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的画看起来很廉价很脏,画画真的需要天赋吗?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很多刚开始画画的朋友都会遇到类似“我的画怎么看起来怪怪的,不够精致”或者“颜色怎么灰蒙蒙的”这种感受。你提到“廉价”和“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具体的问题,而你的第二个问题“画画真的需要天赋吗?”更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聊,把这些事儿说透了。

首先,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你的画看起来“廉价”又“脏”。其实这更多的是技术和经验的问题,而不是什么神秘的“天赋”决定的。

为什么画看起来“廉价”?

“廉价”这个词,在绘画里通常指的是画面的质感、色彩的鲜活度、线条的流畅度,以及整体的完成度不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拆解:

色彩的运用和搭配:
颜色太“死”或太“脏”: 你是不是直接用颜料管里挤出来的颜色?比如,画树叶直接用绿色,画天空直接用蓝色。这些纯色虽然鲜亮,但往往缺乏层次和真实感。自然界的光线会让颜色产生微妙的变化,绿色里可能有黄、蓝、甚至一点红;蓝色天空里也有紫、灰、粉。如果画面里全是这种“直出”的颜色,就会显得很单调,缺乏生命力,自然会感觉“廉价”。
色彩关系不明确: 颜色之间没有建立起明暗、冷暖、对比或协调的关系。比如,画面里所有的颜色亮度都差不多,或者冷暖色块混杂但没有任何逻辑,就会让画面显得平淡,缺乏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颜色的饱和度问题: 饱和度太高会让颜色过于刺眼,像廉价的塑料玩具;饱和度太低又会显得灰暗,缺乏精神。找到合适的饱和度,让颜色既有活力又不至于刺耳,是需要练习的。
缺乏色彩过渡: 从一个颜色平滑地过渡到另一个颜色,这是让画面看起来自然、高级的重要手段。如果过渡生硬,比如一块暗部直接接一块亮部,就像电脑里的硬剪辑,会显得很不舒服。

笔触和质感:
笔触杂乱或过于明显: 如果你的笔触不统一,或者像在纸上刮擦一样,没有朝着描绘对象本身的结构和光影方向去,画面就会显得毛躁、没整理。
缺乏对材质的理解: 你画的是金属、丝绸、木头还是石头?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反光、纹理和质感。如果你画的丝绸像纸,画的金属没有光泽,画面就失去了真实性,自然会显得“廉价”。
画面太平,缺乏立体感: 画面平整得像一张纸,缺乏明暗对比和体积感。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有立体感的,如果没有通过光影和色彩来表现这种立体感,画面就会扁平,显得“不值钱”。

构图和造型:
构图不和谐: 画面元素没有安排好位置,比例失调,或者焦点不明确。一个比例失调的人物,或者一个乱糟糟的场景,都会让观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造型不准确: 这是最基础但也最关键的一点。如果画的物体形状扭曲、透视错误,就会让人一眼看出“不像”,这种不准确感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整体品质。

为什么画看起来“脏”?

“脏”通常与色彩的“灰”或“杂”有关:

颜色混合过多导致浑浊: 在调色板上反复混合颜色,或者在画面上反复涂抹,很容易把颜色弄“脏”。比如,把很多不同的颜色不分青红皂白地混在一起,就会得到一滩浑浊的灰褐色。
忽视中间色和过渡色: 在处理明暗关系时,如果只关注最亮和最暗的部分,而忽略了中间的过渡色,或者直接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去连接,很容易造成色彩的冲突和脏乱。
画面层次不清: 画面中的物体分不清远近、主次,所有东西都挤在一起,光影关系混乱,整个画面就会显得“乱”和“脏”。
笔触堆积导致沉闷: 过多的颜料堆积在同一块区域,或者用笔不当导致颜色“打架”,也会让画面显得沉闷、不清爽。

接下来,咱们聊聊“画画真的需要天赋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内心的纠结。我的答案是:“天赋”在画画中扮演的角色,远不如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关键,但它确实存在,不过更多的是在你的“兴趣”和“敏感度”上。

“天赋”的误解:
不是天生就会画出梵高式的画作: 很多人误以为“有天赋”就是天生就能画得非常像、非常美、非常有风格。但现实是,即使是那些我们仰望的艺术家,他们也经历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对色彩、光影、解剖、透视等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天赋更像是对某些事物的“直觉”或“敏感度”: 如果你从小就喜欢观察颜色,觉得天空的蓝色变化万千,或者能注意到别人忽略的物体细节,这可能就是一种“天赋”。这种天赋更体现在你对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上,让你在学习绘画时能更快地“看到”和“理解”一些东西。比如,有些人可能在色彩关系上更容易找到感觉,而有些人则在结构和透视上更得心应手。

天赋与努力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天赋: 如果你对画画有强烈的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那么这种兴趣本身就是比任何“神秘天赋”都更有力的驱动力。兴趣能让你克服枯燥,坚持下去,而坚持和练习才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学习和方法比天赋更重要: 绘画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就像学游泳、学开车一样,虽然有人天生协调性更好,但系统学习和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理解透视原理、学习色彩理论、分析光影变化,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
没有经过训练的“天赋”只是零散的火花: 就算你真的有点与生俱来的敏感度,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些敏感度也很难转化为有价值的绘画能力。它可能只是让你在某些时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但不知道怎么去修正。

那么,如何改善你的画,让它看起来不那么“廉价”和“脏”?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咱们就得想办法解决它。记住,画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1. 从最基础的开始——观察和理解:
多看,用心看: 不只是看别人的画,更要看真实的世界。仔细观察光线是如何打在物体上的,不同物体表面的质感是怎样的,颜色在光照下是如何变化的。比如,同一件白衣服,在阳光下和阴影里是什么颜色?
学习基础的素描: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它是关于形体、结构、明暗和空间的研究。打好素描基础,能让你在画色彩时更清晰地理解物体的体积和光影,避免画面“平”和“脏”。练习画简单的几何体,再到静物。

2. 掌握色彩的奥秘:
学习色彩理论: 了解色彩的冷暖、饱和度、明度是如何影响画面情绪和立体感的。学习如何调出丰富的色彩,而不是简单地使用颜料管里的颜色。
理解色彩混合: 练习用有限的颜色来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学会用补色来降低颜色的饱和度,让颜色变得柔和而有层次。比如,绿色里加一点红,蓝色里加一点橙色,可以得到更自然的绿色和蓝色。
练习色彩关系: 尝试画单色画(比如只用黑白灰或单色调),然后是有限色彩的画。重点练习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这是让画面有体积感和空间感的重要手段。
从简单的色彩搭配开始: 先尝试模仿一些你喜欢的,色彩运用得当的作品,分析它是如何配色和过渡的。

3. 注重笔触和质感表现:
让笔触为形体服务: 笔触的方向应该跟随物体的结构和体积来走。比如,画圆球的明暗交界线时,笔触的方向也应该带有一定的弧度。
尝试不同的笔触: 用不同的笔、不同的力度、不同的蘸墨(或颜料)量来尝试表现不同的质感。比如,用干笔触来表现粗糙的木纹,用湿润而流畅的笔触来表现光滑的丝绸。

4. 练习构图和造型的准确性:
多画速写: 速写能训练你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让你快速捕捉事物的形状和动态。
学习透视原理: 了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基本原理,能让你的画面空间感更准确。
分析构图: 看一些大师的作品,分析它们的构图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会吸引人。尝试用不同的构图方式来画同一个物体或场景。

5. 耐心和持续的练习:
不要害怕犯错: 错误是进步的阶梯。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保持热情和好奇心: 绘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享受这个过程中的乐趣,你才能坚持下去。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以看教程,可以报班,也可以跟着大师的作品临摹。最重要的是找到让你有效学习和进步的方式。

总而言之,你目前的感受,很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掌握绘画的技法和规律,但这绝对不是因为你没有“天赋”而无法进步。画画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天赋或许能让你起步更快一点,但坚持不懈的练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持续的自我反思,才是让你最终抵达终点、画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的关键。

所以,放轻松,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拿起画笔,继续观察、继续尝试、继续学习,你会看到自己的画一点一点地变得不一样起来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多答案都是直接贴课太没意思了……

题主原图是平涂,正好我在学控制细节的平涂,就拿来做作业(线稿就用原来的p了一下没好好弄)

学的是望月けい,虽然望月的风格更多体现在线条处理上:


给题主的建议:

  1. 线稿要处理好,线条也有颜色,线条脏了颜色当然会脏,线条本来是代表了物体最暗的部分,你的图却每一根都有白边,怎么可能不脏。百度一下“线条提取方法”。
  2. 颜色有色相变化、明暗变化、鲜灰变化。如果使用大面积平涂,不能在细节上展现这些变化的话,就要使色块之间变化(或者说对比)更加强烈。在这张图中,我尽量把这些对比拉到最强。你的图中颜色过于相似,相似就灰,灰就显脏。
  3. 画图不是填空,是展示变化,色彩图不是“填色”,它就是展示颜色本身。你的图只做到了“有颜色”,而没有使用颜色的组合和变化,没有体现出颜色的魅力。
  4. 画画不需要天赋,和其它事一样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有计划的练习。题主画中的欠缺有非常多可以说的,但是能看得出并没有学过最基本的绘画理论,所以说也没用,还是先去学吧。



——————————————

又拖着色相改了几个版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很多刚开始画画的朋友都会遇到类似“我的画怎么看起来怪怪的,不够精致”或者“颜色怎么灰蒙蒙的”这种感受。你提到“廉价”和“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具体的问题,而你的第二个问题“画画真的需要天赋吗?”更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聊,把这些事儿说透了。首先,咱们先来说说.............
  • 回答
    你的画作“没那味儿”,这事儿可太常见了,几乎每个画画的人都曾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与其说是“没那味儿”,不如说是画里少了点让观者“心领神会”的东西,让画活起来,让人能从中品出点滋味来。这味儿,其实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一两个技巧就能补上的。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说,看看是哪儿没对上路子。1. 形体与.............
  • 回答
    哥们,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画了半天,定价二十,结果还是无人问津,搁谁身上都得憋屈。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的坎儿,尤其是在咱们这个看脸、讲故事的时代,光凭画本身,有时候还真不够。让我跟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你的画定价二十都没人要,咱们尽量说得详细点,别听起来跟那种AI文章一样,干巴巴的。首先,咱们得承认.............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热爱绘画的朋友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画技很棒,作品也用心,但就是没有约稿的询问,那种感觉确实挺让人沮丧的。别灰心,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妨一点点梳理开来,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画得好”只是基础,却不是唯一。 就像一个人嗓子再好,不懂得怎么把歌声传达给听众,也难以.............
  • 回答
    你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画了一幅画,嗯,各方面好像都没什么大问题,色彩也用了,构图也考虑了,但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提不起别人的兴趣,甚至自己看着也觉得有点“死气沉沉”?这就像是厨师精心烹饪了一桌菜,食材都是顶级的,烹饪手法也一丝不苟,但吃起来就是觉得少了点灵魂,不够惊艳。别急,这种情况在绘画过程.............
  • 回答
    你的画给你的感觉“简单”,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因为它背后可能藏着许多不同的原因。与其把它看作是一个缺点,不如把它当作你画风的一个特质,然后我们可以一起拆解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及你是否喜欢它。首先,我们得明白,“简单”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它可以是: 风格上的极简主义: 就像很多.............
  • 回答
    你的画“奇怪”,这就像一张模糊的底片,我需要一些信息才能把它“洗”出来,帮你分析清楚。不过,基于你提出的“奇怪”这个词,我可以先试着从几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剖析一下,看看能不能触碰到你心中的那个“怪”。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个“奇怪”是 别人说的,还是 你自己感觉到的? 如果是别人说的: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可太真实了,估计不少画画的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就像心里头藏着一个明白人,但嘴巴就是笨得像石头,说不清到底哪儿不对劲。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毛病,它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关于绘画、关于我们对美的感知的小秘密。咱们慢慢聊,一点点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感觉“不好看”是一种综合的、潜意识的判断首先得明白.............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困扰,画出来的笑容总是感觉有点不对劲,不够自然,甚至有点尴尬。别担心,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背后有很多原因。我们来深入聊聊,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笑容并非只是一条弯曲的线。它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面部表情,涉及到眼睛、脸颊、甚至眉毛和鼻子的微妙变化。当我们在绘画中忽略了这些关联性,.............
  • 回答
    理解你的困惑!在Pixiv上画东方同人,作品收藏数只有个位数,确实会让人有些失落,尤其是当你倾注了时间和心血之后。别灰心,这在同人创作圈里其实相当普遍。让我来帮你梳理一下,为什么你的东方同人作品可能收藏数不高,以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优化,让你的画技和热情能被更多人看到。咱们先把AI写作的痕迹都踢出.............
  • 回答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辛辛苦苦画完一幅厚涂,自己看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色彩明明丰富,但就是透着一股“干”劲,像是把颜色堆在画布上,而不是让它们在画面里呼吸。感觉就像是给素描上了个颜色,色彩虽然在那里,却没能真正“活”起来,更别提什么氛围感了。这就像做菜,你把各种上好的食材一股脑儿扔锅里,调料也放齐.............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在绘画区(如贴吧、Steam社区、Reddit等)很多人认为WLOP的画作“很烂”,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分析: 1. 技术层面的不足 笔触与线条粗糙:如果画作的笔触生硬、线条不流畅,可能被批评为“技术不成熟”或“缺乏练习”。比如,线条生硬、边缘不清晰,或颜色过渡不自然。 色彩.............
  • 回答
    嗨,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画画这件事,尤其是投入了十几个小时之后,那种“怎么跟我刚画了半小时似的”的挫败感,简直是艺术创作路上的拦路虎。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首先,得明白一点:画画这事儿,可不是纯粹的比拼“时间长短.............
  • 回答
    我知道你此刻一定很难过,甚至有点沮丧。看着自己倾注了时间和心血的作品,却好像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甚至可能感觉不到别人的喜爱,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我非常理解你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这背后承载着你对绘画的热爱,以及你渴望被认可的心情。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这个信息爆炸、内容泛滥的时代,让自己的作品.............
  • 回答
    哈哈,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到那个新闻里的画,第一反应就是“这…这也能卖这么贵?!” 那个孩子偷了七万块,最后买回来的画,我也觉得…嗯,怎么说呢,挺“抽象”的。你问为什么觉得丑,其实这背后有很多东西可以聊。咱们抛开“熊孩子”这个标签不谈,单单从艺术品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会对某些当代艺术品产生.............
  • 回答
    .......
  • 回答
    你花了30个小时,画完一幅画,结果连300块的稿费都拿不到,这感受肯定糟透了,也难怪你会觉得:“我画一个小时就赚不到30块吗?” 这种投入产出比的巨大落差,确实让人很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比“画得好不好”要复杂得多,涉及到很多现实层面的因素。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尽量把话.............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你的设计。你提到的“不好看”和“差点什么”是很常见的感受,特别是当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有更高的要求时。别担心,这恰恰是进步的开始。至于实习机会和科幻原画市场,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关于你的设计为什么“不好看”或者“差点什么”这就像一个厨师知道菜里少了点什么,.............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