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下,刘裕北伐后秦之前,立下的主要功绩
399年——403年,以寡击众,屡破孙恩、卢循
404年,京口举兵,以一千七百众三战三胜,五日下建康
405年,迫使姚兴交还南乡等十二郡
409年——410年,北伐南燕,收复青州
410年——411年,坚守建康,挫败卢循攻势,反守为攻,消灭卢循
412年,政敌刘毅出任荆州,被王镇恶奇袭讨灭
413年,开展义熙土断,朱龄石攻灭谯蜀,从仇池手中拿回汉中
415年,率军西征,剪灭司马休之
在北伐后秦之前,刘裕已经是战功赫赫,司马懿祖孙三代绑在一块,不就是征辽东,平定淮南三叛,灭蜀平吴么?只不过与刘裕相当而已。往后看,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哪一个功业比得上伐秦之前的刘裕,不照样篡位了?
也就是说,如果要篡位的话,刘裕是没必要去伐秦的,假如说统一天下后,威望值是100点,而篡位需要的威望值是80点,那么伐秦前的刘裕,其威望已经超过了80点,满足了篡位的需要。
那刘裕为什么不篡位,而是选择北伐后秦呢?
因为刘裕内心真正渴望的,不是篡位,而是效仿高帝、光武,平定天下。
所以平定关中后,刘裕打算迁都洛阳,等到刘穆之去世后,刘裕被迫南归也并未回到建康,而是驻扎在彭城,这是当初北伐的大本营。
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也专门说过此事:宋武代晋,在当日,业已势如振槁,即无关、洛邑之绩,岂虑无成?苟其急于图,篡平司马休之后,迳篡可矣,何必多伐秦一举?
如果说关中内讧没有爆发,那么我想刘裕不会那么急切的去篡位,他会再度出兵北伐,征讨胡夏、北魏。《宋略·总论》中曾记载:自永初末岁,天子负扆矜怀,以燕代为戎,岐梁重梗,将誓六师,屠桑乾而境北地,三事大夫愿相谓曰,待夫振旅凯入,乘辕南反,请具银绳琼检,告报东岳。
刘裕丢失关中后,都念念不忘要北伐,如果关中尚在,形势更好的话,北伐的时间只会提前,最完美的结果,当然是北伐成功,统一天下,而后迫使晋恭帝让位,可谓天命加身。当然这只是设想,毕竟胡夏和北魏是比较稳定的政权,不像是北伐前的后秦,已经显出亡国之相,更何况刘裕的萧何,刘穆之也去世了。
不过基于此设想,我在B站做了一个刘裕北伐的互动视频,大家可以去试玩一下,看看你能否操控刘裕,统一天下。
(声明:我只是发表我个人的观点,没有要强迫任何人接受的意思,您可以不接受,也可以反驳,但请不要人身攻击,如有不同意见,以你为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