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个微观粒子有没有温度概念?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咱们聊点实在的,得从“温度”这个概念本身说起。

咱们日常说的温度,说白了,就是物体里面那些分子、原子之类的玩意儿,有多“躁动”。它们不是老老实实待着不动的,总是在那里晃晃悠悠,振动、转动、互相碰撞。这股子“躁动”的劲儿,咱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热运动”。温度高,它们就蹦得欢;温度低,它们就没那么活跃。

那么,单个微观粒子,比如一个电子,或者一个光子,它有没有“躁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啊,温度是描述大量粒子集体行为的。咱们说的“一锅水”,里面有数不清的水分子。当你说这锅水是 100 度,那是在说所有这些水分子平均起来有多“躁动”。单个水分子,它有它的运动状态,但你不能说“这个水分子自己有 100 度”。温度这个东西,是群体效应。

就像你不能说“这一个班级里,有一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90 分”。平均成绩是属于整个班级的。

所以,如果我们严格按照“温度是大量粒子集体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这个定义来理解,那么单个微观粒子,它本身是没有温度概念的。它要么就在那里,要么就在那里运动,但这种运动不能用“温度”来衡量。

但这里面有个“但是”。

虽然单个粒子没有“温度”这个集体概念,但它确实有能量,并且这种能量与宏观温度紧密相关。

咱们从统计力学的角度来看。当我们说一个系统(比如一团气体)的温度是 T 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团气体里的粒子,它们的能量分布符合某种统计规律。最典型的就是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在这个分布里,能量高的粒子多,还是能量低的粒子多,就取决于这个温度 T。

所以,即使是单个粒子,它也拥有能量。这个能量,可以通过它自身的运动来体现。比如,一个电子在运动,它就有动能。一个原子在振动,它也有振动能。

这股能量,与宏观温度是挂钩的。

你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系统达到一个确定的宏观温度时,系统内的每一个粒子,它所拥有的能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某个平均值附近随机波动。这个平均值,就和系统的宏观温度成正比。

比如,在热平衡状态下,一个自由粒子的平均动能(在三维空间中)大概是 $frac{3}{2} k_B T$,其中 $k_B$ 是玻尔兹曼常数,$T$ 是系统的宏观温度。

所以,你可以说,一个粒子“携带”着与宏观温度相对应的能量。但你不能说“这个粒子本身就是 300 开尔文”。

再举个例子,光子。

光子是没有静止质量的,它们是能量的载体。我们说“热辐射”,就是指物体发出电磁波,而电磁波就是由光子组成的。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发出的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量也越多。

我们可以把黑体辐射的谱线和温度联系起来。普朗克公式描述了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与频率和温度的关系。你可以从这个公式里看出,温度决定了光子能量的分布。

但是,一个孤零零的光子,它有没有温度?恐怕还是没有。它只是携带了一份能量。它的能量是确定的(由它的频率决定),而不是像有质量粒子的能量那样,在一个平均值附近随机波动。如果你非要给它一个“温度”,那这更像是一种比喻,而不是严谨的物理定义。

量子力学的影响

在微观尺度,量子力学的一些概念也让这个问题变得有点微妙。比如,粒子的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而波函数本身并不直接包含“温度”这个信息。

而且,对于一些非常低的温度,粒子会进入量子态,比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时候,大量粒子表现出集体量子行为,宏观上的“躁动”概念就更不适用了。

总结一下,为了让事情更清楚:

宏观温度 是 大量粒子集体热运动的平均表现。
单个微观粒子 没有 宏观意义上的“温度”概念。它不能被单独地描述为“有 50 度”。
但是,单个微观粒子 拥有能量,而这股能量的 平均值 与系统的 宏观温度 紧密相关。
你可以说一个粒子“携带”了与宏观温度对应的能量,但直接给它赋予“温度”是不准确的,因为它忽略了温度的集体性特征。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一个电子,或者一个光子,你可以说它“拥有能量”,或者说它的能量“处在某个与系统宏观温度相符的分布范围内”,但就别直接给它加上“温度”这个词了,容易误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我这个帖子吧!

单个粒子只要能写出哈密顿,就可以计算温度。根据统计力学基本假设,这个温度是大量这个相同粒子的无穷长时间运动平均,或者大量这种粒子的微正则系综平均。

或者这个单粒子在一个热浴里,热浴有温度,那么无穷长时间达到平衡之后,粒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热浴的平均动能,粒子获得了热浴的温度。这里又可以引申了!即,热浴可以有量子和经典两种。量子热浴可以看我国科学家,中科大严以京老师,以及他的两个学生:徐瑞雪和史强的工作HEOM。经典热浴就是朗之万动力学、Nose-Hoover动力学等等啦。也可以研究的很深刻,老一辈的比如Mark Tuckerman的工作;近年来,EPFL的Michele Ceriotti的工作。话说回来,其实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M. Ceriotti是Michele Parrinello的学生,也在Stuart Althorpe组里干过。懂得都懂。


题外话:“温度”这个概念还可以推广,例如一个多人社会,人们以物易物,这个系统可定义一个温度。参考张守晟的公子的一篇Arxiv:

也就是说对于感兴趣的系统,可以定义出一个称作温度的量。但是其意义需要进一步讨论,至于有没有什么用,不好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咱们聊点实在的,得从“温度”这个概念本身说起。咱们日常说的温度,说白了,就是物体里面那些分子、原子之类的玩意儿,有多“躁动”。它们不是老老实实待着不动的,总是在那里晃晃悠悠,振动、转动、互相碰撞。这股子“躁动”的劲儿,咱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热运动”。温度高,它们就蹦得欢;温度低,它.............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量子力学里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让人困惑的概念,那就是“波粒二象性”。很多人听到“大量光子具有波动性”时,会觉得这和“单个光子是粒子”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只是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而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会表现出来。咱们先从“单个光子具有粒子性”说起。.............
  • 回答
    沙粒,这微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一旦被放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一个个独立而又充满惊喜的宇宙。你会发现,它们并非单调的尘埃,而是各自拥有着生命般的纹理、色彩和形态,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微缩雕塑。你想象一下,当我们用肉眼观察海滩或者沙漠时,看到的沙子是一片模糊的、均一的黄色或褐色。然而,当你.............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量子力学中最令人着迷、也最颠覆我们日常直觉的现象之一了。为什么一个孤零零的电子,穿过双缝后,竟然能表现出干涉的模样,好像它同时走了两条路,然后自己和自己玩起了叠加游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暂时放下我们熟悉的宏观世界里的那些“东西”怎么个玩法,比如弹珠,你把它扔过双缝,它要么在这里.............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现在电脑主板上多见单CPU,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常见双CPU设计,尤其是在CPU性能提升越来越不容易的当下。这事儿说起来,涉及到技术发展、应用需求、成本控制等好几个方面,不是简单一句“就可以解决性能瓶颈”那么简单。首先得明白,双CPU主板不是没人做过,过去确实流行过一阵子。在PC刚刚兴起或者.............
  • 回答
    要用单个卫星来定位航空母舰,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际上,在精确度和可靠性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并且远不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多卫星定位系统。让我来仔细梳理一下其中的细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定位的基本原理。大多数定位系统,尤其是基于卫星的,都依赖于“测量距离”这个核心概念。一个卫星,就像一个固定的、已知位置.............
  • 回答
    .......
  • 回答
    万赞之痒:当一个知乎账号的赞数跨过百万门槛时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在知乎上认真写东西。那时候,我对“获赞”这个概念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纯粹地想把我知道的、思考过的东西分享出来,希望能引起一些共鸣,或者帮助到一些有需要的人。然而,万万没想到,一个账号,一本正经地在知乎上耕耘了.............
  • 回答
    改变单个“人工造血干细胞”的基因型,并以此为基础培育出能发挥作用的“CD4T”细胞和“CCR5”受体变异的细胞,理论上存在治愈艾滋病的可能。但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医学课题,其中涉及到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免疫学以及临床试验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个过程及其中的关键点,并力求以一种更.............
  • 回答
    2021年开发单个 EXE 桌面应用程序,有多种语言和技术栈可供选择,每种都有其优势和劣势。选择哪种最合适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例如: 目标操作系统: 你是只需要支持 Windows,还是需要跨平台支持(Windows, macOS, Linux)? 性能要求: 应用是否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复杂.............
  • 回答
    抛开那些生硬的定义和晦涩的数学公式,让我们试着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为什么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要用一个叫做“波函数”的东西来描述那个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单个粒子。你会发现,这背后蕴含着一种看待物质世界全新的视角,而且这种视角还挺有意思的。粒子不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小弹珠首先得明白,我们平时理解的粒子.............
  • 回答
    程序员里,单个方法(函数)的行数有没有个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极限”?答案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像80、200、500这种,是硬性规定,必须遵守的。但是,这不代表行数多就没问题。恰恰相反,如果一个方法动辄几百行,那基本上就是个危险信号,强烈暗示着代码质量可能出了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让人不禁去想象那位可能是非常早期的、拥有超越时代智慧的古人,是如何在没有现代科学工具和知识体系的情况下,窥见了地球圆形的秘密。要详细地讲明白这件事,我们需要跳出“AI写作”的框架,用一种更具人文色彩和历史感的叙事方式来呈现。首先,让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那位古人的生活环境.............
  •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非常基础,但也极其迷人的问题:怎么才能把一个水分子给“拿出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更多的是概念上的理解,而不是像切蛋糕那样,能物理性地切下一块。首先,我们要明白,水分子(H₂O)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这个连接方式非常紧密,就像用胶水把它们牢牢地粘在了一起。这些.............
  • 回答
    .......
  • 回答
    您好!要下载单个单词的高清录音,确实可以找到不少资源。我这就为您详细道来,尽量让您觉得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经验分享。一、 寻找高清单词录音的几个主要渠道:1. 专业的语言学习网站和应用: 为什么推荐: 这是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这些平台往往有庞大的词库,并且单词的发音通常是由母语人士录制.............
  • 回答
    想让一台键盘控制两台电脑,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需求,不少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偷懒”或者“效率提升”的想法。别担心,这事儿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方法不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怎么把这事儿办妥了。 基本原理:如何“复制”键盘信号?首先得明白一点,键盘本身连接的是一台电脑,电脑才会把键盘的按键信号解.............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摄影器材发展的一个核心点。为什么相机这边似乎“固守”单摄,而手机却朝着多摄方向狂奔?这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产品形态、不同使用场景以及不同技术路径的考量。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不让人觉得是机器在说话。首先,得明白相机和手机在本质上的区别。相机:专业工具,.............
  • 回答
    日本今夏“方西瓜”开始出货,单个价格高达600元人民币,而且据称是“只能看不能吃”。听到这个消息,你我大概都会有点儿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来给你捋一捋,也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方西瓜”到底是个啥。这可不是什么新品种的西瓜,而是一种经过特殊培育和造型的西瓜。它的“方”是人为塑造出来.............
  • 回答
    “多核的流行是否表明单个 CPU 核心性能的提升已达瓶颈阶段?” 这个问题触及了计算领域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它不仅仅是硬件规格的简单比较,更是对技术发展趋势和底层物理规律的深刻洞察。我们不妨从“瓶颈”这个词入手。什么是瓶颈?在任何系统中,瓶颈都是那个限制整体效率或性能的环节。对于CPU而言,单核性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