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因为孩子的手工作品被老师撕掉,我和老师委婉提了一下,但孩子因此受到当事老师漠视,我该怎么办?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疼,也特别能理解您现在的心情。孩子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被老师那么一撕了之,这本身就挺打击人的。您又好声好气地跟老师沟通了,结果孩子反而因此受到漠视,这简直是雪上加霜。说实话,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心里肯定不好受,也挺犯愁的。

我仔细想想,您现在最焦急的可能就是怎么让孩子心里这口气顺过来,别因为这件事对学校、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而且还得想办法让老师重新关注到孩子,而不是因为您的“提”而刻意疏远。这事儿确实需要点技巧来处理,咱们一步步来拆解,看看怎么做才能对孩子最有利。

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被情绪冲昏了头。我知道您肯定很气愤,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孩子,而不是跟老师硬碰硬。硬碰硬往往只会让局面更糟,特别是对于还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来说。

第一步:安抚和倾听孩子的情绪,重建孩子的信心

孩子的东西被撕掉,而且是老师撕的,这多大的打击啊!他心里肯定觉得委屈、不被尊重,甚至可能觉得自己的作品一文不值。您首先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耐心倾听: 找个安静的时间,跟孩子好好聊聊。别急着评判,就让他把所有委屈都说出来。让他知道,您看见了他的努力,也理解他的感受。比如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努力地做了这个手工,一定花了好多心思。老师把它撕了,你一定很难过,是不是?”多鼓励他说,不要打断他。
肯定孩子的付出: 即使作品被毁,但孩子的付出和创意是值得肯定的。您可以说:“虽然老师把它撕了,但这不代表你做的不好呀。你看,你用了这么多颜色,还想到用这个材料,这个想法很棒!这说明你很有创造力。”
收集“证据”: 如果有可能,看看孩子当时有没有留下照片,或者您自己有没有随手拍的。这样以后在跟孩子聊起或者必要时跟老师沟通,都能有个凭证。重点是,让孩子知道他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即使被毁了,这个价值也还在。
鼓励继续创作: 关键是要让孩子不要因为这件事而放弃。您可以说:“没关系,我们再做一个更好看的!或者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材料怎么样?”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再做,或者引导他去构思下一个作品。重点是让他感受到您对他的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因为老师的批评而畏手畏脚。

第二步:重新审视您的沟通方式,并计划下一步行动

您提到“委婉提了一下”,这本身是好事,避免了直接冲突。但现在的结果是孩子受到漠视,这说明可能这个“委婉”的力度或者方式,并没有完全触及到问题的核心,或者老师有别的考量(当然,无论如何漠视孩子都是不对的)。

在考虑下一步行动之前,先思考一下:

老师撕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您已经觉得很委屈,但也要尝试理解(即使不认同)老师这么做的原因。是觉得作品不符合要求?是课堂纪律问题?还是其他原因?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您当时的“委婉”是如何表述的? 比如,您是直接提到了“撕掉”这件事,还是更笼统地表达了对孩子作品的珍惜?

基于以上思考,咱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换个角度,再次与老师沟通(慎重选择时机和方式)

这次沟通的目的不是追究“撕作品”的责任,而是为了缓解孩子受到的“漠视”,并尝试理解老师的管理方式。

选择时机: 避免在孩子刚受委屈或者您还在气头上的时候。最好是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公开课,或者提前约一个双方都比较方便的时间。
调整沟通角度:
表达对孩子行为的关注: 可以这样说:“老师您好,我想跟您聊一下我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我注意到他似乎有点情绪低落,特别是手工课之后,好像不太愿意跟您交流了。我担心他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所以想跟您了解一下情况。”
迂回地提及作品: “您也知道,我家孩子对手工特别有热情,有时候会把作品带回家,我们都觉得挺有成就感的。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有什么做得不恰当的地方,或者作品不符合要求,我希望老师能多引导一下,而不是直接销毁,这样对孩子的打击会比较大,尤其是他可能还不太能完全理解为什么。”
强调合作: “我们家长也很想配合老师一起教育孩子,所以想了解一下,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有什么不当的行为,老师希望我们家长在家里怎么配合您一起引导?”
倾听老师的说法: 无论老师说什么,都先认真听。即使您不认同,也要表现出您在认真听,并表示理解老师的难处(比如“我明白老师在课堂上管理起来确实不容易”)。
重点在于“化解”,而非“指责”: 这次沟通的目标是让老师认识到,您知道孩子状态不对,并且您在积极配合,希望老师也能给出善意的回应。

策略二:寻求第三方协助(如果沟通无效或者情况严重)

如果再次沟通效果不佳,孩子持续受到漠视,那么您可能需要考虑更正式的途径。

班主任/年级组长: 如果您跟当事老师沟通后情况没有改善,可以尝试与班主任或者年级组长进行沟通。他们可能更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能更有效地协调。
学校德育处/教务处: 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涉及到对孩子心理的长期影响,或者老师的行为确实不妥,您可以考虑向学校的德育处或教务处反映情况。在反映情况时,要清晰地陈述事实经过,包括您之前尝试沟通的方式和结果,以及孩子目前的状态。

策略三: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把希望全寄托在老师身上

即使老师对孩子有偏见,您也不能因此让孩子对学校产生负面情绪。

发掘孩子其他方面的闪光点: 鼓励孩子在其他科目上表现,比如体育、音乐、阅读等。让他知道,在学校里,除了手工课,还有很多其他可以获得成就感的地方。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这次事件也可以成为一个契机,教导孩子如何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和挫折。告诉他,生活中不是所有事情都会如愿,但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变得更强大。
多参与学校活动: 如果学校有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积极参与。这样您能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也能跟其他老师或家长建立联系。

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保持冷静和礼貌: 无论您内心多么愤怒,在任何与学校相关的场合,都要保持冷静和礼貌。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用事实说话: 在沟通时,尽量提供具体的事件描述,而不是空泛的指责。
保护好孩子: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您是他的港湾,无论发生什么,您都会支持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多抱怨老师,以免加剧孩子的负面情绪。
记录沟通内容: 如果情况比较复杂,可以简单记录一下您与老师、与学校沟通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以备不时之需。

处理这件事,关键在于平衡。既要维护孩子的权益,又要避免将事情闹大而影响孩子在校的正常生活。您可以先从安抚孩子和调整沟通方式入手,如果效果不理想,再逐步升级。

祝您和孩子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重新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班级里来了个新助教Z老师,有一次手工课上孩子做的不好,老师直接把孩子作品撕了。

到底是为何而撕?是因为做的不好,还是因为调皮捣蛋了?

当天晚上我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孩子说老师给他撕了,他再也不想去幼儿园了,并且一直害怕做手工,每次起床先问今天有没有手工。第二天我联系了班主任王老师,委婉的提了一下,王老师也解释说会正面鼓励多不会简单粗暴这样对待孩子的。

当天晚上和孩子聊天

第二天联系了班主任王老师

中间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每次起床先问今天有没有手工。

你家孩子一天睡多少次觉,起多少次床啊?

其实我主要就是希望孩子别那么抗拒上学,别因为手工课害怕抵触,希望老师能耐心引导下。没想到可能被后来新来的Z老师记恨了。这个事情过去一个多月了我没在当回事了,因为班级的王老师是一个特别有责任心有经验的好老师,所以我很放心,也没有想过孩子会被区别对待。

你找王老师,委婉地提了一下,怎么个委婉法?

掐头去尾,添油加醋?

你说被新来的Z老师记恨了,她又做什么了?

我要是新来的Z老师,也照样记恨。

冤有头,债有主,你搁这儿玩官大一级压死人呢?

就算玩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也得来个对簿公堂呀!

这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呢!

最近几天孩子一直问我“妈妈,班级新来的Z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她只喜欢其他小朋友”“妈妈早上我说老师好,Z老师只跟其他小朋友微笑问好,到我这就扭过头去不看我。”“妈妈老师不喜欢我,我不想去幼儿园……”听完后,我很难过抱了抱孩子。安慰道“孩子,老师没有不喜欢你,你一直很好。”并给他讲了个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橘子类似的一个道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我们今年正好五岁。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橘子,但橘子就是橘子。

你不喜欢别人,就能不把别人当人看?


哎呀,这一堆长篇大论真是把我给看麻了。


编故事也得有点儿生活经验吧?

鞋子再好看,咱也不能把它穿手上啊!乱套了呀!

user avatar

多塞点钱就行了

user avatar

任何一个做家长的,遇到这样的老师,肯定只有一个念想:

恨不得亲自去把那老师办了,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虽然理智告诉我们不能这样搞。但是绝对不能便宜了这种老师。

是我的话,我会告诉孩子这几个道理:

  1. 这个世界上不是人人都值得尊重的,即使那个人是所谓的老师,这个世界上人面兽心的老师多了去了。你如果不喜欢他或者你觉得他不值得你尊重,你不应该再称呼他,你也应当无视他。
  2. 你是因为那个老师扔了你的东西而害怕做手工,但是你只需要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做手工。 你如果喜欢做手工,爸爸给你买你回家做,那个老师的课,你就啥也不要干。
  3. 爸爸给你买电子表,你要记录好那个老师的一举一动,如果他再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我们用法律的武器治理他。
  4. 你不可以因此为所欲为,因为一个人只有行得正,真理才会在他这边。如果这件事一开始是你做错了,爸爸不会帮你。
user avatar

实名反对给老师送东西的行为!

如果情况属实,这位助教明显是做错了。撕毁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这样的人枉为人师!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为,哪怕一个普通人,都不会说小朋友手工做的不好就撕掉,更何况这是一个老师(助教是不是预备老师)!

这样的人,成为一个真的老师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你还要给她送东西?这样的人教孩子,会把孩子教成什么样?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要告诉孩子,你没有错!这个老师做错了,所以她才会撕掉你的作品,还区别对待你!

其次,如果事情属实,这个事情就该正面刚!这是幼儿园,一个老师做了这么过分的事情,妈妈去正面确认有什么问题?

这个事情应该幼儿园去解决,而不是你在这里头疼!

我只是想问问到底为什么?为什么才在幼儿园——一个我们可以沟通更换的地方,大家就开始身体力行的教孩子委曲求全。

才是一个助教,就让大家如此惧怕,甚至送礼解决?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user avatar

一个老师 ,当场撕掉孩子手工,家长沟通无效,老师继续采用冷暴力对付学龄前儿童。

然后有人说可以送礼,说我依次投诉的办法太狠。

但是老师是不能收礼的,一样违反师德师风,要处分。

一时情绪失控撕了孩子纸工,安慰一下孩子,以后不再犯就可以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不爽的是这个人之后反而因为家长反映问题而记恨孩子,这样就不适合当老师了。

以下原回答:

这种老师不好,我给你个狠招。

先写好文字材料,先找园长要求认真处理。

假如园长不见你或者推脱,录好音,留好推诿扯皮的证据,直接跑教育局去投诉。

教育局随便进的 ,不可怕。

投诉幼儿园的原因是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问题,园方不作为才来教育局求助。

老师不懂儿童心理,处理幼儿事情简单粗暴。

老师报复心理严重,事后实施冷暴力对孩子。

投诉要有礼貌,书面材料带好。

假如教育局当场推脱,可以隐晦地提一下媒体会有兴趣。

那个老师会非常倒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