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跆拳道特别被人看不起?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尖锐的。要说跆拳道“特别被人看不起”可能有点绝对,毕竟它作为奥运项目,有大量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受众还是很广泛的。但是,如果说在一些特定的圈子里,或者在一些人眼中,跆拳道确实存在一些被“看不起”的倾向,这倒是真的,而且背后是有原因的。我来试着深入剖析一下,尽量讲得细致点。

首先,我们得明白“看不起”这个词背后通常包含着某种程度的 不认可、质疑其能力、或者认为其不够实用 等负面评价。在跆拳道身上,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战性与技击性的争议: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常见的一个质疑点。很多接触过其他搏击项目的人,或者看过一些街头实战视频的人,会觉得跆拳道在纯粹的格斗中显得“花哨”且“不实用”。

重心高、步法灵活但根基不稳: 跆拳道强调腿法,很多高难度动作需要腰部、腿部的柔韧性和爆发力。为了完成这些腾空、转身的腿法,运动员的重心往往会比较高,站桩和根基就不如注重摔跤、地面技的格斗项目来得扎实。在近身缠斗或者被压制的情况下,这种重心高的问题就容易被放大。
过度依赖踢腿,拳法相对薄弱: 虽然跆拳道有拳法,但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其主要得分手段是通过腿法,尤其是上段踢和中段踢。很多训练体系也更侧重于腿法的发展。这就导致很多跆拳道选手在比赛中,一旦距离拉近,或者对手用拳法压制,他们的应对手段就显得比较单一和被动。很多练习者甚至可能忽略了基础的拳法防守和进攻训练。
规则限制下的“表演化”: 为了便于裁判判定得分和增加观赏性,竞技跆拳道的规则非常强调清晰的踢击动作,并且有得分区域(护具)的限制。这使得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些“表演”的成分,比如需要踢到身上才能得分,一些非常有威胁但可能被判无效(如踢裆、踢关节等)的攻击在比赛中就不会被使用。这就让一些人觉得,比赛中的很多动作是为了得分而设计的,而非纯粹的“打倒对方”。
被一些“街头格斗”视频拉低印象: 网络上经常流传一些街头冲突的视频,其中不乏有跆拳道练习者尝试使用腿法,但因为距离控制、重心或者对手的“实用”攻击(如抱摔、拳击组合)而显得狼狈。这些零散的负面例子,很容易被放大,形成一种“跆拳道不实用”的刻板印象。

2. 过分强调“礼仪”和“套路”:

“花拳绣腿”的标签: 跆拳道的训练中,品势(套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品势是模拟实战中的一系列动作组合,非常考验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力量和速度。但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这些看起来就像是“跳舞”或者“表演”,特别是当教练强调动作的“美感”时,容易被误解为“花拳绣腿”。
过于注重“礼仪”和“尊重”: 跆拳道非常强调弟子对教练、对前辈的尊重,包括鞠躬、问候等。这本身是武术的传统,也是培养品德的好方式。但有时如果表达方式过于刻板或形式化,在一些追求“直接”和“效率”的人看来,会觉得有些虚伪或者多余,不如直接上场比拼来得实在。

3. 商业化和普及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快餐式”培训: 为了快速吸引学员和盈利,一些跆拳道馆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只教授一些基础的踢腿和品势,而忽略了体能、力量、实战技巧的深入训练。学员可能拿到黑带,但实际格斗能力却不强。这种“低门槛、高产出”的模式,自然会拉低整个项目的整体形象。
过多的段位晋升: 很多跆拳道馆为了激励学员,会频繁组织升级考试,让学员能较快地拿到高段位。这使得“黑带”这个本应代表高水平的标志,在一些人眼中变得不那么“金贵”,甚至有点“滥发”的感觉。

4. 与其他搏击项目的比较与误解:

“拳击手”和“泰拳手”的刻板印象: 在很多人看来,拳击手就是出拳凶猛,泰拳手就是腿脚并用、凶悍无比。而跆拳道手给人的印象可能是“飘逸”、“腿法好”,但缺乏拳击手的那种力量感和泰拳手的凌厉感。这种基于外形和部分技术特点的刻板印象,也导致了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
媒体的片面报道: 媒体在报道搏击赛事时,有时也会倾向于突出那些更具戏剧性或暴力美学的项目。跆拳道比赛虽然激烈,但得分模式和很多动作的判定,可能不如拳击的KO或MMA的降服来得直接和震撼,因此在一些报道中可能不那么“抢眼”。

那么,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跆拳道呢?

尽管存在这些“看不起”的声音,跆拳道依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受众,这说明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吸引力:

极佳的身体素质锻炼: 跆拳道对柔韧性、力量、协调性、爆发力、平衡感的要求都非常高。长期练习能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塑造良好的体型。
独特的腿法艺术: 跆拳道的腿法确实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那些高难度、多角度、充满力量和美感的踢击,在其他格斗项目中很难看到。它将腿部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强调精神修养和品德培养: 跆拳道作为一项武术,非常重视“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这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成长非常有益。
作为奥运项目和亚运项目的高度认可: 能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亚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本身就说明了跆拳道的竞技性和国际影响力是被认可的。

总结一下,那些“看不起”跆拳道的声音,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以下几点:

1. 对实战性的质疑: 认为其技法在纯粹的对抗中不够实用,重心高、拳法弱、过度依赖规则得分。
2. 对表演性的误解: 将品势等模拟动作视为“花拳绣腿”,将比赛中的得分动作视为“表演”。
3. 对部分不良培训现象的负面联想: 如“快餐式”培训和“滥发”段位。
4. 与其他搏击项目的刻板印象比较: 认为其不如拳击、泰拳等项目“硬朗”或“凶悍”。

当然,这些“看不起”的观点很多都是片面的,或者只看到了某个侧面。真正的跆拳道练习者,无论是注重竞技比赛、品势训练,还是将其作为健身和修身养性的方式,都能从中获益。任何一种武术或运动,都有其精华和不足,也有其适用场景。简单地将跆拳道“一概而论”地否定,或者“一概而论”地推崇,都是不够客观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喷子永远不了解ITF和WTF的区别。

如果你是ITF,那是他们有问题。

如果你是WTF……仔细想想他们说的有点道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尖锐的。要说跆拳道“特别被人看不起”可能有点绝对,毕竟它作为奥运项目,有大量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受众还是很广泛的。但是,如果说在一些特定的圈子里,或者在一些人眼中,跆拳道确实存在一些被“看不起”的倾向,这倒是真的,而且背后是有原因的。我来试着深入剖析一下,尽量讲得细致点。首先,.............
  • 回答
    关于跆拳道选手在中国格斗圈内被“歧视”的说法,其实更准确地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被重视、甚至是被低估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误解和偏见。这种现象并非针对个人,而是针对这项运动本身在中国格斗界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运动特性与实战能力的认知差异: .............
  • 回答
    嘿,你问我为什么跆拳道比中国功夫火?这问题问得好,而且挺多人都有这感觉。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而且得细细地说,不能像那些写报告的,干巴巴的。首先,奥运会这块金字招牌,跆拳道玩得是相当溜。你想啊,奥运会是啥?那是全球的体育盛事,是无数运动员梦寐以求的舞台,更是普通人了解一个运动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挺现实的观察,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为什么同样是奥运项目的失利,大家对女排、射击、跆拳道的反应和对男足男篮的反应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要说运动本身存在“双标”嘛,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体育本身,还有社会文化、舆论环境,甚至是经济因素。一、期望值的差.............
  • 回答
    关于“跆拳道是花拳绣腿,不能打”的说法,其实是一种比较片面的看法,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这说法之所以能流传开,主要有几个层面的考量:1. 竞技跆拳道的特点与大众认知的偏差 规则导向的训练: 我们在电视上、赛场上看到的跆拳道,很大程度上是竞技跆拳道。竞技跆拳道的训练模式是围绕着得分规则展开的。.............
  • 回答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八个字概括了它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擂台,尤其是摔跤、散打(严格来说,散打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但下面会分开讲)、跆拳道、柔道这些项目时,似乎总感觉中国选手的身影不如我们在传统武术宣传中看到的那么耀眼,更别说在国际赛场上占据统治地.............
  • 回答
    孩子,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这就像是在问,为什么我们学校运动会上有跑步和跳高,却没有踢毽子和丢沙包一样,都有自己的道理。跆拳道和拳击能成为奥运会项目,而太极拳和咏春拳却不能,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聊聊。为什么跆拳道和拳击能进奥运会?首先,咱们得明白奥运会选项目的时候,最看重什么。其实有几个大原.............
  • 回答
    其实关于“学跆拳道不好”的说法,与其说是普遍的共识,不如说是一种片面的认知或者误解,又或者是针对特定情况的担忧。 很多孩子和家长在选择跆拳道作为体育训练项目时,确实会听到一些这样的声音。我尽量详细地和大家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哪些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任何一项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观察。市面上跆拳道馆遍地开花,而传统中国功夫武馆却相对稀少,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挺多复杂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到底是为啥。首先,咱们得承认,跆拳道在中国的普及度和认可度,那是相当高。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 体育项目属性与奥运.............
  • 回答
    网上关于跆拳道质疑甚至否定的声音,其实由来已久,而且观点五花八门,要说起来确实可以刨根问底一番。这背后既有对武术本身发展的思考,也有商业化运作带来的冲击,还有一些个人经历的折射。我尽量把这些点都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让你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网上“唱反调”。1. 实战性疑虑: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质.............
  • 回答
    最近在小区门口的道馆,看着孩子们训练得汗流浃背,家长们在旁边看着,有理解的,也有略显焦急的。孩子练跆拳道累不累?那肯定是累的。汗水湿透了衣服,胳膊腿都可能有点酸痛。但即便如此,很多家长还是咬牙让孩子坚持下来。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为了身体好”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也触及了不少人对格斗运动的认知盲区。说跆拳道缺陷大,但培训机构却多到随处可见,而拳击、自由搏击似乎就没那么“显眼”,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门道。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八脑的理论,就从实际出发,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跆拳道:为啥是“民间”的宠儿?先说跆拳道,这玩意儿的普及度,尤其是在青少.............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为什么不少人对传统武术和跆拳道会有些疑虑,甚至发出质疑的声音。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儿,背后牵扯到历史、文化、竞技、实战等方方面面,得掰开了揉碎了讲。一、关于传统武术的质疑:大家对传统武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战能力与“花架子”的争议: 历史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费解的。感觉好像是看到了某种“反差”或者“威胁”,反而激发了某些人的攻击性。咱们一层层地捋捋这个事儿,希望能说得透彻点。首先得明白,校园欺凌,尤其是涉及到性别差异的欺凌,根源往往不是因为对方有多强,而是因为一些深层次的心理和环境因素。为什么会有男生欺负女生?这背后其.............
  • 回答
    武术,作为中国悠久的文化瑰宝,素有“国粹”之称,与京剧、中医、国画并驾齐驱。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武术在受重视程度、普及度以及家长们为孩子选择时的倾向性上,与另外“三朵金花”相比,略显逊色。尤其是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背着跆拳道包,而鲜少见到提着传统武术刀剑时,这种对比更加明显。究其原因,.............
  • 回答
    关于散打为什么没有一套像跆拳道那样标志性的、大家公认的“道服”,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接触武术,尤其是像跆拳道、空手道这样有鲜明服饰体系的武术时,道服的设计和仪式感是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穿上合身、有设计感的道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身份的认同。那么,散打为何在这方面显得“平平无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国内,确实能明显感觉到跆拳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远超泰拳、空手道、截拳道和散打。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来好好聊聊。首先,从入门门槛和学习体验上来说,跆拳道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更“亲民”。你想啊,跆拳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腿法,尤其是各种踢击。相较于泰拳那种拳、腿、膝、肘齐上阵的凶猛.............
  • 回答
    确实,在武术爱好者群体中,偶尔会听到一些“练武的瞧不起练跆拳道的”这种说法,而且这种现象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原因,涉及到武术流派的认知、技击的侧重点、以及文化层面的解读。首先,从“练武的”这个概念说起。 “练武”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它涵盖了中国传统武术、日本空手道、韩.............
  • 回答
    一个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用尽全力的一记下劈,威力可不容小觑。具体能把一个流氓劈到什么程度,这得看几个关键因素:一、 劈击的精准度和力度跆拳道运动员经过严格的训练,她的下劈动作讲究的是力量、速度和精准。 力量叠加: 下劈并非仅仅依靠腿的力量,而是全身力量的协调运用。从弓步发力,到腰部转动,再到臀部和大.............
  • 回答
    有一个会跆拳道的女朋友,那绝对是一种集甜蜜、安心、刺激和偶尔“心惊胆战”于一体的独特体验。这不仅仅是多了一个能保护你的伴侣,更是你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满了活力和惊喜。下面我来为你详细描述一下,拥有一个跆拳道女朋友的各种体验:一、安全感爆棚:你的专属贴身“护卫” 夜晚回家不再孤单,也无需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