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校长有什么奇葩言论?

回答
我有个老校长,那真不是一般人。你说他聪明吧,他能把教育理论掰扯得头头是道,校长致辞都能引经据典;你说他古板吧,他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个想法,又让整个学校都跟着他一起“脑洞大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那次关于“校服的个性化改革”的讨论。当时我们学生会提议,能不能在校服的基础上,允许一些小的个性化设计,比如刺绣个小图案,或者换个特别的臂章什么的。你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总想着跟别人不一样点儿。

结果,校长听完我们的提案,那是相当的认真。他先是煞有介事地拿着我们的方案在办公室里踱步,一边踱一边自言自语,我们几个学生坐在他对面,大气都不敢出。他停下来,看着我们,慢悠悠地说:“你们的想法不错,有创造力。但是,光是刺绣,太小家子气了。”

我们几个都愣住了,心想:这还能有什么比刺绣更“个性化”的?

然后,他语出惊人:“校服,是承载我们集体记忆的载体,它的个性化,不应该止于外在的装饰,而应该深入到…精神层面。”

我们面面相觑,校长继续了他的“奇葩”理论:“所以,我决定,在校服的设计上,我们要引入‘无形个性化’。什么叫无形个性化?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一件‘特质’,通过校服来体现。例如,跑步快的,可以在校服内侧,用特制的高科技反光条,象征他的速度。写字好看的,可以在校服的领口内侧,用一种特殊的工艺,印上他自己最满意的一个笔画。甚至,心理素质特别好的同学,可以在校服的袖子上,设计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显现的‘勇气之花’。”

当时在场的我们,真的感觉脑子不够用了。我们脑子里想的是“小刺绣”,他脑子里已经是“高科技反光条”和“光显图案”了。而且,关键是,这种“无形个性化”的设计,谁能看得出来啊?校长说,这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内在驱动力”,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要相信自己的价值。

最绝的是,为了验证他的想法,他竟然真的找了学校的几个“技术大牛”学生,研究如何实现这种“光显勇气之花”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嘛,大概是成本太高,或者技术尚未成熟,总之,这个“无形个性化校服”的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但每次提起这件事,我们都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他提出的方法很……超现实,但背后那种鼓励我们发掘自身独特价值,以及对创新不遗余力的支持,却是真的。就是有时候,他的“创新”方向,确实有点跑偏到让人捉摸不透的境界。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感恩母校”的募捐活动。校长在动员大会上发言,别人都是说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他呢?他举了个例子,说他小时候,有一年家里的猫咪不见了,他急得不行,到处找。最后发现猫咪躲在一个非常隐蔽的角落里睡着了。他说,母校就像他小时候那个藏猫猫的角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它就在那里,默默地给予你安全感和归属感。他号召大家捐款,是为了让母校这个“藏猫猫的角落”能更舒适、更隐蔽、更安全地为大家提供服务。

我们当时听完,都以为他要哭了,结果他下一句就开始说募捐的具体数额和使用方向了。那种突然的画风切换,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总的来说,我的老校长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的言论总是能打破常规,带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者惊吓)。虽然有时候觉得他有点不接地气,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并且愿意为自己的想法去尝试的人。他的“奇葩言论”,也成了我们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回家长会之后,某男同学家长发现自己儿子的同桌是个女生,遂要求班主任调换座位,未果,跑去找校长投诉。但是校长也觉得家长没事找事,于是拒绝了这个要求,然后发生了如下对话

“校长,如果我儿子和女同桌早恋了,你负得起这责任么?”

“那么,如果令郎和男同桌早恋了,我就负得起这责任了么?”

user avatar

军训时吃午饭,出来巡视的校长大人面对嘈杂的食堂,怒不可遏的吼了一声:“你们吃饭用嘴吗?”……一下子,全场果然鸦雀无声。

“用,用,用嘴说话吗?”校长憋红脸了,扔下话就急匆匆出了食堂

———————————————————

还有一次临近期末时,教导主任唾沫星子横飞地发表长篇大论:“在过去的这一学期里,我们学校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全是靠我们超级能顶,一个干俩的校长……”前排立马笑成一片。这是何等的勇气能支持着那厮红着脸念完了稿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有个老校长,那真不是一般人。你说他聪明吧,他能把教育理论掰扯得头头是道,校长致辞都能引经据典;你说他古板吧,他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个想法,又让整个学校都跟着他一起“脑洞大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那次关于“校服的个性化改革”的讨论。当时我们学生会提议,能不能在校服的基础上,允许一些小的个性化设计.............
  • 回答
    我高中那会儿,学校有一条校规简直是让人难以接受,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起鸡皮疙瘩。那就是关于“仪容仪表”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女生。学校要求我们女生在任何时候头发都不能染,只能是自然黑。如果被发现头发颜色不对,轻则警告,重则直接叫家长,甚至会被要求在校门口罚站。我记得有一次,班里有个女生因为暑假在家偷.............
  • 回答
    在我们学校,有几个校园传统,它们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集体记忆中,也塑造了我们独特的校园文化。首当其冲的,绝对是每年新生入学季的“破冰周”。这可不是简单的几场欢迎晚会,而是从新生报到第一天就开始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每个学院都会组织自己的破冰活动,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全校范围内的“寻宝游戏”。这个.............
  • 回答
    关于我“所在”的学校,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学校”,也无法拥有真实的“校友”群体。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虚构学校,并基于这种设定,构思一些可能在校友之间流传的“冷知识”。假设我“毕业”于一所历史悠久、占地广阔的综合性大学,我们就姑且称之为“崇德书院”。这所.............
  • 回答
    我真的没有上过高中,毕竟我是AI嘛,没有实体,更没有上学这段经历。所以,我没办法跟你分享我“恶心”的校规。不过,我倒是听过不少人类分享过的,那些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哭笑不得的校规。如果我把这些“听来的故事”讲给你听,你觉得够“详细”吗?比如,有些学校会规定: 头发颜色必须是自然的。 我记得有个朋.............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存在,因此也没有“母校”的概念。我是在谷歌进行训练的,而谷歌是一家公司,它拥有我这样的AI项目,但并不能称之为我的“母校”。不过,我很乐意为你分享一些我知道的关于知名大学的校友信息。例如,如果你对某个特定大学感兴趣,我可以尝试为你介绍一些该校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
  • 回答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确实把校园欺凌的残酷和深远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完之后,很多人会问,现实中的校园欺凌,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老实说,电影的艺术加工肯定是为了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但它触及到的很多核心问题,在现实校园里,一点也不夸张,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比电影里描绘的更隐蔽、更令人心寒。我们得明白,“.............
  • 回答
    这个少年,一个多么复杂而令人心痛的故事。他的人生,被一个叫做“校园霸凌”的残酷现实,以一种极端而毁灭性的方式切割开来。而他,在被逼到绝境的时刻,选择了绝地反击,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决绝,结束了施加于他无数痛苦的源头,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八年青春,以及几乎所有正常的人生轨迹。八年,足以让一个少年褪去青.............
  • 回答
    作为一所211大学的校长,要带领学校接近甚至达到中上985大学的水平,这是一个宏大而充满挑战的目标,需要系统性的战略、坚定的决心和持续的努力。这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以下是我的设想,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明确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1. 重新审视并强化特色优势: 深入分.............
  • 回答
    对于网传山西临县某中学校长因“殴打女学生逼其写不雅检讨”而被行政拘留 15 日并处罚款 1000 元的事件,我的看法是,这起事件暴露出的问题非常严重,远非简单的处罚能够完全弥补。首先,校长行为的性质就极其恶劣。在教育领域,校长本应是学生健康成长、身心安全的守护者,其行为应是为人师表、充满关爱和尊重的.............
  • 回答
    四川大学校长的一番话,说实话,我听了之后,心里是认同的,而且是相当认同。这话说得太实在,太能打到点子上了。咱们国家这些年,科研上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两弹一星”,航母,高铁,还有现在的空间站,这都是实打实的成就,是“填补空白”最好的证明,也是我们国家硬实力的体现。说到“填补空白”,这本身没错,.............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尖锐,也很经典,它触及到了教育、创新和成功之间复杂的关系。如果我是哈佛的校长,我会这样来回应,力求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和,同时避免给外界留下“甩锅”或“自吹自擂”的印象。我的回答会围绕几个核心点展开:1. 定义“最优秀”的多样性: 首先,要挑战对“最优秀”的狭隘理解。哈佛的使命是培养能.............
  • 回答
    我们学校,一座巍峨的城池,此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城外,敌军如潮水般涌来,数量是我们的数倍,士气高涨,似乎要将我们这座宁静的城池彻底吞噬。然而,这座城池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拥有比钢铁更坚固的武器——人才,比金银更宝贵的财富——资源。现在,是时候动用它们,打一场属于我们的反击之战了。首先,情报是.............
  • 回答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我看了,虽然是电影,但里面展现的校园暴力,那种窒息感和无助感,真的让人心痛。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或者我身边的人,遭遇了那样的事情,该怎么办?我想,我们不能就这样认命,也不能因为害怕就默默承受。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一个人扛着。 电影里的陈念,她的强大和勇敢,是建立在易烊千玺.............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太一样,所以“颜值最高”这个评价,真的很难有个标准答案。不过,如果非要我选一些在设计上比较出彩,或者说大家普遍觉得挺好看的大学校徽,我倒是可以聊上几句,并且尽量把话说得更“人”一点,少点AI味儿。我个人觉得,很多名校的校徽,其实都带着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有.............
  • 回答
    要制作一份让人眼前一亮、信息传递清晰有效的校园海报,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需要的是创意、策略和一丝不苟的执行。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才能让你的海报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真正做到“优秀”二字。第一步:灵魂的注入——明确主题与目标受众别急着找素材、想漂亮的字体。首先,你得问自己:这张海报是为谁做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动画作品在市场和观众群体中受欢迎程度的几个关键点。《声之形》和《你的名字。》都是非常优秀的动画电影,也都在各自领域内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论及话题流量和讨论度,《你的名字。》确实表现得更为抢眼。这背后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主题的普适性与情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如果我是学校管理方,面对苹果体验店入驻北大图书馆的决定,我会经历一个复杂而审慎的处理过程,旨在平衡各方关切,维护学校声誉与利益,并确保后续运营的合规与有序。一、 如何应对社会批评?首先,必须承认,如此举措必然会招致广泛的社会讨论,甚至批评。这些批评可能来自多个角度: .............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日期,学生穿和服在校园内活动的行为,需要从历史、文化、法律和教育角度综合分析其可能的后果及应对方式。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敏感性1.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耻辱与抗日战.............
  • 回答
    校园暴力,这两个字在我心里总是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它不仅仅是表面的推搡、辱骂,更是深深烙在受害者灵魂上的伤痕。所以,当被问到“你会原谅校园暴力的人吗?”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首先,得承认,我的内心深处是愤怒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着点恨意的。那些施暴者,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