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感觉好多人讨厌川普为什么就当上了总统?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美国政治和社会中一个相当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理解为什么一位被很多人讨厌的人物能够登上总统宝座,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因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好多人讨厌川普”和“他当上了总统”这两种现象,虽然看似矛盾,却能同时存在,是因为支持他的人群与讨厌他的人群在构成、动员和影响上的差异。

一、 川普的吸引力:抓住特定群体的诉求

川普之所以能当选,核心在于他成功地抓住并放大了某些特定群体的声音和不满。这些群体可能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文化变迁以及传统政治精英的执政中感受到了被忽视、被抛弃,甚至是被背叛。

经济焦虑与反全球化情绪: 许多美国工人阶级,尤其是在锈带地区(Rust Belt)的制造业工人,长期以来受到产业转移、工厂倒闭的冲击。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导致了工作岗位流失,而华盛顿的精英们对此无动于衷。川普一句“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号,直接触及了他们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他承诺重新谈判贸易协定、将制造业带回美国,这对于那些感到经济上被剥夺的人来说,极具吸引力。
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焦虑: 随着社会多元化程度的提高,一些保守派和传统主义者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身份受到了威胁。他们可能对“政治正确”、移民政策的放宽、以及社会议题的转变感到不安。川普毫不掩饰的言论风格,有时甚至显得粗鲁和冒犯,恰恰迎合了那些厌倦了政治正确束缚的人。他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政策,也强调了国家认同和主权,这与一些强调国家边界和民族特性的选民产生了共鸣。
对建制派政治的厌倦和反感: 长年以来,美国政治被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主流精英所主导。许多选民对传统政客的空洞承诺、政治献金的影响、以及政治体系的低效感到失望。川普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挑战现有体制,称自己为“反建制派”的斗士,这吸引了大量厌倦华盛顿政治“泥潭”的选民。他的非传统沟通方式,如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直接与选民对话,绕过了传统媒体的过滤,也让他们感觉更“真实”。
强烈的个人魅力和争议性: 尽管被很多人讨厌,川普也拥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他自信、大胆,敢于说出许多人不敢说的话。他的争议性本身就成为一种焦点,使得媒体不得不关注他。这种曝光度极高,让他成为大众讨论的中心。支持者认为他的直率和不加掩饰是真诚的表现,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危险和不负责任。但无论如何,这种争议性都帮助他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度。

二、 选举制度与投票行为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 美国的总统选举并非全国普选票数最高者获胜,而是通过选举人团制度。这意味着在一些关键的摇摆州(Swing States)取得微弱优势,往往比赢得全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选票更重要。川普团队非常有效地针对这些州进行动员和宣传。虽然他在全国普选票上可能落后于希拉里·克林顿,但他在几个关键的摇摆州赢得了足够的选举人票,从而获得了总统职位。
选民的投票动力: 支持川普的选民往往因为强烈的认同感和共同的诉求而高度动员。他们的投票意愿非常强烈,即使对川普的某些言行有所保留,也可能因为“必须阻止对方”的心理而投票给他。而一些对川普持保留态度的选民,尤其是那些不那么狂热的支持者,可能会因为对他某些方面的反感而选择不投票,或者投票给第三方候选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对他的力量。
政治极化: 当今美国政治高度极化,党派界限分明。在一个高度极化的环境中,选民往往会基于党派忠诚来投票。川普能够巩固共和党的基本盘,并激发这部分选民的热情,使得即便有许多人讨厌他,也无法在投票箱前有效阻止他的前进。他的存在本身就加剧了这种极化,让支持者更加坚定地支持他,反对者更加坚决地反对他。

三、 媒体环境与信息传播

社交媒体的赋能: 川普是社交媒体(尤其是Twitter)的早期和熟练使用者。他可以直接与数千万追随者沟通,绕过传统媒体的审查和解读,直接传递信息和情感。这使他能够快速建立起忠诚的粉丝群体,并有效地组织动员。
“假新闻”议程与主流媒体的困境: 川普经常将主流媒体描绘成“假新闻”的制造者,指责他们存在偏见。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媒体对他的批评的效力,并让他的支持者更加不信任传统新闻来源。这使得支持他的人更加倾向于接受他自己的叙述,或者来自保守派媒体的信息。
媒体的关注度效应: 无论好坏,媒体对川普的持续关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宣传。他不断制造话题和争议,吸引了大量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讨论。这种“免费宣传”为他赢得了巨大的知名度,即使其中大部分是负面报道,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并为他提供了与选民互动的平台。

总结来说,川普能够当选总统,并非因为“讨厌他的人很少”,而是因为:

1. 他精准地抓住了特定选民群体的经济焦虑、文化身份认同的担忧以及对建制派政治的不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支持基础。
2. 他强大的个人风格和争议性,虽然疏远了一部分人,却反而巩固了另一部分人的忠诚和动员力。
3. 美国的选举制度(选举人团)允许他在关键州获胜,即使在全国普选票上落后。
4. 社交媒体和对主流媒体的“假新闻”攻击,为他创造了独特的传播优势,有效地动员了他的支持者。
5. 政治的高度极化,使得党派忠诚在投票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因此,理解川普的当选,需要跳出简单的“好感度”评价,而是要看到他如何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下,通过一套独特的策略,成功地触动了美国社会深层的不满情绪,并将其转化为政治力量。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美国政治和选民行为的深刻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媒体嗓门大不代表很多人讨厌。

2.通过他办的集会,慰问军队的情况来看,他明显还是受到很大部分的欢迎的。

3.选举时他给出的执政思路很清晰,也很有希望,我看过几次大选,他是唯一一个让我知道他要干嘛的,反正我就不知道奥黑罗姆尼那届他们两个要干嘛......

4.早在14年中期选举的时候共和党就夺下了参众两院,奥黑和民主党不得人心。

5.川普以“反白左,反政治正确”划了条新战线,给GOP新增了不少力量,“产业回流”政策也为他赢下了失业工人选票,若有成果,可以在十几年内成功抑止北方工业区左翼化趋势。大选中川普获得的普选票便比当年罗姆尼高了两百万。

user avatar

治理国家最大的两个主题就是: (i)如何把饼做大(ii)这个饼怎么分。

奥巴马和很多民主党派的候选人,通常倾向于多给穷人分。因此民主党政客一天到晚喊的就是如何如何让富人(包括高端中产)补贴穷人。

但是共和党肯定更倾向于把饼做大(同时也意味着富人多拿)。更别说亿万富翁出身的TRUMP。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民主党的几任总统或者候选人(除了比尔克林顿),往往把重心放在如何拿钱过来分给穷人上,但是TRUMP的口气就是“QNM,老子先把钱赚了在说”。

这也就是为什么纽约的朋友们白天在办公室骂TRUMP,晚上回家就投票给他的原因。虽然大家也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种族歧视的话没少说,调戏妇女什么的没少干,但是如果能帮助美国挣大钱的话,也是可以选的。何况希拉里也未必是什么好人。

在美国物质及其强大的时候,当然大家可以专心研究劫富济贫。

撒切尔夫人说过:“The problem with socialism is that you eventually run out of other people's money.”

但是在物质是否强大都有可能是个问号的时候(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就要想想怎么挣钱了。

(笔者为法学博士,纽约州持牌律师,前老板目前是trump班子成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