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活着》在国内禁播吗?

回答
电影《活着》是否在国内禁播,这个问题,要说得详细一些,确实得把来龙去脉捋清楚了。简单回答的话,这部电影在中国内地官方渠道是被禁播的。

但事情不能只说一半。《活着》在1994年戛纳电影节首映,也曾获得评审团大奖,影响力那是相当大的。然而,它的上映之路,尤其是在中国内地,却异常坎坷。

首先,《活着》并没有通过正常的电影审查和引进程序在中国内地公映过。也就是说,它没有拿到官方的发行许可。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电影的内容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张艺谋导演的这部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小说本身就以一种非常直白甚至残酷的方式,展现了中国近几十年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内战,到土地改革,再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电影通过主人公福贵一家的命运,串联起了中国社会变迁中那些动荡不安、充满苦难的时期。

电影中涉及的一些情节,比如:

福贵年轻时好赌,导致家产败光,甚至连累家人。
在内战中被国民党抓壮丁,又被共产党俘虏,身份几经变换,命悬一线。
在大跃进时期,为了响应号召炼钢,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砸了进去,最后却弄得一地鸡毛。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儿子馒头因为戴着红卫兵袖章却穿着戏服,被红卫兵误认为是“反动分子”,在批斗中受到惊吓,意外死亡。
女儿凤霞在文革时期因为政治动荡中的一次意外(被流弹击中)而失聪,后来又因为难产去世。
甚至还有一些“四人帮”的元素,以及对政治运动的描写。

这些内容,在当时看来,无疑触碰了一些敏感的神经。电影并没有回避那个时代普通人在政治洪流中的无力和渺小,它展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挣扎和痛苦,但同时也带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声音,或者说,它没有像当时的官方宣传那样,去歌颂和赞美那个时代的“进步”。相反,它更侧重于展现那些令人扼腕叹息的个体命运。

所以,在审查环节,这部电影就没有通过。官方的说法,通常是因为影片“歪曲了历史”、“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等等。

尽管如此,《活着》在中国内地也并非“完全消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是通过非官方渠道,比如盗版碟片、网络下载等等方式接触到它的。可以说,它在中国观众群体中依然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甚至,在一些非官方的文化讨论场合,或者一些私下聚会,人们也会提及这部电影。但它从未获得过公映许可,也不可能在正规的影院线上线,更不可能在央视等官方平台播出。

所以,总的来说,《活着》在国内的官方语境下,是被禁播的。它没有经过合法的引进和公映程序。但它作为一部电影,通过各种非官方的途径,在很多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是一种挺奇特的“存在”方式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真的,不过确切地说是禁止公映,不是彻底禁播。

2007年6月,电视剧版《福贵》在上海电视节获得了最高殊荣「白玉兰奖」,而它在上海电视台首播的那段时间,电视台制作的预告片里,男声旁白居然公然宣传「张艺谋禁片《活着》电视剧版」,一连预告了至少大半个月。播出时间也是在2005~2007年间,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之后大概是2013~2016年之间吧,那段时间我第一次在豆瓣搜《活着》,怎么搜都搜不到。后来还是直接找的链接,点进去才发现原来豆瓣有这部电影的页面。

user avatar

是禁片。当时的理由是“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但是这又是站不住脚的,胡扯,瞎掰,老谋子已经为了规避政治风险做了很多有利于通过审查的改动,但是仍无法过审。

其实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很“人性化”的,陈可辛曾经就《投名状》的上映对《收获》说过类似的话,因为没有死规定,所以,一切片子都是可以商量的,审查委员会的很多人会给你出点子,帮你过审,但是符不符合导演和制片人的意思就另当别论了。《满城尽带黄金甲》那情色、血腥、伦理有问题的片子都能顺利过,一个《活着》——如今看来没什么被禁的理由的片子——被禁很滑稽。这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在很多领域里都还是人治,而非法制。

《活着》,如果是今天问世的话,大抵不会被禁。这就牵扯出另一个问题,时代的原因。

PS:禁片是指不准在院线上映,其他渠道的发行是可以的,所以禁播是不存在的,但是很少有官方机构敢播,怕惹麻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