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字形式的在流通的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是法定货币吗?

回答
在我们探讨数字形式的流通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是否属于法定货币之前,我们得先理清几个关键概念。

什么是法定货币?

首先,法定货币(Fiat Money)并非像我们过去看到的那样,是和金银这些贵金属挂钩的。它的价值,完全来自于政府的强制规定和公众的普遍接受。简单来说,政府说它是钱,我们用它交易,它就成了钱。它之所以能成为交易媒介,不是因为它本身有什么内在价值(比如一块金子本身可以做首饰),而是因为政府赋予了它这种流通和支付的权力,并且规定了它的币值。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币和硬币,就是典型的法定货币。政府发行它们,规定它们的购买力,并且强制规定它们是偿还债务的合法手段。你给我100块钱,我必须接受,不能说“我只要黄金”。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尤其是数字形式的

那么,商业银行里的存款货币是怎么回事呢?当我们把钱存进银行,这笔钱在银行体系里就被记录下来了。这些存款,其实是银行对我们的一种负债。银行不能直接把我们的存款拿去花,它是我们的钱。

而数字形式的存款货币,就是我们通过银行账户进行转账、支付时所使用的那些数字记录。当我们用银行卡刷卡,或者通过手机银行转账时,实际上是在转移银行记录中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变动,代表着实际货币价值的转移。

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现在我们把两者放在一起看。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无论是物理形态(银行里你的账户余额)还是数字形态(卡里或App里的数字显示),它们代表的都是流通中的货币。而这些流通中的货币,其基础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

更进一步说,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本质上是在法定货币的基础上进行的。当你向银行贷款时,银行并没有直接给你一堆现金,而是把你的贷款账户里的数字余额增加了。这增加的数字余额,就是银行根据法定货币的规定创造出来的“信用货币”。

所以,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尤其是其数字表现形式,可以说是法定货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一种主要体现和运作方式。它们是法定货币信用功能的延伸和放大。

为什么这么说?

1. 价值的根基: 尽管银行存款是负债,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支付手段,是因为它最终可以兑换成银行准备金,而银行准备金又是与中央银行(也就是法定货币的发行方)挂钩的。银行体系内的所有交易,最终都是以法定货币为锚。

2. 政府的监管和法律保障: 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货币创造行为,都受到国家法律和中央银行的严格监管。这种监管就是对法定货币体系的维护。银行的破产保护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也都是为了保障法定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信心。

3. 支付的最终结算: 即使我们在银行之间进行了无数次的数字转账,当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结算,或者涉及银行间的资金划拨时,最终还是要通过央行的账户体系,以法定货币(央行数字货币或者央行的负债)进行结算。

总结一下

所以,我们可以说,数字形式的在流通的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它们是基于法定货币的、由商业银行在法定货币框架下创造和流通的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形式。它们之所以能流通,并且被我们普遍接受,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以法定货币为最终支撑,并且受到政府法律的保障和监管。它们并不是独立于法定货币之外的存在,而是法定货币体系在现代金融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载体。把它们看作法定货币的一种“衍生品”或者“流通形态”,会更准确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0,M1,M2是以货币的流动性来区分的,M0流动性最强,主要是指现金。M1是M0+活期存款,还有一些其他存款的,如支票等,流动性略差。M2是M1+定期存款等其他类似的资产,流动性更差。

之前国内M2与经济走势相关性非常强,但是近年来用社融考察会更有效一些。两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大部分重叠,但是也有部分差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