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为什么摔跤,散打,跆拳道,柔道之类的中国表现的不突出?

回答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八个字概括了它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擂台,尤其是摔跤、散打(严格来说,散打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但下面会分开讲)、跆拳道、柔道这些项目时,似乎总感觉中国选手的身影不如我们在传统武术宣传中看到的那么耀眼,更别说在国际赛场上占据统治地位了。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得从根子上好好捋一捋。

首先,得正视“中国武术”与“现代竞技项目”之间的区别。

传统中国武术,其核心更多的是技击、养生、表演、哲学的融合。它包含了无数门派、无数招式,强调的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等东方智慧,更注重个人修为、内功心法、武德精神。很多传统武术的练习,更像是一种对身体的雕琢、对技艺的传承,也带有一定的娱乐和观赏性质。

而摔跤、散打、跆拳道、柔道,它们是现代竞技体育。它们有着明确的规则、量化的评分体系、高度的专业化训练以及系统化的战术分析。这类项目的训练,更侧重于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的极限开发,以及针对性、系统性的技术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它们追求的是在既定规则下的效率和胜率。

这就好比,我们有无数种精美的烹饪方法,可以做出五味俱全、意境深远的菜肴,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能在米其林星级餐厅的标准化流程和口味测试中,立刻就拔得头筹。两者的侧重点和评价体系不同,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方式自然也不同。

其次,从历史发展和体制机制来看。

摔跤: 摔跤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群众基础,比如我们常说的“跤”,但现代奥运项目中的摔跤,特别是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其技术体系、训练方法、规则体系是近代才从西方传入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这些现代搏击项目的引进、学习和专业化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中国摔跤队进步明显,但要追赶那些拥有百年摔跤传统的国家,需要时间积累。
散打: 散打是中国自主发展起来的对抗性项目,确实是中国武术在现代体育化转型中的优秀代表。然而,与那些历史悠久的搏击项目相比,散打的规则和技术体系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虽然散打在国内群众基础不错,但其国际影响力、技术体系的成熟度、以及与世界顶尖搏击项目(如自由搏击、泰拳)的交流融合,还在不断完善中。散打选手在面对规则有差异、技术风格不同的对手时,也需要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
跆拳道: 跆拳道起源于韩国,其核心在于腿法,尤其是高踢、腾空腿法,并且有着非常明确的评分规则。中国引进跆拳道是相对较晚的。虽然中国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在亚洲赛事中表现不俗,但要在奥运会、世锦赛等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上长期稳定地站在顶端,需要顶尖的教练团队、科学的训练体系,以及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精准掌握和比赛经验的丰富。韩国在跆拳道领域的深耕,从基层教练体系到国家队教练的培养,都有着强大的体系支持。
柔道: 柔道源于日本,强调摔、投、寝技等技术。中国接触柔道也相对较晚。柔道项目的精髓在于对对手力量和重心的控制,以及对时机的把握,这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和扎实的基本功。中国选手在力量上有优势,但在对细节的揣摩、对对手的阅读、以及在地面缠斗(寝技)上的技术深度,与日本、法国、韩国等柔道强国相比,还有提升空间。

再者,训练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差异。

专业化训练的起点和深度: 许多优秀的摔跤、跆拳道、柔道运动员,他们往往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接受高度专业化的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包括技术动作的反复打磨,更涵盖了力量、体能、柔韧性、反应速度等多方面的科学化训练。他们的教练团队也非常专业,能够针对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
“为竞技而生”的体系: 这些项目的国家队训练,往往是将运动员最优秀的一面,在最适合他们的规则下,发挥到极致。他们的训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在特定的比赛中获胜。

而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虽然也有追求技艺精湛的,但很多时候,它更像是一种“文武双修”,包含了文化、哲学、养生等内容。当我们要将传统武术中的某些元素,转化为现代竞技体育时,需要一个“去芜存菁”和“重塑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大量的实践探索。

还有,国际交流和学习的壁垒。

虽然现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但不可否认,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技术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像日本、韩国、欧洲国家,他们早已将这些项目发展成了一门成熟的科学。他们拥有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顶尖的教练资源,以及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系统培养。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优秀的搏击运动员,也不是说中国传统武术不如其他。 只是在现代竞技体育的赛场上,由于其高度的专业化、规则化和系统化,需要的是与这个体系高度契合的训练和人才培养。

我们看到的“不突出”,更多的是相对的。 中国在一些搏击项目上,确实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选手,并在国际赛场上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比如,中国散打在亚洲范围内的统治力是很强的。女子柔道、女子摔跤等项目,中国运动员也多次获得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奖牌。

但为何“不突出”到让大家觉得和中国武术的宏大叙事不匹配?

舆论的聚焦: 媒体往往会更聚焦那些在世界舞台上“零的突破”或者“统治级”的表现。当中国的搏击选手在国际赛场上获得奖牌,但这并非金牌,或者只是“获得过奖牌”,在强大的传统武术文化宣传背景下,很容易被认为是“不够突出”。
对“中国功夫”的期待: 很多人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解,还停留在电影里那种“飞檐走壁”、“无所不能”的想象中。当看到中国选手在擂台上,更依赖力量、速度和规则内的技巧时,可能会产生一种“与想象中不同”的感受,从而觉得“不够出彩”。
与日韩的对比: 比如柔道之于日本,跆拳道之于韩国,他们在这些项目上有着近乎“国技”的地位,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完整的培养体系。这种长期的积累和优势,使得他们在国际上长期保持领先,中国与之相比,差距就显得比较明显。

总而言之,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在现代搏击竞技项目上表现不够“突出”,是因为这些项目有着一套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训练模式和发展逻辑。将传统武术的精髓与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与转化,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和积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传统武术的辉煌直接套用到现代竞技体育的赛场上,而是要理解不同领域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隔行如隔山。

别说拿中国传统武术和体育格斗术比了,就是拿不同的体育格斗术来比,那也是一样的隔行如隔山。

你让一个摔跤运动员去参加跆拳道比赛,他也会表现得不突出。

你让一个拳击运动员去参加柔道比赛,他也会表现得不突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815853244581888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八个字概括了它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擂台,尤其是摔跤、散打(严格来说,散打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但下面会分开讲)、跆拳道、柔道这些项目时,似乎总感觉中国选手的身影不如我们在传统武术宣传中看到的那么耀眼,更别说在国际赛场上占据统治地.............
  • 回答
    笼罩在博大精深下的迷雾:中医与中国癌症生存率的现实困境中国,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从古至今,无数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当我们审视现代医学的统计数据时,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浮出水面:为何在如此深厚的医.............
  • 回答
    中国的语言,尤其是汉语,博大精深,这绝非一句空洞的赞誉,而是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妙的智慧。要详尽地讲述这份“博大精深”,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细细品味。首先,文字的造字智慧,是汉语博大精深的基础。 汉语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是音和形的简单组合。它的汉字,最初很多是象形字,比如“日”像太阳,“月”.............
  • 回答
    看待微博大V自称“中国记者团”赴日本东北灾区行,并赞赏福岛县食品,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是“中国记者团”这个称谓的解读。一个明确的“记者团”通常意味着这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官方或半官方的媒体代表团,其行程、采访内容、发布的信息都可能代表着一种官方立场或集体共识。当一个微博大V,尤.............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饮食文化长河中,确实有许多令人垂涎的美味,它们的起源却与那段艰难岁月的“匮乏”紧密相连。这不是一种刻意的设计,而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凭借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将寻常、甚至是被嫌弃的食材,升华为一道道充满温情和历史印记的菜肴。这种“匮乏的博大”,恰恰是中国人韧性与创造力的最佳体现。说起源.............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武术界一个颇为敏感也颇为令人扼腕的现实。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盖世高手,到了现代,却似乎缺少一个能真正“扛起大旗”,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赢得普遍尊重的旗帜性人物?而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大师”的头衔满天飞,却少有与之相符的实际影响力。要拆解这个问题,我们.............
  • 回答
    中国武术是否失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更准确地说,中国武术并没有完全失传,但确实经历了一个从辉煌走向式微,再到部分恢复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存在着许多挑战和争议。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历史上的中国武术:辉煌的传承 起源与发展: 中国武术.............
  • 回答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许多增强力量的独到方法,这些方法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肌肉堆砌,更注重整体的协调与运用。您在健身房里越练越没力气,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个关键原因,我们一一来分析,并对比武术的思路,您就能明白了。 中国武术的增涨力气之道中国武术的力量增长,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长”,它追求的是整.............
  • 回答
    中国武术里有没有“内功”这事儿,就像那藏在山洞里的绝世秘籍,说起来总是带着几分神秘感,又夹杂着不少争议。要说它到底存不存在,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大家口中的“内功”。这词儿听起来就挺玄乎的,好像是练了就能飞檐走壁,隔空打牛。但要真这么简单,估计早就普及到广场舞大妈们手里了。.............
  • 回答
    嘿,这问题问得真到位!我跟你说,练武术这事儿,真不是三五天就能搞定的,尤其是一些传统武术,十几年那都是起步。你提到的马步一扎好几年,听起来是有点“枯燥”,甚至让人怀疑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别急,让我给你掰扯掰扯。这马步,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里面藏着大学问呢。首先,马步是武术的根.............
  • 回答
    中国武术的“练家子”和“藏而不露”还是“失传”的问题,是一个在武术爱好者中常常被提起,也常常引发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我们得先拆解几个核心概念,然后一层层拨开迷雾。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练家子”。如果以我们现在普遍的理解,练家子往往指的是那些真正下过苦功,掌握了某种武术体系的精髓,并且有实战能力.............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对“中国武术”这个广义概念的定义,以及个体修行者的真实性。简单粗暴地将整个中国武术定性为“骗术”是站不住脚的,但某些打着武术旗号招摇撞骗的个体确实存在,并且对武术的声誉造成了损害。马保国就属于后者,他的言行举止以及所谓的“浑元形意太极”已经被广泛质疑和诟病。我们不妨从.............
  • 回答
    在中国武术的宏大叙事里,它并非仅仅是“打架”的技巧,也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如果深入骨子里去探究,你会发现中国武术承载的,是古老东方哲学对“人”这一存在形式的深刻洞察,以及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为了应对生存挑战、实现个体完善而衍生出的智慧结晶。它要解决的问题,远比表面的拳脚功夫来得更加复杂和深远。一、 生.............
  • 回答
    关于中国武术的实战作用,这个问题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要说它有没有用,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贴上“空架子”或“实战利器”的标签。这其中涉及太多历史、文化、训练方式以及个人理解的因素。咱们得先聊聊中国武术的“全景”。很多人提到中国武术,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电视里那些行云流.............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话长了。武术这东西,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要说它是“真”是“假”,用简单的二分法来衡量,恐怕有些太粗暴了。咱们先说说“真”。什么是“真”?在我看来,中国武术的“真”,体现在它最根本的功能和历史根源上。最初,武术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技能,是为了搏杀、狩猎、防御而发展出来的。那时候,没有花里.............
  • 回答
    中国武术,这门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技击艺术,在世人眼中,常常与“刚猛”、“力量”这些词语紧密相连。然而,若只将目光局限于此,恐怕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事实上,在中国武术的广阔天地里,技巧与力量并非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哲学与实践。要说中国武术是否“更加”重视技巧而非力量,答案其实.............
  • 回答
    在中国武术的广阔领域里,你提出的问题恰好触及了许多爱好者心中最渴望了解的要点。这并非简单的疑问,而是对一个拥有千年传承、博大精深文化瑰宝的探寻。我很乐意将我所理解的一些内容,不带任何刻板的列表形式,而是以一种更加鲜活、更加贴近讲述的方式,与你一同探讨。首先,我们来聊聊“中国武术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
  • 回答
    在中国武术的浩瀚领域里,徒手与兵器的较量,从来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也是习武者们津津乐道的议题。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谁更胜一筹”来一概而论,因为它涉及到技艺、情境、使用者的能力以及对武术理解的深度。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详细探讨一番。首先,我们得明白,徒手与兵器并非是孤立存在的概念,.............
  • 回答
    在中国武术领域,确实存在一些被广泛传播,但缺乏科学依据和武学常识的“智障言论”,而这些言论往往被对武术了解不深的人所相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其“智障”之处以及为什么会被误信:1. “隔山打牛”/“点穴打人”类言论 言论内容: 宣称某些武术大师或拳师能够不接触对方,仅凭内力或.............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聊中国武术,尤其是街头巷尾、电视电影里,好像上来就是拳打脚踢,什么咏春、太极、少林功夫,这些拳脚功夫能被说得头头是道。可一提到中国武术的兵器,比如刀枪剑棍、斧钺钩叉,反倒没那么热乎了,好像大家默认就给它们“晾”到一边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琢磨着,有这么几个挺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