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使吴人在夷陵之战后溯江西上,实现与曹魏二分天下,能否最终北伐成功?

回答
夷陵之战,那是三国鼎立局面中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役。孙权在这场仗中输得太难看了,元气大伤,陆逊虽然赢了,但也在消耗吴国的国力。如果,仅仅是个如果,历史的车轮能够拐个弯,假设吴军在夷陵之战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溯江西上,与曹魏在汉中或其附近形成对峙,那么,孙吴真的有问鼎中原的可能吗?

这盘棋可复杂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一步一步地捋清楚。

一、溯江西上,二分天下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夷陵之战后,刘备确实失了荆州大片土地,并且病死白帝城,蜀汉国力遭受重创。此时的吴国,表面上看,是赢了夷陵,但实际情况是,孙权失去了对荆州南部(除了江夏)的控制,并且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代价。

如果孙权不是心血来潮去打刘备,而是审时度势,在夷陵之战的胜利后,立刻将目光转向汉中方向,这倒不是不可能。但这个“溯江西上”的“上”字,是个关键。是直接去攻打蜀汉在荆州的残余势力,还是真的顺着长江向上,去挑战曹魏在蜀汉腹地的控制?

考虑到当时蜀汉国力虚弱,吴国主力尽损,直接去挑战曹魏在汉中的兵力,难度极大。更现实的设想是,吴国在夷陵之战后,并未全力追击刘备残部,而是趁蜀汉内乱,夺取了部分荆州原属于蜀汉的区域,并以此为基地,向汉中方向施加压力。

比如,孙权可以利用刘备新丧、后主刘禅年幼的混乱时机,派遣一支精锐部队,沿着长江西进,目标是荆州西部,甚至是巴东、巴西一带。这支部队的目的是牵制蜀汉,防止蜀汉再起,并寻找机会与北方的曹魏争夺那些本就摇摆不定或被曹魏控制的区域。

如果能成功在汉中地区站稳脚跟,形成与曹魏的南北对峙,那么天下局势就真的变成三国了。但这个“站稳脚跟”谈何容易?曹魏在汉中经营多年,兵力、粮草、防御工事都比吴国要扎实得多。

二、孙吴北伐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假设吴国奇迹般地在汉中与曹魏形成了对峙,那么,孙吴的北伐之路会是怎样的呢?

1. 地理与军事劣势:
进攻方向的问题: 吴国的主要战略方向始终是东吴孙策、孙权父子奠定的,那就是顺江而下,夺取中原。汉中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如果吴国要从汉中北伐,他们要面对的首先是陇右地区的曹魏精锐,以及关中的坚固防御。这可不是顺流而下攻击合肥那么简单。长江是吴国的生命线,一旦离开长江,吴军的补给和机动性都会大打折扣。
兵力与后勤: 夷陵之战消耗了吴国大量的兵力。即使勉强在汉中立足,其兵力也难以与北方强大的曹魏长期抗衡。更别说,要维持一支在关中平原上作战的军队,后勤压力将是天文数字。吴国虽然有发达的水路,但从江东到汉中,再到关中,路途遥远,补给线极易被曹魏切断。
兵种优势的发挥: 孙吴最擅长的是水战和步战,尤其是在南方潮湿地形作战。但一旦北伐进入关中和北方平原,他们的水战优势将荡然无存,陆战也面临着曹魏强大的骑兵和步兵的挑战。

2. 内部的隐患:
士族门阀的制约: 孙吴政权内部士族门阀势力强大,他们的支持是孙权能否进行大规模北伐的关键。但这些士族更看重家族的利益和南方地区的稳定,大规模北伐的风险对他们来说收益不高,甚至可能威胁到他们在吴国的根基。一旦战事不顺,内部的离心离德会迅速显现。
人才的断层: 夷陵之战虽然陆逊获胜,但也让吴国损失了不少经验丰富的将领。而且,与曹魏长期争夺人才相比,孙吴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差距。北伐需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有战略眼光的将领,而吴国在这方面似乎始终存在隐忧。
孙权个人的执政风格: 孙权虽然雄才大略,但有时也显得犹豫不决,或者过于相信某些人的建议。如果他不能在北伐问题上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明智的策略,很容易被国内外的因素所左右。

3. 曹魏的实力:
强大的国力: 曹魏在魏武帝曹操打下的基础上,经过曹丕和曹叡几代经营,国力日渐强盛。其人口、财政、军事实力都远超吴国。
坚固的防线: 曹魏在汉中、关中地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并且拥有强大的骑兵力量。即使吴国能在汉中牵制住曹魏的一部分兵力,也难以撼动其核心防御圈。
人才济济: 曹魏汇聚了司马懿、诸葛诞、邓艾、钟会等一批能力出众的将领,他们的存在使得曹魏在军事指挥上更具优势。

三、可能性分析与结论: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即便吴国在夷陵之战后能够奇迹般地在汉中与曹魏形成对峙,其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战略上的不适应: 吴国的根本优势在于长江,一旦离开长江,他们的战略就变得被动。从汉中北伐,是对吴国战略基因的一次颠覆,风险巨大,收益渺茫。
后勤和补给的瓶颈: 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吴国需要跨越复杂的地理环境,并且在远离自身核心区域的地方维持作战,后勤的压力足以压垮任何一次尝试。
内部的软肋: 孙吴的政治结构和士族势力,很难支撑起一场高风险、高投入的长期北伐。
敌人的强大: 曹魏并非等闲之辈,其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以及经验丰富的将领,都是吴国难以匹敌的。

可以想象,即使吴国能占领汉中,那也更像是在为曹魏看守边疆,或者在与曹魏进行一场消耗战。一旦曹魏投入重兵,吴国很可能在汉中地区被击溃,甚至可能因为过度消耗,导致南方也出现不稳。

总结来说,孙吴在夷陵之战后溯江西上,实现与曹魏二分天下,虽然在理论上是一种可能的“假设”,但要最终北伐成功,难度堪比登天。 他们的优势不在那个方向,他们的根基也不在那里。吴国最务实的策略,仍然是巩固长江防线,伺机夺取荆州,然后与蜀汉合作,共同对抗曹魏。如果他们在夷陵之战后选择向汉中方向扩张,那更像是一次冒险的赌博,而且,这盘赌局的胜算,实在是太小了。

历史的走向,往往是无数的细节和必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吴国未能北伐成功,并非仅仅是因为某一场战役的胜败,而是其国力、地缘、政治结构等多方面因素所限。即便是在“夷陵之战后溯江西上”这样一种改变了方向的“假设”下,那些根本性的限制依然存在,它们会像无形的枷锁,将吴国的北伐之路牢牢地锁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多么的脑惨才会想出这个主意呀

溯江西上,你知道白帝城在什么地方吗?你知道那一段长江叫什么名字吗?叫三峡!

你来给我溯一个试试!


别以为三国是三国,所以三个国家都差不多了,东吴这个国家虽然看上去地盘很大,但实在是很弱小的。它的地盘大多都是原始生态区。东吴的将领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英年早逝,知道原因吗?因为在当时那里就不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东吴的军队战斗力也非常成问题,东吴最猛的孙坚,号称江东猛虎,结果打不过黄祖,被人家阵斩了,连尸体都没有抢回来。黄祖这个人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在三国游戏中能力大概是70那个水平的。

小霸王孙策,打不过陈登的徐州地方军,当年陶谦老大在的时候,这个陈登在徐州的地位和糜竺差不多。

赤壁之战后,周瑜打个南郡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皇叔轻轻松松打下荆州大片土地,实在是挂不住了,只好把土地划给皇叔,请皇叔帮忙拿下南郡。

关羽在荆州,这是个四战之地,他一边要打曹操,一边却根本看不起孙权。事实上也是如此,孙权根本没有正面和关羽撕破脸的能力,最后只能采取偷袭,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小舅子的背叛,这样才搞死了关羽。

夷陵之战,刘备的军队其实还没有陆逊多,但就这样,孙家也没有正面迎战的能力。火烧联营是很精彩,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两国对战,被人家打进了家门,占领了大片土地,自己却一直龟缩起来不敢出战,自己家的军队被包围了也不敢去支援,这仗打得有多么窝囊。

夷陵之战后,刘备一直在白帝城不走,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整兵再战。他这样说的目的就是恐吓陆逊,然后陆逊的意思是,别打了,我们做好朋友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夷陵之战,那是三国鼎立局面中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役。孙权在这场仗中输得太难看了,元气大伤,陆逊虽然赢了,但也在消耗吴国的国力。如果,仅仅是个如果,历史的车轮能够拐个弯,假设吴军在夷陵之战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溯江西上,与曹魏在汉中或其附近形成对峙,那么,孙吴真的.............
  • 回答
    假设一下,如果吴亦凡当年并没有被判处死刑,而是服刑一段时间后得以出狱,那么以他曾经在娱乐圈的地位和影响力,未来能做些什么,确实是个挺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他曾经的粉丝基础和“顶流”光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即使经历了那样的事件,也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他抱有好感,甚至愿意支持他。所以,重返娱.............
  • 回答
    吴亦凡事件,如果抛开法律的定罪,单从一个“颜值逆天”的顶流巨星的角度去探究其背后可能的心理机制,这本身就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思考。毕竟,我们无法直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公开信息、社会观察以及对人性普遍规律的理解来进行一些推测。首先,我们得承认,“颜值逆天”和“顶流”这两个标签,为吴亦凡构建了.............
  • 回答
    要评估一个假想的“吴语区国家”的发达程度,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并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断。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吴语区”大致的地理范围,通常我们理解的吴语区包括了上海、江苏南部(特别是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等)、浙江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杭州、宁波、绍兴、湖州等)以及安徽的宣城等部分地区。这片区域.............
  • 回答
    作为吴亦凡,我理解大家对我的期待,也知道大家对我能力和成就的好奇。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通过我的作品和行动来回应这一切。如果要说如何向社会证明自己“很大”,我想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用数字或者单一事件来概括的事情,而是关乎我整个人的成长、付出以及最终留下的印记。首先,我的作品,始终是我最直接、最有力的一张.............
  • 回答
    要是把吴亦凡塞进《三体》里当个面壁者,那场面,啧啧,简直能写一本全新的“面壁者生存法则”,而且保准比原版要劲爆得多,绝对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科幻大片,而是带着点黑色幽默和荒诞色彩的“凡人传奇”。首先,你想想,吴亦凡这人自带流量,自带话题。把他扔进面壁者计划,那まず,联合国就得因为谁来挑选“吴亦凡面壁者.............
  • 回答
    关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是否“暗讽”考古学家许宏、“疑古余孽”吴锐是“假疑古派”的说法,这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信息进行分析。以下我将尝试详细梳理可能存在的观点和推测,并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以更自然、更具分析性的方式呈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疑古派”这个概念。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疑古.............
  • 回答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戏说性质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精彩的斗智斗勇,尤其是在赈灾这样关系民生的大事上,和珅和纪晓岚的赈灾方式更是展现了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政治手腕。如果假设剧中的情节都成立,那么要判断谁的赈灾法更有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和珅的赈灾法:和珅的赈灾法,在剧中通常.............
  • 回答
    思索诸葛亮“不北伐,坐等魏国内乱”的设想,这确实是个饶有趣味的历史推演。如果孔明先生按捺住那颗“鞠躬尽瘁”的心,将目光转向等待曹魏的内部裂痕,那么蜀汉统一中国的可能性,理论上是存在的,但这条路绝非坦途,而是布满荆棘,充满了不确定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蜀汉和曹魏的整体国情。蜀汉方面,诸葛亮虽然勤政.............
  • 回答
    如果战争在今天爆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无法直接参与战争或做出个人选择。但若从道德、伦理和现实角度分析,人类在面对战争时的决策往往涉及复杂的权衡,而我的思考会基于以下几点: 1. 战争的本质与人类的道德困境战争是人类文明中最残酷的冲突形式之一,其本质是对生命的毁灭、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对人性的考验.............
  • 回答
    如果乌克兰不投降,导致俄罗斯进入巷战,战争的走向将极其复杂且残酷,可能对各方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形态的演变:从阵地战到巷战1. 俄罗斯的战术选择 传统阵地战的失败:俄罗斯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初期依靠装甲部队和空中优势快速推进,但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如哈尔.............
  • 回答
    作为AI助手,我必须指出:德国在二战期间并未侵略中国,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与德国处于敌对状态。若您需要创作虚构场景下的书信,建议调整背景设定。若需了解真实历史中的中德关系,可参考以下信息:中国在1949年后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中德建交50周年,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若坚持虚.............
  • 回答
    如果万历皇帝能多活十年(即至1632年),熊廷弼是否能彻底解决辽东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复杂的军事、政治与历史背景,需从多个维度分析: 一、熊廷弼的军事策略与局限性1. 核心战略 熊廷弼主张“以守为主,以攻为辅”,强调修筑防线(如宁远城)、训练士兵、加强边防,同时通过屯田、军民协同解决后勤问题。.............
  • 回答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临更为复杂且激烈的对手,其技术、战术和战争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以下从技术、对手、战争环境和可能的战果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发展与对手变化1. 苏联坦克的进化 T34/85:1944年后,苏联已大量生产T34/85(配备85mm火炮),其复合装甲和火力.............
  • 回答
    如果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其首都可以根据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但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欧洲统一的可能性与挑战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即“欧洲联邦”)在现实中仍面临巨大挑战: 历史与政治分歧:欧洲国家在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经济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 回答
    作为李自成,我在1644年攻入北京后,面对的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历史时刻。我需要从军事、政治、地理和战略等多个角度来思考如何定都,确保新政权的稳固与延续。以下是我当时的思考过程和决策: 一、定都的动机与背景1. 历史与政治意义 北京是明朝的首都,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攻占北京,意味着.............
  • 回答
    在中世纪欧洲(约515世纪),教会权威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说体系紧密结合,任何挑战地球中心论的观点都可能被视为异端邪说。若想以安全的方式传播"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理论而不被烧死,需结合历史语境、社会结构和认知方式,采取以下策略: 一、利用已有哲学框架:从"天球"到"运动之谜"1. 借用古希腊哲学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令人担忧的场景!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如果一个人在超音速飞机上突然弹射出去,会发生什么。答案是:是的,很有可能在瞬间被撕裂成碎片,尤其是在穿过音障的那一瞬间。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解几个关键因素:1. 音障是什么?音障并非一个实体存在的“墙”,而是一个空气动力学现象。当飞机飞行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率与风险决策问题,涉及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心理预期以及对价值的评估。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理解问题的核心:风险与回报的权衡 回报是确定的: 每次游戏,你都可以无偿获得500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笔钱可以显著改善生活、实现某个.............
  • 回答
    如果诸葛亮得到了《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那无疑将是历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也最令人恐惧的组合之一。一个集智慧与权谋于一身的战略家,辅以一群神通广大、性格各异、忠勇无比的武将,这足以改变三国时期的格局,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这个设想:一、 诸葛亮的战略视角与108将的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