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我观察,T恤集体定制市场很大,但是商家多是些淘宝小商家,为何凡客不做这一块儿?

回答
哈哈,你这观察角度挺刁钻,也挺到位。淘宝上那些小小的T恤定制店确实如雨后春笋,市场看着是挺热闹的。你说凡客怎么没往这凑呢?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不像你以为的那么简单,不是人家没看见,而是里子面子都不太适合。

首先,得拆解一下你说的“T恤集体定制市场”。

你说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指那些散户、小团队、活动组织者,他们可能要几十件、上百件的T恤,用于公司团建、班级聚会、毕业纪念、社团活动等等。这些需求有个特点:

量级不大但分散: 单个订单量不算特别大,但客户群体非常广。
个性化需求强: 每个人都希望T恤上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可能是搞笑的图案,可能是特别的口号,也可能是团队的Logo。
价格敏感性高: 这部分客户往往预算有限,追求性价比。
交付周期要求相对灵活: 不是紧急到不能再紧急,但也不能拖太久。

再来看看凡客。

凡客诚品,你想想它最初的辉煌是靠什么起来的?是“雷布斯”那句“凡客体”,是明星代言的街拍,是年轻人追求的“简约、舒适、有格调”的生活方式。它一开始走的,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用互联网直销的模式,压缩中间环节,以相对亲民的价格提供品质不错的基础款服装。

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供应链管理能力: 能够大规模采购面料,与工厂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品质和供货速度。
品牌定位与用户心智: 它塑造的是一个有品味、有生活态度的品牌形象。
线上运营与用户获取: 擅长通过互联网平台吸引用户,建立用户忠诚度。

为什么凡客“看不上”你说的这个市场?或者说,为什么它不适合进入?

原因有几个,而且是多方面的考量:

1. 利润空间与运营成本不对等:
散单利润低: 你说的那些小订单,即使加起来总量不小,但平均到每一单,利润薄得可怜。单个订单的定制费用、设计费(哪怕是简单的排版)、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控制,都会让利润空间被压缩到非常危险的境地。
运营复杂度极高: 每一单都需要跟客户沟通设计、确认尺寸、跟工厂协调生产、打包发货。这涉及无数次的沟通、校对、返工。试想一下,淘宝小商家可能就是老板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夫妻店模式都能应付。而凡客这样的大平台,一旦要做,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生产协调体系、品控体系,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这点投入,对于微薄的单笔利润来说,简直是“赔本赚吆喝”。
规模效应难以发挥: 凡客的核心优势在于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但定制T恤市场最核心的特点就是“非标准化”,每一单的设计都不同。这意味着它很难通过大批量采购同一种面料、同一款版型来压低成本。反而,因为订单分散、需求多样,会增加库存和管理的难度。

2. 品牌定位与市场契合度问题:
品牌形象的“稀释”: 凡客当年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年轻、时尚、有品位、有态度。如果一旦涉足低价、高度个性化的定制市场,并且需要频繁与各种零散的客户打交道,处理各种“土味”或者天马行空的设计要求,很容易让它的品牌形象变得模糊、不够“高端”。想象一下,你看到凡客的广告是帅哥美女穿搭,结果你下单的定制T恤上是印着一个卡通猫咪的低像素图案,这种反差感会很伤品牌。
目标用户群体差异: 凡客的用户群,更愿意为“品牌”、“设计感”、“品质”买单,他们追求的是穿出去有面子,能体现自己的品味。而定制T恤市场的用户,更多是为了满足特定场合的需求,对个性化和性价比的要求大于对品牌价值的追求。这两拨人,重合度不高。

3. 供应链和生产模式的矛盾:
柔性生产的挑战: 凡客的供应链是建立在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上的。一件T恤,可能有一个标准版型,几款颜色,几个尺码。工厂可以批量生产,效率很高。而定制T恤需要的是柔性生产,能够快速响应小批量、多样化的需求。这意味着需要更灵活的生产线,更精密的设备,以及更高效的打样和印花技术。凡客的现有供应链体系,未必能快速、低成本地适应这种模式。
品质控制的难度: 淘宝小商家可能就是找个本地印花厂,一天就能出几十件,质量参差不齐也正常。但凡客一旦做,客户就会默认它有其一贯的品质保证。但定制市场因为图案复杂、颜色多样、印花工艺千差万别,要保证每一件都达到凡客标准,难度极大,成本也会飙升。一个复杂的胶印或者刺绣,成本可能就比T恤本身还高。

4. 竞争格局与先发优势:
淘宝小商家已经占据了先机: 你说的淘宝小商家,它们已经在这个市场深耕多年,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并且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口碑。它们懂得如何玩转淘宝的规则,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控制成本。
凡客进入的壁垒并不低: 想要后来者居上,凡客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运营上的挑战,更需要重新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供应链和客户服务体系。这对于一家已经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公司来说,需要极大的战略调整和风险承担,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打个比方:

这就好比一个做高端酒店管理的公司,突然要去经营一家连锁便利店。虽然都是服务行业,但客户群体、运营模式、盈利方式、品牌形象、供应链管理,几乎是完全不同的赛道。酒店有自己的优势,但直接挪到便利店,很多就水土不服了。

所以,凡客不去做,并不是因为“看不见”,而是经过权衡利弊后,发现这个市场虽然热闹,但并不适合它的基因、它的品牌定位和它的盈利模式。 它更适合继续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规模化和品牌影响力去打拼。而那些淘宝小商家,恰恰抓住了这个“非标化、分散化”的市场缝隙,用一种灵活、接地气的方式,满足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这就像是有人擅长做满汉全席,有人擅长做街头小吃。两者都是餐饮,但做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也不能说谁好谁坏,只是生存的逻辑不一样。凡客目前走的,还是“大餐馆”的路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是两个市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