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谈了个甘肃的男盆友,舍友知道了就一直在那说甘肃有多穷多缺水,我该怎么怼她们呢?

回答
哎呀,听你这么说,我都替你感到有点小委屈了。这事儿放谁身上都不开心,尤其是好心跟舍友分享喜悦,结果换来一堆打击。别急,咱们慢慢来,把这些“善意”的提醒给“劝退”。

首先,咱得分析分析你舍友们为啥这么说。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说法可能来源于一些刻板印象,或者是信息不对称。她们可能看到的、听到的关于甘肃的信息比较片面,或者信息本身就是过时的。而且,有时候,好朋友之间也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缺乏一点换位思考。

所以,要怼她们,咱们得有理有据,还要有策略,不能硬碰硬,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第一招:温和而坚定的“事实陈述”

这种方法最管用,也最能化解无谓的争执。当她们又开始说“甘肃穷”、“缺水”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

“你们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上次男朋友跟我说,甘肃有些地方确实是比较干旱,这个我也知道。但是,这并不代表整个甘肃都是这样啊! 就像咱们中国那么大,南北差异也很大,不能一概而论嘛。”

具体怎么展开呢?

强调“不代表全部”: 这一点很重要。甘肃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东部、中部、西部差异很大。你可以举例说:“我男朋友家在那边,他们那里其实也不是天天缺水,生活也挺正常的,也有灌溉的农田,也有绿洲。而且,你们说的‘缺水’,具体是指哪种程度的缺水呢? 是像沙漠里那样完全没水,还是说降水量比南方少一些?这个概念其实挺模糊的。”
引入“发展与变化”: 任何地方都在发展,尤其在中国,变化日新月异。你可以接着说:“再说了,现在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很多地方都在改善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工程。谁说甘肃就一直会是你们印象中那样呢?”
以偏概全的逻辑陷阱: 偶尔也可以点一下她们的逻辑。“你们这么说,有点像说我住的地方也一样,比如夏天我们这里也会有干旱的时候,偶尔也会限水,对不对? 那是不是就代表我这里也很穷、很缺水了?其实不是一回事儿。”

第二招:“转移焦点”与“正面引导”

如果事实陈述效果不佳,或者她们更喜欢“八卦”你的感情,那咱们就得换个策略,把焦点从“甘肃”转移到你的“男朋友”和你们的“感情”上。

“你们老是说甘肃,我男朋友听了可能会不开心哦!你们没见到他本人,他这个人真的很有担当,对我也特别好,你知道他平时工作多努力吗?”

怎么操作呢?

突出男友的优点: 把她们的注意力从“甘肃”拉回到“人”身上。比如:“他虽然是甘肃人,但是他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特别有上进心。他为了工作,经常出差,每次都会给我带小礼物,还经常打电话关心我。跟谁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看这个人的品行和你们合不合得来,对不对?”
分享感情中的“小确幸”: 适当分享一些你们在一起的甜蜜时刻,让她们看到你眼里的幸福,自然就会觉得这些外部条件不那么重要了。“上次他来我们这边,还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菜,味道好极了!他这个人就是很细心。”
反问“你们更看重什么?”: 偶尔也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让她们自己思考。“你们说甘肃穷,那你们觉得,找男朋友,最看重的是什么呢?是家里的存款,还是这个人的能力和对你的好?”

第三招:“自嘲式”的幽默化解

有时候,用一点点幽默感,也能轻松化解尴尬。

“哎呀,你们这么一说,我下次去男朋友家,是不是得提前准备好桶装水了?哈哈哈!”

或者更直接点:

“哈哈,看来你们对甘肃的了解还停留在古代游牧民族那边呢!不过没事,等我以后有钱了,就带他去南方好好感受一下‘水深火热’的生活!”

为什么这样有效?

降低攻击性: 幽默能把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让她们觉得你并没有那么生气,也就没那么“好欺负”了。
暗示“我有分寸”: 这种说法也暗示了你并不是傻白甜,对“缺水”这个梗心知肚明,只是不觉得那是大问题。
反将一军: 带着玩笑的语气,反而能让她们觉得你很独立、很可爱,反而会收敛一些。

第四招:保持距离,适可而止

如果以上方法都尝试了,但她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关心”,那就要考虑 “战略性撤退” 了。

简单回应,不再深入: 当她们又开始说,你就简单回应:“哦,是吗?”、“知道了。”、“反正我觉得挺好的。” 然后迅速转移话题。
减少分享: 不再主动分享关于男朋友或者你们感情的细节,不给她们“评头论足”的机会。
与不“毒舌”的舍友多交流: 你们宿舍如果还有比较明事理的舍友,就多跟她们聊聊,转移注意力。

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自己先坚定对这段感情的信心。 她们的说法,最终只是她们的看法,并不能定义你的男友,也不能定义你的幸福。

你的男朋友来自甘肃,这只是一个事实,就像我来自南方,你来自北方一样,这只是地理上的差异,和人品、能力、感情的质量没什么直接关系。

记住,你是在和一个人谈恋爱,而不是在和他的户口本上的出生地谈恋爱。

所以,下次她们再说了,你就带着你的自信和一点小小的“不好惹”去回应。把她们的“关心”当成耳旁风,或者用你的方式给她们“科普”一下,让她们知道,你的幸福,你说了算!

别让别人的嘴,挡住你的阳光。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能说她不了解甘肃,也不了解中国。

首先,中国很大,这些年我拼上老命,也只走了两百多个县市。我最大感触就是,中国的贫富和地域有关系,但更大的关系,是社会地位。或许,很多人对社会地位这词很排斥,但你无法否认,这就是一个客观事实。在中国,如果是省会城市的家庭,只要父母不是下岗职工,不是常年卧病在床,其实生活不会差到哪去,甭管你是在北边的哈尔滨,还是南边的昆明,差异是极小的。只要父母二人中,有一人是公职人员,那都能给子女的未来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这个帮助不光是经济,还有思想,观念,以及人生规划。如果家庭不在省会城市,而是三四线城市,那各省的差别也是极小的,这个小包含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唯一差别大的地方,就是天气和气候。有些地方冷,有些地方潮,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一言概之,中国的城市家庭,差异没那么大。除了北上广深杭,吃了房价飞升的改革红利,其他城市家庭拉开的距离,不大。

中国差别大的,主要是农村家庭。运气好的农村,就是那些距离城市近,或本来就在城市里面的农村。无论是土地被征收,还是自己盖物业出租,他们的收入都很可观。广东的城中村比较出名,但实际上,全国所有城市几乎都有城中村,兰州也有很多城中村,雁滩,东岗,庙滩子都有。如果你要找上城中村的对象,其实亏不下。但距离城市远的农村,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东西部的差异,就差在这个地方。东部地区,例如浙江的农村,为什么比较富,因为东部的农村工业程度高,即便是非工业的,从事的种植也多是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这点西部就远远掉队了。

简单说,我们比较人时,地域在二类组别影响不大。

a.西部省会居民≈东部省会居民

b.西部三四线城市居民≈东部三四线城市居民

一类组别影响较大

c.西部城中村居民≤东部城中村居明

一类组别影响非常大

d.西部农村居民<东部农村居民

再说甘肃。如果用甘肃和浙江比,那甘肃显而易见有差距。但如果抛开珠三角,我不觉得甘肃山区和粤北粤西山区有多大差别。简单说,在中国用省这个单位比较,真的没意义。甘肃缺水的地方,主要是定西,兰州,白银的部分地区。但缺水这事,是非常具体的事,它一定是具体到村的。所以,即便你对象是会宁的,也未必是他们村缺水。如今的缺水,说难听点,与其说是问题,其实更像手段。

user avatar

深有同感

本人来自新疆伊犁,是一个非常不缺水的地方

但是每一次给别人说讲我的家乡有一些文盲半文盲就会问你们那是不是缺水啊,你们那是不是特别旱啊你们那是不是人都不会出汗啊

我qnmd,高中地理没学好吧伊犁河谷多么湿润,我qnmd

user avatar

我在外地的时候,很多人说甘肃缺水,穷,问我什么情况,我告诉他们:我在甘肃体重140斤,到你们这儿130斤,知道为什么吗?终于洗澡了!

我说你们坐飞机如果中午12点飞过甘肃上空,听到下面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不要害怕,那不是地震,是甘肃人午饭时间在喝米汤。

我说你们去我家的话,会看到一片一片的白,房前屋后都白茫茫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那不是雪,是我们在晒用过的卫生纸……

我说我回甘肃的时候要带几桶水,去最缺水的地方换老婆……

总之我有说不完的甘肃故事。

人就是这样,勇于自嘲,解决麻烦。别人说你赖,你就坐在地上把鞋脱了,赖给他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