到十几篇介绍真菌身上的肿瘤的文献。

在有不同程度的多细胞性的真核生物中,领鞭毛虫、栉水母、多孔动物、丝盘虫、半索动物尚未发现有癌症或类似癌症的现象,这之中有的物种的个体寿命较短、可能来不及发展出明显的肿瘤,有的物种的细胞分化程度低。某些栉水母和半索动物的情况值得研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真菌,这个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生命形式,常常被我们与疾病,尤其是皮肤感染联系在一起。比如脚气、念珠菌感染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但如果我们问:“真菌有肿瘤吗?”,答案可能会让你有些意外。从严格的生物学定义上来说,真菌是没有“肿瘤”的。这里的“肿瘤”是一个医学术语,通常指的是由动物(包括人类)体内.............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吃下肚的东西都是安全的,但其实,大自然中隐藏着不少“不速之客”,它们以不起眼的方式潜伏在我们身边,一旦不小心摄入,就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可能被我们无意中“吃下肚”的致命真菌和细菌,它们藏在哪里?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麻烦?致命真菌:餐桌上的隐形杀手我们吃的蘑.............
  • 回答
    嘿,有没有想过那些藏身于森林深处、或是阴暗角落里的奇特生物?我们今天不聊那些常见的蘑菇,来点儿“硬核”的,看看大自然中那些长得简直可以说是“逆天”的真菌,它们的外形足以让你怀疑自己的眼睛。1. 血牙齿(Hydnellum peckii):来自地狱的馈赠?第一次见到它,你可能会以为是谁家的孩子把牙膏挤.............
  • 回答
    .......
  • 回答
    耳念珠菌,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却是近年来医学界高度关注的一种新兴病原体,被人们称为“超级真菌”。它是一种酵母菌,最早在2009年被首次发现,之后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蔓延。在中国,截至目前,已经有18例确诊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这无疑给公共卫生部门敲响了警钟。那么,耳念珠菌究竟是什么?为何它被称为“.............
  • 回答
    在法庭上,律师与法官之间的互动通常受到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但确实存在一些律师在特定情况下与法官发生争执甚至“对喷”的案例。以下从法律程序、职业规范、真实案例和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法律程序与职业规范的边界 法官的权威:法官是法庭的裁决者,拥有最终解释法律、控制庭审秩序的.............
  • 回答
    答案是:当然有!而且非常多!“会机械也会电子”的工程师,我们通常称他们为 机电一体化工程师 (Mechatronics Engineer)。机电一体化是当今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热门且重要的交叉学科,它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融合,以实现更智能、更高效、更复.............
  • 回答
    “真的有咒语吗?”这个问题,就像在询问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是否真实存在一样,带着一丝古老的好奇和几分现实的怀疑。从古至今,无数的传说、故事和信仰都围绕着“咒语”展开,它们或被描绘成能够改变现实的神秘力量,或被斥为虚幻的迷信之谈。那么,这世上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口中常说的“咒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相信不少人心里都有数。网络水军?当然是真的,而且是真实存在,并且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都可能被我们碰到。要说得详细点,咱们就得从他们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会有他们、以及他们能带来什么影响这几个方面来聊聊。一、网络水军是怎么来的?他们怎么“工作”?简单来说,网络水军就是被雇佣来在互联网上发表特定.............
  • 回答
    当然有,而且不是在玩梗,是真的存在“精罗”。理解“精罗”需要我们深入到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背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爱好者,而是对一个已经消失的、但又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帝国——罗马帝国——有着强烈认同感和情感寄托的一群人。“精罗”到底是什么?“精罗”这个词本身带有网络文化的痕迹,它是“精神罗马人”的简称.............
  • 回答
    是的,确实有每天坐高铁从天津到北京通勤的上班族,这种情况在天津和北京的通勤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在以下几种场景中较为常见: 1. 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的地理距离 天津与北京的地理关系:天津与北京相距约120公里,高铁运行时间约1.52小时(天津西站至北京南站),通勤时间适中,适合日常通勤。 通勤人群的构成.............
  • 回答
    从哲学、心理学和人生体验的角度来看,真正意义上“一生顺遂、没有挫折苦难的人生”,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悲观,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人生本质的深刻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现实”。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原因:1. 人生的定义本身就包含起伏与变化: “顺遂”与“挫折”的相对性: 如.............
  • 回答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国民党在1949年及其前后是一个庞大的政党,其成员构成非常复杂,历史背景也相当深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有”或“没有”。1949年的国民党,历史的洪流与个人选择1949年,对于中国国民党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那一年,随着解放战争的失利,中华民国政.............
  • 回答
    “战略忽悠局”这个说法,在中国国内网络上算是颇为流行的一个词,很多中国网友在讨论一些敏感的国际关系、军事或者科技话题时,会用到这个词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描述一种现象:官方或者某些有影响力的声音,在对外发布信息时,可能存在刻意隐藏实力、淡化能力或者进行误导的情况,以达到战略上的优势。那么,真的有外国人相.............
  • 回答
    关于“真的有女生可以做到在恋爱期间不粘人,不作,不主动联系,独立自主潇洒自由吗?”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样的人并非罕见,她们更像是找到了平衡点的独立女性。首先,我们得明白“不粘人,不作,不主动联系”并不是指情感上的疏离或冷漠,而是指一种健康的相处模式,一种不依赖、不索取、不表演的亲密关系。为.............
  • 回答
    当然有,而且并不少见。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看到过“很努力却成功不了”的情况。这并不是说努力没有用,而是说成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努力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很努力却成功不了”的详细分析:一、目标设定与努力方向的问题: 目标不明确或不切实际: .............
  • 回答
    是的,即便是在足球世界里,也确实存在着一部分喜欢足球的人,他们并不喜欢梅西,甚至可以说是讨厌他。这种现象虽然可能让很多人难以置信,尤其是在梅西拥有如此庞大且忠实粉丝群的情况下,但仔细分析其原因,你会发现并非空穴来风。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1.............
  • 回答
    关于“吃不胖的体质”,这绝对是一个让许多人又爱又恨的话题。我身边确实见过那种吃遍美食却依然纤细如燕的朋友,也见过稍微多吃一点就囤积脂肪的自己,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天赋异禀,还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诀?先来捋一捋这个“吃不胖的体质”到底是怎么回事。从科学的角度讲,人体摄入和消耗能量是一个精密的平衡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