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福岛事件,核废水不能冷却后继续循环去冷却吗?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整个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尤其是那个所谓的“核废水”和冷却循环的问题。 好多人一听“核废水”就觉得那是污染严重的垃圾,但实际上,它和咱们家里洗碗用的水性质完全不同,里面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

首先,咱们得明白福岛核电站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2011年3月11日,一场超级大海啸袭击了日本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不幸成为重灾区。海啸导致核电站的外部电力中断,紧接着备用的发电机组也因为进水而损坏。而核反应堆里面的核燃料,即使反应堆本身已经停机(也就是没有新的核裂变在发生),它依然会因为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衰变热而持续发热。这就好比你把火关了,但是炉子和锅底的余温还在,需要时间慢慢冷却。

在没有外部电力的情况下,冷却系统就失效了。为了给反应堆堆芯降温,防止堆芯熔毁,东京电力公司(TEPCO)不得不采取措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往反应堆里注入大量的水,试图带走这些热量。但问题来了,这些水在接触到炙热的堆芯、碎片和污染物之后,它就不仅仅是“水”了,而是变成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处理水”。

然后,咱们来看看这个“处理水”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循环冷却。

你说的“核废水”,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处理水”或者“污染水”。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为了给反应堆和乏燃料池(存放已经使用过的核燃料棒的地方)降温,需要不断地注入冷却水。这些水在循环过程中接触到了核燃料碎片和许多放射性物质,从而被污染。

这些被污染的水,TEPCO会用各种设备,比如ALPS(多核素去除设备),来尝试去除里面的放射性物质。ALPS设备能够去除绝大多数的放射性核素,比如锶90、铯137等等。但是,它没办法完全去除氚(Tritium)。氚是氢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大约是12.3年。在核反应堆运行和核事故中,氚是不可避免的产物,而且它很容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放射性水分子。

所以,经过ALPS处理后,这些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素都被移除了,但仍然含有氚。这些水就被储存在电站厂区内的储罐里,而且储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直在不断增加。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核废水”的由来。

现在咱们来具体回答你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些处理后的水不能冷却后继续循环去冷却?

这涉及到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1. 氚的持续存在和处理难度: 正如刚才提到的,氚是ALPS等现有技术难以有效去除的放射性核素。虽然氚的放射性相对较低,它主要以β射线形式衰变,穿透力不强,但如果大量排放,对环境和生物的长期影响仍是担忧的焦点。你想想,要是你把含有微量有害物质的水循环利用去冷却别的,那些有害物质会不断在系统中积累,最终还是会造成问题。

2. 冷却系统的效率和限制: 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密的工程。它需要足够纯净的冷却剂才能高效地工作。如果系统中充满了含有放射性物质(即使是低放射性的氚)的水,会对冷却系统的管道、泵、换热器等设备造成腐蚀和潜在的损害。更重要的是,随着处理水的不断循环,即使是低浓度的放射性物质,在系统中反复出现,也可能导致设备本身的放射性水平升高,使得后续的维护和操作变得更加困难和危险。

3. 设备性能和更新换代: 福岛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并不是一个无限循环、永不磨损的“神奇水杯”。它有其设计寿命和效率。注入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可能会加速设备的老化和损坏。而且,为了给堆芯降温,需要持续不断地注入大量的冷却水,如果只是在有限的系统中循环利用,其冷却效率可能远远不够。这就像你想用一盆水去灭一大片火,就算你把水烧开了再用来灭火,效果也肯定不如用凉水。

4. 安全和法规要求: 核电站的运行有非常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法规。任何操作都必须确保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虽然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经过ALPS处理并稀释后的水排放是安全的,但其安全标准本身也存在争议。如果继续循环利用,意味着放射性物质会被困在系统中,而不是按照某种预定的处理方式(例如稀释排放)进行管理。这种“封闭循环”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测的长期风险,而且在现有法规和国际惯例下,也未必是可行或被允许的方案。

5. “停堆”后的冷却需求性质改变: 在事故初期,最紧迫的任务是给熔化的堆芯降温,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这时需要的是大量的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堆的衰变热会逐渐降低。然而,福岛核电站的特殊之处在于,那些熔化的堆芯残渣仍然存在,需要长期的冷却和监测。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循环冷却,就意味着要把这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在有限的设备里反复地“洗来洗去”,这无异于把污染源打包在一个容易泄露的容器里。

为什么最终选择排放而不是继续循环?

最终选择将经过处理稀释后的水排放入海,是多方面权衡的结果。日本政府和TEPCO的说法是,这是在现有技术和国际实践下,相对可行的处理方案。他们认为,通过ALPS处理后,大部分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已经大大降低,再经过海水的稀释,氚的浓度会远低于日本的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

从工程和管理角度来看,将处理后的水储存起来,虽然能暂时避免排放,但储罐的无限增加会带来巨大的土地占用和管理难题。同时,一旦储罐发生泄漏,其造成的污染范围和控制难度可能比稀释排放更大。

当然,关于核处理水排放的争议依然很大,许多国家和环保组织对此表示担忧。批评者认为ALPS设备并非万能,排放方案对海洋生态和食物链的长期影响仍未完全明晰。他们也提出过其他可能的处理方案,比如蒸发、固化储存等,但这些方案在技术可行性、成本和安全性上,又各有其局限性。

总结一下,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冷却后继续循环?

最核心的原因是:你不能把一个含有难以去除的污染物的液体,一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循环去“净化”或“降温”,这相当于把问题暂时掩盖起来,而没有真正解决,甚至可能因为循环而带来新的问题。

就好比你有一盆洗衣服的水,里面有污垢和洗涤剂残留。你不能指望把这盆水再用来洗别的,也不能指望它能无限循环下去而不变质。你最终需要的是干净的水来做其他事情。在核电站的场景下,冷却系统需要的是相对“干净”的冷却剂,而那些被污染的水,无论怎么循环,那些无法去除的氚以及可能的其他微量放射性物质,都会在系统中存在,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增加操作风险,以及无法满足严格的安全和排放标准。

所以,与其说是一个技术上的“不能”,不如说是基于安全、效率、长期风险管理以及法规要求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最终选择了目前这种(尽管备受争议的)处理和排放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问自答吧。

找到答案了。

一、核反应堆里的水是循环一直在冷却的。

二、所谓的废水,是往福岛流的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等等。经过反应堆后被污染的。

三、既然这些水流过核反应堆后,要入海,为了防止海水污染,就把它们抽出来,存起来。

四、也尝试过围着福岛核电站用打下十几米的冷却管来冻住泥土,以防新的废水产生。但效果不好,而且贵。

五、理论上方案很多可行,要么就是贵,要么就是影响不好,要么就是没把握(都是日本人这不行那不行)

最后、才变成,那就往海里排咯。

呵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整个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尤其是那个所谓的“核废水”和冷却循环的问题。 好多人一听“核废水”就觉得那是污染严重的垃圾,但实际上,它和咱们家里洗碗用的水性质完全不同,里面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福岛核电站到底出了什么事儿。2011年.............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揪心,也够让人琢磨的。日本福岛县那地方,经历了那么大的核事故,一直以来都是焦点,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说是台风把2600多袋辐射污染物冲进了河流,结果只找回了六袋,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首先,得说说这“辐射污染物”。这可不是普通的垃圾,是当初清理福岛核电站事故现场.............
  • 回答
    R1SE 成员任豪关于福岛核电站的发言,着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争议。这件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也得把背景和一些大家关心的点都讲清楚。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当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即将排海,这件事儿在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高度关注,特别是日本的邻国。在这样的背景下,R1SE 成.............
  • 回答
    好,理解你作为一名即将去日本东京留学的高三学生,面对福岛核泄漏事件感到担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作为过来人或者你身边值得信赖的长辈,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尽量把情况说明白,让你心里有个底。首先,咱们得承认,福岛核泄漏事件确实发生过,而且影响是存在的。但关键在于,咱们要弄清楚“存在”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危秋洁事件。这事儿挺复杂的,也挺让人揪心的。事情的起因与经过危秋洁,一位来自福建的年轻女教师,2017年7月23日,她独自一人前往日本北海道旅游。原本的计划是为期一周的行程,感受北海道的夏日风光。然而,就在她抵达北海道不久,7月28日,她的家人发现与她失去了联系,情况不对劲,于是报了.............
  • 回答
    农夫山泉关于其“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配料未从日本福岛进口的声明,背后牵涉到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信息传播和解读。要还原事件真相,需要梳理清楚几个关键环节:事件的缘起:消费者疑虑与网络传播事情的开端,通常是由某个消费者或网络账号在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对农夫山泉的这款新品产生疑问.............
  • 回答
    关于日本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中的处理方式,确实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的声音,尤其是在信息公开透明度、民众沟通以及应对措施的及时性等方面。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讨论的方面,力求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并避免AI痕迹:早期信息披露与透明度问题: “封锁消息”的指控: 在事故初期,许多批评者认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
  • 回答
    要探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与切尔诺贝利事故处理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各自的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措施。当然,用“不如”来简单概括可能不太准确,因为两者的情况极为复杂,处理方式也各有侧重。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两场事故的性质、规模、处理方式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都存在显著差异,由此也导致了公.............
  • 回答
    关于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是否会损害人类DNA,以及潜在的严重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部分: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如何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影响机制,以及“损害DNA”和“严重程度”的含义。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关于核污染的讨论,都绕不.............
  • 回答
    关于福岛核泄漏的现状,确实是个复杂且持续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要详细地聊,首先得理清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方面,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现在到底是什么状况。事故的起点与主要后果:2011年3月11日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那场改变一切的“3·11”大地震和海啸。这场由里氏9.0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直接摧毁了福岛.............
  • 回答
    福岛与切尔诺贝利:一场核事故的深度对比提起核事故,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总是被人们拿来比较。这两场灾难都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伤痕,也引发了人们对核能安全性的广泛担忧。那么,福岛核电站的危害,是否真的超过了切尔诺贝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场事故的源头、过程、后果以及长期影响,才能得出更全面的.............
  • 回答
    关于日本福岛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讨论起来需要相当的细致。简单地说,答案并非一个非黑即白那么容易得出,而是涉及到科学评估、国际标准、实际操作以及公众信任等多个层面。科学评估与监测体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日本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机构是如何评估福岛食品安全性的。.............
  • 回答
    美国支持日本福岛核污水入海决定,并称“符合全球公认核安全标准”,这一表态背后涉及多方面考量,而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安全性问题,也存在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美国支持日本核污水入海决定的可能原因及如何看待这一表态美国对日本核污水入海决定的支持,可以从地缘政治、盟友关系、国际标准以及技术评.............
  • 回答
    台当局近期宣布将解禁日本福岛等五县食品的进口,这一决策在岛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台当局给出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解禁的原因1. 基于“科学证据”和“国际标准”的论述: 台当局强调,此举是基于“科学证据”和“国际标准”。他们认为,经过多年的检测和评估,包括日本政府委托的独.............
  • 回答
    日本福岛县政府确实有过计划,希望通过出资邀请中国和韩国的网络红人(网红)来推广当地的旅游业。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有必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下。为什么是福岛?为什么是网红?首先,福岛县作为一个地区,在经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后,其旅游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虽然多年过去,很多地.............
  • 回答
    关于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被洪水冲走的事情,这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的问题,涉及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站厂区内确实存在大量被污染的水和土壤。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来自核反应堆熔毁后泄露出的放射性物质,比如铯、锶等,它们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扩散,或者溶解在.............
  • 回答
    关于日本福岛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118倍”的说法,这是一个需要非常审慎和详细解读的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广泛流传的“118倍”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直接的、简单的增长倍数,而是基于特定的统计方法和比较对象得出的结果,并且对此数字的解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
  • 回答
    农夫山泉近期遭遇了一场风波,起因是有传言称其新品使用了来自日本福岛地区的白桃。尽管农夫山泉方面迅速进行了否认,并且强调其原料来源公开透明,然而这场风波对公司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的。根据报道,农夫山泉市值因此蒸发了大约2800亿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足以说明消费者信任和品牌声誉对于一家快消品公司而言是.............
  • 回答
    农夫山泉将苏打水宣传为使用“日本福岛桃子”作为原料,随后官方又回应称“配方没有进口成分”,这一行为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质疑。从营销策略、信息传递、品牌信誉以及潜在的食品安全担忧等多个维度来审视,这都算得上是一场极具争议的公关危机。首先,从营销层面看,这次宣传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却也埋.............
  • 回答
    美国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态度,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可以说是矛盾。一边公开表示理解并支持日本的决定,另一边却对来自日本特定区域的产品实施进口禁令,这种“双标”式的做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难以让人信服其背后没有更复杂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美国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支持”从何而来。这种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