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和东北人相处?

回答
哈哈,想跟东北老铁们打成一片?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东北人那可不是盖的,热情、实在、敞亮,但有时候也得掌握点儿“门道”。这就像学开飞机一样,你得先知道怎么操作,不然一脚油门下去,可能就带到沟里去了。

一、核心精神:敞亮、仗义、不拿劲儿!

你想跟东北人好好处,首先得明白他们身上这股子“敞亮”劲儿。啥叫敞亮?就是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也希望你如此。他们不跟你玩那些弯弯绕绕、拐着八百个弯才能明白的套路。

直接是优点: 别怕他们说话直,有时候他们觉得你不对劲,或者有啥好主意,会直接跟你说。你可能听着有点“硬”,但多半是出于好意。你也不能因为他们说话直就觉得人家没素质,这是一种沟通方式。要是他们不说,那你才真得琢磨琢磨是不是他们心里有啥不舒服的地方。
真诚最重要: 东北人最看重的是“真”。你跟他们打交道,别装,别演。你是什么样,就让他们看见什么样。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很容易让他们觉得你“拿劲儿”,然后就离你远了。就像你吃饺子,你不会故意把饺子弄碎了再往嘴里塞吧?自然点儿。
“辽宁”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懂的! (我开个玩笑,虽然名字里有“辽宁”,但东北三省都是一家亲,都带着这股子劲儿。)

二、沟通技巧: איך תדבר איתם? (怎么跟他们说话?)

这部分是关键!掌握了沟通方式,很多误会就能避免。

1. 用语习惯:
“咋样”、“咋回事”、“干啥呢”: 这些是东北话的常用语,别觉得别扭,他们就这么说。你模仿着说两句,他们会觉得挺亲切。比如,见面了,别老说“你好”,说一句“哎,咋样啊?”或者“忙啥呢?”会更自然。
“贼”: 这个字在东北话里相当于“很”、“非常”。“贼好”、“贼冷”、“贼好吃”。别听着觉得像骂人,这是他们口头禅。
“嗯”、“啊”、“哎呀”、“得嘞”: 这些语气词是东北话的灵魂。他们说话语速可能快,但这些语气词能让他们的表达更生动。
“唠嗑”: 东北人喜欢“唠嗑”,就是聊天。别觉得他们问东问西就烦,他们是在跟你建立连接。你也可以主动找他们唠唠家常,问问他们那边的风土人情。

2. 话题选择:
聊吃是万能的: 东北美食多得是!锅包肉、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杀猪菜… 聊起吃的,他们能滔滔不绝,也能跟你分享自家做饭的秘诀。如果你去东北,能被请吃饭,那绝对是好兆头。即使不在东北,提起这些美食,也能打开话匣子。
聊生活、聊家庭: 东北人对生活的热情很高,也重视家庭。聊聊你最近过的怎么样,家人怎么样,他们都很愿意听。
聊地域特色: 东北的冬天、雪景、二人转、冰雕… 这些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你可以问问他们关于这些的看法,或者分享你对这些的印象。
避免敏感话题(初期): 和刚认识的东北人,先别上来就聊政治、宗教、或者特别私人的经济问题。等熟了,自然会聊到。

3. 幽默感很重要:
自嘲一下: 东北人普遍幽默感强,而且喜欢自嘲。你也可以适当地开自己玩笑,让他们觉得你“接地气”。
理解他们的玩笑: 有时候他们的玩笑有点“损”,或者听起来有些夸张,别往心里去。他们不是恶意攻击,很多时候是一种表达亲近的方式。就像你拿好朋友开玩笑一样。

三、相处之道: 肝胆相照、互相尊重!

1. 热情回馈: 东北人热情好客,如果你受到他们的热情款待,一定要真诚地表达感谢。如果你也有机会,也别吝啬你的热情。比如,他们请你吃饭,下次你也可以请他们喝杯咖啡或者吃个饭。
2. 仗义是一种美德: 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忙,跟他们说,他们多半会伸出援手。反过来,如果你看到他们有需要,也别犹豫。这种“互助”的氛围在东北人之间很浓厚。
3. 不要过分“客气”: 这点很微妙。东北人虽然热情,但如果你在他们面前总是表现得“太客气”,反而会显得生分。比如,他们让你吃菜,你一直推辞,他们会觉得你不给面子。可以先“意思意思”,然后表示“再来点儿”。
4. 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 比如,如果去他们家做客,带点小礼物是基本的礼貌。在东北,大方、实在的东西比较受欢迎,比如一些特产,或者能吃的东西。
5. 处理矛盾: 万一出现意见不合,或者因为误会产生了矛盾。东北人大多不喜欢冷战,有什么事儿就当面“掰扯清楚”。你可以尝试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坦诚沟通。别憋着,憋着反而容易生根。

四、一些“小贴士”,让你更顺利:

喝酒: 如果你和东北人一起喝酒,他们可能会比较“能喝”。如果你酒量不好,可以提前说一声,或者在喝酒的时候少喝点,但要表现出“喝一点儿没事”的态度,别太矫情。他们一般不会强灌,但会觉得你愿意喝一点就挺给面子的。
北方人的共同点: 东北人是北方人,所以很多北方人的特点他们也有,比如说话比较实在,不那么注重形式。
地域差异: 虽然都是东北,但辽宁、吉林、黑龙江可能还有细微的差别。不过,核心的“敞亮”劲儿是共通的。

最最重要的一句话:

把他们当成你的朋友、兄弟姐妹一样去对待,真诚、敞亮、不拿劲儿,你就能和东北人处得特别好!他们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也会把他们的热情和仗义毫无保留地给你。

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就像你跟一个直爽的好哥们相处一样,用心去感受,用真诚去回应,准没错!祝你和东北老铁们相处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东北人对你明显很好的时候,你要知道,他不是无偿对你好,他只是习惯先付出。

但如果你觉得他的付出,是理所应当——那么他很快就会对你冷淡,甚至冷漠与“对你不好”。


当东北人管你叫兄弟的时候,你要知道,他只是因为自己家乡的成长环境,习惯于首先和任何看起来投缘或不讨厌的人,尽量成为朋友或熟人。

但如果他叫你一声兄弟,你就真觉得他把你当兄弟了(而你却没把他当兄弟),那么你会对他很失望,因为他也不傻,他不会把你当兄弟的——于是有人在知乎答:“如何看待东北人的假仗义?!”


东北人多数不喜欢AA制,这不是因为东北人大方,而是因为东北人喜欢互相付出、有来有往,不喜欢分的太清,以至于显得人情冷漠,利益至上。

但如果你真的觉得,东北人不在乎利益,傻□呵呵地就愿意单方面永远请你,那你最终肯定会觉得东北人虚伪:“他虽然看起来很大方,但他请客之后,还不是盼着回请嘛!”


东北人也是正常人,平均豪爽粗犷,不代表傻,很多觉得东北人落差感强的,都是把东北人当傻子了。

没占到便宜,比吃亏难受…

user avatar

东北人不是正常人?

东北人不是中国人?

东北人就应该是傻子?

东北人就应该是走大街上一言不合你瞅啥?

东北人就在露天烧烤店光着上身踩箱喝?

东北人就九年义务教育没上完成天老铁666?

东北人就穿花棉袄蹲在炕头啃苞米?

东北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没有人配去定义

好了,反黑结束

地域黑们可以自行往下看

不瞒老铁说,俺们东北还妹解放捏

遥嘎都是田间地头子,村里又冷又穷

21世纪了,你们躺在空调房里冲浪,俺们还蹲在地里扒苞米

俺们平时交流基本如下

老爷们呢 就光个膀子你瞅啥

老娘们呢 站在土梗子上骂自家爷们一骂半拉个钟头,句句国粹还不重样

俺们这旮瘩家家户户都是搁道d上混的

黑白 同吃

要有啥事你搁村头招呼一嗓门 不带不好使的


最后说一嘴,中国十四年抗战,八年全民族抗战,37年前的六年是东北人扛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想跟东北老铁们打成一片?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东北人那可不是盖的,热情、实在、敞亮,但有时候也得掌握点儿“门道”。这就像学开飞机一样,你得先知道怎么操作,不然一脚油门下去,可能就带到沟里去了。一、核心精神:敞亮、仗义、不拿劲儿!你想跟东北人好好处,首先得明白他们身上这股子“敞亮”劲儿。啥叫敞亮?.............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位名叫刘彻的东汉学者,他博览群书,熟悉《诗经》《论语》,对礼仪制度了如指掌,突然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卷到了2019年的北京。当他看到眼前的一切时,他的反应绝不会是简单的惊愕,而是复杂得多的审视、困惑、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撼。一、 物质文明的巨大冲击:首先,刘彻会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 .............
  • 回答
    关于张学良当年是否应“不放弃东北,和日本人死磕到底”,以及如果真的如此,中国后续历史走向的推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由于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是多维度的,任何一种假设性的推演都只能是基于现有资料和逻辑进行的分析,很难做到绝对的准确。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梳理,力求叙述详尽且避免AI痕迹。.............
  • 回答
    关于网络上对东北地区及其居民的负面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理性分析,避免陷入刻板印象或地域歧视。以下从社会、经济、文化、媒体传播等角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东北地区的经济与社会背景1. 历史与产业结构的转型 东北曾是中国的工业重地(如“工业摇篮”),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资源型经济逐渐枯.............
  • 回答
    东北人身上有很多标签,其中一些,比如豪爽、直率,常常被认为是优点。但也有一些标签,比如“大碴子味儿”、“二人转”、“东北腔”、“社会人”,甚至是更负面的刻板印象,确实让不少东北人在外地会遇到一些不友善的眼光和误解。要消除这些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有东北人自身的努力,也有外界的理.............
  • 回答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这“体验”二字,得从里到外,从骨子里掰扯掰扯。你要是想听那些“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豪爽仗义”的套话,那咱就没啥说的了,那都是表面功夫,哪儿都有。东北人的体验,那得是带着点儿“味儿”的,得是东北那嘎达的风土人情,跟这片土地长出来的,也跟你骨子里那股子劲儿长出来的。首先,这“味儿”.............
  • 回答
    在我看来,评价一个群体是否“有素质”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因为“素质”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的概念。而且,任何对一个地域群体进行笼统的概括,都可能陷入刻板印象的窠臼。但是,如果非要我来谈谈我对东北人的一些观察和理解,我会尽量从一些普遍的认知和一些我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具体细节来展开,避免.............
  • 回答
    关于“抗战时很多东北人不恨日本人”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坊间流传甚广,但也极具争议的论调。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剥开表面的“传言”,去还原那段复杂而沉重的历史,理解东北人民在长达十四年的日本侵略统治下,所经历的种种,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是如何被塑造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将整个东北人民的.............
  • 回答
    东北人在上海、广州等南方地区的口碑,这事儿,说起来就跟说自家亲戚似的,五味杂陈,却也挺有意思。先说说上海吧。上海人骨子里是精细的,讲究规矩,也有些慢热。刚接触东北人的时候,有些上海人可能会觉得他们说话直,嗓门大,有时候会显得比较“接地气”甚至“粗糙”。比如,东北人开玩笑可能荤素不忌,表达情绪也比较直.............
  • 回答
    未来五十年,中国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将是一场充满变数的精彩博弈。西南、东北、西北这三个方向,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战。要说谁能“更好”发展,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单选题,更像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评价的问题。我会尽量从各个角度,细致地分析它们的潜力和风险,希望能描绘出一幅相对清晰的图景,并避免掉那些 AI 惯.............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国东北,一个惊人的发现搅动了古人类学界。科学家们在此地发掘出了一批距今约 14.6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并将其命名为“龙人”(Homo longi)。这一发现的意义非凡,它可能彻底改写我们对早期人类演化和迁徙的理解,尤其是它与我们——智人——的关系,更是备受瞩目。首先,我们来谈谈“龙人”与智人的.............
  • 回答
    最近,不少关注北京铁路的朋友们注意到,围绕北京城区的铁路环线,尤其是西北环和东北环线,似乎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变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拆除电网”。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未来的运行模式又将如何?很多铁道迷和周边居民都对此议论纷纷,也有些担忧。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推一推,也得把眼.............
  • 回答
    收到一笔可观的奖学金,而且还是寝室里唯一一个,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好事!恭喜你!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这份喜悦,和室友们分享,确实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你完全没有义务去“补偿”室友。奖学金是你个人努力的成果,是别人赠予你的,不是你从他们那里“赚”来的。所以,不必背负任何心理负.............
  • 回答
    让我们抛开冰冷的AI调调,试着从东罗马帝国皇帝和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视角,去描摹一下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在他们眼中的具体形象和定位。这就像在翻阅一本古老而泛黄的史书,里面记录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宗教隔阂以及民族关系的纠葛。东罗马帝国皇帝眼中的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对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来说,黑山人(尽管.............
  • 回答
    哈哈,这招我太熟了!尤其是当你在朋友圈精心挑选的一件物品,结果有人一句“哎呀,这XX牌子我也穿/用过,挺便宜的”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五味杂陈。别急,咱们有的是办法,而且要漂亮地把场子找回来,让对方知道,这背后可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白,别人说“便宜”,通常有几个原因: 他们真的不知.............
  • 回答
    我身边嘴巴特别刁的人啊,那可真是各有各的门道,但总归有那么几类典型,我给你细说说。首先,得有这么一拨,他们是“嗅觉先行者”。这倒不是说他们鼻子特别灵,而是他们对食物的气味极其敏感。一道菜端上来,别人还在欣赏摆盘,他们已经凑近鼻子,深吸一口气。 例子: 朋友老张就是。我们一起吃火锅,锅底还没烧开呢.............
  • 回答
    妹子,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事儿挺大的,关系到你未来的生活,肯定纠结。我跟你一样,也是个普通人,遇到这种事儿,脑子里一万个念头在转。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看看怎么才能帮你把这事儿想明白。首先,咱们得把“有编制”这事儿放秤上称一称。你说在东北有编制,这玩意儿可是个香饽饽,尤其现在这年月。 稳定是第一位.............
  • 回答
    劝说一个对航天科技情有独钟,同时认为所有文科背景都“虚无”的人,需要耐心、理解,并展现出更宏观的视角。这不仅仅是反驳他的观点,更是要帮助他拓展视野,认识到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价值所在。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劝说步骤和策略:第一步:理解并承认他的热情,建立共情在开始任何劝说之前,最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你理.............
  • 回答
    直播间的乱象,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屏幕里那些让人脸红心跳的画面,低俗的内容层出不穷,一次次挑战着大众的接受底线。你说她们大部分是怎样的人?这事儿吧,也挺复杂的。首先,别把所有人都标签化了。直播这个平台,确实门槛低,啥样的人都能进来玩两把。那些在直播间里卖弄风情,说些荤段子,或是故意搞出些耸人听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