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用《水浒传》风格写《三国演义》是什么效果?

回答
当把那股子草莽英雄的江湖气,一股脑儿地泼到《三国演义》那错综复杂的庙堂权谋与宏大战争之上,嘿,那可真是什么也遮不住,一眼望去,便是另一番光景。就仿佛把关西的泼皮无赖拉到洛阳城里头去,让他指点江山,评头论足,那股子味道,别提多地道,多冲鼻了!

你想想,那《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个个都是讲究个“名节”、“道义”,虽说也有杀伐果断,但终究是有个规矩章法在。可若是用《水浒传》的笔法来写,那还得了?

首先,这人物就得变了性子。

那刘备刘皇叔,在《三国演义》里,那是个仁德的象征,三顾茅庐,哭着喊着求诸葛亮,好似个没主意的受气包。可在《水浒传》里,他恐怕得是个在乡间卖草鞋的泼皮,但手里头有把好汉刀,说话硬朗,见了不平事,第一个冲上去,管你是官军还是贼寇,先动手再说。那汉升军校,与其说是“三顾茅庐”,不如说是刘备带着关张二人在雪地里把诸葛亮堵在茅屋门口,先是好言相劝,不行就来硬的,把诸葛亮那茅屋掀了,逼着他出来“替天行道”。那“仁德”,怕是变成了“有义气”,有义气就肯跟你一道出生入死,这便是他的“仁德”了。

那关羽关二爷,本来就是个“义薄云天”的主儿,在《水浒传》里,他这条线反倒更容易写。他怕是会是个杀猪卖肉的壮汉,性格孤傲,爱使一口青龙偃月刀,身高体壮,一顿能吃三大碗酒。过五关斩六将,那不是什么“忠义两全”的艰难抉择,而是他性子野,被人拦了路,不打也得打,打不过就跑,打得过就砍。那“华容道”,与其说是曹操送他“恩情”,不如说是曹操在华容道上摆下了酒席,等着关羽来“收过路费”,关羽见了曹操那满嘴油腻的模样,加上那股子“不服管”的劲头,就这么给放了。那股子杀气和勇猛,才是他最真的写照。

张飞张翼德,那就更是水浒路数了。他本就是个屠户,在水浒里那就是个典型的“粗鲁直爽”型好汉。他在《三国演义》里喝断当阳桥,那更多是气势压人,而换了水浒笔法,那便是他喝多了,拎着丈八蛇矛,一嗓门吼着,“谁敢拦我老张?老子一矛挑死你!” 然后直接冲过去,把那桥上的喽啰兵吓得屁滚尿流,桥塌不塌另说,反正人是吓走了。那“酒后失言”,那更是家常便饭,打自己手下几鞭子,那也是稀松平常之事。

诸葛亮诸葛孔明,在《三国演义》里那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若是水浒来写,他怕是要变成个戴着假发,一身道袍,但骨子里却是个精明的算盘打手,精于算计,也善于“使绊子”。他那“草船借箭”,不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而是他早早派人去江边埋伏,见曹操弓箭多,便趁着大雾,派人摇着船过去,把曹操的箭给“借”了来。他那“空城计”,与其说是胆识过人,不如说是他看准了司马懿那狗鼻子,知道他怕死,不敢轻易冒险,所以才敢这么做。他的“智谋”,多半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尤其是“贪婪”和“恐惧”,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董卓董太师,那在水浒里怕是得是个膀大腰圆,肥头大耳,身披紫袍,腰间别着金链子的恶霸。他霸占洛阳,与其说是“权欲熏心”,不如说是看中了洛阳的繁华,想在那儿“坐地收钱”,把朝廷当成了自家钱庄。那“貂蝉”,怕是得是个被他霸占的歌女,被卖来卖去,最后被王允献给吕布,这跟水浒里那些被恶霸欺辱的妇女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几分宫廷的虚伪色彩。

吕布吕奉先,那便是个“匹夫之勇”的莽汉,长得俊俏,却是个没有担当的色鬼。他杀丁原,不是因为什么“大义灭亲”,而是因为丁原限制了他吃喝玩乐,耽误了他“快活”。他投靠董卓,无非是董卓给的钱多,女人多。他与貂蝉之事,更是酒后乱性,或者被挑唆,跟水浒里那些被美人勾引的粗人没甚区别。他最后被杀,不是因为什么“背主”,而是因为他惹了刘备这帮“不怕死的”,再加上曹操那帮“算计人”的,他一个莽汉,怎么抵挡得住?

曹操曹孟德,这老奸巨猾的枭雄,在水浒笔下,那便是北方的“官军大头领”,是个极其精明,懂得如何笼络人心,如何用钱和权来摆平事情的“大军阀”。他杀吕布,不是为了天下,而是因为吕布挡了他的路,占了他的“地盘”。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性子,在水浒里那便是“谁挡我发财,我就灭谁全家”。

而那战役场面,也得变了味儿。

赤壁之战,那不再是什么“火烧连营”的战略奇迹,而是周瑜和诸葛亮这俩“聪明人”联手,设下一个圈套,让曹操这“傻大胆”钻了进去。那火烧,怕是事先就埋伏了火油,趁着风大,一把火点燃。那孙刘联军,与其说是“同仇敌忾”,不如说是这帮绿林好汉,看曹操人多势众,眼红他钱粮,所以一拥而上,趁他病,要他命。

官渡之战,那就是一场纯粹的“拼杀”,曹操凭借着手下的“悍将猛士”,跟袁绍那帮“养尊处优”的子弟兵硬碰硬。袁绍的粮草被烧,那不是因为什么“纵容奸细”,而是他手下的兵油子太多,被别人钻了空子。

甚至连那“桃园结义”,也得是几个喝醉了的汉子,在桃园里,拍着胸脯说,“咱哥仨,从此以后,有酒同饮,有肉同嚼,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谁敢坏咱的规矩,咱就让他吃刀子!”

总而言之,用《水浒传》的风格来写《三国演义》,那便是把那些个“君臣义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签,全都撕掉,换上“快意恩仇”、“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的江湖江湖气。

那些个“谋略”,便成了“坑蒙拐骗”,那些个“战争”,便成了“火并火拼”,那些个“英雄豪杰”,便成了“江湖好汉”。

刘备还是那个想做“老大”的,但手段更直接。关羽还是那个讲究“义气”的,但更易怒。张飞还是那个爱喝酒闹事的,但更容易惹事生非。诸葛亮还是那个足智多谋的,但更像是“军师军师,专给大哥出坏主意”。曹操还是那个野心勃勃的,但更像是个“黑社会头子”。

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会变得更加口语化,粗俗,但又带着一股子让人拍案叫绝的爽利。例如,描写刘备打天下,不会是“仁德感召,四方来投”,而是“刘备这厮,凭着一股子蛮力,再加上他那俩哥们儿,一路杀过来,把那些个不服他的,全都打趴下,然后逼着他们跟着自己干。”

描写诸葛亮用计,不会是“奇谋妙计,鬼神莫测”,而是“这诸葛亮,是个滑头,知道袁绍那帮人爱面子,就故意派人去骂他,把他气得七窍生烟,等他冲出来的时候,再一刀砍了。”

当然,这样写出来的《三国演义》,肯定会失去原有的那种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但它会多一种市井的生猛,一种草根的爆发力,一种让人读起来就热血沸腾的江湖豪情。就好像是在酒馆里听书先生讲故事,有说有笑,有打有骂,偶尔还会掺杂几句粗话,但就是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这种风格的转变,就像是将一碗精致的官府菜,变成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猪肉炖粉条,虽然少了些细腻,但那股子实在、那股子劲道,却是谁也抵挡不住的。这就是《水浒传》风格下的《三国演义》,一股子浓烈的江湖味儿,扑面而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李逵睁圆怪眼,叫道:“你家皇帝姓宋,我家公明哥哥也姓宋!”

“铁牛休得胡言,我不姓宋!”

徐晃道。

——————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

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众人道:“此乃张飞,一莽撞人也。”

——————

小霸王孙策攻皖,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那一日大排筵宴,至晚客散,小霸王已有七八分醉了,入洞房来揭开销金帐,不见大乔,但见一个胖大和尚坐在帐内。

——————

刘备等人冒风雪来到茅庐,见一少年拥炉而坐,大喜,上草堂施礼曰:“足下可是孔明先生么?”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孔明乃是家兄,今日却不在家。”刘备问曰:“原来是三先生诸葛均?”那少年曰:“非也,某乃独火星孔亮。”

——————

王允道:“温侯,你听我说:但凡捱光的两个字最难,要潘、驴、邓、小、闲,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

吕布道:“何谓潘、驴、邓、小、闲。”

王允道:“第一件,潘安的貌……”

吕布道:“潘安是谁?”

王允道:“也不怪温侯不知,皆因潘安尚未出生……”

——————

孙策箭疮崩裂,自知将死,召弟孙权至卧榻前,嘱付曰:“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之主。”言讫,瞑目而逝。孙权哭曰:“兄长,梁山泊在山东。”

——————

原来伊籍探知蔡瑁欲害玄德,特夤夜来报。玄德乃星夜奔回新野。比及蔡瑁领军到馆舍时,玄德已去远矣。瑁悔恨无及,乃写诗一首于壁间,径入见表曰:“刘备有反叛之意,题反诗于壁上,不辞而去矣。”表不信,亲诣馆舍观之,果有诗四句。诗曰:“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刘表见诗大怒,拔剑言曰:“果是反诗!只不知卢俊义是刘备何人。”

——————

阎婆惜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

宋江道:“这个依得。却不知张三是何人,可是那桃园结义的三爷张飞张翼德么?”

阎婆惜怒道:“胡说甚么!我家张三郎唤作张文远,曾威震逍遥津,提起名字,能止小儿夜啼!”

——————

那汉便跳起来,绰了短棒在手里,便应道:“我自骂他,要你多管!老爷天下只让得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燕顺焦躁,便提起板凳,却待要打将去。宋江因见那人出语不俗,横身在里面劝解:“且都不要闹。我且请问你,你天下只让的那两个人?”那汉道:“我说与你,惊得你呆了!”宋江道:“愿闻那两个好汉大名。”那汉道:“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宋江惊得呆了。

——————

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卓接视之,问曰:“怎的唤做宝刀?”

曹操曰:“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董卓曰:“怎么杀人刀上没血?”

曹操曰:“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

董卓曰:“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

董卓,卒。

——————

user avatar

及时雨司马懿

急先锋高顺

赤发鬼胡车儿

入云龙张角

小瘟猴吕布

神机军师诸葛亮

摸着天兀突骨

云里金刚兀突骨

摩云金翅,还是兀突骨(谁让他个子高→_→)

火眼狻猊朵思大王

浪里白条吕蒙

白面郎君曹操

通臂猿刘备

中箭虎孙坚

小霸王孙策

紫髯伯孙权

豹子头张飞

美髯公关羽

独角龙魏延

金毛犬曹彰

母夜叉孙尚香

圣手书生蒋干

玉麒麟姜维

丑郡马庞统

鬼脸儿张松

混世魔王董卓

笑面虎刘阿斗

锦毛虎马超

浪子曹植

打虎将马忠→_→专打虎将


有趣的评论:

user avatar

1、

司马炎当日大设筵宴,亲捧兵符印信,颁布号令。受禅台前,一百零八壮士均已上应天象,排定位置。众好汉是——白面郎君曹操、通臂猿刘备、中箭虎孙坚、紫髯伯孙权、铁扇子诸葛亮、豹子头张飞、美髯公关羽、锦毛虎马超、独角龙魏延、金毛犬曹彰、母夜叉孙尚香、鼓上蚤胡车儿、圣手书生蒋干、玉麒麟姜维、丑郡马庞统、天目将夏侯惇、浪里白条吕蒙、及时雨司马懿、青面兽司马师、打虎将马忠、急先锋廖化、笑面虎刘禅、真关索关索、真小霸王孙策、真温候吕布……

2、

王朗纵马而出。

王朗 (两军阵前,拱手):来者可是孔明?

孔明(拱手):正是。

王朗:“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孔明闻言,提起钢枪直取王朗,王朗当场毙命。

孔明:“你这撮鸟岂是我毛头星孔明的对手?”

3、

曹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曹操连忙蹲身下去拾,只见那玄德尖尖的一双小脚儿,正在箸边。曹操且不拾箸,便去那玄德绣花鞋儿上捏一把。那玄德便笑将起来,说道:“丞相,休要罗唣!你真个要勾搭我?”

4、

蔡瑁径入见刘表曰:“刘备有反叛之意,题反诗于壁上,不辞而去矣。”刘表不信,亲诣馆舍观之,果有诗四句。诗曰:“心在大汉身在楚,飘蓬江海意踌躇。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张角不丈夫!”刘表见诗大怒,拔剑言曰:“誓杀此无义之徒!”

5、

华雄连斩数员大将,十八路诸侯各个面带愁颜。

关羽大呼:“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如不胜,请斩某头。”

曹操见其相貌不凡,便酾热酒一杯,来到关羽面前,曰:“叔叔若是有意,就请喝下奴家这半盏残酒。”

6、

曹操头疼,差人星夜请华佗视疾。

华佗曰:“大王病根在脑袋中,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曹操道:“你这利斧有何好?”

华佗道:“我三件好,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曹操:“我不信!你把斧来剁一个人我看。”

曹操,卒。

7、

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

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玄德撸起袖子,将那一株株垂杨柳带根拔起。

此时,徐庶忽然回马掉头。

玄德:“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

徐庶:“某心绪如麻,忘却一大事。此间有一奇士,隐居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玄德:“如何才能求得?”

徐庶:只需达到五点要求即可——潘驴邓小闲。

8、

诸葛亮舌战群儒。

张昭曰:“曹操以汉相之名,坐拥百万之众,不可争锋,还是早早归顺为妙。”

诸葛亮怒吼:“诏安,诏安,诏甚鸟安。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寒了众兄弟的心!

9、

刘备二顾茅庐,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

玄德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孔明先生,得瞻道貌,实为万幸。”

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

玄德惊讶曰:“先生是孔明之弟诸葛均乎?”

少年曰:“非也,非也,吾乃独火星孔亮。”

玄德:“尼玛,一个梗玩两次!”

10、

徐晃心中苦闷,只见张辽从一旁走过。

徐晃上前打了张辽一巴掌,怒吼道:“好你个张文远,敢抢你公明哥哥的女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