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不太懂题主的意思。。。。
原po的意思我理解了一下大概思路是这样的
美国获得过俄式战机一美国研究过俄式战机一美国没有仿制过俄式战机一俄式战机不如美式
以及可能有的潜藏含义''中国战机都是low货,打不过美械。''
还是先说米格-29和苏-27的历史吧
这两款飞机都脱胎与苏联的PFI(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其中米格-29属于LPFI(轻型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这个计划旨在研发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下一代战机,对标的是美国的F-15/F-16项目。两者的设计都来脱胎于TsAGI的研究(中央流体力学研究所)所以,这两款飞机的外形会比较相似。
战斗机的本身的强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设计的好坏
第二、配套子系统的好坏
设计方面,由于27和29都是类似设计,所以我们一并介绍了。
作为由TsAGI和米格&苏霍伊三大巨头联手设计优化,并得到了苏联部长会议认可,出口到全世界十几个国家,担负着冷战时期防空反击任务的战斗机,她们的设计无疑是优秀的。
事实上美国也有过类似的设计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北美飞机公司的作品''NA-335'',她也是F-15的竞标方案之一
至于为什么美国人当时并没有选择这种方案,有说法认为,美国人当时震惊于米格-25的高超性能,所以对麦道公司模仿米格-25制造的原型机颇有好感,而对于北美的方案则表示理解不能。这个说法在英文维基里有相关证明,姑且认为是对的吧
另外有说法称(小道消息),北美公司曾在1956年,推出过一款名为NR-237的设计,这个设计长这个样子。。。
所以如果我们认可这种说法。。那就意味着,米格很可能抄了北美的设计,然后麦道又抄了米格的设计,被抄了两遍的北美反而成了最大输家╮(╯_╰)╭
当然这个小故事只是侧面说明,中央升力体的设计是优秀的,并不逊色于美国人的方案。
再来说说航电,最初的米格29计划才用S-29型雷达。这是一种采用平面阵列天线和全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在100km之外探测对方战机大小的目标,这个数据与F-16早期型装备的AN/APG-66性能基本一致
但是等到真正造的时候才发现,无法在规定时间呢完成计划中的S-29雷达(时间不够不是技术不够)即使造出来,米格29也塞不下。因此,苏联人本着够用就行的老传统,把原定的平面阵列和全数字信号换成了双极卡塞格伦天线和模拟信号处理器。这也就是米格29装备的N019(蓝宝石)脉冲多普勒雷达。当然,作为减配的代价,米格29的最大目标探测距离下降到了70km。
最后说说米格29的用途。作为一款前线战斗机,按照苏联当年的设想,未来苏联航空部队有超过2/3的战机都是米格29,也就是说米格29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消耗品,并不会追求过高的性能。米格29的教练机版本甚至连雷达都没有,只有简单的无线电测距仪和红外瞄准系统。
其实米格29给人一种很烂的感觉,主要是源自于外销风评很差,以及几个小国使用的战果不佳。但是要知道米格29作为一款前线战斗机,她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为苏军的钢铁洪流提供防空掩护,她不需要超高的航程,毕竟从东德前线飞到法国也没有多远,柏林离巴黎只有1000公里而已,也不需要超强的雷达,毕竟她的对手是会对装甲部队造成致命打击的攻击机,而在灵动的雨燕面前,在苏军那庞大而完善的地面防空体系的配合之下,那些笨重的对地机型根本不是一合之敌,只有F-16能与之一战。当对空搜索,航路规划,防空引导,航迹计算,火力分配,这些都有自动化系统和地面雷达辅助的时候,米格29唯一需要担心的就只有如何在简陋的前线机场起降。
而当苏联解体,米格29开始外销的时候,没有苏军完备的战略系统的支持,米格29确实难敌美军现代化作战体系下的现代空军。但这并不是米格29的问题。
''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先写这么多,有时间有人看再更苏27的部分和最终的结论
据说美国人还获得过飞碟、
猜猜搞F15时强调"Not a pound for air-to-ground"是受了啥刺激?战斗机黑手党甚至打算把F-16阉割成只带测距雷达,彻底放弃治疗是受了啥刺激?一定是歪杏仁!
F-16A没BVR能力,到了F-16C为啥装了麻雀?因为米格29A有BVR?不!一定是歪杏仁!
美军自用F-15C为啥宁愿忍受坑爹可靠性也要保留F-100发动机?是不是因为空战挂载下F-15C爬升率甚至比不过外带机腹油箱的米格29A,而RD-33和AL-31的泼辣性都要优于F110?不!一定是歪杏仁!
F-15E为啥升级电传?因为SU-27有电传?不!一定是歪杏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