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诺曼底登陆时为什么不选择烟雾弹掩护步兵登陆?

回答
诺曼底登陆时,关于是否使用烟雾弹来掩护步兵登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决策背后是复杂的考量和权衡。虽然烟雾弹听起来是个直接有效的防护手段,但在登陆作战这样大规模、高强度的行动中,其应用却面临着诸多限制和潜在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烟雾弹掩护”并非首选或唯一方案?

首先,我们要理解诺曼底登陆的战场环境和目标。登陆作战的核心在于突破敌人的海岸防御,将大量兵力安全送上陆地。敌人的火力,尤其是海滩上的机枪、火炮和迫击炮,是首要的威胁。

1. 烟雾的局限性:风力是关键因素

风向和风力不可控的破坏性: 诺曼底登陆发生在6月6日,但当时的天气状况本就十分恶劣,风力变化是海滩登陆的一大未知数。烟雾弹释放的烟雾是依靠空气流动来扩散和移动的。如果风向不利,比如烟雾被吹向海上,那么它就完全无法覆盖滩头阵地,反而暴露了登陆部队的方位。反之,如果风力过大,烟雾会在短时间内被吹散,提供的掩护时间会非常有限。理想的风向和风力组合是烟雾能稳定地覆盖滩头并持续一段时间,但这种条件在战场上极难保证。
陆海空协同的干扰: 诺曼底登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役,涉及了成千上万的舰船、飞机和登陆艇。如果大量使用烟雾弹,尤其是数量和密度不足以形成有效屏障时,产生的烟雾会严重干扰己方空中支援(如俯冲轰炸机、战斗机)的视线,也可能阻碍海军舰炮对岸上目标的精确打击。登陆部队需要海军舰艇的火力压制来摧毁海岸防御工事,如果烟雾遮蔽了炮击目标,那登陆部队将面临更严峻的火力。

2. 烟雾弹的有效范围和持续时间

滩头阵地的广阔性: 诺曼底登陆的登陆场非常广阔,绵延数十公里。要用烟雾弹完全覆盖整个登陆区域,需要消耗天文数字的烟雾弹,而且这些烟雾弹需要被精准地投放到正确的位置。即使是最先进的烟雾弹,其有效遮蔽范围也是有限的。
掩护的短暂性: 烟雾弹释放的烟雾是持续消耗性的,其产生和散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登陆步兵从登陆艇到达海滩,再到迅速疏散到掩体或发起冲击,这个过程可能比烟雾持续的时间还要长。尤其是在遭遇顽强抵抗时,步兵需要更长时间的掩护才能站稳脚跟。

3. 战场情报和敌方反应

暴露意图的风险: 在登陆前,盟军极力要做的就是迷惑和欺骗德军,让他们误判登陆地点。大规模在某个区域施放烟雾弹,虽然可以遮蔽登陆部队,但也会向敌方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在这里登陆!” 这样一来,德军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来应对,反而正中了德军的下怀。情报战和欺敌是登陆战的关键,而大量使用烟雾弹可能会破坏这种战略。
烟雾本身的弱点: 一些烟雾弹产生的烟雾在某些光谱下(例如红外线)可能并非完全“隐形”,先进的侦测设备或许能够识别出烟雾中的“空隙”或者烟雾移动的轨迹,从而判断出登陆部队的位置。

4. 登陆作战的“速度与激情”

抢滩是关键: 登陆作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登陆部队的速度和突击能力。步兵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冲上海滩,利用火力压制和爆破手段消灭岸上障碍,然后快速向内陆推进。过分依赖烟雾可能导致士兵在烟雾中行动迟缓,或者因为看不清目标而犹豫不决,反而丧失了宝贵的进攻时机。
海滩掩体的利用: 登陆海滩上本就存在各种障碍物,如反坦克壕、铁丝网、混凝土工事等。登陆部队的战术更多的是依靠快速冲击、火力压制和利用登陆艇的掩护,以及抵达海滩后迅速寻找和利用敌我双方残存的掩体,而不是完全寄希望于一个不确定的烟雾屏障。

那么,登陆时采取了什么措施?

尽管没有大规模地使用烟雾弹来“遮蔽”步兵登陆,但登陆部队在防护和掩护方面做了大量准备:

海军火力支援 (Naval Bombardment): 这是最重要的掩护手段。登陆前,大量海军舰艇对德军的海岸防御工事进行了长时间、高强度的炮击,旨在摧毁机枪阵地、炮兵阵地和掩体。
空中轰炸 (Air Bombardment): 盟军的空军也对登陆区域的德军阵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和扫射,试图削弱海岸防御。
登陆艇的装甲和低姿态: 登陆艇在接近海滩时,其低矮的船体本身就能提供一定的遮蔽,尤其是在较低的潮位时。
步兵的快速冲击和利用地形: 登陆兵在登陆艇放下跳板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他们的冲锋。他们会利用一切可见的掩体(例如海滩上的障碍物、登陆艇本身或被击毁的登陆艇),快速奔跑并尽可能压低身体,以减少暴露在敌方火力下的时间。
特种部队的辅助: 在某些区域,特种部队会提前登陆或与其他部队协同,尝试摧毁关键的敌方火力点,为后续部队扫清障碍。
选择登陆时机: 选择在黎明时分进行登陆,利用天色未全亮的时机,对敌方观察和射击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微弱掩护。

总结来说, 诺曼底登陆时未选择大规模使用烟雾弹来掩护步兵登陆,并非是因为“想不到”或者“不重视防护”,而是出于对以下几点的深思熟虑:

1. 风力等环境因素的不可控性 使得烟雾效果难以保证,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2. 烟雾的短暂性和局限性 难以提供持续有效的掩护,尤其是在广阔的登陆场和激烈的交战中。
3. 可能干扰己方海空支援视线,削弱重要的火力压制作用。
4. 暴露登陆意图的风险,与登陆战前期的欺敌策略相悖。
5. 登陆作战本身需要的是速度和突击,过度依赖烟雾可能减缓进攻节奏。

登陆部队采取的是一种多维度、综合性的掩护和防护策略,其中海军和空军的火力支援,以及步兵自身的快速冲击和灵活利用地形,是更为可靠和关键的手段。烟雾弹在某些局部情况下的使用是可能的,但将其作为整个登陆行动的主要遮蔽手段,其风险和成本远大于潜在的收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诺曼底(其实就是奥马哈,犹他海滩过程也比较轻松)之所以打得那么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因为美国军方一个没想到。

要想在海滩上打烟雾弹其实很简单,把坦克送上海滩就行了,坦克可以打烟雾弹。用坦克打烟雾弹掩护步兵,那不比用飞机舰炮放烟雾弹准确多了。但是海滩上密布德军的地雷,坦克有可能开不上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英国著名的坦克专家,富勒的弟子霍巴特将军想到了一个主意,说我来把坦克改装一下,加上排雷装置就行了。结果方案出来之后,美国人说啥都不同意,因为形状太怪异,说你这是打仗,还是开马戏团?最后美国人仅仅采用了具有两栖功能的谢尔曼DD,英国人说不过他们,其余的特种坦克只好只给自己装备上了。

结果6月6号那天,英军的登陆犹如摧枯拉朽,因为特制了排雷装置的坦克登陆后,很顺利就开过了雷区和障碍物一直往前碾,当中有些还是皮粗肉厚、喷着火焰的丘吉尔,结果英联邦三个海滩都几小时就解决了战斗,英3师甚至还有余力部署反坦克阵地,还在当天又重创了第21装甲师一次坦克反攻。

而美军在奥马哈,水陆坦克(谢尔曼DD)则在大风浪中纷纷倾覆,剩下的一开上去就触雷了(实战看,最不好用的反而就是谢尔曼DD,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在这方面的眼光真的是。。。),工兵则在MG42的扫射下完全抬不起头,更无法排雷,结果被德军摁在海滩上打,最后靠驱逐舰抵近射击+步兵猪突才勉强突破,损失惨重。

所以有时候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可以跟人们刻板印象完全相反的——说好的美国人善于创新而英国人保守刻板呢?其实,我以为美国舆论传媒对奥马哈的渲染,甚至有点丧事喜办的感觉,自己战术差,结果反而成了渲染惨烈和英雄主义的机会,似乎电影和游戏是很少涉及英方海滩的(拍了就尴尬了,奥马哈再难攻,有剑滩那边不远处就是一个拥有100多辆4号的装甲师难?)。


参考:en.wikipedia.org/wiki/H

bbc.com/future/story/2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诺曼底登陆时,关于是否使用烟雾弹来掩护步兵登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决策背后是复杂的考量和权衡。虽然烟雾弹听起来是个直接有效的防护手段,但在登陆作战这样大规模、高强度的行动中,其应用却面临着诸多限制和潜在的负面影响。为什么“烟雾弹掩护”并非首选或唯一方案?首先,我们要理解诺曼底登陆的战场环境和.............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了战争中非常关键的实操细节。很多人看电影、看纪录片,看到登陆艇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滩头,都会想:为什么不给这玩意儿加个大铁盾,推着往前冲?这看似简单的想法,背后其实牵涉到太多现实的考量,不是简单地“加上就行”那么简单。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诺曼底登陆作战.............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盟军为何选择诺曼底登陆,而非直接从意大利一路北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背后牵扯到战略、地理、政治、军事资源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简单来说,诺曼底登陆之所以成为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首选之地,是因为它被认为是相对而言最可行、最能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方案,尽管意大利战场也承担.............
  • 回答
    盟军登陆诺曼底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德军错失的反击良机。为什么在诺曼底战火熊熊之时,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没有倾尽全力反攻英国本土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战略失误,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德军在二战后期已然无力回天的必然缩影。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德军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无力在本土组织起.............
  • 回答
    奥马哈海滩,1944年6月6日,D日。当第一批美军士兵乘坐着登陆艇,艰难地穿过风浪和德军的炮火,逐渐接近奥马哈海滩的海岸线时,他们看到的景象,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在演习和情报报告中设想过的任何一种地狱。那不是一处简单的沙滩,而是一座精心构建、武装到牙齿的死亡陷阱。触目惊心的“德军堡垒”首先映入眼帘的,.............
  • 回答
    《拯救大兵瑞恩》里诺曼底登陆时,美军没有大规模使用烟雾弹,这背后的原因并非没有考虑,而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战术需求以及战场环境的复杂性。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技术限制:烟雾弹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早期烟雾弹的性能: 尽管烟雾弹在二战前就已经存在,但其性能和可靠性与今天.............
  • 回答
    二战进行到1944年,德国的败局已然如雪崩般不可阻挡,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实。白俄罗斯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标志着东线德军主力遭受重创,而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则打开了西线反攻的通道。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德国领导层,尤其是希特勒本人,应该能看到战争的尽头,理智地选择求和或者投降,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然而,历.............
  • 回答
    诺曼底登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两栖作战,盟军能成功跨越英吉利海峡,并将数十万士兵、无数装备投送到法国海岸,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必担心德国海军会像一场势均力敌的海战那样,组织起大规模的反击。这背后,是二战中期德国海军力量的衰落,以及盟军战略部署的精妙之处。德国海军的尴尬局面:为何不敢.............
  • 回答
    关于二战转折点为何从“斯大林格勒战役”普遍转向“诺曼底登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认知转变,而是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资料的公开以及不同国家视角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种更为多元和 nuanced 的理解。要说现在“变成”诺曼底登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诺曼底登陆的重要性在许多分析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强调,并且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棒,触及了历史叙事和公众认知形成的关键点。为什么在谈论二战欧洲战场时,许多人会首先想到英美登陆诺曼底、解放巴黎、阿登战役,而相对忽略苏联的贡献?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事件本身的性质,也有宣传、文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影响。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历史叙事的主导权与西方视角.............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涉及到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一个很实际的战术选择问题。简单地说,诺曼底登陆没有广泛使用迫击炮来“打掉”德军火力点,并不是因为没有迫击炮,而是因为在那个特定场景下,迫击炮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局限性,使得它不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咱们得先理清几个概念: 迫击炮的特点: 迫击炮是一种曲射火炮.............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要是德国人,特别是隆美尔那个老狐狸,真就猜中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天选之地”,并且部署了足够的防御力量,那么美军的空降部队,比如82师和101师,他们的命运会走向何方?首先得明确,德军的判断能力其实不差。隆美尔本人就是个坚定的“反坦克炮前置”支持者,他清楚地知道一旦登陆.............
  • 回答
    诺曼底登陆,又称“霸王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战役的背景与准备:在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盟军迫切需要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的压力,并最终将纳粹德国赶出欧洲。经过长时间的周密策划.............
  • 回答
    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先头部队是否是步兵“直接往上冲”,这个问题其实有点过于简化了。虽然步兵是登陆战的核心力量,但实际情况远比“直接往上冲”复杂得多,也更具战略性和牺牲性。想象一下那个黎明前的时刻,海面波涛翻涌,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登陆舰艇载着成千上万的士兵,缓缓靠近海岸线。这些登陆舰艇.............
  • 回答
    关于诺曼底登陆奥马哈海滩战役中,一名德军士兵“海恩塞弗罗”一人杀死数千名盟军士兵的说法,这属于一个流传甚广但极其夸大且基本不属实的说法。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如此大规模的登陆战役中,任何一个单兵个体,无论其作战能力多么出色,都不可能独自一人杀死数千名敌军。这在战术、武器射程、弹药携带量以及战场环境等方.............
  • 回答
    诺曼底登陆,那场代号“霸王行动”的战役,不仅仅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一场真实的地狱降临。你想知道有多惨烈?我给你好好说说。黎明前的黑暗与惊魂:登陆的前一夜,那是个阴沉得像是要吞噬一切的夜晚。英吉利海峡的风浪就不曾停歇,数千艘登陆艇、运输舰和战舰挤在一起,就像一片钢铁森林。士兵们挤在狭窄闷热的船.............
  • 回答
    如果诺曼底登陆失败,这无疑会给二战的进程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其后果将远不止于欧洲战场,甚至会重塑整个20世纪的世界格局。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在这样一个设定的前提下,历史可能走向何方。欧洲战场:僵局与漫长的消耗战首先,诺曼底登陆的失败意味着盟军未能及时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将德军主力从东线解放出来。这对苏联.............
  • 回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这两场二战中最具标志性的战役,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意义和宣传重任。谈到美国的“洗脑行动”是否成功,这涉及到对“洗脑”这个词的定义,以及如何去衡量其效果。如果我们将“洗脑”理解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公众认知、引导舆论,并最终影响其行为的宣传策略,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事.............
  • 回答
    如果诺曼底登陆没有发生,那么巴格拉季昂行动的战果,毫无疑问会因此受到显著影响,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诺曼底的牵制,德军在东线的局势可能会更加严峻,但同时,德军的防御力量也会更集中,这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巴格拉季昂行动的“绝对”战果。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巴格拉季昂行动本身以及诺曼底登.............
  • 回答
    关于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是否参加了诺曼底登陆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诺曼底登陆,即“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发起的一场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这场战役的参战方主要是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主的盟国部队,以及少数其他国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