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民革命军的精锐(类似五大主力那个级别吧)中是否存在(包括但不限于)吃空饷,喝兵血,打骂士兵等陋习?

回答
在探讨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部队是否存在“吃空饷、喝兵血、打骂士兵”等陋习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几个关键点:

“精锐”的定义是相对的: 在战时环境下,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通常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例如中央军系中的部分德械师、美械师,以及一些战功卓著的部队。但即使是精锐部队,也难以完全摆脱大时代背景下的系统性问题。
陋习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 军队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其内部的管理和风气会受到社会整体环境、军官素质、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陋习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可以详细分析国民革命军精锐部队中存在这些陋习的可能性,以及其具体表现:

1. 吃空饷(克扣军饷)

可能性及表现:

普遍存在,难以根除: 国民革命军的军饷发放体系在抗战前后都存在着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的问题。即便在精锐部队,由于军官层层管理,克扣军饷的可能性也极大。
方式多样:
虚报兵额: 军官可能会虚报部队的实际人数,将“空额”的军饷据为己有。尤其是在部队调动频繁、兵员损失较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层层截留: 军饷从中央拨付到部队,中间经过各级军官。越往上,克扣的比例可能越大,最终到士兵手中的可能已经所剩无几。
以次充好: 以劣质的军用物资(如粮食、服装)冒充优质品,将差价收入囊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种“吃空饷”的变相形式,因为士兵获得的实际待遇低于应有水平。
对精锐部队的影响: 即便精锐部队,士兵的伙食、装备的维修保养也依赖于军饷的发放。克扣军饷直接导致士兵生活困苦,士气低落,尽管他们的训练和装备可能仍然优于其他部队,但这会严重削弱他们的整体战斗力。例如,伙食不好会导致士兵体质下降,影响训练效果和战场表现。

2. 喝兵血(压榨士兵)

可能性及表现:

根源于军官的特权和士兵的低地位: 在传统的军队体制中,军官的地位高于士兵,这种地位差异很容易被滥用。
表现形式:
强迫劳动和私人服务: 军官可能会强迫士兵为自己服务,比如打扫官邸、洗衣做饭、照看家眷,甚至为军官的私人生意服务。这完全挤占了士兵的训练和休息时间。
搜刮财物: 在物资匮乏的时期,军官可能会搜刮士兵仅有的财物,或者从士兵的津贴中强行“捐赠”。
利用士兵进行营私舞弊: 例如,利用士兵的身份冒领物资,或者让士兵替自己承担一些风险性任务。
在战后犒赏和福利上的不公: 战功的奖赏、战利品的分配,军官往往会占据大部分,留给士兵的微乎其微。
对精锐部队的影响: 精锐部队的士兵往往是经过挑选的,他们也期望得到更公正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辛勤付出和生命危险被军官随意挥霍和压榨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不满,严重损害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

3. 打骂士兵(体罚和侮辱)

可能性及表现:

普遍存在的军纪问题,无论部队等级: 体罚和侮辱士兵在当时的军队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是维持军纪和指挥权威的“手段”。
表现形式:
棍棒体罚: 这是最直接的表现,士兵可能因为微小的过失(如动作不标准、回答问题迟疑)而被军官或士官毒打。
侮辱性语言和精神折磨: 军官可能会用各种下流、侮辱性的语言谩骂士兵,将其尊严践踏在地。
变相体罚: 例如,让士兵进行过度疲劳的训练、不必要的惩罚性劳动,或者剥夺休息时间。
体罚的目的: 有时是为了“激励”和“训练”,更多时候是军官情绪失控或滥用权力的表现。
对精锐部队的影响: 尽管精锐部队的训练强度本身就很大,但过度的体罚和侮辱会彻底摧毁士兵的心理健康和对军官的信任。士兵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在战场上变得畏缩不前,或者在极度压抑下产生反抗情绪,这对需要高度协同和士气支撑的精锐部队来说是致命的。

为什么精锐部队也难以幸免?

即使是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部队,例如一些德国顾问训练的德械师,或者接受美国援助的部队,也无法完全摆脱这些陋习,原因有:

军官素质参差不齐: 即使是精锐部队的军官,其个人素质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军官可能确实秉持严谨的治军理念,但更多军官可能仍然沿袭旧的军阀或封建式的管理方式。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抗战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和艰难的时期。社会腐败、经济凋敝、军阀割据的残余势力等因素,都渗透到了军队的管理中。
军饷和后勤的系统性问题: 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军饷发放体系效率低下,即使中央拨付的军饷是充足的,在层层传递过程中也很容易被截留。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在当时的军事体制下,士兵对于军官的压榨和虐待往往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和法律保障。军官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是“说了算”。
战时高消耗的压力: 战争本身就带来巨大的物资和人员消耗,这给后勤和军纪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为各种不良行为提供了“便利”。

总结:

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部队,虽然在装备和训练上可能优于普通部队,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依然极有可能存在“吃空饷、喝兵血、打骂士兵”等陋习。这些陋习并非只存在于普通部队,它们是国民革命军内部普遍存在的管理和作风问题。精锐部队的士兵虽然可能在个人待遇上相对好一些(例如伙食、装备的优先分配),但他们同样是军官压榨的对象,同样可能面临着尊严被践踏的境地。这些陋习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是国民革命军在全面抗战乃至内战中面临的深刻挑战之一。

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将国民革命军置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认识到军队管理和军官素质是影响部队风气的重要因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47年2月,东北解放军发起二下江南战役,首战攻克城子街,全歼国军新1军第30师89团,一位名叫洪淦棠的师部参谋也被俘虏,他谎称自己是普通的文书,解放军居然信了,将他释放。

此人实为训练有素的军统特务,他虽然漏网,但他的一本日记被缴获,里面详细记录了新一军的日常情况,从中可以发现,这支“五大主力”的王牌、抗日战场上曾经的王者之师,已经堕落为一支军官贪污腐败、吃空饷、喝兵血的“正常”国军。

1946年8月21日,洪淦棠在日记里愤愤不平地写道:

“近来环境之恶浊空气,营私偷卖公物,互相为利的恶劣行为,使人愤慨。一个人事科,竟吃空额二百名。士兵可以数月不发饷,六月饷八月才发,七月饷遥遥无期,你叫那些守纪律不敢偷闲的弟兄们怎样活啊!军需处不负责,听说是透支过多,手续不清,人事科可以虚报二百空名,这些无人招领的薪金,自然是落在强有力人的手里,怎不令人痛心?”

9月2日,洪淦棠在日记里继续吐槽道:

“最激人愤怒的是当前环境,这次同车来几位部队长,走运私盐,他们都肥肠脑满,腰缠数十万,大可面团团做富家翁,却不知新一军的荣誉却因此消逝矣。如此军队,如此人!”

东北国军普遍性的军纪败坏实际上已经引起国民党高层的注意,1947年10月,蒋介石向新任东北军政长官陈诚抄送了一份《东北驻军违犯纪律情形报告》,里面提到的反面典型中,新一军的出镜率非常高:

(1)新一军士兵利用部队调动或出差之机走私经商,没有拖东北国军的后腿:

“52军在安东时将朝鲜物资往鸭绿江走私运回安东,或将物资由安东运往朝鲜。新1军及60军及13军等官兵,利用出差开拔等便利,私运货物图利。53军官兵将粮食零星运至平津一带出售”

(2)将舞女拉到前线和官兵互动,深刻体现了新一军的文化素质和亲民精神:

“50师/新1军驻农安、德惠时,常派汽车将长春之舞女乐队接运前线,跳舞取乐”

(3)和兄弟部队一起办报,丰富官兵的业余生活:

“各部队擅自接收敌伪印刷物质、纸厂等,均为利用办报名义以营私。如新6军之《前锋报》,207师之《新报》,52军之《光华报》,71军之《大众日报》,新1军之《新生报》,沈阳警备部之《民德报》,长官部新闻处之《中苏日报》等”。

话说新一军的前身新38师当年在印度兰姆伽训练营时,军纪相当良好,但似乎抗战一结束,就迅速堕落为一支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抗战胜利,新1军奉命开赴广州受降,广州人见新1军全副美式装备、样子神气,表示热烈欢迎。谁知新1军士兵在广州欺行霸市,“每晚黄昏时候,有官兵逾千,三五成群,勾结汉奸、地痞,借搜查敌伪物资为名,四处侵入市民住宅抢劫财物”。

一次,数名新1军士兵在西关多宝路劫掠,恰好遇到警察局的巡逻队,警察气愤不已,当场捕走6名士兵,结果被新一军闻讯后拦截抢回,广州市警察局督察长练秉彝前去向军长孙立人申诉,孙立人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大骂道:你们捉贼不到,嫁祸于士兵,败坏我军名誉!

孙立人并不昏庸,这么说只是因为好面子,实际上一个月后他就召开全师军官大会,对部下进行敲打,但他仍然认为新1军那支受人尊重的常胜之师,只是“少数不争气的份子不守纪律”。

新1军在广州只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新日军”,转战东北后,他们在另一条战线上再一次战胜日军,因为东北人认为新1军比日军更坏,孙立人也忍无可忍,开会大骂道:

“拆人家的屋舍楼板来当柴烧,再不然就拿人家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现在我接到老百姓告我们的状纸已有好几十件,人家说日本人在这里,虽然很多事情受他们不平等的压迫,但是他们的军队却是很有纪律的,一切规规矩矩,日本人对于物资特别爱惜……”

新1军之所以最快时间向其他友军看齐,大概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待遇下降,手里没钱。

新1军驻印缅的时候,美国人从未拖欠军饷,而且伙食相当给力,每顿能吃到一个牛肉罐头、两包麦片、饼干、一粒维生素丸、一包茶叶和一包香烟,军官的小日子更是滋润如日本人。

新1军回国后,后勤补给由国军接手,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以前是顿顿有肉吃,衣服随时发,现在连长一个月的饷银也只够买两斤肉的,而且国统区的物价火箭般飙涨,普通士兵更是苦不堪言,官兵们一看活不下去了,咋办呢?自然是向国内的同行取经,有样学样。

二、素质下降,文化人走了。

新1军当年在印度训练的时候,对国内兵源要求极其严格,不仅要体检,还要去士兵会识字,优先挑选大中学生,所以新1军中的知识青年比例很高,如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当时就是新1军的上尉参谋,但抗战胜利后,这些怀着报国热忱参军的青年纷纷退伍,有人继续求学,有人另谋高就,还有些人是单纯不想去东北打内战,所以新1军中的中低军官和老板急剧流失。

而国民党为新1军补充的兵源要么是拉的壮丁,要么来自其他国军,素质严重下降。

user avatar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总结军事斗争经验教训时就提到:“敌新式顽军军纪较好,打骂士兵、克扣军饷等情况较少,官兵关系比较团结,有较高的军事素质... ...”新一、六军作为美国人带出来的主力,有比较好的团队气氛,比如下面的小兵因为伙食不好,敢亲自向廖耀湘反映,廖耀湘就责令军务处长第二天亲自带队检查部队伙食和账目,较为严格的执行了配给标准。

而十八军、第五军、七十四军等因为一直是天子门生,对将领的纪律要求较高,如陈诚曾经亲自带队查腐败,对待士兵也较为注重感情。这也是这五大主力最后都死战不降的原因之一。

基本上,在解放战争中顽抗到底拒绝投降的部队,在执行官兵纪律方面还是有所进步的,否则混乱的战场环境下,饱受欺凌的小兵们早就跑了,谁还有心思给老蒋卖命到底。

user avatar

吃空饷、喝兵血自然是有的。最直接的材料就是一度被我军俘虏但又逃脱的新一军三十师师部参谋洪淦棠被我军缴获的日记。

洪淦棠日记揭新一军腐败内幕

【1946年4月5日】

师部不发饷,士兵生活殊多影响,负责经济部门者,究竟拿这些钱作些什么?他们大概又拿到银行生息去了。唉!腐化的行为,使人慨叹!读袁崇焕致明崇祯皇帝奏摺,“朝廷不发饷,军心离散,不堪而哗变”语痛心创!……本师要继续不加整顿,长此以往,余不觉为之慨叹

【1946年8月21日】

一个人事科,竟吃空饷二百名。士兵可以数月不发饷,六月饷八月才发,七月饷遥遥无期,你叫那些守纪律不敢逾越的弟兄们怎样过活啊!军需处不负责,听说是透支过多,手续不清,人事科可以虚报二百空名,这些无人招领的薪金,自然是落在强有力人的手里,怎么不令人痛心?又难怪共产党对我们的抨击,事实如此!

【1946年9月2日】

最激人愤怒的,是当前环境,这次同车来几位部队长,走运私盐,他们都肠肥脑满,腰缠数十万,大可面团团作富家翁,却不知新一军的荣誉却因此消逝矣。如此军队,如此人!

按:洪逃脱后赴台,晚年定居高雄,活了100多岁。下图为2010年104岁的洪淦棠接受采访时的照片。



题头提到:

如果存在的话,这些部队战斗力又是如何有保证的。

其实就是放纵士兵欺压百姓。举几个例子。

孙立人1946年在海城对新卅师官兵训话记录:

比方我们最近有一部分官兵因公到天津、北平去,要住房子,人家就自动的让出房子来给我们住;要用东西,人家就自动的设法借给我们用。只要是办得到的,都是自动的想尽办法给我们方便。人家为什么会对我们这样好呢?就是因为我们有良好的名誉,传播到各地方。所以虽然我们整个的部队,没有到过那些地方,人家也认为我们是民族的英雄、军队的模范,认为我们替国家民族,尽了最大的保卫爱护的责任,所以他们才那样的崇拜我们、敬佩我们。
但是假如我们部队真到了天津、北平的话,那就糟了。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都是会令他们失望的。现在举几个例子警告大家:
大家总还记得,我们初到广州的时候,广州的老百姓对我们多么好,人家都觉得只有新一军才是部队的模范,因为装备好,样子神气,所以无论到那里,没有不是受着极力的欢迎,一切都给我们便利的。
但是住不上一个月后,人家对待我们就不同了,觉得新一军也不过如此而已。原因就是我们部队里,有少数不争气的分子不守纪律,败坏本军的名誉。你们大家想一想,一个部队里,有了这些害群之马,有了这些不肖的兵,是不是应当铲除,是不是还能容许他们长留在我们部队中?
这次我们到海城就更糟得多了,所有以前良好的名誉和光荣的历史,差不多都给这些不肖分子,完全丧失尽了拆人家的房舍楼板来当柴烧,再不然就拿人家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现在我接到老百姓,告我们的状纸已有好几十件。人家说日本人在这里,虽然很多事情受他们不平等的压迫,但是他们的军队却是很有纪律的,一切规规矩矩。日本人对于物资特别爱惜,譬如汽油一项,他们拿着当他们身上的血液一般看待,节省保管都好得很。
我们部队里,常常有人开了吉甫车,带着日本女人兜风,行人不小心还会被撞伤、压死。买东西也不按定价,比方买饼干,就有买了随便高兴,给人家几个钱就去了,不管人家够不够。还有些人进人家房子,不是翻箱倒柜,乱拿行李,就是要日本女人。这样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跟日本人和八路“土匪”一样,或者比日本人和八路“土匪”还要凶,还要厉害。
有借巡查为名,向人家敲诈的。据报三十师一个团的一连弟兄,在驻防区内就极端的敲诈老百姓,现在还正在调查中,像这样的事情,简直说不完。如果大家都遵守纪律,爱护名誉,人家老百姓那能不爱戴我们?那还能告我们?现在弄得我们在海城得了一个臭名誉。
……
现在我们部队也和这差不多。长春、沈阳一带,就有人佩带我们的符号臂章,冒充新一军的官兵在外为非作歹。但我们自己也有不争气的份子,结果使人家分辨不清。破坏了我们整个新一军的名誉和军纪。
还有一件痛心的事,就是最近军部特务营,有一个人和老百姓勾结,私贩鸦片烟,后来被查出来。我在上一个礼拜,做纪念周时已当众枪毙了。这在人家也许可以当散兵游勇办,不让局外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我则认为自己犯了过错,就应当勇敢的、坦白的认错,不要怕丢脸。难道我把自己的弟兄,拿来枪毙不痛心吗?但是为了遵守国家的法令,和保全我们部队的名誉,是绝不许轻易饶恕他的。

按:对于新一军在海城强虏妇女事,洪淦棠在1946年8月6日日记中写到:

若新一军多驻些时间,海城女人将去过半,人去楼空,海城父老有知,能不引为忧虑

胡涟纵兵烧杀

1948年6月10日,收到胡琏十八军在河南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的报告后, 蒋公震怒之下致电胡琏,限期十日内将肇事官兵查明法办。全电如下:

整编十八军胡军长,密。
据确报,该军所属十一师十一旅三月廿五日在豫省巩县孝感镇宿营,有士兵二名擅自向人民索取面粉,杀害人民傅志通
又该旅部队驻洛阳翟全镇时,于三月十九日有士兵十余人至大学乡找粮,强奸民妇二人,引起民愤,发生冲突。该士兵等复相率百余人至该村报复,复焚毁房屋廿余栋,约百余间。被害人命及焚毁财物损失甚重,状至凄惨。
又称,该军部队因过于娇纵,致军纪败坏,影响作战甚大,等情。
希即彻底查报并应令该旅长限十日内将此肇事之官兵查获法办呈报。否则该旅长应即撤职解京法办。
蒋中
已灰枢思

由于所部在河南烧杀甚至突破国民党的底线,1948年8月6日, 蒋公在南京军事检讨会议上誓言

十八军在豫之军纪不良事实一定要查出

然而胡琏抗拒到底不交出凶手,但此事加上胡琏一直“所向无敌”,十二兵团成立,黄维挤掉胡琏出任司令长官。

第五军偷卖百姓耕牛

1948年8月5日,靳力三报告 蒋公,发现邱清泉第五军士兵将百姓耕牛盗卖。 蒋公批示令邱清泉切实整饬。

胡琏驻扎金门所部逃亡、自杀人数高居各军第二

正因为以整编十一师为代表的部队主要是以吃空饷控制中层,纵兵欺压百姓收买下层,因此逃台后这些将领一下无法适应新形势。1950年蒋经国秘密报告记载:

胡琏兵团官兵自杀者较多,且时常发生逃往“匪”区之情事。十八军逃亡及自杀两者人数,依统计在各军中居第二位。查其原因有二:一为各部队编入该军之官兵,备受老干部之压迫;二为管教无方,刺激官兵过甚。胡司令官过去统驭干部,以金钱为工具,自经理核实后,财源短绌,渐有不能控制部属之势。

user avatar

呦,有些人又开始洗了啊?

远征军是不是精锐?发维生素片,美国顾问要亲自发到每个士兵嘴里,看着他们咽下去,因为只要没咽下去,刮民党军官就会从士兵嘴里抠出来卖到黑市上。

这可是史迪威说的,果粉有什么解释?难道你们要说史迪威通共?

user avatar

陈诚这个人吧,指挥打仗虽然一塌糊涂,但是带兵却是一把好手。他带出来的土木系老部队,战斗意志坚决,很多都死战到底了。

陈诚规定各部必须公开透明,士兵有问题可以写亲笔信给师长、军长乃至他本人。收到信的也必须要亲自拆阅。而且经常亲自组织查腐败,所以土木系的部队相对来说战斗意志很高。

当年刘邓的大军在羊山集对战的整编六十六师就是陈诚土木系的老部队。师长宋瑞珂是陈诚心腹老部下,曾经给陈诚当过特务团团长。

当时六十六师的三个团被包围在羊山集,在弹尽粮绝、没有空军补给的情况下,整整坚守了十五天之久。炮兵打光了炮弹就当步兵使,粮食吃光了就吃拉炮的马肉充饥。甚至到刘邓发动总攻的最后时刻,制高点全部被攻占,六十六师残部仍然逐屋坚守、据不投降。

其实六十六师刚被包围的时候是有机会突围的,但是宋瑞珂因为不愿丢弃伤员而选择固守待援。宋瑞珂表示“炮带不走可以不要,但是伤员必须带走,不然日后无颜带兵”。

六十六师延续了老长官陈诚的规定:内部意见公开公正,官兵可以直接写亲启信给宋瑞珂,宋亲自拆阅调查处理予以答复。内部经济、账目、全款完全公开透明。

这就是为啥这个师战斗意志如此坚决,在被几倍兵力围攻、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能坚持那么久。要知道同样是在野外仓促被围,兵力也差不多的情况下,清风店战役里被包围的第三军才扛了一天就垮了。


还有淮海战役的杜聿明集团里中央军嫡系比较多,这些部队大多军纪不错,对士兵比较好,所以也非常死硬、很多选择顽抗到底。

比方说在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杜聿明部二十余万人马被团团包围在陈官庄,天寒地冻、弹尽粮绝。更惨的是,因为入冬后连日的恶劣天气,空军也很难进行空投补给。

我军为了瓦解杜聿明部,专门运来了几十万斤猪肉做成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了,引诱杜部投诚。最后经过二十余日的包围,到总攻发起前杜部一共也只投降了一万来人。其战斗意志可见不凡。如果换做国军其他部队被围,恐怕就是早就整军、整兵团的投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探讨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部队是否存在“吃空饷、喝兵血、打骂士兵”等陋习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几个关键点: “精锐”的定义是相对的: 在战时环境下,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通常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例如中央军系中的部分德械师、美械师,以及一些战功卓著的部队。但即使是精锐部队,也难以完全摆脱.............
  • 回答
    国民革命军北伐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 多重优势叠加、战略部署得当、政治军事双管齐下以及北方军阀内部矛盾重重 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政治上的绝对优势与合法性1. 国民政府的合法性与凝聚力: 孙.............
  • 回答
    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它的实力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详细地了解国民革命军的真实战斗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成军背景与历史时期:国民革命军并非一成不变的,其战斗力也随着历史进程而演变: 北伐时期(1.............
  • 回答
    花园口决堤,确是中国抗战史上一个令人心痛的决定,也由此引发了“花园口事件”对日军战略的影响,以及国民革命军最终的命运。如果简单地问“如果没有花园口决堤,日军能否击败国民革命军的武装力量”,答案其实远比想象的要复杂,也充满了变量。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花园口决堤本身,并不是一个能够直接“击败”日军的军.............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没去台湾的‘国民革命军’”,这里需要稍作澄清。在历史语境中,我们通常谈论的是在中国大陆的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后,其主要组成部分和领导层与国民党紧密联系),以及最终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的这部分军队。如果您询问的是在中国大陆,在国共内战失败后,未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的“国民革命军”的士兵.............
  • 回答
    想当年,1947年初的国民革命军,若是要和1937年初的日本帝国陆军硬碰硬,那真是一场天壤之别、胜负已定的较量。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聊聊武器装备。1937年,日本陆军的装备,虽然不能跟后来那些西方列强比,但在当时的亚洲,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他们有大量的九四式轻装甲车、九五式.............
  • 回答
    要比较1947年初的国民革命军(NRA)和1939年初的波兰陆军,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两个时期各自的背景、实力和面临的挑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军队的纸面实力,还受到战略、战术、士气、外部援助以及战争爆发时的具体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 国民革命军 (NRA) 1947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国民革命军军服那段跌宕起伏的演变史。这不仅仅是布料和样式的变化,更折射出国家命运、时代思潮以及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缘起:北洋时期遗风与早期革新(1912192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中华民国初年,国家分裂,军阀混战,军服也呈现出极其混乱的局面。当时的军队,大多沿袭旧制,加上军阀个人.............
  • 回答
    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期间,以及其后很长一段时间,确实饱受腐败和补给问题的困扰。这两者如影随形,相互加剧,极大地削弱了这支曾经寄予厚望的军队的战斗力,最终也对国民政府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腐败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军饷和物资的贪污挪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军饷发放常常延迟,而一旦发放,又会层层克扣。一些.............
  • 回答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国民革命(通常指19241927年间以推翻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的失败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理解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如何导致国民革命失败,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 背景: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 interesting 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考量。日本之所以选择炸死张作霖并促使张学良易帜,而不是支持张作霖继续对抗国民军以维持中国分裂,背后有其深层次的战略目标和对形势的判断。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解释:1. 日本的根本目标:建立对中国的控制,而非单纯的分裂 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