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出现能量护盾,并且盾略强于矛,那战术思维会重新回到巨舰大炮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军事技术发展中一个经典的核心矛盾:进攻与防御的此消彼长。如果能量护盾真的出现了,而且其性能优势明显,那么军事战术的思考模式,尤其是在大规模舰船交战的层面,很可能会迎来一轮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回调。

首先,我们得理解“能量护盾略强于矛”意味着什么。这里的“矛”指的是攻击武器,比如能量炮、导弹、鱼雷等等。而“盾”则是防御系统,即能量护盾。如果盾的防护效率(比如吸收伤害、偏转攻击、能量消耗比等)显著高于武器的穿透能力,那么传统的“谁的炮弹更强,谁就能击穿对方的装甲”的逻辑链条就会断裂。

战术思维的回潮与演变:巨舰大炮的幽灵再现?

在能量护盾出现之前,海战(或者星际战舰交战)的战术核心是建立在火炮射程、精度、装弹速度以及装甲厚度与穿透力的博弈上的。巨舰大炮时代,无畏舰的出现就是这种思维的极致体现:用更大、更多的炮塔,堆叠更高的火力,试图一举摧毁对手的装甲。

一旦能量护盾成为常态,并且其防护能力足以抵挡当前主流武器的有效攻击,那么:

1. 穿透战术的徒劳与昂贵: 如果你的主炮打不穿对方的护盾,或者需要消耗天文数字的能量才能勉强削弱一点,那么继续升级武器的穿透力就变得效率低下,甚至得不偿失。想象一下,一艘战舰上的主炮弹药(或者能量)消耗速度非常快,但打在对方护盾上却如同瘙痒。这时候,舰船的设计重心就会从“如何制造更强的矛”转移到“如何让我的矛能够有效地穿透、或者绕过盾”。

2. 火力密度与饱和攻击的回归: 当单发高穿透力的攻击失效时,战术家们可能会重新思考“量变引发质变”的可能性。虽然你的炮弹无法击穿护盾,但如果我能用压倒性的数量和频率连续轰击同一个点,并且能量护盾的回复速度跟不上消耗速度,那么我就有可能“耗死”对方的护盾。这有点像冷兵器时代,面对坚固的城墙,与其试图用攻城锤一次性撞开,不如用无数的箭矢和投石消耗守军的体力和弓箭。

3. 近距离作战的吸引力增加: 考虑到护盾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或者“死角”(比如舰体正后方、尾部,或者特定的结构缝隙),又或者是在极近距离下,护盾的效率会因为能量扩散或技术限制而有所下降。那么,一些本来因为火力不足而不敢近身肉搏的战舰,可能会重新考虑冲锋陷阵的战术。接近对方舰船,绕过护盾的正面投影,用更近距离、可能更低效但更容易命中的武器攻击护盾的薄弱环节,或者直接攻击护盾发生器本身,都可能成为新的思路。

4. 战舰设计理念的重塑:
“盾”的优化: 战舰的设计将围绕如何最大化护盾的效能展开。这意味着更强力的护盾发生器、更高效的能量供应系统、更智能的护盾力场控制(比如能够根据攻击方向自动调整能量分配)将成为核心。舰船的外观可能会变得更加“圆润”或“流线型”,以最大化护盾的有效覆盖面积,减少物理死角。
“矛”的进化方向: 既然直接穿透变得困难,那么“矛”的进化方向可能会转向:
能量抑制或干扰武器: 研发能够干扰、压制甚至短暂瘫痪敌方护盾的武器,让其防护能力下降。
高射速、低穿透但高持续伤害的武器: 类似于现代海军中的近防炮(CIWS),虽然单发威力不大,但射速极高,足以在近距离形成一个“火力网”,覆盖可能存在的护盾薄弱点或拦截来袭武器。
穿透护盾的“特殊弹药”: 也许会有一些专门设计的、能够以极高能量密度爆发或者以某种特殊方式(比如超空间穿透、量子纠缠扰动)绕过护盾的武器,但这种武器的成本和产量可能非常有限,成为一种“决胜王牌”或“特种攻击”。
非能量类攻击: 传统的动能武器(如高速金属弹丸)在能量护盾面前效果如何?如果护盾主要针对能量攻击,那么纯粹的动能冲击可能仍然有效,或者可以被设计成能够以极其刁钻的角度撞击。

5. 侦察与情报的重要性被放大: 如果双方都顶着看不见的能量护盾,那么能否在第一时间侦测到对方的护盾状态、能量储备以及可能存在的薄弱点,将变得至关重要。隐身技术、反侦察技术、电子战能力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可能出现专门的“破盾舰”,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削弱敌方护盾,为后续攻击创造条件。

6. 战略层面的影响:
决胜时间的延长: 缺乏有效穿透手段的交战可能会比拼消耗,每一场战斗都可能演变成一场漫长的“拉锯战”,直到一方的护盾能量耗尽或发生器被摧毁。
战术的复杂化: 战术不再是简单的“瞄准射击”,而是包含了对护盾的扫描、分析、规避,以及对己方护盾的维持和优化。这使得指挥官的决策更加复杂,需要极高的战场洞察力和预判能力。
“以盾破矛”的思维转变: 既然你的矛难以穿透我的盾,那我的盾就可以成为我主动进攻的资本。比如,利用护盾的坚固性作为掩护,缓慢而坚定地推进,迫使对方在其不利的火力压制下进行反击,从而加速其护盾的损耗。

总结来说, 如果能量护盾的防护能力显著优于当前的主流武器穿透能力,那么军事战术思维的确会发生一次深刻的回归和演变。巨舰大炮那种强调火力密度、数量优势和消耗战的思维可能会重新占据一席之地,但它不再是纯粹的火力堆砌,而是围绕着如何“耗尽”或“绕过”能量护盾这一核心难题展开。战舰的设计、武器的研发方向,乃至整个作战理念都会围绕着“盾”与“矛”在新的规则下的博弈进行重塑。这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将过去的经验与全新的技术限制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以能量护盾为核心的交战模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又是皇帝金锄头思维。

能量如果能实体化,那么意味着人类已经彻底解决了质能方程转换问题,即物质能转化为能量的同时能量又能转化为物质,这个基础技术的层次大概比现在高两到三个层次。

层次,不是技术级别,甚至不是年份。

虽然我物理知识很浅薄,但是能量物质化应该至少也要解决杨米尔斯方程,然后把四大基本力统一,这样堪破宇宙四大基本力的情况下,应该才能解决能量物质化问题。

说难听点,人类到这种时候就算不能创造一个小宇宙,基础技术应该也到了物质能量随意转化的层次了,你告诉我回到巨舰大炮的模式打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军事技术发展中一个经典的核心矛盾:进攻与防御的此消彼长。如果能量护盾真的出现了,而且其性能优势明显,那么军事战术的思考模式,尤其是在大规模舰船交战的层面,很可能会迎来一轮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回调。首先,我们得理解“能量护盾略强于矛”意味着什么。这里的“矛”指的是攻击.............
  • 回答
    《沙丘》世界里的护盾,那玩意儿可不是随便就能仿制的。它基于一种极其精妙的生物学和物理学原理——“力场”生成,能够偏转所有非生物动能攻击。想象一下,你射出一发子弹,它还没碰到身体,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了,偏转成一个奇怪的角度,或者干脆在空中炸开。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能量屏障。所以,如果咱们真能把这护盾.............
  • 回答
    造出了戴森球?那可真是人类文明的终极飞跃了!假设我们真的能达到这一步,那时的能量需求和传输方式,估计我们现在的想象力也就只能触及冰山一角了。但如果非要脑洞大开一番,让能量从我们围绕恒星建造的巨大网兜里,安全、高效地送到地球,我能想到的几种可能,还得是结合我们现有的物理学认知,然后再稍微“加点料”。首.............
  • 回答
    你想知道,如果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氢和足够多的能量,人类能不能在地球上“制造”一颗恒星,对吧?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带着点儿科幻的想象力。咱们仔细聊聊,看看这事儿靠不靠谱。首先得明白,恒星是个啥玩意儿?它不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也不是一团简单的气体。它是一个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内部温度和压力都高到足以让氢原子核发.............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吸积盘之所以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绝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的那种“摩擦生热”。虽然摩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驱动这股强大能量释放的,是比这更深刻的物理机制。咱们一层层地剖析开来,看看这其中的奥秘。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吸积盘。想象一下,在一个巨大的引力源周围,比如黑洞.............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趣的脑洞,不过我觉得要说“人类会灭亡”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了。但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出现一种能躲避子弹的动物,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绝对是颠覆性的,而且很大程度上会是一种持续的、令人头疼的威胁。首先,我们得想清楚这“躲子弹”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它是真的能让子弹从它身边滑过去?还是说它能以一种.............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不安,却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提到“人口危机”和“大量赤贫人口来维持人口稳定”时,我们进入了一个涉及伦理、经济、社会和人类尊严的复杂泥潭。简单地说,用赤贫人口来“维持人口稳定”绝非一个可行或人道的解决方案,反而可能带来更深的危机。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这个问题:1. 人口危机究竟是指什.............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真的出现了一个能够公然挑衅物理法则的“东西”,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可不是科幻小说里那种小打小闹的“反重力鞋”或者“瞬间移动背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撼动宇宙基石的力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物理法则,就像是宇宙的DNA,是构成我们所认知世界的最基本代码。从最.............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设想,一个拥有绝对力量的神祇,以一种极其严厉的方式介入,抹杀所有争端参与者。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这样的情况下,地球能否获得真正的、持续的和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神”的运作模式。如果它真的能精准识别并瞬间抹杀“争端双方”,那么它至少拥有以下能力: 无处不在的感知能力: 它必.............
  • 回答
    探讨宋朝若未灭亡,能否催生资本主义,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假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剖析宋朝本身所蕴含的商业文明基因,以及资本主义诞生的必要条件,再对照两者之间的契合度与潜在阻碍。宋朝的商业文明:已有的沃土我们先来看看宋朝,为什么会被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孕育资本主义的“潜在摇篮”。 发达的商品.............
  • 回答
    中世纪欧洲,如果出现一个“巨能生孩子”的诸侯,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设想。让我们抛开现实的科学限制,纯粹从历史和政治逻辑上来探讨一下,这样的诸侯是否有可能通过联姻统一欧洲。首先,“巨能生孩子”是个关键。在中世纪,生育能力是衡量一个家族兴盛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诸侯真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也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摇摆的部分。如果自然界真的演化出了另一种同样拥有创造力、能够构建文明的智慧生命,并且他们的文明模式和人类文明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我首先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好奇。这种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这颠覆了我对生命演化路径的认知,更在于它意味着我们可.............
  • 回答
    哈,说到曲解愿望的灯神,这可真是个能让人乐出腹肌的设定!我跟你说,我一个老家在农村的朋友,就跟我讲过这么个事儿,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我保证是“真实事件改编”,当然,具体是不是真的我也不敢百分之百打包票哈,但听着就贼逗。我这朋友姓王,大家都叫他小王。小王这个人吧,说实话,算是个实在人,不求大富大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历史的“假设”和“如果”。我们不妨来仔细推敲一下,如果唐庄宗李存勖真的成功为父报仇,射杀了契丹的开创者耶律阿保机,这对后唐的命运以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的历史背景。唐庄宗李存勖继位时,五代十国的局面已经形成,梁、唐、晋、汉、周轮番登场,战.............
  • 回答
    这个问题,让很多火影迷们津津乐道了好些年,而且每次都能引发一番激烈的讨论。咱们就抛开鸣人的“外挂”光环,单单聊聊卡卡西在没有鸣人搅局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把那个时期的佐助给“解决掉”。首先,得明确一下“解决掉”这个词的含义。是彻底杀死?还是让他失去战斗力,不再构成威胁?咱们姑且理解为后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引人入胜且极具挑战性!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现一百万个一千米高的巨人,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人类是否有能力击败它们,以及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一千米高巨人”的概念: 体型与质量: 一千米高的人形生物,即使是匀称的,其体型也会比我们已知的所有生物都大得多。.............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问题,也是无数历史爱好者和王朝研究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如果一个朝代能够连续涌现多位卓越的君主,是否就意味着这个朝代能够绵延至今,甚至万世不绝?这其中蕴含的逻辑和可能遇到的障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雄主迭起,无疑是奠定一个朝代基石、创造辉煌盛世的必要条件,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把一个虚构的、能力超凡的元婴期修士放到我们现实世界的美国,这其中涉及的冲突和可能性是相当复杂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元婴期修士大概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然后再对照我们现实世界拥有的手段。首先,我们得对“元婴期修士”这个概念有个基本理解。在很多东方玄幻小说里,元婴期是修仙体系.............
  • 回答
    如果齐天大圣孙悟空真的踏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人类能不能把他抓住?这个问题,就像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一样,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咱们得从孙悟空本身的能力和现代人类的手段两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说说孙悟空。这老孙可是个自带“硬核BUFF”的存在。 七十二变: 这不仅仅是变成小虫子或者花草那么简单.............
  • 回答
    克莱因王国,一个在虚构作品中被赋予了独特法律体系的国度。如果将这套体系搬到现实世界,能否行得通?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值得我们仔细审视。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克莱因王国法律制度的几个核心特点: 王国统治与贵族特权: 核心的权力掌握在国王手中,而贵族阶层则拥有相当大的特权和影响力。这与现实中许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